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603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603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江氏闻言,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道:“听说,郑掌柜是从曹家出来的。请恕小妇人冒昧,只是郑掌柜投了十三爷府上,没有在曹家门下?” 
  “外子是官身,十三爷这边虽不在朝廷理事,但在这边做门人,复出也便宜些。”郑沃雪回道。 
  韩江氏听了,心里带了几分诧异,从言谈举止上看,郑氏是内敛的性子,不喜张扬,看不出这般势力来。 
  巴结权贵,弃了旧主,还能如此坦然,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 
  这样一想,她倒是不晓得该敬佩郑沃雪还是该鄙视。 
  郑沃雪见韩江氏神情变幻,浅浅一笑,不再吱声。不是说不给曹府做事,就不是曹家人;也不是说给曹府做事,就是曹家人。 
  有些事儿,心里晓得就行,不必挂在嘴边。 
  若不是关注曹家那边,怕韩江氏成了曹颙的软肋,郑沃雪也不会巴巴地直言相告。她本不是多嘴之人。 
  对于韩江氏的生意手段,郑沃雪虽有几分佩服,但也仅是佩服而已。 
  听到院子里传来脚步声,郑沃雪与韩江氏都从座位上起身相迎。 
  十三阿哥与福晋走了进来,韩江氏跟着郑沃雪一道俯身给两位见礼,十三阿哥摆摆手,叫两人起身,随后带着福晋落座。 
  乍见韩江氏容貌,十三阿哥与福晋两个都有几分惊艳。 
  十三阿哥脸上已添了笑意,眼里多了几分打量;十三福晋这边虽笑着,到底是女子,见了貌美之人,难免起攀比之心,已经寻思是不是制几套新衣,将自己好好拾掇拾掇。 
  虽说如今有外债,但是银钱也比前些年松快不少,不至于那样拮据。 
  不若看着韩江氏一身青衣,梳着髻,寡妇装扮,十三福晋之前的羡慕之心,就都淡了。 
  红颜薄命,自己夫妻相谐,女儿成行,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韩江氏虽低眉顺眼,但感受到十三阿哥与十三福晋的打量,藏在袖子里的手已经攥紧拳头,身子躬得紧紧的。 
  她心里,已经生出几分悔意,寻思是不是不该如此轻举妄动、抛头露面。不知不觉,她已经涨红了脸。 
  十三福晋见了,倒是生出几分不忍,拉了拉十三阿哥的衣袖,笑着说道:“爷,是不是该请客人坐了?” 
  十三阿哥这才收回视线,笑着对福晋说道:“始见‘庐山真面目’,有些失态了,福晋勿恼。” 
  十三福晋娇嗔道:“瞧爷说的,我倒成了老虎似的。” 
  十三阿哥笑笑,转过头来,对韩江氏同郑沃雪道:“都不是外人,坐下说话吧。” 
  两人俯身谢过,才恭谨地坐下。 
  十三阿哥对韩江氏道:“二月里招投标的银子,还未谢过韩掌柜。这个人情,爷这边记下了,往后有什么事儿,爷能做主的,自会为你做主,定不让别人欺负你。 
  ”说到最后,笑着点点头,道:“不错不错,你同郑氏巾帼不让须眉,都称得上奇女子。往后就看你们两个的,保不齐谁就熬成了咱们大清朝的朱陶公。” 
  韩江氏此来,凭借同这边的借贷关系,是有攀附、寻求庇护之心。十三阿哥这边的爽快,使得她心里踏实不少。 
  虽说口上称着“不敢当十三爷谬赞”,实际上她心里已经松快许多。紧张之下,没有听出十三爷的弦外之音。 
  十三福晋与郑沃雪却听出不同来,十三福晋不由有些诧异,十三阿哥平素并不是轻佻之人,但是前面的话多少有些调笑打趣之意,语气有失庄重。 
  除了请安,剩下的不过是些客套话,韩江氏提及即将开业的四间铺面,说晓得这边府上小阿哥、小格格多,孝敬了两张饽饽方子。 
  十三福晋收了,带着几分欢喜,道:“这个却是难得,听说稻香村的方子,如今只有太后宫才有,可是不少人家惦记。” 
  韩江氏说道:“除了方子,要是想要味道正宗,还要看所用材料。月中新开的四间铺子,有间就在西单牌楼,离贵府不远,福晋有什么所需的,尽管打管家过去取就是。就算曹爷与郡主那边,晓得能孝敬福晋,指定也是欢喜的。” 
  十三福晋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府里的饽饽方子,都是宫里传出来的,有了年限了,这下却是能借你的光,换两样新吃食。” 
  十三阿哥听到韩江氏要扩张铺子,对郑沃雪道:“大掌柜,你瞧瞧,韩掌柜的买卖眼看就十来家了,咱们的买卖是不是也张罗张罗?” 
