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80章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80章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直说了吧。”我轻轻一笑道:“只要我还在西川,还在成都,成都地军民都还支持拥护我,那么朝廷便不敢治我地罪,更不敢光明正大地派人来捉拿我。因为……”

  说到这里我故意停了停,看着好奇地望着我的两人轻笑道:“因为西川易守难攻,而且离临安远,离蒙古人近,两位统领明白了?”

  “哦。”李庭芝恍然大悟地说道:“统制大人是说朝廷怕逼我们自立或是投降蒙古,所以绝不敢公开治大人地罪。”

  “正是。”我笑着说道:“若我按照两位统领的意思,将罪名推给丁知府的话,以丁知府在成都的声望,成都的军民很快就会给我冠上过河拆桥、卑鄙小人等等的罪名。那时我才真的要完蛋了。”

  第六十二章 自立

  第六十二章 自立

  “统制大人说的有理。”王坚想了想说道:“统制大人现为成都官阶最大的将领不说,光统制大人带一千骑军救援成都一事已足以让百姓心服。而且还成功的以一群毫无作战经验的民兵挡住了凶悍的蒙军的进攻。如今统制大人又将武装民兵一事尽数揽在自己身上,这些已足以在成都百姓心中竖立起一个重情重义的英雄形象。”

  “更重要的是。”李庭芝在一旁补充道:“郑统制的名声一向很好,其中统制大人不受完颜守绪的威逼利诱,毅然逃回大宋一事最是让百姓们津津乐道,许多人甚至还将统制大人比作当年的岳飞岳元帅。假若朝廷当真敢将统制大人治罪,那很容易便会让百姓想起当年的岳元帅。所以到时郑统制若当真想自立,想必只须振臂一呼,必是应者云集,朝廷还不至于会笨到这个地步。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郑统制难道打算长期呆在成都不成?”李庭芝好像看出了点什么,脸带笑意地看着我说道。

  “实不相瞒,事到如今,郑言确是有自立的打算。”见此我知道骗不过李庭芝,略一沉呤,终于决定还是说出实话。

  “那么统制大人打算如何自立呢?”闻言王坚与李庭芝不由得相视而笑,坦然向我问道。

  “啊……”见此我不由大感意外,本来我还以为我这句话说出来的时侯。至少引起一场小地震,却没想到只是如此而已。

  其实早在临安之时,我见到了贾似道地奢糜便有了自立之心。一来由此我知道了大宋便有如一颗烂了根的大树,想要将它治活倒不如重新栽上一棵来得容易。二来两度临安之行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了临安政治的黑暗,我再也不想回去过那种,时刻都觉得性命在别人的手上的日子。所以完颜守绪要求我助他取西川重建金国,却是正中我下怀。只不过我的自立与完颜守绪的自立地目的却是不同。我地目的很简单,便是在能够自保的情况下继续抗蒙。虽然我知道这么做很危险。但我却又不得不这么做,因为我很清楚地知道再这么下去,将来我不是像孟珙、余玠、王坚一样死在朝廷的手上,便是在朝廷的种种束缚下死在蒙古鞑子的手里。

  我很清楚在古时谈自立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就算是说说也会给你带来千刀万剐,在这时代才没有人会跟你说什么言论自由。所以我一直将这个想法深锁在心里,就算是最信任地王坚也从没有告诉。

  王坚是奴隶出身。而李庭芝则是在鞑子的统制下长大的,所以两人都不存在什么愚忠的问题,李庭芝甚至还近似一个现实主义者。也就是说宋时的“三纲五常”的思想并没有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今天敢将此事说出来的原因,如果换作是孟珙或是余玠在场,打死我也不敢说出来。

  我知道以我和王坚地感情,即便他不同意,也不会做出对我不利的事。但是对李庭芝我却多了一份心眼,我在说出自立的打算时。便一直观察着李庭芝的反应。只要他稍有犹豫或是出言反对,那么我就要考虑是否要暗地里将他做掉了。

  不过就算在此之前我已深思熟虑,想过李庭芝与王坚在听到此事后的各种反应,但还是没想到他二人对此事却是处之泰然。

  “二位统领难不成不知道我所说的自立,在朝廷地眼中便是十恶之首的谋反?”见此我不由疑惑地望着两人道:“这可是抄家灭族之罪啊,为何两位……”

