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55章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55章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久,赵昀才回过神来,对那宫女柔声说道:“平身,朕不是来见太妃的,不必前去通报,你却是哪里人氏,何时进宫的?”

  “回皇上。”阎氏面目含春,呖呖莺声地说道:“臣婢姑苏人氏,绍定三年入宫。”

  “嗯,你且先退下。”赵昀看了看身旁的我和赵葵两人,依依不舍地对阎氏说道:“朕待会儿命人来召你。”

  “是……谢皇上。”阎氏对着赵昀一拜,便喜孜孜地退了下去。

  三人来到梅园,一进园门我们便有如置身于花海一般。迎面扑鼻而来一股诱人的花香,使我和赵葵情不自禁地走入园中,尽情地欣赏着婀娜多姿的梅花。却只有赵昀一人失魂落魄的不知所以。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望着园中朵朵白似玉,粉如霞的梅花,赵葵情不自禁呤道。

  “好诗,好诗。”我肚中没有多少墨水,此刻也一时想不起关天梅花的歌词,只能随声附和着。

  “皇上,皇上……”赵葵见赵昀呆立不语,便连声唤道。

  “啊……”赵昀猛然醒悟过来,见我二人表情有异,不由尴尬地一笑道:“两位爱卿见谅,朕……朕尚有国事未处理,无心赏花,两位爱卿自便。”

  闻言我二人哪还会不知赵昀心中所想,却又敢点破,只得无可奈何地躬身拜道:“臣等,恭送皇上。”

  我二人还未说完,赵昀已迫不及待地转身而去,临走时却还不忘折下一枝梅花。

  见此我不由暗暗好笑,这赵昀拥有后宫佳丽三千,却依然如此好色,真是食色……等等,那宫女自称阎氏,不会就是那个人称“阎马丁当,国势将亡”中的阎妃吧。想到这里我顿感头痛,想不到这个在将来内外勾结,专擅弄权的阎妃,却是被我介绍给赵昀的。我懊恼地匆匆辞别了赵葵,走出宫外,却发现杨公公正在宫外等着我。

  “郑统制。”杨公公一见我出来,便迫不及待地迎了上来说道:“那宫女见着皇上了吗?”

  “杨公公。”我不答话,面带怒色地望着杨公公道:“郑言一心为杨公公分忧解难,可杨公公却将郑言当傻子啊!”

  “呵呵,郑统制息怒,请息怒。”杨公公一听我的口气,马上便明白阎氏已见过了皇上,不由喜形于色地说道:“郑统制请车上说。”

  “敢问统制大人。”我们刚在马车上坐定,杨公公便兴奋地问道:“不知皇上见过阎氏后,可有什么反应呢?”

  “皇上现在也许正‘召见’阎氏呢!”我没好气地说道:“杨公公现在可以告诉我是怎么回事了吧。”

  “郑统制莫怪。”杨公公略感尴尬地说道:“此事说来话长,这阎氏本是杨州知府张铎的女儿,张铎送其入宫本也是指望能封后立妃的。却没想到她入宫之后,贾妃见其貌美,恐宠眷被其夺去,便将其送入太妃宫中充为宫娥。再加上皇上身边尽是贾妃的心腹,这才使得阎氏入宫一年也未曾见着天颜。而阎氏生得花容月貌,也不愿就此终老长门,这才出此下策,还请郑统制大人大量,莫怪咱家。”

  “杨公公此话恐怕不尽实吧。”闻言我勿自不信地说道:“这些许小事,杨公公尽可以自己去办,为何却要如此拐弯抹角呢?”

  “郑统制有所不知。”杨公公对我略一颔首道:“皇上身边尽是贾妃的心腹,若是由咱家出面去办的话,只怕他们横加阻挠,画虎不成反类犬。而且贾妃素来心狠……”

  说到这里杨公公惊觉失言,立时停口不说,同时脸色也跟着刷地惨白,两眼带着乞求的神色望着我。

  “杨公公放心。”见此我已信了七、八分,忙宽慰杨公公道:“郑言不会将今日这事透露半点出去的。”

  “多谢郑统制。”杨公公感激地望了我一眼。

  “只是……”我皱着眉头接着问道:“杨公公也是聪明人,为何却要冒开罪贾妃的大险,助一位宫女与贾妃争庞呢?”

