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56章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56章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下明白。”张珏会意地点了点头,他也不是个笨人,自然知道我这是在告诉他,战争要在五个月后开始。

  看着三人走出我的军舍,我不由松了口气,总算把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就等明天的“神臂弓”送来了。只不过那“神臂弓”,可千万别像我担心的那样……

  ******

  次日一早,几十辆满载着“神臂弓”和弩箭的马车便鱼贯驶进了军营。骁骑军的军士们早收到了消息在军营门口兴奋地等待着。此时见到马车进了军营,立即发出了一片震天的欢呼声,场面一时有些混乱。但他们虽是兴奋,却碍于军纪不敢上前哄抢,只有心急地跟在马车后面一直到了仓库。

  一阵隆隆的鼓声将恋恋不舍的军士们召回到了校场上,我与王坚在军士们走散之后,并肩走入了仓库。

  “如何?”我刚走进仓库,便迫不及待地向早已等在仓库中的张珏问道,不过看张珏那皱着眉头的表情,我就已经感到有些不妙了。

  “郑统制请看。”张珏见我进来,便顺手递上了一张“神臂弓”。

  “这便是新送来的‘神臂弓’吗?没什么区别啊,有什么问题吗?”我接过张珏递过来的“神臂弓”观察了一番,却没有看出什么端倪,不由疑惑地问张珏道。

  “郑统制有所不知。”张珏愁眉苦脸地说道:“这‘神臂弓’之所以造价不菲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弩梢是由上等的檀木制成。檀木材质坚实, 硬度大,韧性强,耐腐性强。材质坚实则不易折;硬度大,韧性强则射程远;耐腐性强则易保存。而这批‘神臂弓’的弩梢,却是用极便宜的桑木制成,这缩短了射程不说,还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只怕这三千张‘神臂弓’在经过我们五个月的训练后,还有两千张可用便已是万幸了。”

  “啊,怎么会这样?”想不到我当心的事情果真变成了现实,我不由恨得直咬牙,这个贾似道还真是雁过拔毛,经他手的东西准要打个折克。

  “郑统制再看这弩箭。”张珏不等我发完牢骚,又将几只弩箭递了过来。

  “这弩箭也有问题?”我茫然地接过了那几只弩箭,这种弩箭长度不及一尺,除了箭镞为铁制外,箭杆和箭羽均为木制。

  “这叫木羽箭。”张珏知我平时接触的都是弓箭,对弩认识较少,便对我解释道:“此箭本也是克敌利箭,因其箭羽也为木制而得名。也正因为箭羽为木制,所以相对于羽毛所制的箭枝来说更易保存和运输。而且此箭由于箭杆较细,在射入人体后箭杆大多会折断,受创敌人无法将箭镞拔出止血,是以杀伤力极大。只可惜的是……”

  “可惜这些木羽箭也是桑木所制?”这回我有看出了问题。

  “正是。”张珏摇头叹道:“檀木结构细致,纹理均匀,用檀木所制的木羽箭,箭杆自然直滑,箭羽轻重均匀,既可增加射程,又可增加准头。而用桑木所制的木羽箭则恰好相反。”

  “那么……”我有气无力地问道:“这种‘神臂弓’到底能有多少的射程。”

  “回统制大人。”张珏抱拳说道:“适才属下试射了几箭,尚无法确定确实的射程,不过初步估计,射程应该不会超过两百四十步。”

  两百四十步?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搓*揉了一下紧得不能再紧的眉头,蒙军强弓的射程可达近两百步,而这种“神臂弓”却只能射到两百四十步,这多出来的四十步对于骑军的轻骑来说,不过只是几秒钟的事啊。

  第十三章 弩阵

  “郑统制,郑统制……”

  “啊,什么?”张珏的叫声将正想得出神的我拉了回来。

  “郑统制,我们是否还要将这些‘神臂弓’发放给军士们啊?”张珏问道。

  “还用发么?”一直在旁闷不作声的王坚,此时再也忍耐不住怒喝道:“将这样的弩发下去训练,五月之后便剩下两千张,还有一千人又要改成用弓,更何况仅存的这两千张却还不知道什么时侯折损,若是在战场上这‘神臂弓’突然断裂,难道兄弟们要拿拳头去对付蒙军的轻骑不成?”

