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铸天朝 >

第69章

铸天朝-第69章

小说: 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华郡这边也遭受到干旱的影响,好在云华郡水资源丰富,又在云逸的主导下开挖大量水渠,使得云华郡境内的粮食产量并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不少,云华郡的老百姓一边在感慨灾年的恐怖,一边又感谢云氏的恩情。

    能够在灾年增加粮食产量,这是很神奇的事情,在云华郡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些年来云华郡人口在不断增加,新开垦的土地面积也是年年攀高,今年灾年粮食亩产量降低一些,但是粮食总产量却是增加了一些,勉强能够养活云华郡所有人。

    碰到这十年难得一遇的灾年,云氏招募青壮的事情却顺利的多了,一旦云氏的招募点出现,就会吸引到大量人过来,他们也不在乎故土难离,现在饭都快吃不上了,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够活下去,就算是离开这个生我养我的家乡也无所谓,更何况云氏招募青壮是都是拖家带口,让其把一家人都带上,一家人一起离开家乡总比一个人孤身离去的好。

    不单单是云氏招募点挤满人,云华郡周边郡县也有不少老百姓向云华郡方向迁移,在这种情况下,云华郡(包含瀛州)的人口快速上涨,目前云华郡总人口已经突破二十一万,凭借还在以一个较高的速度增加。

    对于外界人口向云华郡迁移的事情,云氏是来者不拒,云华郡土地广阔,即便多山林多贫地,也足以容纳三、四十万人生活,而且云氏也在向瀛州迁移大量人口,凭借瀛州那堪比泽州的土地面积,容纳几百万人都是小事情。

    只不过粮食是一个大问题,好在云氏自己的粮食储备比较多,只要不是出现难民潮,一两年内是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一两年后,有番薯在手,云氏将拥有足够多的粮食。


………………………………

第142章 光明教在行动

    在瀛州,云逸能够得到的信息还是太少了,况且已经离家三个多月,云逸归心似箭,不过在此之前,云逸要对一些事情安排一下。

    第一个是瀛州城的建设,这是最重要的,瀛州城是移民先期的居住点,要尽快建造起来。

    第二个是修路,主要是先修通往铁矿的路,其他的路次之,至于金矿,云氏并不缺金钱,短时期不会开发金矿,这条路也暂缓。

    第三个是建造造船厂,云华郡海岸线适合建造造船厂的区域比较少,还得注意隐藏,倒不如在瀛州建立造船厂,瀛州这么大,适合建立造船厂的地方有很多,而且瀛州也不缺少优质木料。

    除此之外还有水泥厂、钢铁厂、机床厂、兵工厂之类的工厂都会在瀛州建立起来,云华郡和神州大地相连,要是云氏的动作大一点,很难隐藏下来,倒不如在瀛洲这边重新建立一个蒸汽工业雏形,积蓄实力。

    云逸交代诶云浩的事情不少,云逸只是动动嘴,接下来这些事情都要由云浩处理,云浩已经有一种自己会被累死的感觉,不过云逸把这么多事情全部交给他,是对他的新任,云浩决定拼了命也要完全顺利完成。

