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957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957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结发之夫孙珏,只要不来烦她,她就念阿弥陀佛。 
  曹家三姐妹,除了嫁入宗室的不说。即便是曹颖,因夫妻别居时分了庄子,有所收益,日子过得也算尚可。 
  她们回娘家,这礼都是早就预备好的,并不从街面上来买。这寻常百姓人家的妇女走娘家,多是从饽饽铺子买几包饽饽,再从果子局买上些干鲜果品,就算全了礼数。 
  于是,这一日,稻香村的生意。就甚是火爆。 
  尤其是前门总店,因位置好。过往行人多,这买饽饽的人,直排到街尾。 
  还好,稻香村开了好几年,掌柜的早有经验,初四起就有伙计加班。开了炉,将硬面饽饽提前烤制出来不少。 
  这边,前街的赵二碰上了邻居陈春。两人吆喝着打了招呼。 
  “二哥买果子,这是嫂子回娘家?”陈春问道。 
  赵二笑眯眯应了,道:“大春,你小子怎么也来买饽饽了,婶子不说你?” 
  陈春挠了挠后脑勺,讪笑着道:“是我娘让我来的。说是要带我回丰台姥姥家。” 
  “上回听你婶子说,婶子想要从从娘家给你说媳妇,看来是真的了。”见他红脸,赵二打趣道。 
  两人正说着话,旁边的绸缎庄中。一阵喧嚣。 
  两人齐住声,都往那边望去。 
  却是看热闹的多,将绸缎庄门口围个正着,让人看不真切。 
  两人想要看热闹,又顾及着队伍。只能巴巴地伸长了脖子。 
  就听有人高声道:“放开我。我不是骗子!” 
  “一车上好绸缎,四百多两银子,不是骗子是什么?”有人冷言道。 
  这被伙计们推搡着,行动不能自主的,正是狼狈不堪的孙珏。 
  今天是年后第一日挂幌,就遇到这样的事儿,掌柜的直觉得晦气。加上看着孙珏的打扮,富不富、贵不贵的。他就越发认定自己上当。 
  孙珏直呼冤枉,七禄也在旁讨饶不已。 
  原来,今儿一早,花氏便对孙珏要上街买些绸缎,说是要让老乡带回徽州她娘家处。她有嫁妆田。还有两处铺子。都由娘家兄弟管着。就算要收回,也要先安抚一二。 
  孙珏听了,自然乐意相陪,他还想着怎么撺掇花氏将细软都换成银子。 
  到了绸缎铺,花氏就捡那些贵的绸缎。每样都来上几匹,挑了足有上百匹。因她出手阔绰,又说是送礼使,掌柜的只有欢喜的,也没疑什么。 
  等到结账时,花氏打开随身带来的小匣子,却是苦了脸。 
  匣子里,都是金玉宝石,极为华贵的珠宝首饰。原来是她拿错了匣子,将装金子的匣子落在客栈中。 
  她问孙珏要了二十两银子,交到柜台上为定金。孙珏痛快地付了。他还等着花氏将金子都取出来,兑成银子给他使唤。 
  而后,花氏又说那归乡的人家时间紧,打发婆子去送绸缎,自己则带着丫鬟回客栈取金子。 
  四百多两银子的货,才付了二十两定金,掌柜的就这么放心让花氏走。不仅打发伙计跟车,怀使了个伶俐媳妇一道回客栈。 
  这些不过是习惯,他到是不相信,真有人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到九阿哥的铺子里诈骗。 
  没想到,等了大半个时辰,不见花氏回来,只有两个伙计愁眉苦脸地回来。 
  掌柜的混迹市井,虽说没碰到过此事,但是也听说过,真是气得直瞪眼。 
  孙珏还不信,这花氏在他身上已经花费了近百两银子,怎么会贪图几匹布,就将他这个未来的官老爷扔了。 
  可是,等掌柜的再次使人去客栈问过,确定花氏主仆三人了无踪迹。孙珏不信也得信了。 
  见掌柜的与伙计们凶神恶煞一般,孙珏再也硬气不起来,忙说出自己的身份,杭州织造府的大公子。 
  这掌柜的是皇子府家奴,哪里会将个五品外官放在眼中。 
  只是,有人敢老虎头上拔毛。这如何处置,他还不好自己做主便叫人将孙珏捆了,他自己个儿则打算亲自去请九阿哥示下。 
  孙珏本不是胆大之人,见他们真敢动手,已经是熊了,嘴里就将曹府与平郡王府都说出来。 
  掌柜的还没走,听到这一句。使人将孙珏拉到内堂,仔细问了两句。这才出的门。 
  这会儿功夫,看热闹的人也都散了。只是三三两两的,仍是议论这事儿,多是佩服这骗子胆大。 
  这天子脚下,青天白日的,就能骗走一车绸缎。 
  跟前的买卖人家,晓得绸缎庄底细的,则是笑那骗子愚蠢,骗到谁头上不好,竟骗到九阿哥头上,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那骗子不止愚蠢,神经还不大好。说自己是王府、伯府的亲戚,也不撒泡尿瞧瞧他那德行。。。。。 
  九贝子府,客厅。 
  今日女儿三格格与女婿过门,九阿哥心情大好,使人置了酒席,正与女婿永福吃酒。 
  一代权相,明珠府邸。嫡系子孙调零。 
  揆叙临终,将侄子们托付给九阿哥。九阿哥不负所托,三年功夫。就从纳兰家刮落了数十万两银子的外财。 
  九阿哥到是理直气壮,女婿还这家财他这个做岳父的不把着,谁把着? 