  “如此,难道将这批‘神臂弓’弃之不用?”张珏眼中露出了几丝不舍的眼神,这批‘神臂弓’质量虽差,但不管怎样射程还是比弓箭远得多,在战场上还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郑统制,郑统制……”三人正想间,吴欲刚一路小跑跑进仓库中,对我抱拳道:“下官参见郑统制。统制大人,校场中的军士已等不及了,为何还不将‘神臂弓’发放下去呢?”

  “吴统领有所不知。”张珏摇了摇头,将刚才的问题复述了一遍。

  “哦,原来如此。”吴欲刚笑道:“这好办,反正弓和弩都不重,我们只需同时带上弓和弩,待‘神臂弓’折损时再换上弓不就成了。”

  吴欲刚的话音刚落便立时遭来了众人的一阵白眼,张珏苦忍着笑说道:“吴统领有所不知,这弓和弩虽不重,但弓和弩所用的箭枝却是不同。若同时带上弓和弩,则军士上战场之时,却到底要带哪种箭枝呢?后方又要给前方作战的军士补充哪种箭枝呢?若战场上人人所需的箭枝都有所不同,只怕卜一开战便乱成一团了。”

  “原来如此。”吴欲刚闻言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道:“当我没说,呵呵,如此难道真的将这些‘神臂弓’弃之不用吗?不若再由我拿去送人吧。”

  “咦!”闻言我不由奇道:“吴统领,你送马可是送得上瘾了。”

  王坚也跟着打趣道:“想必吴统领送马得了不少的好处吧。”

  张珏也不说话,径自走到吴欲刚身旁左看右看,同时夸张地叫道:“哇……吴统领,你的弓什么时侯换成这上成的黑漆弓了,想必有七十余斤重吧,吴统领拉得动吗?咦,这刀也是上好的雪花刀,吴统领收获可不小啊。”

  “统制大人恕罪。”吴欲刚见此慌忙跪地道:“下官昨日已送出两百匹马,这黑漆弓和雪花刀却正是拱圣军和龙卫军送的。下官还没来得及……”

  “吴统领起来吧。”我笑着打断吴欲刚的话说道:“大家即已是同营兄弟,便无需如此见外了。更何况将这些马送出后,若不收点东西回来反会让人生疑。吴统领做得好,我也没什么好奖赏给你的,这些便作为你的奖赏吧。”

  “谢统制大人。”吴欲刚还以为我会此事大发雷霆,却没想到还因此得到了赞扬。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勿自跪在地上不知道起来,呆愣地看着我。

  “起来吧。”王坚笑骂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哪,吴统领是在捡金子吗?”

  “哈……如果这样都有金子捡的话,那吴统领可真要多跪几次了。”张珏在一旁笑道。

  王坚与张珏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地,不停地开着吴欲刚的玩笑,而平时话最多的吴欲刚此时却一句话也说不出话来。

  “郑统制。”良久二人才放过吴欲刚,张珏才再次问道:“这些‘神臂弓’……”

  “发下去训练吧。”我笑道:“不过张统领,三千人用两千张‘神臂弓’训练可够用吗?”

  “够是够。”张珏迟疑了一下说道:“三千人可以分为三组,每组千人轮流使用这两千张‘神臂弓’,轮空的那一组便可以锻炼臂力。毕竟张弩对臂力的要求还是很大的。不过如此一来‘神臂弓’的损耗只怕会更大了。”

  “无妨。”我宽慰地说道:“五个月后,这两千张‘神臂弓’只要还有五百张可用就成。”

  “什么?”众人闻言全都惊愕地向我望来。

  “郑统制想必又有什么新奇的物事了?”王坚最先反应过来,他双眼闪动着兴奋的光芒望着我。王坚跟了我最久,知道我定是又有什么惊人的想法了。

  “其实也没什么。”望着众人期待的眼神,我略感尴尬地说道:“张统领可训练一种弩阵,弩阵中每三人一组,这三人面向敌阵纵向排成一排,依次是发弩人,进弩人和张弩人。张弩人负责给‘神臂弓’上弦,然后传给进弩人,进弩人将上好弦的‘神臂弓’传给发弩人,同时接过发弩人递来的已发射完的‘神臂弓’传给张弩人。”

