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铸天朝 >

第71章

铸天朝-第71章

小说: 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巨大影响,却没有人认为光明教会推翻大黎帝国。

    新平这边也收到各地官员的奏折,丞相周树注意到光明教的问题,却因为帝位之争,短时间无法分心去关注光明教,各地一等贵族也不愿意与实力未知的光明教起太多冲突,只是简单的将光明教传教士驱逐出境,至于各地官府,倒是有对光明教出手的,可惜最终也没有得到多少结果,光明教的人迅速退走,而光明教的信徒都是他们治下的老百姓,数量颇多,难道他们要将这些老百姓杀光?

    另一边,云氏在暗中快速扩充军队,望海镇造船厂接连下水三艘临字级轮船,云氏船政也正式组建第叁船队……

    这是云氏崛起的一年,也是大黎帝国境内风起云涌的一年,有远见者能够能够感觉到大黎帝国要变天了,其他人却依旧吃喝玩乐,对外界毫不在乎。

    “孤已时日无多,死不可怕,可怕的生不如死!”'。'


………………………………

第146章 无字天书

    【之前水两章,顺便拉一下时间线】

    “父亲,这一切是不是太急迫了?”袁欣面朝西北,樱桃小嘴发出无声的疑问。

    今年秋收以来,光明教为了吸收更多的信徒,逐渐出现在世人眼前,而不是像以前那般在偏僻的地方默默发展。

    虽说因为天灾光明教能够快速吸收大量信徒,但是这样也会使得一些势力注意到光明教。

    光明教隐藏的实力很强,任何一个势力都远远不及,但是那些势力都联合起来就不是光明教所能对付的,原本光明教就是要站在天下间所有势力相对的位置,按照计划,光明教应该徐徐图之,积蓄到足够的力量后趁他们未联合起来,将他们的力量一部分一部分的吃掉。

    可是按照如今的情况,当各大势力在了解光明教更多的情况后,知道不是自己一家能够对抗的,就会迅速联合起来,那个时候,光明教的处境就不妙了。

    袁欣的疑惑,同样也是光明教分布在大黎帝国各地五堂十舵各大堂主舵主们的疑惑,不过他们今天的地位和实力都是教主恩赐的,虽然心中有疑惑,但是在教主的命令下,他们都完准的执行下去。

    潼州归德郡,光明教教主袁昊的家乡,现在却是光明教总舵的所在地,表面上看归德郡没有任何状况,实际上归德郡内部的一切都被光明教所掌控,官府官员是光明教的人,世家大族也是光明教的人,凡是反对光明教的人,都已经消散在世间。

    在归德郡境内的一座大山上,名为光明峰,乃是光明教的圣地,光明教总舵就位于这座山峰上,大多数时候,光明教教主袁昊都居住在这里,遥控指挥全国的光明教教众。

    光明峰上某个宽敞的密室中,一个身穿白色镶金边长袍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闭眼盘膝坐在蒲团,他就是光明教的教主袁昊,别看他的样貌只有四十多岁的样子,实际上袁昊年近六十,只不过袁昊已是先天武者,样貌看起来并不显老。

    仔细一看,在袁昊身前还有一件奇怪的东西,看模样像是一本翻开的书,只是这本书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似纸非纸,似皮非皮,又像是薄薄一层的灰白色石片,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中没有任何字,这怎么能叫它书呢?

    噗!

    不知道过了多久,只听“噗”的一声,居然是袁昊张嘴喷出一口鲜血,喷出的鲜血落到地面和墙壁上,地面和墙壁上多出一块块红色的污迹。

    “再有两个月,就是那个老家伙的死期,大黎帝国当乱,圣教当席卷天下,驱除一切黑暗,可惜那个招数用太多次了,我也没有几年好活的,时不待我啊,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在圣教的统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唉!”袁昊用手将嘴角的血迹轻轻擦拭掉,脑海中思维变化数次,最后却化为一声长叹。

    恐怕光明教上下包括袁昊的儿子和女儿都不知道他们的父亲寿命已经不多了,若是这个消息传出去,肯定会引起光明教巨大震动。

    说来也是非常神奇,袁昊当初只是一寒门子弟,如今怎么会变成超级势力光明教的教主?光明教中那数量多达几十的先天武者又是哪来的?……

    当年袁昊报国无路,父母又被一世家大族的仆从打死,得知消息的袁昊生不如死,却意外得到一本无字天书,就是密室中袁昊身前摊开的那本书,名字就叫做无字天书,书中怎么可能有字呢?

