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397章

乱明-第397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钻出秦岭不过数月时间,哪里会有大股骑兵?常书丹狐疑不决,令人将马守应唤来商议。
    马守应听闻后,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建议常书丹加强战场侦察,令龙武军派出小股骑兵深入泾阳西北一探究竟。
    常书丹想来想去,也无别的好办法,只好立即向林纯义汇报,请林纯义定夺。
    林纯义接报后大惊。
    相比较常书丹和马守应而言,林纯义身为荆州集团核心成员,知晓的东西远比两人多。他知道,李自成与鞑子最近打得火热,鞑子不仅通过关陇一线提供了大批武器武器与李自成,甚至还送了一批战马,按照两方的密切程度,鞑子亲自派遣骑兵至西北助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难道这股骑兵是鞑子的骑兵?
    林纯义立即令虎啸军团加快行军速度,快速向泾阳靠近。另外,传令龙武军侦骑扩大侦察范围,收缩主力活动范围,待虎啸军团抵达泾阳后再协同进兵。
    同时,林纯义还去函至朔州,请求盛坤山密切监视草原动态,看是否有大股骑兵过境。
    林纯义的军令刚通过参军处发往四处,就收到了龙武军吴天柱的急报,称当面之刘宗敏忽然增强了攻势,无论损失有多大,总是如赖皮膏药一般,缠住不放。
    吴天柱还通报,在西南方向的兴平县,发现一股贼寇,装备精良,多数着甲,正往泾阳进兵!
    直觉告诉林纯义,大战在即!
    看来,李自成的嗅觉非常灵敏,试图抢在虎啸军团赶到泾阳之前,重创龙武军!
    单单看李自成麾下的乌合之众,李自成显然没有实力对龙武军造成任何伤害。李自成这么做,只能证明一件事:他有荆州军所不知道的强援!
    “大帅,鞑子骑兵的南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常书丹语气非常肯定地说道。
    林纯义点了点头,皱眉道:“骑兵数量不详,难以估测战场形势变化!”
    林纯义说完后,无人再说话,气氛变得有点沉闷,所有高级军官,皆盯着泾阳之北的丘陵思索。
    半晌,马守应忽然清了清嗓子,似乎有话要说。
    马守应生性谨慎,沉默寡言,要么不开口,一旦开口,言之必有物。林纯义深悉这点,喜问道:“马总管有何建议?”
    马守应行了个军礼,道:“兵法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末将以为,这股骑兵我们完全不必理会!”
    “哦?”包括林纯义在内,所有高级军官皆大惊,用疑惑的眼睛盯着马守应。
    马守应颇为尴尬,鼓足勇气说道:“龙武军、虎啸军团,总计兵力三万余,李自成虽有五万余众,多为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即便北边有两万余骑兵,只要我们小心应对,也不至于陷入被动之中……”
    马守应说到两万余骑兵,众将皆笑了起来,道:“怎么可能有两万余?撑死了也不会超过一万。无论是鞑子,还是李自成,都没有能力在陕西供养超过一万的骑兵。”
    马守应也笑了,气氛顿时轻松起来。马守应接着说道:“不管北边的骑兵有多少,为了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可以让龙武军西南向,迎战兴平方向的变民军!只要稍待三天,虎啸军团抵达泾阳,李自成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会迅速落败!”
    马守应的话音刚落,常书丹就大叫道:“妙!实在妙!当初,田大帅在大别山,也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牵着对方的鼻子跑!”
    常书丹经常与马守应推演当初的大别山之战,熟稔至极,现在一时激动,居然口无遮拦地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常书丹就后悔了,脸色涨得通红,不好意思地看着马守应。其余将领也吃了一惊,目光纷纷转向马守应。
    哪想到马守应淡淡地笑道:“常总管说得不错。末将也是从田大帅的用兵中受到了启发,正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林纯义对马守应的反应非常满意,点头道:“此战术与都督所拟定的战略暗合。都督曾言道,陕西、河南最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军事,而在于饥荒。军事上胜过李自成不难,难在安抚百姓,还陕西一片宁静。若不能让百姓有一碗饭吃,即便剿灭李自成,还会有王自成、张自成冒出来。所以,绥靖行营的战略目标以恢复地方秩序为主,以军事打击李自成为辅。荆州那边,财政还有一些问题,一旦有了钱粮,再在交通上有所突破,陕西将成为荆州稳固的后方!”
