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545章

执宰大明-第545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为了协助鞑靼和瓦剌,脱欢帖木儿带来了关西七卫七成的兵力,故而在家里留守的兵力不多,根本无法抵御吐鲁番诸国的攻击。
  如果在李云天没有收复居庸关和通州前,脱欢帖木儿是绝对不会想到与李云天谈判的,在他看来大明的军队也不过尔尔,他凭借手下的八万关西兵能横扫北直隶,顺利回去救援。
  可李云天率领的辽东明军出人意料地击败了通州的阿鲁台,这就引发了脱欢帖木儿儿的警惕,要是与明军硬拼的话即便是胜了估计也是惨胜,到时候他哪里还有力量回去救援?
  因此,脱欢帖木儿得知李云天率领大军前来征讨后,因此决定先发制人,想要用谈判的方式来避免与明军的战斗,毕竟大明与鞑靼、瓦剌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战事,人疲马乏不说,一旦在大名府爆发激战,恐怕整个大名府就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战场,届时生灵涂炭,成为一片废墟,对北直隶影响巨大,绝对不是李云天所希望看见的事情。
  对脱欢帖木儿来说,他手里的八万关西兵就是与李云天谈判的筹码,很显然李云天的敌人是鞑靼和瓦剌,肯定不会与关西七卫拼个两败俱伤。
  脱欢帖木儿约见谈判的地点在大名府以北的魏县县城,确切的说关西兵的大本营就在魏县,聚集了六万关西兵和两万仆从军,剩下的两万关西兵在大名城周边的两个乡镇,牢牢地将大名城困住。
  第二天中午时分,一支百余人的明军骑兵队伍抵达到了戒备森严的魏县县城,守城的关西兵见状立刻让开了一条路,几名关西骑兵将他们引进了城里。
  这支明军骑兵是应脱欢帖木儿的邀请前来谈判的明军代表,领头的那名身穿黑色骁武军制服、肩上有着一颗金星的骑士不是别人,正是李云天。
  脱欢帖木儿并没有要求前来谈判的人是李云天,李云天身为明军的统帅岂能轻易涉嫌,不过李云天就是要给脱欢帖木儿一个惊喜,同时也是在向脱欢帖木儿施加心理压力,示意自己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否则也不会亲临险境。
  由于是午饭时间,魏县的街道上到处都是三五成群、勾肩搭背、一身酒气的关西兵,不少人喝得醉醺醺的,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见到李云天这些身穿明军军服的骑士,城里那些战战兢兢的居民纷纷神情惊讶地望着他们,不清楚他们来这里干什么,由于脱欢帖木儿封锁了明军收复居庸关和通州的消息,因此魏县的百姓并不知道外面的战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云天扫了一眼那些神情既茫然又惊恐的百姓,面无表情地看向了前方,他能想象出这段时间来那些关西兵在城里的所作所为。
  “求求你们放过我孙女吧,她才十二岁。”就在李云天沿着街上的大路奔向县衙的时候,一旁的一所民宅里忽然传来了一个男子苦苦的哀求声。
  “滚开,几位大爷看上你妹子是你的福气。”
  随即,一个颐指气使的声音传来,接着那所民宅的院门砰地被人推开,一名尖嘴猴腮、穿着仆从军服饰的瘦高个士兵点头哈腰地把几名关西兵从院子里迎了出来,其中一名关西兵的肩上还扛着一名面色煞白的女孩。
  “各位军爷,你们行行好吧,她还是个孩子。”随后,一名老者从院子里冲了出来,跪在那几名关西兵的面前,不停地向他们拱着手。
  “老东西,活得不耐烦了。”那名尖嘴猴腮的瘦高个士兵见状一脚就将老者踹在了地上,恶狠狠地警告道,“要是坏了几个大爷的兴致,你这条老命可就没了。”
  “爹!”这时,几名男男女女从院子里追了出来,一名中年男子搀扶起了那名老者。
  “几位军爷,你们要带的话就带走我,放过我闺女吧。”一名中年妇人哭着跪在了那几名关西兵身前,一边磕头一边说道。