    虽说名字叫无字天书,书中也没有字,不过袁昊的手触碰到书中页面时,就有无数信息进入袁昊脑海中。

    到现在为止袁昊也不知道这本书的来源,却从无字天书中学习到政治、军事、医、相、命、卜等各方面的知识。

    要是评选神州大地上最有才华的,排除云逸这个穿越者,袁昊当是第一。

    之后袁昊通过卜算,找到许多埋藏在地下的宝藏,这是真正的宝藏,而不是那些矿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宝藏,袁昊才有钱财发展出偌大的光明教。

    不过光有人不行,还需要强大的武力,袁昊出入大黎帝国各处深山老林甚至是险境,用过卜算,将其中残存的高年份草药找到,用来培养手下,几十年过去,光明教积攒出来几十个先天武者,以这个数量,光明教当是神州大地上先天武者最多的势力。

    通过卜算,让袁昊拥有如今的光明教,但是卜算却是以消耗袁昊的生机为代价,以袁昊如今的实力,只要不出意外,袁昊能够活到一百五十岁,然而无数次进行卜算后,现在袁昊生命只剩下几年,别看袁昊的外表依旧是那么的年轻,实际上袁昊的身体已经处于一个比较虚弱的状态,袁昊已经不再敢卜算,袁昊还没有看到天下世家被光明教消灭,若是他就这么死去,很有可能光明教会四分五裂,他的执念永远无法达成。

    袁昊自己时日无多,恰好天灾来袭,方曜也离死不远,这是一个好机会,也是袁昊最后的机会,若是不趁着这个机会让光明教席卷天下,袁昊死也不会甘心。

    袁昊作为寒门子弟,经历过许多苦难,正因为如此,当袁昊有了能力后,袁昊就产生一个志向:让天下间的老百姓不受任何压迫,安居乐业。

    袁昊明白老百姓是被世家所压迫,以光明教的实力,完全能够铲除一些世家大族,但是袁昊同样明白,旧的世家大族被剿灭,新的世家大族就会出现,要想杜绝世家大族,唯有光明教统治天下,世家大族才不会复起。

    所以当袁昊报了仇后将光明教建立起来,一直都是在暗地里默默发展积蓄力量,如今光明教的力量积蓄的差不多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即将到来,趁着天灾到来,光明教快速发展一波,打一个时间差,趁着世家大族还没有完全联合起来,光明教直接发出自己的吼声,分吞天下。

    “棋子已入棋盘,谁与我同为旗手?”

    (很意外的,袁昊没有注意到云华郡)


………………………………

第147章 人口暴增

    【张角有太平要术,袁昊有无字天书,没毛病…。…**】

    “好饿啊,我要吃饭。”

    “粮食,我们需要粮食。”

    “我看到父亲和母亲了,他们在向我招收,你们看到了吗?”

    官府收完税之后,许多老百姓手中最后一点存粮已经耗尽,家中所有能换钱的物事都已经卖掉换钱,用来购买粮食,但是现在粮食的价格太高了,将所有东西都卖掉也只换来些许口粮,以后该怎么过呀?

    饿极了的老百姓们寻找任何能够吃的东西,野菜,很抱歉,现在是冬季,没有野菜,树根,不知道有多少树的树根被老百姓挖掉煮煮吃了,再苦再涩他们也要吃,不吃就是饿死的下场,相对于冬季的寒冷,饥饿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上百万饿极了的老百姓们纷纷向城池方向汇集,他们知道,在城池中有垒成山的粮食,只有进入城池,才能让他们获取一丝生的希望。

    然而当大量灾民向各地城池涌来的时候,各地主政官员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让城池大门紧闭,不允许任何灾民进入城池中,高高的城墙将无数灾民生的希望挡住。

    好在灾民们虽然饥饿,却没有到彻底疯狂的地步,城池中驻扎的军队手中的利刃暂时让灾民们没有生出向城池冲击的念头,不过这样的情况不会延续太久,被饿死还不如冲进城池中抢夺粮食,这才有一丝生的希望,总比活活饿死强。