  “知道啊。”王坚似笑非笑地望着我说道:“我王坚光棍一个。自是不怕抄家灭族。何况我早也受够了临安那些人的鸟气,你若不自立我还不答应呢。”

  “属下的情况也与王统领相似。”李庭芝一声轻笑道:“属下虽有家人,却全都在蒙古辖区内,大宋想要抄我家灭我族却也办不到。另外属下从大人救援成都一事也知道,无论大人是否自立都不会做对不起百姓的事的,何况大人也是被逼的。”

  “说吧,我等该如何自立。”王坚不耐烦地说道:“统制大人想必心中已有良策了吧。”

  “良策?”闻言我苦笑一声道:“我虽是早有自立之心,却着实也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而且现在要说自立还是为时尚早。”

  “不错。”李庭芝也点头同意道:“此时我们还不知蒙军是否全面撤退,经过此战后。成都也是元气大伤。而且我们北有蒙古。南有大宋,再加上成都城墙残破。此时自立便与自杀无异。”

  “更重要的是。”我在旁补充道:“朝廷并没有治我的罪,我们此时自立是名不正,言不顺,成都地百姓也不会支持我地。”

  “鸟人。”王坚忍不住骂了一声粗口,道:“如今我倒希望朝廷能治大人的罪了。”

  “呵呵,要想朝廷治统制大人地罪,其实也不难。”李庭芝笑道。

  “李统领何出此言。”闻言我与王坚都不由疑惑地望向李庭芝,王坚不由奇道:“难不成朝廷还会冒着成都百余万百姓投蒙或是自立的危险,治大人之罪不成?”

  “若是在朝廷知情的情况下此事当然不可能。”李庭芝笑道:“但若朝廷不知道统制大人在成都之事呢?”

  “怎么可能?”闻言我更加疑惑地回道:“成都有百余万百姓,此时想必已有不少成都百姓、商人将消息散布至成都周围各城了。想要朝廷不知道此事,谈何容易。”

  “就是。”王坚也在一旁搭腔道:“而且朝廷若不知成都之事,也就是不知道大人武装民兵之事,又如何能治大人之罪。”

  “这些就用不着二位大人操心了。”李庭芝面对我与王坚不间断的问题轰炸,不慌不忙地笑道:“两位大人所说的这些,赵彦呐这厮自然会帮我们做的。”

  第六十三章 夜观天像

  第六十三章 夜观天像

  “赵彦呐?”王坚闻言不由得更是惊奇。而我则在李庭芝提到赵彦呐这个名字的瞬间便明白过来,不禁对李庭芝过人的机智大为叹服。

  “不错,正是赵彦呐。”李庭芝点了点头道:“赵彦呐这厮一向心胸狭隘,此次蒙古南侵他又是一路溃逃,假若他听说统制大人在成都以十万未经任何训练的百姓,成功地挡住了蒙军三万精骑的进攻,二位大人以为他会怎么做?”

  “哦。”闻言王坚恍然大悟地说道:“他会派兵四处追截我们上奏朝廷的折子,同时想方设法地不让成都的事传到皇上的耳中。”

  “不错。”李庭芝笑道:“赵彦呐必会在临安编织一个谎言来掩盖其不战而逃的事实,而且他也一定不会让统制大人有机会回临安将其谎言拆穿,那么他就必然会给统制大人网罗一个罪名。本来属下还在想着如何将奏折成功地送到皇上手上,可是此时却用不着了,我等只需在其中将赵彦呐这厮如何迫害丁知府一事如实写上,当赵彦呐截着此信时,想必更是七窍生烟,欲置统制大人于死地而后快了。”

  “有理。”闻言王坚不由哈哈大笑道:“如此我等便静待朝廷给统制大人的罪状了,却不知赵彦呐这厮会给统制大人加上什么罪名。”

  “加上什么罪名还不是一样,反正是死罪总错不了。”闻言我不由失笑道:“也许两位统领也逃不了干系呢,赵彦呐不会让两位知情的统领活在世上地。”

  “哈哈……不错。不错。”李庭芝笑道:“那么此时我们便可好生规划一番,只待朝廷治罪的圣旨一到便可起兵了,不知大人对此却有何想法。”

  “想法。”闻言我不由一愣,随后回道:“有一点郑言要事先申明,郑言自立非是反宋,而是为了抗蒙。郑言也并不想做什么皇帝,只是不想眼看着大宋百姓成群地死在鞑子的铁蹄之下。同时也不想毫无意义地死在贪官污史的手上,或是成为大宋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所以我们自立后的路线。绝不是拖大宋的后腿,而是助宋抗蒙,二位统领可同意?”