  “不撒泡尿照照,你这个丑八怪也想伺候几位大爷?”头的关西兵是一个身材粗壮的中年壮汉,眼中流露出厌恶的神色,那名瘦高个士兵见状连忙走上前狠狠地给了中年妇人一记耳光,骂骂咧咧地说道。
  “大爷,您请。”说着,瘦高个士兵转向了那名身材粗壮的中年壮汉,满面笑容地说道。
  中年壮汉的瞅了一眼满脸谄媚的瘦高个士兵,脸上满是轻蔑的笑容,抬步离开,只剩下中年妇人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她对此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名女孩被带走,否则就会有灭顶之灾。
  附近的居民和行人见到这一幕无不暗自摇着头,心中感到颇为无奈,作为沦陷区的百姓他们就犹如砧板上的鱼肉一样任由那些关西兵宰割。
  “站住!”李云天一拉马的缰绳停了下来,冲着身材粗壮的中年壮汉一行人沉喝了一声。
  中年壮汉闻言停下了脚步,抬头好奇地打量着李云天,他发现眼前这个年轻的明军骑士说的竟然是蒙古语。
  “放了那个女孩,否则我会杀了你。”李云天面无表情地望着中年壮汉,一字一句地说道。
  “小子,你好大的口气呀。”中年壮汉望了望跟在李云天身边的几名关西骑兵,还还以为李云天是大名府派来求降的明军,因此冷笑了一声,恶狠狠地望着他说道,“敢管大爷的闲事,我看你是活腻歪了。”
  “停着,他要是敢向前走一步,立刻射死他!”李云天闻言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用蒙古语冷冷地下达了命令。
  立刻,李云天身后的一名骑兵抽出了背在身上的弩弓,安装好箭支后对准了那名中年壮汉,这使得现场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了起来,那几名引领李云天的关西骑兵面面相觑,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前来接李云天的人是哈密忠义王的手下,而这名中年壮汉则是沙州卫的人,对于关西兵来说魏县的百姓就是战利品,因为中年壮汉强掳民女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十分正常,因此不好开口阻止。
  周围的居民和行人纷纷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鸦雀无声地望着李云天和那名中年壮汉,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想要吓唬人!”中年壮汉没想到李云天的态度如此强硬,禁不住怔了怔,随后不由得感到一阵恼怒,现在这么多人看着他,如果他退缩的话以后岂不是要被人瞧不起,因此双目凶光一闪,望了一眼面无表情地瞪着他的李云天一眼后,抬步向前走去。
  “你要想活命的话最好不要动!”不等中年壮汉抬起的脚落下,一个冷冷的声音从他背后传来,使得他的动作下意识地就停在了空中。


第731章 哈密二王

  听见阻止中年壮汉的声音后,李云天抬头中年壮汉身后望去,只见一名有着深深面部轮廓的中亚男子在一群士兵的簇拥下走了过来,边走边打量着李云天。
  “穆伦将军。”中年壮汉扭头望了一眼那名中亚男子,不由得开口喊了一句。
  “镇武侯,今日之事让你看笑话了,在下会将其解决好。”那名被称为穆伦将军的中亚男子没有理会中年壮汉,而是来到李云天面前向他一拱手,随后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王爷已经在县衙里等候已久,侯爷还是先去县衙。”
  “你怎么知道本侯?”李云天闻言顿时感到有些意外,在他的印象里从没有见过这个穆伦将军。
  “我们有八万大军,如果换做普通人来的话,岂敢因为一件不愉快的小事而误了与王爷见面。”穆伦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解释道。
  “你错了,在本侯看来这并不是小事,本侯乃朝廷命官,岂会坐视大明子民被欺辱?”
