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89章

1852铁血中华-第89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此时,韦泽的下一个目标宿州城内,新上任的安徽巡抚江忠源正在听着从怀远逃出来的知县杨昌拔报告的情况。
  听完了汇报之后,江忠源名杨昌拔先下去。在旁边的刘坤一已经上来禀报,“大人!属下派遣探马,那些束发粤匪们正在向宿州而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第33章 北伐(六)
  未来的两江总督刘坤一在1854年初的时候还在湘军祖师爷江忠源手下听令。实际上江忠源不仅仅是湘军的祖师爷,以地主士人出身的身份组建地方团练,靠军功一步步获得高位,这是江忠源开创的道路。从这个角度来说,江忠源是湘军、楚军、淮军这三支地方武装力量共同的祖师爷。
  1852年12月,太平军离开长沙直扑武昌,理论上讲,江忠源应该跟着曾经当过广西提督的向荣一起去追击。然而江忠源是个性情中人,他与向荣的在广西打了大半年的交道,对向荣此人极为厌恶。加上湖南巡抚张亮基极力挽留,江忠源就留在湖南整顿他的“楚勇”。就在这个时候,江忠源与自己的老友曾国藩重逢了。
  曾国藩原本走的是军机大臣穆彰阿的路子,他老师穆彰阿鸦片战争期间主张议和,诬陷林则徐等主战派,并主持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咸丰皇帝继位后,重新起用林则徐等人,将穆彰阿革职,永不叙用。
  所以曾国藩一度的大好前程眼瞅着就没了,正好他母亲过世,于是曾国藩在1852年的时候守制回家。
  江忠源在京师的时候就与曾国藩关系莫逆,自打结识了当时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右侍郎,从二品的曾国藩之后,江忠源就住在好基友曾国藩在京师的家里头。这次两人重逢,江忠源自然是喜欢。
  1853年4月,咸丰认为江忠源忠勇可恃,便让他到向荣的江南大营帮办军务。江忠源根本不想去见自己极为讨厌的向荣,只是皇帝亲自下令,江忠源不得不有所动作。于是带着楚勇慢悠悠的从湖南出发,开始向南京行动。
  到了1853年6月,江忠源行至九江,闻听南昌被围,便上疏朝廷,请求先援江西,并率一千三百人奔赴南昌。江西巡抚张芾将王命旗牌授予江忠源,让他指挥所有战事。江忠源与太平军打过大大小小几十仗,非常熟悉太平军的攻城策略。他烧毁城外民宅,斩杀逃兵,又亲自驻守章江门,日夜督战,守城90余日,打退了太平军的进攻。
  虽然在10月初,江忠源在湖口遇到了太平军西征总帅石达开,吃了个大败仗。江忠源上表自劾,被降四级留任。
  降级命令并没有打消江忠源的战斗意志,在九江吃了败仗之后,江忠源认为太平军要再次攻打武昌,就带兵直奔武昌而去。事情发展果然如同江忠源所料,太平军派遣部队进攻武昌,江忠源带着楚勇和太平军血战数场,挫败了太平军进攻武昌的势头。
  11月初,就在江忠源连降四级的命令发出来不到一个月,咸丰就任命江忠源为安徽巡抚,让他去宿州整顿一塌糊涂的安徽事物。
  江忠源创造了清朝官场上的奇迹,一年之中完成清代绝版的“五级跳”,官至巡抚,品级超过了曾国藩。作为回报,江忠源极力支持曾国藩兴建水军的计划,也上表支持曾国藩。然而咸丰毕竟是大权在握的皇帝,虽然器重江忠源,但是他并没有立刻同意江忠源的建议,只是命令江忠源赶紧去安徽主持事务。
  暂时帮不到好基友曾国藩,江忠源也只能去安徽赴任。带着两千人左右的部队在1853年12月到了安徽之后,江忠源就被安徽的局面给惊呆了。曾经让江忠源在战场上吃过大亏的束发匪已经控制了皖中,并且通过“完粮纳税”构建了初步的税收体系。江忠源是清朝中叶经世派的代表人物,他不爱弄那帮酸儒们的把戏,而是喜欢读那些兴办具体事务的书籍。
  如果是一个“饱读诗书”的酸儒得知韦泽的“完粮纳税”政策,大概也就是骂一句“沐猴而冠”,认为韦泽一个泥腿子出身的造反者,居然也想玩征税。但是江忠源看到东西的就完全不同,他很清楚韦泽现在已经有初步控制安徽局面的能力。
  纳税这玩意是非常实在的,农民的产出就那么多,向太平军纳税之后,就没有多余的粮食向朝廷纳税。朝廷没有税收,自然养不起兵。而且韦泽的政策是公开的,“完粮纳税”也被编成了小曲在安徽传唱。“田多的多交税,田少的少缴税,若是没田当佃户,穷汉不用交税得安眠。”
  作为经世派的优秀人物,作为两湖地主阶级的杰出代表,江忠源可是被这首反动小曲给吓坏了。此时韦泽的大名已经轰传安徽,江忠源再也没有弄错自己对手的名字。完粮纳税不仅仅是一个收税行动,其背后更是一整套体系。
  根据江忠源得到的情报,韦泽在每村每乡派遣乡官村官,每逢庙会乡会,韦泽就极力宣传一件事,“现在安徽的局面是靠打仗打出来的,若是乡亲们想让这样的日子持续下去,那就清乡亲们支持我们太平军,太平军保境安民,定然不会让乡亲们失望!我们不会让清妖再回来向大伙收税的!”
