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337章

混在东汉末-第337章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修到关中的时间太短,对凉州的情况更不熟悉,不知道这傅家是什么来头,杨定见他言语之间有些淡漠,连忙提醒他说:“傅家作为北地的世家,从前朝傅介子传下来近三百年了,明将军要在凉州,难免会和他们打些交道。傅南容是个人才,可是脾气也不小,明将军可要留心些,莫要惹恼了他。”

一听说傅介子,刘修这才有点印象,感情傅家也是个三百年的世家啊,这如果在中原,怎么的也是个大豪强,可在这边地,中原人就没什么印象了。

刘修也从杨家的话里听出了警告,要想在凉州站住脚,离不开这些本地豪强的支持,这些豪强还和中原的豪强不一样,他们是有刀的,可不是中原世家那么温文尔雅,得罪了他们,谁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捅一刀。西凉人后来在董卓的带领下把洛阳、长安杀得血流成河,其破坏力可见一斑,如今他抢在董卓发难之前和这些人打交道,可不能再走上老路。

好在他本身是幽州人,和凉州一样属于边地人,在并州又立了不小的战功,对这些西凉武人也不存在什么歧视,接触起来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很快就和杨定谈笑风生。

第二天,皇甫嵩的从子皇甫郦赶到了临泾,李家、梁家也都派来了人。这李家出过一个李恂,学问不错,做过兖州刺史、武威太守,活到九十六岁才死,在安定也算是个大名人。梁家的来头就更大了,先祖就是梁统,在东汉显赫一时,不过因为梁冀那个跋扈将军把祖宗的阴德挥霍过度,梁家被桓帝杀得血流成河,现在只有几个支族,而且实力非常一般,早已看不到一星半点梁家曾经有的威风。

刘修不管那些,他对这些本地的豪强们说,羌人安份了十年,这次又不安份了,一下子整个凉州都翻了天,朝廷没钱,兵也有限,要想平定羌乱,必须要诸位大力支持。你们有什么想法,现在就提,我能答应的现在就答应你们,不能答应的,也一定尽快向朝廷禀报。时间紧急,请诸位不要客套,我希望你们能在半个月内提供尽可能多的兵和钱粮。

诸家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先开口,朝廷没钱没兵,全靠凉州人打这一仗?这个玩笑开大人了。十五万羌人造反,想想就让人心惊胆战,这要是打输了,那些羌人不把他们全家都杀了?刘修可以拍拍屁股闪人,他们这些人怎么办?

就在他们犹豫的时候,傅燮赶到了临泾。

傅燮身长八尺有余,国字脸,两道剑眉,一张阔口,不怒自威。听到那些人遮遮掩掩的担心和疑虑,傅燮勃然大怒,指着皇甫郦和杨定等人劈头就骂。

“诸位都是雄据一方的豪杰,平日里一个个自相称许,目中无人,可是现在被羌人打到了自家门口,刘将军奉诏平叛,把诸位当个人物请来商议,你们却推三阻四,左一个羌人势盛,又一个钱粮不足。燮敢问诸位,如果任羌人占了凉州,诸位将如何自处?难道也要像王国、边章那样的败类一样抛弃自己的祖宗,为虎作伥吗?朝廷多次议弃凉州,顾然是山东腐儒的无知之谈,可是诸位身为凉州人,都没有保家卫国的念头,又如何能指望他人看重你们,不把你们当成边鄙蛮夷?”

他越说越恼火,转身指着皇甫郦:“皇甫氏身为安定名族,从你的高祖起便是大汉的名将,与羌人血战了近百年,皇甫义真与卫将军一起血战落日原,不愧是皇甫一族的荣耀,怎么到了你这儿却还营营于一星半点的利益。你不怕羌人占了安定,刨了你家祖坟,毁了皇甫家几代人的赫赫威名?”

皇甫郦顿时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诸位,我今天来见卫将军,不是为了与诸位论个是非。作为大汉子民,抗击羌人,保境安民,是不需要讨论的责任。我到这儿来,是受北中郎将领并州刺史赵云赵大人之托,向卫将军报告,两万并州精锐已到灵州,将在卫将军麾下平叛。你们如果害怕,大可以回家去躲在床闱之间,妇人怀里,作嗷嗷待乳之小儿状。有卫将军和并州的将士,有和我傅燮一样的凉州男儿,就算没有你们,我们也可以平定羌乱。”

皇甫郦等人一听,顾不得傅燮的态度,连忙问道:“并州军到了?”