    在营地休息两天,十月十六,云逸乘坐临甲号轮船离开瀛州,两天后,第壹船队返回望海镇,又两天后,云逸回到云华城。

    刚刚回到云华城的云逸放下一切事物,转而和妻子上官玉玲手牵着手温存起来。

    美人乡英雄冢,云逸好像一辈子都这么下去,不过云逸知道,上官玉玲也知道,大丈夫生在世上,要想立下一番事业,就不能被儿女私情所拖累。

    上官玉玲心中对云逸的思念非常的深,但是上官玉玲不会轻易将这些心思说出来,而是深深的隐藏在心中,不能让自己拖累云逸。

    如此的上官玉玲,更是让云逸喜欢的紧,屡屡对上官玉玲许下诺言,一辈子都不会辜负上官玉玲。

    和上官玉玲温存一天多时间,云逸回到家的第二天,才开始处理各种事物。

    云府书房中,寻风首领高复天目首领王鸣恭敬的站在云逸面前,将这三个月大黎帝国发生的大事汇报给云逸。

    目前因为云氏和沈氏合作,云氏酒楼走出大黎帝国,寻风和天目也跟着走出大黎帝国,在神州大地其他国家构建情报网络。

    高复和王鸣汇报的事情不少,不过云逸重视的只有三件事,一个是新平局势变化,一个是大黎帝国各地局势变化,最后一个是光明教的情况。

    新平的局势依旧是平静中带着紧张,六龙夺嫡,内中争斗无比激烈。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大黎帝国帝君之位应该由嫡长孙方济继承,只是方济妻子娘家和方济母亲娘家实力都比较弱,导致方济在六龙中一直排在后三位,甚至一度处于末位,最近一段期间,投靠方济的人却慢慢多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方济的实力已经提升到第四位,和第三位的差距在快速拉近。

    方济实力增加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其他人猜测是有一实力雄厚的势力秘密投入方济的阵营中,使得方济阵营实力快速增加,云逸的看法也差不多。

    大黎帝国各地局势也有很多变化,其一是因为六龙夺嫡,六大阵营在新平之外也有各种争斗,有不少官员因为六龙夺嫡而罢职或晋升;其二则是因为今年粮食收成骤减,在官府强压下,各地小规模动乱不断,但是都被快速剿灭,不过随着老百姓手中剩余存粮吃完后,那就不会再是小规模动乱了。

    无论是新平还是新平之外的局势变化,在云逸眼中,都没有光明教重要,云逸不知道光明教究竟有多少实力,但是刚知道光明教一点消息后,云逸内心深处就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恐惧。

    是什么东西让云逸恐惧,云逸也不知道,不过自此以后,云逸命令天目和寻风重点收集光明教的情报。

    天灾降世可谓是光明教发展的最好时机,事情也正如云逸想的那般,光明教的确没有错过这个机会。

    之前的光明教还只是在偏远地区发展信众,现在却逐渐显露在世人眼前,打着帮助灾民的名义传教,大黎帝国境内的势力基本上都已经知道光明教的存在,但是大部分势力都没有重视光明教,当光明教只是一个普通的宗教组织。

    大黎帝国乃至神州大地其他区域都有着宗教组织存在,其中最出名规模最大的就是诸子百家中的道家,五年前的云华郡境内就有一座小道观,其他富裕地区,道观数量就更多了。

    宗教中仅次于道家则是诸子百家中的释家,释家也作佛家或佛门,虽然释家规模仅次于道家,但是因为入释家需要剃发,这个时代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释家的规模来道家三分之一都赶不上。

    至于其他小的宗教就更多了,其他人多以为光明教就是这样一个宗教,完全没有往其他地方去想。

    孰不知光明教是一个隐藏于民间的超级势力,其内先天武者都不知道有多少个。

    少有人组织光明教传教,光明教快速发展起来,光泽州一地,短短一个月时间,信仰光明教的老百姓就增加好几万,这对云逸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甚至还有几波光明教信徒想要进入云华郡传教,却因为之前云逸的命令,直接将这些光明教信徒赶出云华郡,杀死他们倒是不至于,云逸也不知道光明教的具体实力,云逸虽然不想让光明教在云华郡境内传教,但是更不想招惹到一个不知深浅的势力。

    虽说是将传教的信徒赶走,云逸也不敢确定云华郡境内是否有隐藏着的光明教信徒,云氏隐藏的东西太多了,可不能让外人知道,随后云逸就命令高复和王鸣对云华郡境内进行密切关注,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不能让光明教势力进入云华郡。


………………………………

第143章 扩军

    将文件夹放下,云逸陷入沉思中。

    大黎帝国境内的大部分中小势力都局限在一定区域内,但是那些大型势力眼线遍布全国各地,很容易发现全国各地都有光明教的身影,由此便可想象到光明教的规模,虽然还不及根深蒂固的道家(教),却已经超过释家的规模,而且信仰光明教的人多是底层以种地为生的农民。

    一群泥腿子聚集在一起,这是要搞事情呀!