  而韦泽还把宣传更浓缩成两句话,“太平税收好!满清税收坏!”
  平心而论,尽管江忠源对韦泽是无比敌视,但是他直觉的感受到,韦泽的确抓住了现在社会矛盾的关键点上,现行税收制度对于穷人是很不公正的。韦泽他们靠手中的武器扭转了这个不公正的体系。认识到这点之后,江忠源对韦泽的敌视更是水涨船高。
  韦泽现在直奔宿州,江忠源自然担心韦泽到底要做什么。是准备打下宿州,还是有其他所图?此时经过江忠源在当地通过团练的扩充,宿州城内兵力有五千之众,守城倒是差不多够了。
  在宿州一带已经算是平原地区,新的消息不断传来,韦泽的部队一队逼住了宿州城,大队人马竟然没有靠近县城的意思,竟然是要经过县城北上的局面。
  “粤匪竟然要北上?”江忠源对此非常不解。若是其他的满清官员,粤匪能够不攻打县城,只是老老实实的路过,他们定然是觉得这局面极好,然而江忠源已经做了追击粤匪的打算。
  想追击粤匪,就得先击破或者绊住宿州城下的粤匪才行。这股粤匪兵力有三千人左右,若是短时间内想击破他们并不容易。江忠源最终决定留在城内两千人,自己带着三千人的部队追击一下。如果能够袭击粤匪的运量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三千人的部队很快就看到远处的一众大车,他们要是没看到的话,韦泽或许会很失望。守卫车队的部队也不过是三千多人,与江忠源的兵力相差无几。
  江忠源只是看了看地形,就知道自己想有效进攻的话,就只能先与韦泽的部队并行,等跑到韦泽的部队前方时,调头从韦泽这支辎重部队的前方发动攻击。然而这一路并行并没有让韦泽的部队有任何惊惧的表现,清军向前走,辎重部队也按照自己的行军速度向前走。就这么走了十来分钟,一路追上来的江忠源所部竟然没有能够超过辎重队。
  此时江忠源也觉得事情不对头了,他还真的没见过这么有条不紊的辎重队伍。他们的存在仿佛是在嘲笑江忠源的清军一样。而且江忠源也知道,时间并没有站在他这一边,如果按照这样的走法,韦泽的其他部队前来援助仅仅是时间问题。三千清军面对两万太平军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可一枪都不打,就这么撤退,江忠源也不甘心。到了这时候,江忠源只能命令部队靠过去,准备与太平天国的辎重部队作战。
  “这家伙终于准备靠上来了么?”负责战斗的师帅梁长泰坐在大车上忍不住打起来哈欠。他是水军出身,所以对阵法有自己的观点。见到江忠源的部队向着纵列行进的辎重部队侧面冲过来,梁长泰笑道:“停车!做战斗准备!”