“有必要骗你们吗?”傅燮不屑的冷笑一声,转身向刘修施了一礼:“明将军,北地傅燮,奉太守王君之命,特来向大人报信。北中郎将赵云率领使匈奴中郎将田晏,南匈奴单于羌渠,云中太守韩遂,朔方太守吕布及两万铁骑已到灵州,静候大人将令。”

听说赵云他们到了,刘修松了一口气,手里总算有了可用的兵了。

“有劳南容了。”刘修欠身致意,傅燮慷慨激昂:“燮不才,愿随郡将王君及北地壮士,追随将军征战,不平羌乱,誓不罢休。”

刘修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也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南容不愧是傅义阳的后人,见之令人血热。能与南容这样的北地豪杰并肩作战,是刘修的荣幸。”

皇甫郦等人这时也不好意思再纠缠了,纷纷起来表态,愿意竭尽全力,协助刘修平叛。

刘修随即制定了平叛方略,考虑到羌人来势汹汹,仓促开战并不合适,他下令赵云暂时驻兵于灵州,与萧关的徐荣南北呼应,堵住羌人向东的路,防止他们进入并州,进而骚扰河东。皇甫郦等人集结各家部曲,由徐荣统一指挥,守住萧关一线,保住关中的北线。袁术因为损失过大,暂时返回关中休整,并作为后备力量,守护关中的安全。

“将军,你在哪里?”傅燮见刘修把这里的指挥权交给了徐荣,有些不解。

“我要到汉阳、陇西去一趟,负责陇山一带的安全,羌人的主力在陇西、金城,要想进入关中掳掠,陇山是必经之路。”

“可是大人,你就带两千多部曲去?”

刘修笑了:“我相信汉阳、陇西诸郡的豪杰和南容一样,不会甘心从贼的。到了那里,我会争取他们的支持,只有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才有可能平定凉州的叛乱,才有可能还凉州百姓以太平。如果他们不支持我,反而要和羌人联手,那我就算把两万并州军都带去又有什么用?”

傅燮沉思片刻,赞同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燮愿意随大人去汉阳。汉阳太守范文渊是燮的举将,相交甚厚,也许能为将军前驱。”

刘修大喜,这可太好了。所谓举将也就是举傅燮为孝廉的人,按大汉的习俗,这和师生之谊差不多。凉州刺史周洪死了,范津范文渊是南阳名士,在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之前,范津愿不愿意搭理他还是两码事。可是有傅燮在中间周旋,这事情就好办多了。

得到刘修的同意,傅燮立刻赶往汉阳。刘修一面写奏疏向天子汇报凉州的情况,一面带着亲卫骑赶往陇山。大概是知道刘修身边没有什么强大的力量,赵云派来了于扶罗和他率领的一千匈奴精骑亲卫营,加上刘修原有的两千亲卫,三千人火速赶往陇西。

刘修刚刚赶到陈仓和华雄见面,傅燮已经从汉阳赶了回来,告诉刘修一个更坏的消息:边章和王国奉阎忠为帅,声威大振,他们甚至提出了一个造反口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第二更完成,求月票、推荐票!

第四卷黄巾乱第337章庞德

第四卷黄巾乱第337章庞德

刘修恍然大悟,随即又懊丧不已。

如果说三十六这个数字还有可能是巧合,那这个口号就证明了刘修的猜想。他就算再白痴,听到这个口号也知道这次羌乱肯定和太平道有关系了。

他不知道黄巾起义是哪一年,但是那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他是知道的。按干支纪年法,今年是庚未年,还有几天过了年才是辛酉年,也就说离历史上的黄巾起义本来应该还有三年的时间。

可是现在,这个口号已经提前出现了,而且不是在东方,是在西方。历史的进程已经发生了改变,而这个改变,不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了,而是往坏的方向更进了一步。

他,就是那个始作俑者。他所做的一切,不仅不能挽救大汉,反而加速了动乱的到来。

“啪”的一声,马鞭的柄被刘修生生扼断。

“将军?”见刘修脸色不好,荀攸、傅燮都吃了一惊。他们以为刘修是为凉州形势的恶化而担心,连忙劝了一句。此时此刻,着急是起不了作用的,着急只会乱了阵脚,解决不了问题。