  郑沃雪道:“今日过来,就是想同十三爷同福晋商量这个。如今这个铺子生意很好,是不是再在鼓楼大街开一家铺子?” 
  “一家?”十三阿哥开口问道:“既是生意不错,何不多开几家?前门大街、琉璃厂、鼓楼大街、西单牌楼,这些热闹地方都铺满了,生意岂不是更好?” 
  郑沃雪听了,一时无语,过了一会儿,才轻声回道:“十三爷,这洋货铺子不比其他,东西过,买的人不是多是官商富户,不比其他。况且,这送礼的物件,以稀少为贵,若是冒然铺货,只怕得不偿失。” 
  十三阿哥不过随口一说,因郑沃雪行事老成持重,十三阿哥担心她束手束脚,才想着是不是让她多开几家。 
  听了郑沃雪这番话,他才晓得自己想左了,笑着说道:“说得在理,那你就看着办。爷这个外行,就不指手画脚了。” 
  韩江氏初次登门,哪里会空手而来,上至十三阿哥与福晋,下到小阿哥小格格们,礼物预备的足足的。 
  十三福晋见这般贵重,就挑了两套上等内造饰与两匹素色缎子,做了表礼,送给韩江氏。 
  待韩江氏同郑沃雪离府,十三阿哥夫妇两个又回到内院。 
  十三阿哥关节炎犯了,膝盖上贴着膏药,坐了一会儿,已经有些不舒坦。回到屋子里,便换了新膏药,直腿在炕上躺着。 
  韩氏孝敬十三福晋的,是两套宝石头面,看着甚是华贵。 
  十三福晋打开看了,送到十三阿哥面前,道:“爷瞧瞧,今儿韩江氏这礼送得够重的,咱们这样收下,曹颙晓得了,别再多心。” 
  十三阿哥笑着摆摆手,道:“有什么好多心的,她是有求而来,咱们收下也不亏心。” 
  十三福晋闻言,看着十三阿哥,道:“不是咱们府的债主么,求咱们什么?” 
  十三阿哥笑着说道:“小十六先前同我提过两遭,我都没太在意,今日见了真人,却是晓得十六弟所言不假。” 
  十三福晋接话道:“十六叔说什么了?” 
  “哈哈,说曹颙瞎折腾,将这么个小寡妇留在眼跟前儿,不妾不婢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折腾出火来。”十三阿哥想到曹颙平素方正的模样,不晓得要是有一日内宅不稳,会是何等应对,因此笑着说道。 
  十三福晋见十三阿哥话里话外,有看热闹的意思,娇嗔道:“曹额驸待爷可是甚厚,爷也太没做长辈的样子了。” 
  十三阿哥笑着说道:“爷不是瞧他活得太闷么?人不风流枉少年,小小年纪,像个小老头似的,过得太没滋味儿。”说到这里,挑了挑眉,道:“人生不满百,何必苦熬,风流潇洒的过日子,岂不是快哉?” 
  道理谁都明白,但是能做到有几人? 
  十三福晋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却半分不显,笑着说道:真是的,是叔岳父呢。这自古以来,有听说叔叔给侄儿保媒的,没听说叔叔给侄女婿拉线的。大格格可是七爷的掌珠,爷可要仔细落埋怨。” 
  十三阿哥说道:“爷只看热闹,等到他们着火了,再灭火。要不然,平白无故的掺和这个做什么……” 
  打十三阿哥府出来,过了西单牌楼,韩江氏同郑沃雪别过,回到曹府。 
  剩下的,就是要请见夫人李氏,回外头宅子去了。韩江氏想起这几个月这曹府的生活,不禁有些惘然。 
  之前已打心腹家人回扬州,寻思从母族过继一个侄儿来承嗣。没想到,那边的人尚未到扬州,先前想要的那个孩子已经出花没了,事情不了了之。 
  虽说回来的家仆言语含糊,但是韩江氏也能想到,那边必有恶言。毕竟在外人看来,她是命硬之人,克死了父母与夫君,连想要收继的表侄儿也不能幸免。 
  韩江氏面上没有什么,心里却是难受万分,连着几个晚上没睡着觉。这天地之间,竟无一人可靠,莫非她注定了只能做孤魂野鬼? 