    当光明教逐渐显露在世人眼前后,大黎帝国境内一部分大型势力对光明教警惕起来,积极搜集光明教的情报,想要看看光明教目的何在。

    不过光明教隐藏的太深了,几十年的发展,光明教已经成为一个隐藏在大黎帝国角落里的超级势力,云逸凭借寻风和天目也没有收集到光明教更深层次的情报,最多只是了解到光明教的规模非常大,全国各地都有光明教传教士和信徒的身影,另外也知道光明教中有武者存在,却难以发现光明教中有先天武者,还不止一个两个,那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数字。(关于光明教中先天武者的问题,以后会给出解释)

    寻风和天目在云逸大笔资金支持下,算是中型的情报组织,就算二者合二为一,也不及那些大型情报组织,不过那些大型情报组织手中有关光明教的情报并不见得比云逸还多,毕竟他们关注光明教没多久,而云逸早就注意到光明教,命令寻风和天目积极收集光明教的情报。

    就算是各大势力难以搜集到太多光明教的情报,但是现在光明教已经浮出水面,即使现在大多数看来光明教只是一个普通的宗教组织,就是规模大了一些,然而光明教无声无息就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没有一个大势力敢不将光明教重视起来。

    这恰恰是云逸疑惑的地方,光明教一直在暗地里慢慢发展巩固自己的实力,等到积攒到足够多的实力,再席卷天下,这不是很好吗,云逸对己身发展的策略就是如此。

    怎么光明教却突然显露在世人眼前,大张旗鼓的招收信徒?

    针对这个疑惑,云逸心中慢慢想到三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光明教并不是云逸所想的类似前世汉末太平道这般要造反的组织,只是一个普通的宗教组织。

    第二个答案:趁着灾年,光明教想要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了。

    第三个答案:光明教暗中积蓄的实力已经足够多了,不需要再隐藏着,正好趁着灾年吸收更多的信徒,然后举起大旗,席卷天下。

    随后云逸又将第一个答案排除了,光明教隐藏的太深了,云逸也无法得知光明教真正的实力,这样一个超级势力出现在时间,显然目的不会那么简单,在云逸看来,光明教除了造反一条路剩下的还是造反。

    无论是第二个答案还是第三个答案,云逸对光明教的警惕级别不断提升,已经提升到最高级别。

    第二个答案和第三个答案的区别很简单,前者是日后再造反,后者是快要造反了,无论光明教是早还是晚造反,凭借云逸得到的情报,光明教已经有让大黎帝国天下大乱的实力了。

    武者虽强,却难以抵挡人民战争的汪洋,更何况现在大黎帝国内部也是四分五裂。

    大黎帝国危险了,身为大黎帝国一百单三郡之一的云华郡也危险了。

    无数想法在云逸脑海中流转,最后只剩下一个两个字——扩军。

    只有扩充军队,云氏才有足够的力量去抵挡可能到来的乱世。

    目前云氏表面上的实力,有云家军三千余人,各个城池中捕快衙役加在一起也有几百人,先天武者有云逸,后天九阶两人,其他阶位武者数量若干。

    云氏这样的实力真可谓是弱小的可怜,不需要多,只需要五万农夫组成的军队,就可以将云华郡各个城池攻下。

    好在云氏还有隐藏的力量,虎贲军两千三百余人,神机营一千两百余人,地网武者一百六十余人,外加四个先天武者,云元忠等五个后天八阶武者也已经晋升到后天九阶,开始自己的积累之路。

    不过有大量千年灵药在,他们五人随时可以晋升先天,只是这样快速晋升,会造成根基不稳,对日后修炼非常不好,所以云逸将云元忠五人晋升先天的时间推迟到两年后,那时云氏就有十名先天武者坐镇,在整个神州大地,云氏先天武者的数量也能排在前十,只是数量有了,质量却差了,老牌先天武者可不是新晋先天武者能比的。

    云氏所有的实力加在一起,足以保住云华郡,但是光保住云华郡不是云逸想要的,若是天下真的大乱了,那才是云氏的机会,凭借现在的实力,云氏只能被动防御,不能主动攻城略地。

    扩军,必须要扩军。

    云氏有足够的财力进行大规模扩军,虽然明面上云氏只能保有三千人规模的军队,但是云氏还拥有海外的瀛州,那里可不是大黎帝国能够管辖到的,云氏可以随意在瀛州建立一支人数足够多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