  李云天闻言摇了摇头,神情严肃地望着穆伦,“既然忠义王想要谈和,那么首先要表现出应有的诚意,本侯在这里等着,除非忠义王能让手下的人安分守己,否则本侯绝对不会与他谈任何事情。”
  “侯爷稍等。”穆伦闻言眉头皱了皱,见李云天态度坚决不像是在虚张声势,因此向李云天拱了一下手后急匆匆地离开。
  临走前穆伦让人打发走了中年壮汉等人,中年壮汉好像对穆伦甚是忌惮,并没有任何怨言,一脸狐疑地离开了,刚擦穆伦和李云天交谈的时候用的是汉语,故而他不知道李云天的身份。
  那名瘦高个士兵的脸色变得惨白第跟着中年壮汉离开,他刚才听得清清楚楚,万万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镇武侯竟然会出现在魏县,而且还目睹了他为虎作伥,那么以后十有八九要倒霉了。
  “侯爷救命大恩,草民没齿难忘。”那名先前被瘦高个士兵踹倒的老者连忙领着家人过来跪在了李云天的马前,连声向他道谢,很显然他们知道了李云天的身份。
  “老人家快起来,官军未能守住居庸关,让你等受苦了。”李云天见状翻身下马,扶起老者后微笑着安慰道,“现在官军已经收复了居庸关和通州,活捉了北元太师阿鲁台,北直隶的战事很快就会结束。”
  “候……侯爷,咱们赢了?”老者闻言微微一怔,一脸惊愕地问道,前段时间明军可是处于劣势。
  “朝廷的十万大军就在大名府的界碑前,大名府的关西兵已经逃不掉,这才找本侯谈议和的事情。”李云天闻言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说道。
  “赢了,终于赢了!”老者口中喃喃自语了几句,随后蹲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他有几个亲人死在关西兵的刀口下,现在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受到老者的感染,逐渐围聚上来的百姓也纷纷落下了眼泪,现场很快就哭声震天,他们本以为大明这次完了又要回到元朝的统治,因此心中莫不感到哀伤,不成想两个多月官军就扭转了战场上的局势,可谓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
  李云天望着四周哭泣着的百姓,心中暗自摇了摇头,单凭长城无法保护大明子民免受战火的伤害,因此唯有荡平大明周边那些敌对的国家,对外保持战争压制,这样才能使得外敌不敢轻易开启战火。
  忠义王并没有让李云天久等很快就派人来请李云天,为了表示谈判的诚意他不仅发布了禁止骚扰百姓的告示,而且还派出了卫兵在全城巡逻,以维持社会的治安。
  在魏县县衙大门前,李云天见到了前来相迎的哈密忠义王脱欢帖木儿,与脱欢帖木儿一同去了县衙后堂。
  “忠义王,忠顺王近来可好?”在后堂坐下后,李云天瞅了一眼脱欢帖木儿,不动声色地说道,“如果本侯没有记错的话,忠顺王与皇上可有着兄弟之谊,这次为何要跟从北元进犯京畿?”
  值得一提的是,哈密与别的地方不同,永乐帝当年在哈密封了两个藩王,其中之一就是脱欢帖木儿的父亲兔力帖木儿,被封为了忠义王,另外一个则是脱欢帖木儿的叔祖父安克帖木儿,被封为了忠顺王。
  哈密现任忠顺王卜答失里的父亲,也就是脱欢帖木儿的伯父,前任忠顺王脱脱与永乐帝关系密切,论起来卜答失里与宣德帝也算是兄弟。
  元末明初时,统治哈密的兀纳失里是元朝正宗的皇族,元末先是封为威武王,后改封为肃王,当元顺帝逃回漠北后,兀纳失里以哈密地区自立,建立了哈密国。
  在西域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统治者中,占有主导地位的都是蒙古帝国的后裔,确切的说是察合台汗国的皇族后裔。
  对于哈密国来说,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因此自从成立起就注定要遭遇诸多磨难,它的南面是沙州卫,西面是火州国,北面是瓦剌,东南则是大明。
  因此,西域的各方势力要东进大明的话首先必须夺取哈密,而明朝则以哈密国为西北藩屏,所以哈密国成为大明与西域各方势力,尤其是瓦剌争夺的中心。
  洪武十三年,洪武帝命都督淮英率兵西征哈密,连战连捷,一路打到了哈密城下,哈密王兀纳失里担心城破,因此遂遣使纳贡,平息了此次战火。
  不过,兀纳失里凭着哈密国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想要掌控西域诸国去明朝的使者和商人以垄断贡利,控制明朝与西域诸国的贸易,进而激怒了洪武帝。
  于是洪武二十四年,洪武帝令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刘真、宋晟率兵征讨,大破兀纳失里于哈密城,使得兀纳失里趁着夜色落荒而逃。
  次年,藏匿于天山的兀纳失里派出使臣向洪武帝请罪,并进贡骡马若干匹,哈密正式归属明朝。
  兀纳失里病死后,经洪武帝御准其弟安克帖木儿继任哈密国国王,继续遣使朝贡并以马市易。
  永乐帝继位后,将哈密看成是大明与西域诸国往来的要塞,因此对哈密采取羁縻政策。
  永乐二年,安克贴木儿被永乐帝封为忠顺王,并颁赐金印。
  次年,安克贴木儿薨,因为安克贴木儿无子,因此哈密国官吏请大明将兀纳失里之子脱脱送还袭封忠顺王。
  脱脱自幼长于京师,被永乐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