  至于还不还,就无需那么外道。 
  自打揆叙故去,他对永福与其胞兄永寿,也算是照拂有加。 
  没想到,这个时候,门下奴才求见。 
  九阿哥晓得,这些掌铺面的奴才。要是没有紧要事儿,是不敢随意扰他的,便直接使人带那掌柜的到厅上说话。 
  掌柜的见扰了九阿哥吃饭,心中惶恐,跪在地上,将孙珏过铺子骗绸缎之事说了。 
  九阿哥听说有人到自家铺子闹事。面色就沉了下来;待听说是一车绸缎,三百余量银子,他眉头皱成了字。 
  俗话说的好,人情送匹马,买卖不饶针。 
  即便是绸缎庄,利润颇丰,这三百多两银子也不是小数目。九阿哥是买卖人的心性,吃喝享乐上大方。生意上却是半点不肯吃亏的。 
  不过,待听说那进铺子骗布之人自称‘孙珏’与平郡王府与曹侍郎府有姻亲,九阿哥挑了挑眉。反而笑了。 
  “原来是他,没想到孙文成倒生了个活宝!”九阿哥笑着说道:“既是敢到爷的地盘撒野,不能惯着他。拿着爷的帖子,扭送到顺天府去。” 
  掌柜的见状,心里称奇。 
  他还以为主子会大怒,没想到主子不怒反笑。 
  永福在旁听着,却是觉得这‘孙珏’的名字耳熟,开口问道:“岳父。这孙珏莫不是曹家的大姑爷。杭州孙织造的长子?” 
  九阿哥点点头,道:“正是此人,你也认的?” 
  “我不认得,只是大哥同曹家二爷往来交好,这孙珏之妻正是曹家二爷胞姊,岳父”这最好还是别惊动衙门把”他带着几分迟疑。说道。 
  九阿哥冷哼了一声,道:“曹家算什么东西,爷为何要给他们留面子?平素他们不招惹爷,爷懒得同他们计较;如今既惹到爷头上,也别当爷是吃素的!” 
  自打八阿哥病故后,苏州李家就开始走他的门路。没想到,这新皇一登基,他这个九贝子还没失势,李家的年礼孝敬就比照往年少了一半。 
  九阿哥心里正窝着火,碰到与曹、李两家有关系的孙珏撞到他手中。如何跟轻易罢休。 
  收拾了孙珏,不仅能震慑李家。也给曹颙打两个巴掌,让他晓得之前不是避其锋芒,是懒得搭理他, 
  曹颙是中午就得了消息,不是九阿哥使人来传话的。而是魏黑回来所说。他已经将花氏等人送出京城。将各种痕迹抹去。 
  关于孙珏被九阿哥府家奴扭动到顺天府衙门,曹颙也得了眼报。 
  他晓得,这回孙珏定要吃些苦头。九阿哥没有将孙珏送步军都统衙门,而是送顺天府衙门,就是因为顺天府衙门更好动手脚”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十章 罢孙(一) 

  曹颂是一心等着看孙珏的笑话,但是听说其中涉及到九阿哥时,还是变了脸色。 
  “大哥,就算要教训他,也不当将九阿哥牵扯进来。九阿哥这些年,对大哥始终没有善意,若是借此闹到大哥身上,可怎生是好?”想到此处,他迟疑着说道。 
  “若不是九阿哥,京城之中,谁会为几百两银子得罪曹家?”曹颙悠哉地说道:“再说,借九阿哥的手教训孙珏,是好事。” 
  曹颂听着糊涂,曹颙却是就李家投靠八阿哥、九阿哥之事,说的这一点。 
  在外人眼中,曹、李、孙三家连络有亲,可曹家进京十来年,并且从不涉及立储事务,与新皇与十三阿哥也向来友善。 
  剩下的李孙两家,李家是墙头草,孙文成是个胆子小的。 
  执掌杭州织造将近二十年,就算没有主动去结交皇子阿哥,但是对于皇子阿哥的勒索也没抵挡之力。固然是被动,可是细究起来,这罪过可大可小‘ 
  李家,曹颙能彻底束手,孙家真要罪名大了,就要波及到曹颖母子三人身上。 
  这孙礼、孙娴都是曹家的外甥。曹颙这个做舅舅的不能不管。 
  在曹颖的管教下,这两个都是孝顺知礼的好孩子。曹颙可不愿他们被家族所累,断送了一生前程。 