  “自然同意。”王坚道:“不过统制大人虽有助宋抗蒙之心,只怕大宋却未必领情。”

  “不错。”李庭芝点头赞同王坚道:“大宋一向认为‘内修政事方可外攘夷狄’,所以属下也觉得就算我们助宋抗蒙,朝廷也不会让我们与之并存。”

  “哼。”闻言我不由发出一声冷哼,道:“所以我们第一步便是占据整个西川。然后以西川天险南拒大宋,北抗蒙古。假若我们成了一块谁也啃不动地石头,就算朝廷不想与我们并存都不行了。”

  缓了一缓后,我又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不过我还是不希望见到大宋攻川的那一天,虽然我们是为了自保,但都是自己地同胞,又怎么忍心刀兵相向。”

  ————————————

  夕阳收拢了最后一缕光线,暮霭在初秋的田野上升腾着。越聚越浓。西侧山坡的上空,隐隐约约已见三五星斗在闪烁。我一人坐在城墙上看着这道奇景,思绪也随着天上的星星不停的闪烁。为什么同在一片天空下,却会存在不同的时空呢?如果我在这个时空改变了历史,那么将来的世界又会变得怎么样呢?比现在更好,还是更糟?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自己。却始终得不到一个令自己满意地答案。

  “统制大人。”不知何时,李庭芝已来到了我的身边,他的一声呼唤便将我的思绪拉回了**的地面:“适才王坚派出去打探消息的骑军回来通报,此次蒙军撤军完全是由于中路大军的主帅阔出病死的原因。”

  “哦。”我随口应了声,两眼依然望着远处若隐若现地星空。

  “统制大人早已知道此事了吧。”李庭芝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远处的星空,双目闪过一丝异色。

  “什么?”我疑惑地侧头望向身旁的李庭芝。

  “统制大人在与蒙古鞑子作战之时,曾对属下说过要等,等蒙古鞑子退兵。”李庭芝双眼带着敬佩之色望着我说道:“当时属下还不知道鞑子为什么会退兵,现在终于知道了。再加上适才统制大人听到了阔出的死讯。却没有丝毫惊奇之色。所以属下才会认为大人是早就知晓此事了。只不过令属下吃惊的是,统制大人是如何知晓的?”

  “这个……有些事情是很难解释清楚地。”闻言我才知道原来是我刚才的反应出卖了我。一时却又不知如何回答李庭芝,我相信就算是我说出真相,李庭芝也是不会相信的。

  “难道统制大人当真早就知道此事了?”见到我尴尬的表情,李庭芝终于确定他的猜测没错,不由得难以置信地望着我。

  “算是吧。”我无奈地点了点头。

  “原来统制大人当真会夜观天像。”见此李庭芝不由又惊又喜地对我抱拳说道:“想不到统制大人如此博学,真是让属下好生佩服。适才属下想必打扰大人了吧,属下这就告退。”

  “夜观天像?”过了好半天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刚才我看星星的举动,竟然让李庭芝误会我是个会看天相的术士。看着对我行了个礼然后恭敬地退下的李庭芝,我无奈地摇头苦笑一声。

  “不过管他呢。”随后我又在心里想道:“就做一个会看天相的术士又如何,好像古时的人都很流行这个,凡是有什么皇子出生时,都要加些神话故事来渲染,什么梦到太阳啊,天呈异像啊之类地。就连秦朝时地农民陈胜、吴广,他们起义时都知道用‘鱼腹藏书,野狐夜嚎’来将自己神化,为什么我就不行?”

  第六十四章 烂摊子

  第六十四章 烂摊子

  “属下参见统制大人。”这日一早,王坚便急急忙忙地跑入我房中报道:“属下刚得到骑军回报,蒙军已全面撤离西川,只在兴元与沔州两处各留下五千余名轻骑。”

  “兴元与沔州?”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这几日我一直都在研究着西川的地图,所以深知这两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