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79章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79章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月,现在应该也差不多了吧。我将目光远远地投向东方的平原,希望能看到蒙军信使的一丝身影,但那里却是朦朦胧胧的一片,除了随风飘荡的雾气外什么也没有。

  ——————————

  “都答喇……”

  阔端骑在马上满意地看着草原地勇士再一次嚎叫着冲上战场,他地手心里握着一个传言中的震天雷。这个震天雷本来是要取走十余名勇士地性命的。但是长生天保佑。它竟然没有爆炸,后来阔端才发现原来是引线受潮的原因。握着它。阔端就会想像着父汗见到这个东西时震惊的样子。

  没有人能救得了你了,阔端在心里默默念着一个名字,郑言。那个将拖雷阿巴嘎埋葬在雪山之下的南蛮子;那个在阔出胡度的包围之下,还能从容逃脱的南蛮子;此时又在这里将我近半的军队埋葬在这里的南蛮子。阔端想到这里不由得双目赤红,一个冷冷的、狰狞的微笑慢慢地爬上了他坚毅的脸庞。

  阿刺海知道每当阔端代青露出这个表情的这时侯就是他想杀人的时侯,阿刺海上次见到代青露出这个笑容的时侯,是代青的爱驹被一名金人射杀之时,结果代青亲自参与了屠城狂杀了一天一夜。这一次,阿刺海当然知道代青为什么生气,代青拥有的全部勇士才只有四万人,却在这里一下就损失了一万四千余人,而这个数目竟然是他们之前死亡人数总和的五倍。

  “虎刺孩蒙古语:强盗。”阿刺海望着远处的城墙,低声咒骂了一声,那些劣等民族永远也无法理解这一万四千勇士对草原来说意味着什么。

  第六十章 成都之战15

  第六十章 成都之战15

  “报……”一名阿刺勒斤飞骑至阿刺海面前,跃下马来跪地报道:“我军已经攻破北墙,现在正和宋军展开巷战。”

  “报……我军已攻上南墙城头,正与宋军肉搏。”

  听着前线传来的一个又一个捷报,阿刺海满意地点了点头,扭头望向身旁高高地骑在马上的阔端。

  现在就剩下东墙了,也许东墙正是那个郑言在守着的吧,阔端脸上再次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意。他并不当心勇士们攻不下东墙,因为只要其它城墙被攻破了,那么东墙很快就会处在内外包围的境地,那正是阔端想要的,那样郑言便会轻易地落在自己的手上。阔端当心的倒是那个郑言会逃回内城,不过若是那样的话,草原的勇士很快就可以在外城狂欢几日了。一想起勇士们屠城的情景,阔端便情不自禁地摸了摸鼻子。阔端喜欢闻着鲜血的味道,特别是敌人的鲜血,这能让他产生一种自己也不明白的亢奋。

  此时另一名阿刺勒斤的到来很快就引起了阔端的注意,从这名阿刺勒斤来的方向看,他显然不是来报告作战情况的。而且从那名阿刺勒斤一脸疲惫的样子,阔端也很容易看出必然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因为他知道骑在马上的蒙古勇士很少有累成这个样子的。

  “报……阔端代青。”那名阿刺勒斤从马上跃下,踉踉跄跄地跪倒在阔端面前说道。

  “快讲。”一见这名阿刺勒斤不是向阿刺海报告而是向自己报告。阔端就知道自己想的不错,眼前这名阿刺勒斤并不是阿刺海地属下。阔端皱了皱眉头,一种不祥的预感爬上了他的心头。

  “阔……阔端代青。”那名阿刺勒斤气喘吁吁地说道:“阔出代青,已……已经病死了。”

  “什么?”闻言阔端与阿刺海两人闻言不由得大惊道。

  “阔出代青……于七日前,在南下的途中病死。”那名阿刺勒斤接着说道:“察罕万夫长暂为代青,此时已领中路大军北还。”

  “阔出胡度竟已病死了?”阔端缓缓地低下了头,他不是伤心。蒙古人向来将生死看得很轻,对自己人是这样。对敌人更是这样。在听到胡度的死讯和中路大军已经北还之后,阔端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要立即北撤了,但是面前这个自己耗费了如此大的心血,眼看就能放到火上烘烤地猎物……