    “所以,我们在陕西,以稳妥为上,只要我们牢牢钉在西安,就是李自成引来十万鞑子骑兵,又能翻得起什么风浪?”
    林纯义的话,听在常书丹等将领耳中,还不觉得有什么。但听在马守应耳中,只觉得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马守应曾率领十万余人马与官兵对抗多年,战术经验本就非常丰富。林纯义的话,犹如捅破了那层纸,把他带到了一片新的天地。当初,自己统帅十万余人马时,若每次都从战略层次上思考问题,何至于败得如此惨?
    马守应心里自失地笑了笑,将这个荒唐的想法从心里赶开,仔细聆听林纯义的命令。
    “传令龙武军,立即甩脱当面之刘宗敏,迅速南下,迎击兴平之敌!”
    “限虎啸第一军三日内赶至泾阳中张,安营扎寨;第二军至云阳,第三军至新庄!”
    马守应一看沙盘,发现三地互为犄角,进可攻,退可守,纵然鞑子万余骑兵突然来袭,也足以应付。
    林纯义又转头对军政总管何庆明下令道:“将作战计划知会熊巡抚,另外,派人至西安告诉贺人龙,若要军功,尽可与龙武军一同围剿李自成精锐!”

第五百八十八章 西北剧变(三)
    “冲啊……”
    无数的农民,刚刚丢掉手头的锄头,就马上拿起大刀长矛,展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悍不畏死地冲向全副武装的龙武军将士。
    龙武军将士的头盔仅仅露出两只眼睛,用冰冷的目光冷冷地注视着这帮乱民。待这帮乱民冲至离阵列只有两三百步的距离,有节律的鼓点骤然响起。
    将士们稍稍拉了拉马缰,驱策着战马斜向奔跑,轻易地插入乱民的侧翼,犹如一阵狂风卷入乱民之中,手中的马刀犹如砍瓜切菜般,将乱民一个个砍翻在地。
    屠杀,**裸的屠杀!
    吴天柱在阵列之后,看着一边倒的战局,忍不住摇了摇头,对副使郑国栋说道:“第几波了?李自成还真是厉害,将这帮乱民调教得悍不畏死!”
    郑国栋将嘴上的护罩打开,撇了撇嘴道:“今天就是第三波了,这两日,兄弟们的手都快杀软了!难不成李自成这边有大的动作?”
    吴天柱点头道:“十有**!北边应该有骑兵南下,否则,行营那边为何突然下令收缩主力?”
    正说着,忽然一骑狂驰而来,送来了林纯义的军令。
    吴天柱看过之后,大笑道:“原来如此!既然西南方向有肥肉,事不宜迟,立即进兵!”
    ……
    正当龙武军的骑士们杀得手软时,阵后的鼓点突然变了节奏,骑士们马上舍弃当面之敌,又如一阵风一般,脱离了与乱民们的接触,开始在两里之外集结。
    乱民们不依不饶,在督战队的驱使下,再一次向龙武军发动了冲击,然而,当他们腿脚发软地跑到龙武军集结地时,数千骑兵犹如一团黑云,迅速飘往西南方向,留下了漫天的黄沙!
    不是乱民缠住了龙武军,而是龙武军压根不想退,当他们想退时,乱民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盯着黑云消失在天边。
    “混蛋、白痴!”李自成大将刘宗敏气急败坏,一把将手头的长枪狠狠地插入地上。
    也不知他在骂龙武军,还是在骂李自成,与或是李过。
    李过身边的八千余骑兵,距离战场不过三十里!
    原本,按照李自成的计划,由刘宗敏缠住龙武军,再由李过率领骑兵突然从西北方向侧击龙武军,然后再由李自成亲率的精锐步兵完成对龙武军的最后一击,彻底吃掉龙武军。
    半个时辰,仅仅半个时辰,刘宗敏万万没想到,龙武军居然猝然退兵,将李过远远地抛在了后边!
    “立即通报大王!”刘宗敏的嘶吼有点歇斯底里。
    ……
    绥靖行营对来自北边的骑兵预测有所偏差。
    无论是林纯义,还是常书丹,都以为鞑子直接派遣骑兵,绕过朔州一线,由贺兰山南下,加入战场。
    事实上,八千余骑兵中,有两千是李自成新近组建的骑兵,由李过率领,而另外六千余骑兵则是蒙古鄂尔多斯部的轻骑兵!