    在部分情形恶劣的地区,甚至已经发生易子而食的事情,没有粮食,也没有人赈灾,要想不被饿死,那就只能吃人了。

    面对大黎帝国全境上百万饥饿的灾民,大部分官员和世家都无动于衷的看着这一幕,只有少数官员或者世家才拿出部分粮食来赈济附近区域的灾民,却无法彻底解决这场快速扩大的灾难。

    还会一些人趁着这场灾难浑水摸鱼,以比较低的价格或者不用钱就将一些人收归奴仆,为了活下去,老百姓已经顾不得那些了,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即便成为他人的奴仆,能活下来总是好的。

    甚至灾民中一些长相较好的女子被争相抢夺,等待这些女子的命运,不是被卖进青楼,就是成为大户人家的丫鬟,后者还好一些,前者简直就是一片黑暗。

    各个世家大族传承上百年到上千年不能,在这些年中,他们经历过的天灾不知道有多少场,但是世家大族依旧传承下来,他们对于外界的天灾无动于衷,只要不影响到世家大族的传承就好,哪管老百姓们的死活,世家大族们还会趁着天灾将老百姓手中微薄的金钱榨干,虽然一户老百姓手中的金钱很少,但是当数量多起来的时候,聚敛的金钱也就多了。

    不过在这场天灾中,有一个势力却引起广泛关注,他就是光明教,一个突兀出现的宗教组织。

    遍及大黎帝国全国各地的光明教教众拿出大批粮食赈济灾民,使得大黎帝国的局势稍有缓减,除了少部分官员感觉光明教别有用心外,其他大多数官员都乐于光明教的出现,有光明教赈济灾民,就是在减轻他们的压力,反正也不是从他们口袋中掏粮食,谁管光明教为什么要赈济灾民。

    在这种情况下,光明教的势力快速扩张着,光明教的信众迅速增加,已经高达数百万。

    和大范围赈济灾民的光明教相比,云氏的举动就弱了很多,云氏影响的范围也只有云华郡和云华郡周边的郡县。

    天灾同样影响到泽州,影响到云华郡,不过天灾对云华郡的影响并不大,丰富的水资源和纵横交错的沟渠让云华郡境内的土地得到很好的灌溉,干旱对农田的收成影响并不算太大,而且今年云华郡的粮食产量甚至高于去年的粮食产量,这在灾年中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虽说云氏不缺少粮食,但是云氏依旧拿出大笔金钱从其他世家大族手中收购大批粮食,与此同时,云氏从外界的灾民中招募年轻力壮者,整家整户的迁移到云华郡境内。

    云华郡人口只有二十余万,距离云华郡可容纳人口极限还远着呢,更何况云氏在海外还有一座面积堪比泽州的海外领土瀛州,瀛州的开发需要大量人手,云氏迁移到云华郡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用船运到瀛州去,对瀛州进行开发。

    迁移到云华郡的灾民中可能有其他势力的探子,云氏却没有任何担心,只要将他们送到瀛州去,探子想要在瀛州把消息送出去,简直是千难万难,除非他们能从瀛州游回神州大地,想想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先天武者也不可能。

    云氏这边在外界大量招募人手,云华郡周边郡县受天灾影响的老百姓在知道云华郡老百姓的待遇后,纷纷拖家带口将自家仅剩的钱粮带上踏上通往云华郡的道路,这些灾民的数量可谓是成千上万。

    面对蜂拥而入的灾民,云氏没有任何阻拦,反而派出大量人手对这些灾民进行安置。

    少部分灾民就近安置,安置在云华郡西北、东北、正北还未开发的土地上,这些灾民可以对这些未开发的土地开荒,云氏拿出大批粮食甚至还有一部分衣物保证这些已经成为云华郡一分子的灾民不被饿死或者冻死。

    其他大部分灾民则是向云华郡内部或者更南的方向进行迁移,其中少部分也是就地安置对那些未开发的土地开荒,剩下几乎相当于全部灾民的二分之一人口都会被送到望海镇或滨海镇,然后登船前往瀛州。

    短短三个月时间,云氏治下人口已经突破二十六万,并且每天都会有超过五百灾民踏上云华郡的土地上,云氏的人口潜力在迅速增加着。

    不过人口的增加也让云氏的压力骤增,这些刚刚成为云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