  “郑统制有所不知。”杨公公满面凄容地叹道:“我等身为宫门中人,除钱财与妃子们的庞爱之外,已无其它可以争夺之物。今日若是阎氏得庞,他日咱家在宫中的地位,与今日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暗自苦笑了一声,今日做了个便宜媒人不说,还被眼前的这位杨公公利用了一把。说不定以后还要遭那个贾妃忌恨,等等,贾妃,不会就是那个贾妃吧。

  想到这里,我小心翼翼地问杨公公道:“杨公公,那贾妃……是否有个弟弟,名贾似道?”

  “正是,郑统制为何有此一问?”杨公公疑惑地望着我。

  闻言我立时便一阵头晕目眩。今天什么日子,为什么这些奸臣、奸妃一鼓脑儿的全跑出来了。

  我摇了摇头无力地问道:“那杨公公可知道,贾似道现今在临安任何官职?”

  “正是军器监。”杨公公说道。

  军器监?负责军器制造的官?我张大了嘴巴,一种不祥的预感慢慢地爬上了我的心头。

  第十一章 草料

  各位大大,士兵的第一个群就要满了,现在开始就请加第二个群吧:26637778,谢谢各位的支持。

  ———————

  “三千张‘神臂弓’!”

  回到军营后,我便召集了三位统领,告诉他们明天便会有三千张“神臂弓”送到,不出所料,三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全都被这个数目吓了一跳。只是三人不一样的表情却是耐人寻味。

  王坚先是满面的失望,然后又转化为焦虑,眉头紧皱成一个“川”字。张珏则双眼异芒乱闪,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只有吴欲刚还是一副不知所谓的兴奋样。

  “恭喜统制大人得到皇上的赏识。”吴欲刚谄笑道:“这一张‘神臂弓’的造价可是普通弓箭的五倍,下官在骁骑军多年,朝廷每年均是补充破损残破的‘神臂弓’,从未额外补给过。想不到郑统制才一上任,皇上便一次给了骁骑军三千张,看来以后我们骁骑军有福了,呵呵……下官往后自当尽心尽力追随大人……”

  看着笑得合不拢嘴的吴欲刚,我知道就他没有猜出这三千张“神臂弓”的用途了。如果我告诉他得到这三千张“神臂弓”的代价,就是去打蒙古人的话,恐怕他早就吓得屁滚尿流了。不过他不知道也好,我也不打算将这事说透,毕竟离开战还有半年,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王统领,你有什么问题吗?”我不理身旁勿自得意忘形得口沫横飞的吴欲刚,转头问王坚道,他的失望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像“神臂弓”之类的弩是要靠脚的帮助才能上弦的,所以骑军是肯定不能装备。但他又焦虑什么呢?该不会因为我把蒙军说得那么历害,而使他生出了惧意了吧。

  “回统制大人。”王坚对我一抱拳,皱着眉头道:“我们骑军的马匹,除了从‘忠顺军’带出的七百余匹外,其它的两千余匹的马实在太弱,这些马匹若是行军还可以,在作战时不仅无用,而且还会成为累赘。只怕……”

  “哦,这确是个问题。”闻言我很快就明白了王坚所担心的问题,若是随行的马匹太弱,在长途行军后,紧接着又加入战场,这样就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作战时的累赘。不过骁骑军的马匹怎会犀弱至此呢?我不由疑惑地望向吴欲刚。

  “统制大人明察。”吴欲刚见此慌忙跪地说道:“这不关下官的事,是朝廷划拔下来的马料不够,每匹马都只能吃得半饱,是以才会出现今天这种状况。”

  我带着询问的目光望向王坚,王坚点了点头说道:“吴统领所说的确是实情,军中用于饲马的草料本就不多,而骑军又新增了七百余匹马,如今就更显得紧张了。”

  “吴统领请起。”闻言我扶起吴欲刚道:“郑言并没有怪吴统领的意思,我只是奇怪朝廷应该也知道骁骑军中马匹的数量,为何划拔下来的草料却是不够。”

  “统制大人有所不知。”吴欲刚松了一口气起身道:“我大宋境内本就无大面积的草场,若是在春、夏草多的季节还可以勉强应付。但在冬季,大宋便要向邻国购买草料了。是以大宋的战马多是半年饥,半年饱,却总也长不强壮。”

