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273章

乱明-第273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林纯鸿所言,李定国对战场有着敏锐的直觉。当程舒大踏步后退时,他就在犹豫是否马上退回伊川,与张献忠大军汇合。
    犹豫之中,他犹如一只野狼一般,仔细地观察着程舒。他猛然发现,程舒在吃了一次大亏后,居然未兴起一丁点报复的心思。
    李定国本能地察觉到,此地危险,再不走,很可能就要陷入包围之中!
    于是,他立即命令部众玩命地往背孜口狂奔,试图尽快与张献忠汇合。
    李定国动身时,恰好,林纯鸿也从汝州动身往背孜口猛赶。然而,李定国的动作到底慢了半步,待他离背孜口还有二十多里,探哨传来消息:荆州军业已严阵以待!
    事实上,此时不用探哨汇报,李定国也知道自己晚了一步,毕竟,对他进行侦察的游骑越来越多,越来越肆无忌惮,就差整理队伍冲入他的中军帐了。
    李定国大惊,形势比他想象的还要坏,他不仅被荆州军堵住了前进的道路,还被恐怖的骠骑军咬住了屁股!
    步兵被骑兵咬住了,不是被击败就是粮草断绝而亡,没有任何意外。李定国虽然只有十七八岁,但无比清晰地知道这点。在他的眼中,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堵住背孜口的车步军,而是紧随其后的骠骑军。李定国当机立断,立即令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掉头往东行军。
    此举一下子扰乱了侦骑的视线,李定国分明看见,部分侦骑如同疯了一般往西狂奔。他少年心性,忍不住哈哈大笑:“快去,快去,你们要是不去向林纯鸿通报,我倒要急了!”
    待掉头往东行军两个时辰后,李定国又下令,大军迅速掉头往南,经由土门口,钻入了伏牛山中。
    钻入伏牛山后,李定国暗暗布置百余人马,埋伏在进山口道上,准备狠狠地打击一下荆州军侦骑的嚣张气焰。
    天色将晚,李定国的一番布置终于起了作用,眼见侦骑进山,箭如雨发,瞬间将两个侦骑射成了马蜂窝。
    当晚霞布满西边的半边天时,李定国知道,决定他命运的一晚终于来临。这一晚若能顺利甩脱身后的骑兵,则天高任鸟飞,荆州军虽有三万之众,也挡不住他的脚步。
    现在,荆州军的侦骑吃了亏,行动明显谨慎了许多,虽然不敢靠得太近,但要轻易地甩脱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定国想来想去,觉得除了壮士断腕外,无任何良计。他将部将杨武唤来,吩咐道:“荆州军紧追不舍,大军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当前除了派人断后外,并无其他良策。”
    杨武年龄差不多是李定国的两倍,但对李定国颇为服气,决然道:“将军无需多虑,断后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李定国道:“我给你千余人马,你只需阻截荆州军一日,一日之后,你能走就走,不能走的话,就降了吧。”
    “将军!”
    李定国挥手道:“就按我说的办吧,林纯鸿不会杀降的。不过,如何阻隔荆州军,还得用心布置一番!自林纯鸿以下,荆州军个个狡猾异常,想要瞒过他们,还真有点不容易。”
    李定国将嘴凑到杨武耳边,悄悄道:“我们马上寻一隘口宿营,这样布置……”

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人意料
    入夜,李定国在一隘口处停了下来,命令大军宿营。营寨的要求非常高,不仅建立寨墙,还在寨墙之前挖了陷马坑、摆放了拒马。
    待立营完毕,骠骑军已经赶到隘口处,距离李定国不过五里。
    盛坤山当然不会命令骑兵硬攻营寨,下令密切监视李定国,防止他趁夜逃跑。
    李定国却精力旺盛,每隔一个时辰,派出三百多人马,高举火把,大声喧哗、敲锣打鼓,用弓箭攻击骠骑军营寨。骠骑军岂是好惹的,往往放一轮弩箭,贼寇就丢下几具尸体狼狈逃窜。
    如此三番五次,到了子时,李定国突然派出了千余人马,玩命地向骠骑军狂奔,就如送死一般。
    盛坤山立即组织人马反击,用了不到一刻钟,消灭贼寇百余人,把贼寇赶回了营寨。
    盛坤山被骚扰数次,烦不胜烦,不过他倒沉得住气,只是下令麾下好好休息,待明日车步军赶到后,再找贼寇算总账。
    不过,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趁着千余人进攻时的混乱局面,李定国率领三千多贼寇悄悄出了营寨,往伏牛山深处而去。
    堪堪到了寅时,林纯鸿亲率虎啸军和宣武军赶到隘口。当林纯鸿了解了当晚详情后,跌足长叹:“李定国已经跑了!”