  大车迅速停下来,车上的马匹也被解下牵到一边去。这支部队就跟没看到清军冲过来一样自顾自的整顿着自己的事情。
  “撤!”江忠源喊道。他此时已经明白事情有什么不对头了,自己的部队看似在袭向太平军的侧面,但这是一个错觉而已。在灌阳城下,在长沙城下,韦泽麾下的束发粤匪们最擅长的就是横列战斗。江忠源面对的侧面,对于太平军来说只是正面。
  江忠源的部下训练的不错,随着鼓号命令,前冲的清军已经开始停住脚步开始后撤。
  “让他们赶紧撤回来!”江忠源继续吼道。
  在清军的后面,太平军步兵们已经越过一众大车的行列,开始组建成自己的横列。而且在他们背后,一些大轮子被从辎重车辆上卸下来,而另外一些大车上卸下的大炮被架上了车轮。那些原本拉车的骡马也在这支部队的左右集结起来,骑兵们纷纷乘上坐骑。眼瞅着就要发动进攻。
  江忠源虽然很勇敢,但是却一点都不愚蠢。看到太平军这井然有序的作派,他完全放弃了与之一搏的打算。他指挥着麾下的清军开始全力撤退,甚至一部分后队远远的拖在整个大队背后也不在乎。
  看到江忠源的选择,梁长泰也命令部队收队。
  “师帅,我等若是追上去,定然能大获全胜。”有旅帅建议道。
  “我们只是负责后路,却不是负责与清妖打仗。把他们吓走之后,这不挺好么。”梁长泰笑道,“要打仗,有的是机会!”


第34章 北伐(七)
  大摇大摆的突破了宿州,韦泽的部队继续北上。他这一路上并没有要攻打城市的计划,此时还没有到大寒的节气,天气只会越来越冷。但是韦泽也没办法,此时他也只能在寒冷天气中行军。
  想去山东就得渡过黄河,韦泽部队的目标是徐州。在新中国,徐州和黄河根本没有关系,但是在1854年,黄河河道却是经过徐州的。
  韦泽坚信蒋光头是宋代杜冲转世,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道,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黄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黄海。中间是水患无数,直到明代后期潘季驯治河以后,黄河才基本被固定在开封,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阴一线,行水达300年。
  韦泽也是把兵力推进到淮河一线之后才明白自己旧有的地理知识相当一部分不管用啦。他本以为自己要渡过黄河的话,得跑去河南山东北部才行。没想到的是,他现在渡过淮河之后不用多久就能渡过黄河了。在黄河以北就是广大的平原地区,部队几乎可以不受制约的纵横驰骋。
  地方团练们还是很有胆子靠近韦泽的部队,但是他们也只是能够靠近而已。炮兵经过校射,把炮弹打进团练队伍里头之后,团练武装立刻崩溃。接下来捻军们就派上了用场,骑兵们追上去一通砍杀,团练基本都是全军覆没的局面。
  在诸多团练里头,温悦薇领的那支骑兵表现的相当扎眼。韦泽甚至亲自见到过温悦薇跃马横刀斩杀团练的勇姿。
  部队在1月20日左右抵达徐州。韦泽见过现代的黄河大堤,那宏伟的堤防根本看不出有决堤的可能。即便是所谓地上悬河,韦泽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然而到了徐州之后,韦泽才明白什么叫做悬河。远远就能看到一道有点高耸入云感觉的大堤紧靠着徐州城墙。而这道大堤下面就是徐州城。
  徐州清军虽然数量不多,他们却勇敢在城外防御。或者说他们主要防御的对象之一就是黄河大堤。韦泽放过宿州可不想放过徐州,这里是远比宿州繁华的所在。运河所到指出,徐州的粮食等物资绝对不会烧了。
  “总参谋长,清军与我们交战!”
  “总参谋长,我们开始炮击了!”
  “总参谋长,清军从大堤上败退了!”
  攻击大堤的战斗很轻松,而这道紧靠着徐州城墙的黄河大堤比徐州城墙垛口还要高出去一丈多。韦泽的部队在大堤上架起火炮,居高临下对着城墙上的清军实施了猛烈打击。炮手与火枪手们对着在城头上根本没有躲藏之处的清军,如果打地鼠般的轻松。在大堤上火力点的掩护下,韦泽的部队顺利夺取了城墙。
  “派人告诉他们!送一万斤火药,五千石粮食。我等就可以不攻城!”韦泽对下面的人下了命令。
  徐州乃是大城,若是让捻军在这里开始抢掠,收获定然不会小了,带着这么多抢到的物资北上,那根本不是好事。
  城内的清军看来也知道事情到了紧要关口,他们立刻答应了韦泽的要求。徐州不仅是重要的渡口,还是粮食汇集之地。既然太平军已经夺取了大堤与城墙,攻下徐州城不过是非常轻松的事情。徐州知府此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若是韦泽攻下徐州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