  原来如此,听到这里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在宋朝养一个骑兵的费用,便可以养五个步兵,而且骑兵还会养得这么弱,却原来连马吃的草料也是要买的。也难怪宋国的骑兵会发展不起来,试想若再多个几千匹马,那就连春、夏季的草料都得购买了,到那时就不是养五个步兵的费用就能养得起一个骑兵了。

  “那么现在的粮草可够多少马匹吃饱呢?”我无奈地问道。

  吴欲刚低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不确定地说道:“如果是按照马匹正常的食量供给的话,大慨够饲养一千五、六的马匹。”

  才只能喂饱一半,闻言我不禁大感头疼,若是这样下去的话,不出几个月,那七百匹从“忠顺军”带出来的战马也会变成没有战斗力的瘦马了。可现在又到哪里去弄这么多的草料呢,实在没办法的话,我看只能放弃一批了。

  “吴统领。”想到这里,我望向吴欲刚道:“如果我们将战马送给别的骑军一批,朝廷会不会减少我们的草料。”

  “郑统制。”王坚不等吴欲刚回答,便心疼地说道:“宋国战马奇缺,就算瘦马也是一个宝贝,而且我军本就缺少战马,岂有再将其送人的道理。更何况若将战马送走,以后我们骑军岂不是没有发展的余地了?”

  “王统领。”我十分无奈地叹道:“王统领是希望得到三千匹不能作战的瘦马呢,还是两千匹可以作战的骏马?”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的。”我打断了王坚的话道:“战场之上是不能有妇人之仁的,有些时侯该放弃的,就要当机立断,不能有任何的拖泥带水,否则不但会害了自已,也会害了别人。”

  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了“沉浮桥”一役,余玠断然放弃了在沉浮桥的一百一十五位勇士,还有陈潜毅然要求回军的一幕依然历历在目。

  “郑统制说得对。”张珏在旁接口道:“王统领若是选择三千匹瘦马,结果很有可能便是王统领所带的骑军全军覆没,所以两千匹骏马自然是正确的选择。不过据下官所知,我们若是将战马送走的话,朝廷自然也会减免相应的草料,毕竟这些草料都是像邻国购买而来,朝廷自然看得紧,所以此法也许不行。”

  “那可未必。”吴欲刚摆出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洋洋得意地说道。

  第十二章 验弓

  我们三人不约而同地望向吴欲刚,都不明白他会有什么办法。

  “郑统制。”吴欲刚见此有些飘飘然得不知所以,他得意地说道:“如果我们一次将一千批马送出,自然会被朝廷发觉,接收马的部队也承受不住这批马所需的草料。如果我们将马分批送出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张珏提出他的疑问说道:“那么接收马的部队岂不是很多?难保没有人上报朝廷。”

  “张统领说笑了。”吴欲刚笑道:“王统领也说过,宋国战马奇缺,就算是瘦马也可以说是宝贝,哪有得了便宜还会上报朝廷的道理。如果他们上报朝廷了,我们也无甚罪名,只需收回这些马便了,而他们却会平白丢失一批‘宝贝’,这样的傻事有人干么?”

  “有理。”我和王坚、张珏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我三人行军打仗可以说是各有所长,可是这种欺上瞒下的事,却是谁也比不上吴欲刚。我不由在心里暗自庆幸这回可是用对人了,还好前几天没有把吴欲刚从统领的位置踢下去。

  “吴统领说得有理。”我笑着说道:“那么此事郑言就放心地交给吴统领去办了,吴统领只需从战马之中,选出一千匹较为瘦弱送出便是,事成之后,当记吴统领一功。”

  “谢统制大人。”吴欲刚兴奋地对着我深深地一揖,然后便在一旁轻轻思量着:“嗯,三支骑军可送四百匹,五支辎重兵可送……”

  “王统领。”我转身对王坚说道:“虽然我军送出一千匹马,但草料仍显不足,所以王统领以后便要时常将马拉出城外。一来,可以训练骑军在野外的骑术;二来可以让马吃些野草补充草料;三也可以锻炼马匹在野外奔走的耐力。必要时,也可以在郊外宿营。”

  “是。”

  “张统领。”我压低声音对张珏说道:“明日取得‘神臂弓’后,你务必在五个月之内让军士们熟练使用此弩,并尽可能地增加射击频率,你可明白?”

  “属下明白。”张珏会意地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