  暂时已没有别的心思,她只想多赚些银钱,回报曹家这几年的庇护之情。至于她自己,已经满心沧桑,生出归隐之意。 
  刚回曹府,就听门房小厮上前来报,道是有女客探望她,如今在偏厅候着。 
  韩江氏颇为诧异,到了偏厅这头,却是惊诧万分。 
  “杨姐姐!”韩江氏不由有些动容。 
  来人是个二十来岁的女子,素淡妆容,穿着藕色长衣,雪青色马甲,看着韩江氏,含笑而立。 
  想着两人在江宁相依为命几年,想着如今的孤苦无依,韩江氏已是红了眼圈,道:“姐姐怎能不告而别,得了那边的消息,妹妹寝食难安。” 
  那女子面上挂了几分愧疚,上前道:“有些身不由己的苦处,日后定好好说给妹妹听。我进京已数月,只是因出行不便,才没有来探望妹妹。好不容易脱了牢笼,得了自由,才一日不敢耽搁,来见妹妹。”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换了女子妆容的原三喜班名角杨子墨。 
  他之前已经央求简亲王雅尔江阿出府别居,但是因赶上福晋娘家父亲病故,事情就耽搁下来。 
  雅尔江阿虽同福晋感情平平,但是也不好在岳父热孝期,就闹出金屋藏娇之事。 
  就这样,拖了两个多月,等伯爵府的丧事完毕,杨子墨才算达成心愿,搬到方家胡同一处王府私宅住下。 
  当初王府生变,他有所觉警觉,没有死,而是躲在外头。等晓得消息,知道柳子丹逃出京城后,他便做女装,装成老妪,出了京城。 
  早年他们这几个师兄弟曾说过,有机会要去秦淮河,见识秦淮风月。 
  杨子墨出了京城后,便一路往南,到了江宁。 
  他原想买宅置地,定居江宁,等柳子丹汇合。他哪里晓得,自己在柳子丹心里,已经是“死”了的,怎还会记得秦淮之约。 
  在寻中人买房产时,他露了钱财,招了歹人,险些送了性命。机缘巧合,让韩江氏碰上,施以援手。 
  待他露出“真面目”,韩江氏才晓得自己帮的不是一老妪,是个绝色女子。 
  杨子墨是唱戏的,随后将几个戏文拼凑一番,只道直隶人氏,父母早夭,虽有些家产,但族人逼迫,招赘又所遇非人,流落在外,无颜回乡,云云。 
  韩江氏当时正同韩家与江家斗法,听了杨子墨这番遭遇,与自己差不多,就生出怜惜之心,留他在家里住下。 
  待韩江氏上京时,曾邀杨子墨通往。杨子墨道是近乡情乏,不愿触景伤情,想继续留在南边。 
  正好韩江氏在扬州置产,就托付给杨子墨照看。 
  二月招投标后,韩江氏却消沉之时,却得了管家的信,提及杨子墨不告而别之事。韩江氏心里虽不舍,也只道是两人的缘分尽了,唏嘘一顿。 
  如今,正是她心境惨淡之时,得遇故知,颇为激动。 
  “妹妹救命收容之恩,尚未回报,姐姐怎么能安心离开?这些日子,妹妹多有委屈,日后我亦定居京城,竭我所能,定不让人再欺负妹妹。”杨子墨真心说道。 
  虽说在世人眼里,都觉得“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但是杨子墨并非如此。 
  他自幼养在王府,即便王府孝期被逐出府那几年,也是在雅尔江阿的庇护之下,并不晓得社会险恶,尚留着几分赤子之心。 
  待后来遭遇变故,飘零在外,他吃了不少苦头。 
  因自幼是学旦角,长大又唱旦角,他的性子偏阴柔,缺乏阳刚之气。这也是他乔装多年,无人识破的缘故。 
  得韩江氏搭救收留,他原本只是感激。后来两人相依为命几年,他也就真将韩江氏当成亲人一般看待。 
  虽说杨子墨现下妆容雅淡,但是不管是头上的簪子,还是衣服料子,都不是凡品。 
  韩江氏见了,不禁有些担心,皱眉道:“姐姐怎能一人上京,这里不比南边,权贵云集,姐姐这般容貌……却是祸根……” 
  杨子墨神情有些怅然,随即笑着说道:“妹妹放心,就算姐姐抛头露面,这京城也再无人敢打姐姐的主意。” 
  “姐姐……”韩江氏听得有些糊涂。 
  杨子墨伸出手,拉着韩江氏的胳膊,道:“妹妹,有一极有权势之人,是姐姐识……姐姐做了那人的外室,还请妹妹勿要嫌弃姐姐低贱……” 
  韩江氏闻言,心里不由地沉了下去。 
  世道如此,连她自诩清高,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