  “阔端代青。”看着阔端犹豫不决的表情,阿刺海自小与阔端一起长大,自然知道这位高高在上地代青心里在想着什么。阿刺海轻叹了一口气道:“此时代青如果不回去,身后的蜀道雄关便会被宋军包抄占据。那时我们就会像一只关在笼子里雄鹰,空有一对翅膀却无法高飞,虽有一双利爪却也无法伤敌。”

  “可是千夫长有见过,将到嘴的肉吐出来的狼么?”阔端恨恨地说着,其实他真正丢不下的,还是这次可以打败郑言的机会。

  “高明的猎人是不会当心没有猎物地。”阿刺海继续劝说道:“高明的猎人也不会一次便将猎物全部打光,何况就算我们打败了郑言,杀光了守城的宋军。成都城内还有一百多万南蛮子。虽然那些只是一群没有爪子的绵羊,但他们也不会任由我们去砍下他们的脑袋,对付他们至少也要五、六天的时间。”

  阔端无言地盯着不远处还在进行着拉锯战的成都城,紧握着拳头青筋暴露,牙齿咬得咯咯作响。过了良久,他才无奈地叹息了一声。沉重地说道:“传下命令,全军撤退。”

  ————————————

  呼……终于熬到这一刻了,看着有如潮水般往后退的蒙军,我一屁股坐倒在城墙上。身旁地民兵与骁骑军军士,也个个有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软在城头。城墙内外到处都是宋、蒙两军军士的尸体,没有倒下的民兵和骁骑军军士个个都有如从血水中泡出来一般,干结的鲜血将眼前的世界染成了一片红黑之色。

  李庭芝蹒跚地走到我地面前,一把丢下手中的布满缺口的大刀,扑嗵一声坐下,有气无力地说道:“蒙军只需再坚持半个时辰。也许就能攻破了。他们为什么要撤退呢?”

  “谁知道呢!”我强忍着新增的两道伤口的剧痛,苦笑一声道。

  “统制大人知道。”李庭芝抬头向我望来。说道:“统制大人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有些事情是没办法解释的。”我摇了摇头说道:“就算我解释了你也不会相信。”

  “报……”正当李庭芝还要追问之时,一位浑身是血的军士匆匆忙忙地跑到我的面前跪地道:“报统制大人,丁知府身负重伤,命在旦夕。”

  “什么?”

  闻言我与李庭芝立时从地上一跃而起,周围听到这名军士的话地民兵也纷纷侧目往这边望来,眼中充满了关切。

  两刻钟后,在那名军士地指引下,我与李庭芝走进了一间民房。丁黼在两名军士的照应下,半坐着靠在床上,房内到处都是让人触目惊心地乌黑的血迹,再加上并不充足的光线,使房内充满了一种压抑的气氛。

  “统……统制大人。”见我二人进来,丁黼艰难地喘着粗气对我说道:“恕下官不能起身相迎。”

  “丁知府勿需多礼。”见此我忙回道:“丁知府还是少说话为好,养伤要紧。”

  闻言丁黼惨然一笑道:“只怕下官此时不多说些,便再也没有机会说了。”说完便剧烈地咳了几声,长长地呼了口气,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几下,现出了痛苦之色。

  我与李庭芝对望了一眼,深知丁黼说的是实情。一枝利箭自下而上穿过了丁黼肋骨的缝隙,斜插入他的腹中。看丁黼咳嗽时痛苦的样子,这枝箭也许已刺穿了他的肺叶。这样的伤除非是用现代的医疗设备急救,否则绝难幸免。

  第六十一章 丁黼之死

  第六十一章 丁黼之死

  “知会丁知府的家人了吗?”我转身向立在旁边侍候着的军士问道。

  “已经知会了,正在赶来的途中。”那名军士点头应声道。

  “咳……呵呵。”丁黼发出了一连串不知是笑还是咳嗽的声音,但很快又变成了痛苦的呻吟声,他皱着眉头道:“只怕下官已撑不到见他们最后一面了,下官有两件心事,希望郑统制代为完成。”

  “丁知府请说,郑言义不容辞。”

  “好。”丁黼脸上露出了一丝痛苦的笑容说道:“如此下官便长话短说了,其一,便是希望郑统制代为照顾下官的家人。”

  “理当如此。”我想也不想便应承下来道:“丁知府请放心,有郑言的一日,便保丁知府家眷的安全。”