  “哦。”三人登时明白了我所说的意思,不约而同地便在我面前演练起我所说的弩阵。王坚力大,在最后充当张弩人;吴欲刚居中做进弩人,张珏则在最前作发弩人。三人初时动作还颇为生涩,以至于张珏有不少时间都在闲等着。但不久之后,三人的动作就变得连贯一致,木羽箭在张珏手中连珠发出,却有如没有停歇一般。

  “妙……妙不可言。”三人停手之后,王坚首先发出了赞叹之声:“如此每三人只需两张弩即可。骁骑军中原有‘神臂弓’约千张,所以就算那用于训练的两千张‘神臂弓’折损至只有五百,我军还有两千五百张可用,这期间朝廷还会给予一定的补充,却恰好够装备四千人的弩手。”

  “更妙的是……”张珏也接口说道:“我们还可以挑选军中箭术精准者作为发弩手,力大者作为张弩手,至于进弩手嘛……”

  说到这里张珏揶愉地看了吴欲刚一眼道:“我们随便挑一个废物便可。”

  仓库中传出了一阵爆笑声。

  第十四章 三冗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一个月过去。

  这一个月来,由于我天天要去早朝,军营中的训练只有放手交给三位统领去做。我只是在下午时去巡视一番,过过官瘾。

  王坚的骑军天天都是早出晚归,有时也在郊外过夜。在他的领导之下,骑军们的骑术竟有了很大的长进,马匹也是一日比一日精神。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地检验了一下骑军的骑射,惊奇地发现骑兵们已可以很好地松开双手只用脚平衡在马上了。虽然他们骑在马上射箭依然没有准头,但这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当我问王坚怎么能够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让骑兵们做到这些的时侯,王坚笑着拉着我走到了一匹马前。我观察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这些马都没有缰绳。原来王坚为了迅速让军士们学会用双脚掌握平衡,竟将缰绳剪断,完全用脚后跟的马刺控制着马的方向,从而彻底地解放了双手。

  吴欲刚的步兵训练难度虽说不大,但却是最苦的。大宋的步兵盔甲奇重,光盔甲就有六十余斤,再加上兵器,步兵的负荷竟高达八十到一百斤。而重装步兵与骑兵对阵最重要两点便是阵形和行军。阵形在张珏的训练下已具规模,所以吴欲刚现阶段的训练很自然地便放在了行军之上。只是这却苦了那群军士们,他们每天都要顶着近百斤重的装备在校场上跑几个时辰,有时在晚上睡觉时,还要被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拉出来强行军。这也使我又很荣幸地多了一个外号——“夜游神”。

  弓弩的训练,张珏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从弩手中选出千余名发弩精准者作发弩人,选力大者作张弩人。而且张珏不但训练了三人一组的弩阵,还训练了两人一组的弩阵。当我惊问其故时,张珏的回答却让我着实有些惭愧。

  “若三人中有一人战死。”张珏说道:“则三人小组便可以转化为二人小组。二人小组虽还是需要两张弩,但也同样可以减短发箭的间歇。”

  “若是战死两人呢?”吴欲刚想也不想便大声问道。

  “一人小组还用训练吗?”吴欲刚的话音刚落,立时便遭来了众人的一阵笑骂和追打,吴欲刚见此转身就逃,但很快便有几只爆发着恶臭的靴子紧追而上……

  我本想在早朝时将“神臂弓”之事上奏,可是吴欲刚却再三劝诫。

  “若统制大人是一个文官,则但说无妨。”吴欲刚说道:“但如今皇上已将统制大人当作武将对待了。而且军器监还是皇新国戚,朝堂之上贾妃的党羽也不少。若统制大人今日将此事提出,则明日便会有人上奏说,郑统制你对朝廷的安排不满、对皇上的旨意不敬。所以此时非但不能上奏,若皇上问起,统制大人还要说‘非常满意’才好。”

  从我上过几次早朝的情况来看,我知道吴欲刚说的话不假。看来最崇文耻武的地方,就该属这朝堂之上了。吴欲刚的这番话,也导致我这一个月来在朝堂之上,翻来覆去的就说着一句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而事实上,朝堂之上大多的武将也正是像我这样做的。

  一个月的早朝我虽没说上几句话,可闲来无事却听到了许多东西,也让我对财政有了一些了解。

  宋朝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它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朝代,但财政的窘迫却一直伴随着这个封建王朝的建立直至灭亡。造成这种状况的罪魁祸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