刘修深吸了一口气,看了看四周,下了马,向旁边的山崖上攀去。荀攸、傅燮一看,连忙跟上。山势并不陡,可比起平地来却着实难走了许多,刘修每日修炼五行术,身手敏捷自不在话下,这点坡势对他来说和平地没什么区别,傅燮身体强壮,也能跟得上,可是相比之下,荀攸的身体就弱得多,没走几步就被落下好远。刘修爬到一块巨石之上站定,向西眺望,傅燮赶了过来,站在他身后,又过了好一会儿,荀攸才气喘吁吁的爬上来,张着嘴狂喘,让人很担心他会不会缺氧而死。

“将军……”荀攸连连摇手,低着头,咽了两口唾沫,这才哑着嗓子说道:“羌人看起来声势浩大,可是他们要劫汉人为帅,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底气不足。阎忠……”

“阎忠不会向他们低头的。”刘修打断了荀攸的话。他本来还有些怀疑阎忠,但是现在他不怀疑了,如果阎忠真的打算造反,他没有必要跑到长安来见他,非要在他幕府里做一个小小的从事中郎。既然入了府,就有君臣之谊,如果没有过硬的理由就背叛,他会背上不忠之名,在这个时代,这样人的会被人唾弃的。吕布为什么会被人拒绝?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杀了提拔他的丁原,而不是他杀了董卓。

荀攸一愣,随即又醒悟过来,连忙说道:“将军所言甚是,阎君一定是被他们劫持的,边章、王国劫持阎君,一定是觉得自己威信不足,所以这才要以阎君为帅。未战而心先怯,此是兵家之大计。”

傅燮有些明白了:“将军认识阎忠?”

“当然认识,他是我府中的从事中郎。”刘修此刻已经恢复了平静,从容的笑道:“阎忠去金城,就是我派他去的,原本是要借他的名声来说服金城豪杰与我合作,不曾想出了这么一个意外,反让他身陷险境。”

傅燮一时有些讪讪。他原本以为自己愿意帮刘修,是给了刘修天大的面子,没曾想阎忠居然早在他之前就投入刘修的卫将军府,而且只是做一个六百石的从事中郎。阎忠是汉阳名士,在中原人的眼里也许算不上什么,可是在西凉人的眼中,阎忠却绝对是个名士,不管是汉人还羌人都对他景仰有加,要不然边章他们也不会劫持他为首领。

“公达,这里没什么闲杂人等,有什么想法,你就直说吧。”刘修背着手,紧握着马鞭,远眺着西边的天空下连綿起伏的群山,“过了这道山,我们可能就没有多少时间停下了讨论了。”

荀攸暗自忖道,原来将军特地离开大队,是为了照顾我的习惯啊。虽然这里还有傅燮这么一个外人,但傅燮是新人,又有些傲气,将军让他来听听我的意见,未尝不是要我显露一下才智,给他一个下马威。我可不能让这个边地人小瞧了。

傅燮此刻倒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刘修仅带着荀攸和他上到这高处,已经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对于荀家叔侄在将军府中的特殊地位,他也有所耳闻,正想听听这汝颍智士的高见。

刘修虽然没有回头看他们二人,却将他们各自的心思猜得大差不差。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傅燮虽然出自边地,却能得到范津那样的名士的赏识,学问当然不会差,边地人大多不缺武艺,这样的人往往更加傲气,王允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样的人用好了,是个人才,用得不妥当,却也是最容易产生异心的,因为他们很容易看出你的底气,知道你有没有成功的可能。

他到这高地上来,起初只是觉得郁闷,不想在众人面前失态,现在荀攸和傅燮跟上来了,也就顺水推舟,听听他们的意见。傅燮要考验他,他也想趁这个机会考验考验傅燮,万一这厮也是个徒有其表的假名士,等他正式入府时就不能付以重任了。

“南容,你到冀县之后,冀县的情况如何?”荀攸略作思索,转过头问傅燮道:“凉州刺史周洪战殁,对他们可有什么影响?”

傅燮想了想:“我到冀县停留的时间很短,只是见到了范府君,得知这个消息便匆匆赶了回来。从范府君的反应和沿途的情况来看,似乎并没有太大的震动,至少没有附和羌人的举动。”

荀攸点点头,转过头对刘修说道:“将军,汉阳是陇山门户,占住汉阳,便是守住了关中的西大门。如今汉阳尚未被波及,攸以为将军应该立刻进入冀县,控制汉阳郡,稳定人心。冀县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将军占之,则汉阳可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