  “有郑统制这句话,下官就放心了。”丁黼再次轻咳了一声,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好半天才平伏下来,接着说道:“其二,便是下官要郑统制答应,将武装民兵一事尽数推在下官身上。”

  “什么?”闻言我不由得一愣,身旁的李庭芝也没想到丁黼此时会提出这个要求,一时也颇感意外地呆愣当场。

  望着我与李庭芝二人疑惑的表情,丁黼断断续续地说道:“若是郑统制因‘打算法’而下狱,又如何能保护下官的家人?下官不久后便是一个死人矣,死后如何下官却是不在乎。更何况武装民兵之事下官本就有份参与。”

  “好,我答应你。”我沉重地点了点头道。

  “如此下官便是死也冥目了。”丁黼见我答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略显激动地握着我地手道:“下官,下官代成都的百姓谢过……”后面的话很快就被一阵咳嗽声取代了,随即这咳嗽声越来越弱,渐渐地就像是喘息一般。最后便什么也没有了,握着我的手也随之落下。良久也不见动静。身旁隐约地传来了几声呜咽之声,我知道虽然我的到来,改变了成都百万百姓的命运,但却还是没能改变丁黼的命运。

  直到这时我才注意到丁黼是一身文官打扮,也立时便明白了丁黼负伤地一个重要原因——主帅着装最忌标新立异,我着实没有想到丁黼竟会穿着文官服登上城墙抗敌,那无异于告诉敌人自己的位置。后来我才知道这并不是丁黼没有作战经验。而是宋时大多数文官地通病,他们不着盔甲的原因,一是因为重文轻武,不屑作武人打扮。二是认为身着盔甲藏于军中是胆怯的表现。所以文官一般采取的方法便是大量增加近身护卫,或是根本就不上战场,在远处遥控指挥,也就是他们所说的“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

  “大人真的打算如此上奏?”军营之中。李庭芝提着笔,吃惊地望着我。王坚不识字,而我的毛笔字又不敢拿出来献丑,所以上奏朝廷地文书只能由李庭芝操笔。

  “正是。”我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李统领只管写罢。”

  “可是大人答应了丁知府……”

  “我也答应过丁知府要照顾他的家人。”我打断了李庭芝的话道:“如果我将武装民兵一事全推到丁知府身上,他的家人就有可能受到牵连。丁知府的两个要求本就是矛盾的,我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更何况我的官阶本就在丁知府之上。没有人会相信武装民兵一事是丁知府一人做的,而丁知府在我地命令之下行事则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大人。”王坚忿忿地对我抱拳说道:“统制大人如果这样将武装民兵一事揽在自己身上,那么按大宋历律则死罪难逃。王坚是一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一直以来属下都很佩服大人,将大人当作自己的榜样。可是此次属下却觉得大人错了,属下觉得大人过于迂腐。大人如果就这样被朝廷治罪,那无疑是大宋的损失,是百姓的损失,而且大人还会成为一个千古罪人……”

  “没那么严重吧。”闻言我不由苦笑出声。我心里最清楚对于这个时空来说。我只不过是一个多余出来的人,少了我。历史还是会照常运转地,也许我才是这个时空的一个不确定因素。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也不会赚自己命长的,我不让丁黼背黑锅却是有我自己的一番想法。

  想到这里,我抬起头来望着王坚与李庭芝说道:“两位可曾记得岳飞岳元帅是怎么死的?”

  “当然知道。”王坚回答道:“所以我们才不希望郑统制如此做。”

  “统制大人是说……”李庭芝略一沉呤,迟疑地说道:“莫须有的罪名。”

  “对。”我点了点头道:“我郑言并不像二位统领想像得那么伟大,也不像你们所想像的那样迂腐。我只是认为,朝廷若想要你死,只需以莫须有的罪名就可以了。朝廷若是觉得你不能死,那么就算有我犯下了滔天大罪又有何妨?”

  “统制大人的意思是……”李庭芝与王坚不解地望着我,他们虽然察觉出什么,但还是不明白我的意图。

  “我就直说了吧。”我轻轻一笑道:“只要我还在西川,还在成都,成都地军民都还支持拥护我,那么朝廷便不敢治我地罪,更不敢光明正大地派人来捉拿我。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