    盛坤山、林纯义和郑福林大吃一惊,纷纷问道:“李定国小小年纪,居然如此决断,舍得壮士断腕?”
    林纯鸿苦笑道:“是不是壮士断腕,过会就知道了。”
    紧接着,林纯鸿马上下令虎啸军连夜进攻营寨,令骠骑军和宣武军抓紧时间休息。
    在霹雳炮的轰击之下,李定国的营寨犹如腐木一般,不堪一击,不到半个时辰,虎啸军将士就冲入了营寨。
    不出意外,天光大亮之前,攻下营寨是当然之事。
    杨武在李定国面前信誓旦旦,说要守住营寨一日,然而,令他大吃一惊的是,在虎啸军的猛烈炮火面前,他连半个时辰都无法坚持。
    武器不如人,战技不如人,兵力不如人,杨武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坚持的可能。
    当虎啸军的将士犹如洪水一般冲入营寨后,他当机立断,令所有贼寇放下武器,就此投降。
    攻破营寨后,林纯鸿令骠骑军和宣武军继续追击李定国,留下虎啸军看管俘虏和休整。
    且说李定国离开隘口后,往伏牛山深处急赶,试图沿着沙河河谷绕到栾川县,然后进入嵩县,最终进入伊川与张献忠汇合。
    李定国率军行进不过两个时辰,隐隐约约听见身后传来猛烈的爆炸声,旋即,燃烧的大火印红了半边天。李定国大惊,他万万想不到荆州军居然会连夜攻击营寨。
    按照爆炸声的密集程度,李定国断定,杨武坚持不了多久。如此一来,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他敢断定,要不了一个时辰,讨厌的侦骑又会像苍蝇一般缠上来,再也无法甩脱。
    千余人马啊!难道就是为了把荆州军阻隔两个时辰?
    李定国烦躁万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他的眼前,如果继续按照原定计划沿沙河西进,定然死死地被荆州军咬住,最终除了全军覆没之外,并无其他可能。
    要彻底甩脱荆州军,必须找一条荆州军预想不到的路!
    李定国左思右想,突然咬了咬牙,对部将贺九仪道:“不如渡过沙河,经尧山翻越伏牛山,跑到南召,把林纯鸿的南阳府搅个一塌糊涂!”
    贺九仪大惊,道:“将军,万万不可!林纯鸿把南阳经营得跟铁桶似的,到处都是耳目,到处都是弓兵,咱们进入南阳后,很可能寸步难移!”
    李定国摇头道:“非也!林纯鸿征集南阳弓兵*运送粮草,境内弓兵必然不多。再说,我们无非就是经南阳过境,最终绕到栾川县而已,林纯鸿再厉害,也会反应不及。”
    贺九仪思索片刻,叹了口气道:“事已至此,只能这样了。”
    李定国不再迟疑,立即令全军往尧山方向加速前进。
    李定国在盛坤山的眼皮底下出逃,让骠骑军大失颜面。盛坤山恼羞成怒,对侦骑下了严令:“两个时辰内,必须给我咬住李定国!”
    盛坤山双眼血红,面目狰狞,怒吼着说出此话,让侦骑悚然而惊。盛坤山的脾气,就如冲锋的阿拉伯马一般,一旦爆发,比火山爆发还要恐怖。
    侦骑们接令后,沿着山路,玩命地狂奔,卷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黄沙。
    然而,让侦骑们越来越害怕的是,他们沿着大军前进的痕迹一直追踪至沙河,却发现失去了李定国的踪迹,再也搜寻不到。
    侦骑们立即渡河,又重新发现了踪迹,但追踪了个把时辰后,最终懊恼地承认,李定国消失在伏牛山的茫茫大山中。
    两个时辰的期限业已过去。这个时候,他们恐惧的已经不是盛坤山的怒火,而是会不会进军法司。
    万般无奈之下,一年轻的小伙子突发奇想,道:“这里已经到了南召县境内,每个村都有弓兵,与其漫无目的地搜索,还不如通知各村弓兵队长,要他们发现踪迹立即汇报!”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侦骑的同意,大伙立即分散开来,四处通知弓兵队长,令其密切监视李定国部的迹象。
    此情迅速传至中军,陆世明直摇脑袋,道:“不用问,李定国渡过沙河后,十有**往南召方向去了。李定国这不是傻么?覃虞刚把弓兵召集至南召,他这一南下,岂不是撞在了覃虞的口袋里?”