    鄂尔多斯一词,是古突劂语,意为大汗的殿宇、陵寝之地。蒙古刚兴起时,成吉思汗从各万户、千户中选调最忠诚的勇士组成护卫部队,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这支卫队的后裔,世世代代继承了祖先的职业,一直聚集在成吉思汗奉祀之神周围,形成了守护诸多宫殿的部落鄂尔多斯部。
    鄂尔多斯部聚集的地方,位于黄河之南,西边至贺兰山,东边至朔州、榆林,即河套之地。所谓的复套,实质就是与鄂尔多斯部及河北的土默特部抢地盘。
    崇祯七年,林丹汗死于青海,旋即,鄂尔多斯臣服于皇太极,满清朝廷完成了对漠南蒙古的统一;由此,满清获得的稳固的后方,实力急剧飞跃,而大明则失去了蒙古屏障,九边开始直面满清的压力。
    崇祯十一年,战略的天平又一次向大明倾斜。除了满清损失四分之一的精锐外,靠近科尔沁大草原的蒙古五部损失也极为惨重。
    更为致命的是,林纯鸿瞎乱折腾,居然顺利将骠骑军放在了朔州。若单单是骠骑军,满打满算也就六七千骑士,皇太极还不至于放在眼里,毕竟,满清随时可以拉出重兵,将骠骑军淹没在骑兵的海洋之中。
    但是,骠骑军的背后,还站着无数的商人。这帮商人不仅大声叫嚣求购战马、兽皮、羊毛、牛筋,还挥舞着手头的丝绸、铁器、茶叶、棉毛纺织品……
    自古以来,贸易都讲究一个平衡,既不能只买不卖,也不能只卖不买。黄渤旗下的商人显然深悉这个道理,不停地将货物从草原运往中原,又不停地将中原的货物运往草原。
    率先尝到甜头的,当然是敖汉等四部的残留者。这些游牧民族赫然发现,以前时时刻刻拿着刀枪拼命,能得到丝绸、茶叶实属祖坟上冒了青烟,现在,在骠骑军的保护下,每日平平安安地放羊、养马、剪羊毛,就能轻松地获取梦寐以求的奢侈品!
    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大漠南北,无数的贫苦蒙古人拖家带口,向着朔州汇集,短短半年之内,在朔州居然汇集了万余蒙古人!
    再加上范永斗和贺仪铭在朔州以北租了几十万亩的草场,从山陕一带招募了数千的贫苦农民至朔州放牧,朔州迅速繁华起来,成了宣府、大同以外的另外一个贸易中心。
    蒙古人并不比汉人笨,见一个个的汉商赚得锑钵满盆,心思也活络起来,开始组建马帮,从朔州将精美的货物运往草原各地,又从各地运来羊毛、毛皮等货物。
    荆州的势力,逐步向草原渗透,已经到了让皇太极寝食难安的地步!
    原本,皇太极的算盘打得啪啪响,指望李自成成为撬动时局的杠杆,牵扯大明和荆州的实力,斩断山西与荆州之间的联系。哪想到,李自成迟迟打不开局面,好不容易钻出了山沟,却在凤翔被贺人龙六千余人马限制得死死的,愣是过不了西安。
    皇太极终于坐不住了。
    一番争吵之后,多尔衮献出了双管齐下之计:其一,派遣重兵至朔州周边,劫掠骠骑军守护的草场,断绝朔州与草原的联系渠道;其二,鉴于李自成已经打通与鄂尔多斯部的联系,干脆派精锐骑兵至陕西助战!
    计是好计,只是,朔州离辽东两千余里,大军作战的粮草如何解决?总不成劫掠沿途的蒙古人补充粮草吧?
    辽东的粮草也不充裕,容不得这样挥霍!
    皇太极点出了这个关键点,让多尔衮瞠目结舌,陷入痴呆状。
    倒是范文程急主子之所急,慨然指出:“睿亲王之计,实乃妙计,辽东这边无法派出重兵,完全可以借蒙古人的力量!”
    一语点醒了皇太极,皇太极经过深思熟虑后,令鳌拜率领两千精锐重骑至三娘子城,汇合土默特、主固特、布里雅特、阿刺齐特五部两万余轻骑,游弋在朔州外围,实现劫掠、阻断之战术任务。
    鳌拜在沈阳点兵,还未出发,皇太极就迎来了李自成的使者。李自成的使者明确提出共谋大明江山的战略目标,作为双方合作的基石。以此为基础,李自成提出大批量购买战马的要求。
    皇太极满口答应,并提出,若李自成需要,满清这边可直接派遣骑兵助战。
    李自成接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