  之所以选择去九阿哥名下的铺子演这出大戏,就是因为曹颙算准了以九阿哥睚眦必报的性子,不管孙家有没有孝敬过他,他都不会将孙文成放在眼中,都会逮住这个机会,隔山打牛,不会放过。 
  “怎么会是好事?。曹颂想了半响,还是不解。 
  “江南一带,早年曾是二阿哥与八阿哥先后敛财之地,让九阿哥教训孙珏,办使得孙家摆脱勾结皇子阿哥的嫌疑。”曹颙细心地对曹颂说道。 
  曹颂听了这话,有些不甘心,道:“如此一来,岂不是太便宜了孙珏?不过受些皮肉之苦,却是大有好处。” 
  曹颙没有说话,若是没有料错,等过了十五,雍正说不定就要对李家与孙家下手了。 
  他登基伊始,立足不稳,想要酬谢从老功臣,早点收拢些银钱,又不想让朝野太震荡,最好的法子,就是拿内务府名下的这些肥缺赏人。 
  “九阿哥既要借此羞辱我,定要将此事闹开。孙礼那边。要准备乡试,分心不好。你是他亲舅舅。安排他去海淀园子读书,让他避开这段纠纷。”曹颙想起一事,吩咐曹颂道。 
  曹颂应了,在送曹颖回孙家时。便提起此事。 
  这乡试是大事,士子考前闭门读书。不见外客,也是常有的,曹颖没有多想,反而感激兄弟细心。 
  不过孙礼是她下半辈子的全部指望,放孙礼一个人去园子读书她也不放心。 
  再三思量后。她就决定带着女儿,一起去海淀园子。只是那边,不是她的地界,少不得她又回了趟娘家,同初瑜说起此事。 
  在这之前,曹颙已经同妻子打过招呼,初瑜这边自然是没意见。听说曹颖母女也要同去,少不得让人就在园子书斋的附近,另收拾出一个院子。 
  只有兆佳氏,听说孙礼要去读书。自是赞成的;但是对曹颖要带孙娴同去,却是有些不乐意:“姐儿十四了,若是按照亲家的意思,参加大选,好多规矩都要现学,到园子那边去不是耽搁了?” 
  曹颖听了,不由皱眉,道:“母亲。即便公公求了恩典,以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里有资格同八旗贵姓同时遴选?到时候,指到哪个府里做格格,还不若早早地撂牌子,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兆佳氏不是不疼外孙女,但是却不愿她低就。不是想要攀龙附凤。而是被孙珏给闹的,有些怕了。 
  “高门大户再不好,还有规矩在,总有说理的地方;小门小户的。没有规矩,说不定生出什么么蛾子。你都吃了这样的苦,难道还要让姐儿再吃一遭?”兆佳氏冷哼一声,道。 
  曹颖被说得无语,默默地坐在那里。也为女儿的亲事发愁。 
  女儿毕竟姓孙,是孙家人,她的亲事,不是自己一个妇道人家能做。 
  知女莫若母,见女儿缄默,兆佳氏哪里还不明白她的顾虑,伸出手来。戳了戳曹颖的额头,道:“木头脑袋,姐儿是孙家的姑娘不假,也是曹家的外甥女。就凭这个,也能说门体面的亲事,断不会让孙家随意糟蹋。” 
  曹颖听着,想着不仅堂弟为自己出头,亲兄弟也晓愕体恤自己,心中直觉得暖乎乎的。 
  在曹颂的游说下,过了初十。曹颖就带着一双儿女去海淀园子,孙宅家务托给粱氏料理。 
  曹颖庶子孙初舍不得哥哥,原要随着兄姊同去,被生母拦下。 
  梁氏晓得曹颖的苦楚,也亲眼见过孙礼的刻苦,晓得科举对母子二人的重要。偏生去年的“童子试。”因她儿子的缘故,累及孙礼弃考。即便过后,曹颖母子没有说什么。梁氏心里也不好受。 
  如今,孙礼为考试闭门,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