    林纯鸿道:“估计李定国看到程舒那里有万余人马,就认为南阳空虚,试图借道南阳与张献忠汇合。要不是上个月咱们刚把弓兵召集起来,还真让李定国得逞了!”
    陆世明叹道:“还是都督看人准,这李定国着实难以对付。手头仅仅只有四千余人马,就让咱们费了那么大的劲。此人之才,丝毫不亚于田楚云和狄威。”
    林纯鸿哈哈大笑,道:“咱们也不用着急了,慢慢往南召方向赶吧。这次说什么也要把李定国逼降。”
    “传本督命令,令覃虞立即往南召北部山区进兵,发现李定国踪迹后,务必堵住他的去路!”

第三百八十三章 兄弟之间
    没有任何意外,李定国迎头撞进了覃虞的口袋里,左冲右突,却死活也冲不出覃虞的包围圈。
    待到骠骑军和宣武军赶到,李定国最终消停了,将麾下缩成了一团,外围遍布拒马和陷马坑,摆出了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
    林纯鸿令兵丁在外围喊话多次,李定国并不理会,只是加紧布防。
    陆世明主动请缨道:“都督,属下在贼寇窝中呆过数载,自问对贼寇习性还算清楚,不如让属下前往李定国营中,说服他投降。”
    林纯鸿想也不想,拒绝道:“你是我的左膀右臂,哪能只身涉险?那李定国才十七八岁,心性还未定型,要是一时冲动伤了你,如何是好?”
    “都督……”陆世明并不死心,还想再劝,却被林纯鸿打断:
    “劝降的人选已经有了,用不着陆幕使出马。”
    “谁?”
    “艾能奇!”林纯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道:“千里迢迢地带着他,无非就是为了今天。”
    陆世明大惊,反对道:“都督。万万不可,艾能奇连投降都不愿意,哪能为都督当说客?”
    “不然。我这几天观察艾能奇,发现他自汝州之战后,神情颇为委顿,不复当初之神采奕奕,想法可能与当初有所不同。就派他去吧,即使他不再回来,他和李定国又飞不出咱们的手掌心。”
    ……
    艾能奇一直被林纯鸿带在身边,从夹津口到汝州,又从汝州到背孜口,旋即又从背孜口来到南召县。
    在汝州之战时,艾能奇亲眼看见孙可望在骠骑军的打击下溃不成军,如鸟兽散。进入汝州城时,他又看见汝州城下尸体堆积如山,几乎将护城河全部填满。
    那些尸体衣着简陋,无一人披甲,极少数人手里握着大刀和长枪,一看就是刚脱离劳动不久的百姓。不用问,张献忠又在玩驱民攻城那一套。
    以前,他身为几万人的统帅,自然对尸体不以为然,甚至还认为,为了取得胜利,驱民攻城乃上上之策。但是,这次他身为囚徒,再次看到尸山血海时,心里居然泛起了一丝不忍之意。
    他们也是人啊,他们也有爹娘,也有老婆孩子!
    第一次,艾能奇有了怜悯的想法。这个想法一经产生,根本无法遏制,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让他悔恨不已。
    以前,他还会拿着为了活命来安慰自己,而现在,他想到,难道为了自己活命,就应该拿着数十万百姓来拼命?
    后来,当他路过被张献忠毁坏的村寨时,百姓们的惨状深深刺激了他,他不停地扪心自问,义父带着他们纵横天下,到底是对还是错?
    悔恨、茫然交织在一起,让他几欲疯狂。就在这时,林纯鸿将他叫到面前,对他说道:“好几个月没有和李定国见面了吧?现在李定国就在眼前,你去一趟吧!”
    艾能奇什么都没说,默默地接受了林纯鸿的命令。
    艾能奇当然知道林纯鸿希望他做什么,早在夹津口时,他就知道自己迟早会面临今天的窘局。
    当他步履蹒跚地走到李定国面前,李定国一跃而起,抱着他的肩膀,大叫道:“三哥!林纯鸿居然把你折磨成这样!”
    这段时间,艾能奇忧虑过度,鬓角都冒出了白发,而且脸色灰败,远不是当初的意气风发,也难怪李定国会认为林纯鸿折磨了他。
    艾能奇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不关林纯鸿的事,在荆州军中,好吃好喝地供着,我自己心里难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