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131章

争-第131章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朝鲜王李倧还算安稳,至于蒙古人已经归顺数载,更不会作乱,所以代善干脆就打算把整个镶红旗都带到盖州,留下正红旗防范足够。

隔了几日多尔衮请功的折子也到了,虽然没细说,但比起上次通篇都是坏消息来说终究是件好事,皮岛樊化龙领三千兵来投,附带大小船只三十余艘,算是天聪九年一年到头众多好消息中的一个,皇太极当即封了都元帅,实授了总兵官,日后的封赏怕也不会少了樊化龙一份去!

皇太极当朝大喜,大赏特赏,算是把入宣府虏获大明那次的所获的金银拿出了一部分,至于其他四人的汉将,也有所封赏,至少从表面上,没人看得出来多尔衮打的是一场败仗。

远在复州的多尔衮在复州城下率攻不下,也是罢了攻城的心思,皇太极的旨意到了正和多尔衮的意,只是这带兵回盛京,而把盖州让给代善就让多尔衮不满了,但他也接了旨,当晚叫来多铎,把皇太极的旨意扔给他一看,多铎当即急的跳脚:“八哥怎么这样,又叫我们回去,盛京又没什么好呆的。”

“小十五,这话回去盛京可别乱说。”多尔衮瞪了多铎一眼,但此时大帐里也只有他兄弟二人,那还好了,若是回了盛京还是说漏了嘴,多尔衮这才警告多铎,言多必失。

至于盛京。

不但多铎不喜欢,多尔衮一样不喜欢盛京,皇太极正是在盛京杀了他们的母妃阿巴亥,这个仇多尔衮永远也忘不掉,是谁让他们三兄弟成了没人疼的孩子,就是他皇太极!

不过皇太极没说错的就是多尔衮远比多铎和阿济格有一点来得好,甚至死了的阿敏、莽古尔泰也没一个比得上多尔衮,那就是顾全大局!

多尔衮绝对是个顾全大局的人,相比多铎等人,他在行事上也要稳妥的些,或者也可以说,胆小的多。

“他皇太极让我们回去自然要回,盖州也自然要让给代善。”这个多尔衮倒没什么疑虑,他总不能领着两白旗做反,到时候,恐怕就不是皇太极饶不了他了,八旗上下,即使是两白旗肯跟着他的也没几个!怕就阿济格和多铎兄弟二人能和他一条心。

“可是……”多铎有点不甘心,他们兄弟二人好不容易才能领着两白旗单独行动,这要是回了盛京城,到时候不管是打大明还是其他什么,恐怕都得听皇太极的,哪比得上现在逍遥快活!

不过多铎现在也知道复州城是一时攻不下来了,所以他现在指望的别的。

“给八哥上折子,让两白旗守盖州。”多铎想了个折中的歪主意,然后自己一脸的兴奋,只觉得此言大善,十四哥应该会采纳。

“小十五,你脑子不够用了,皇太极怎么可能让我们兄弟二人独自领兵。”多尔衮嘲讽的笑了笑,也不知道是笑谁。

“皇太极,他可不敢!”现下就多铎在,多尔衮对皇太极也就没那么尊敬,甚至比多铎更甚,他可是直呼其名!而多铎至少还称着一句八哥!

“也对。”多铎被多尔衮一提醒,垂头丧气,这才想起来自家八哥和自己是有仇的,不但是他们兄弟三个这么认为,恐怕皇太极也一个心思,要不然也不会留着两红旗看家,每次都把两白旗带在身边看着了。

“那十四哥你叫我来干嘛。”多铎一听多尔衮已经打定了主意,哪里还有什么话说,叹气的把椅子上一座,拿起壶酒就往嘴里倒,言语间尽是不满。

“唉,小十五,我是怕你这张嘴回去乱说,惹祸!”多尔衮道出了实情,也是事实,多铎那张嘴,确实冲的很,已经三番五次给他们兄弟三人惹来祸事了,想当初那几年,兄弟三人几乎就靠着阿济格一个庇护着熬下来的,为此还让皇太极夺了阿济格的旗主之位让给了多尔衮,其中主动找来的麻烦,一大半都是多铎的那张嘴惹得的祸事!

被多尔衮这么一说,多铎讪讪的笑了笑,也不答话,他知道自己这张堵不住的臭嘴,已经是屡教不改了。

“小十五,哥哥我这次来真的,你要是这次回去真说了什么过了度的话,别说皇太极不拿你用在登基前立威,我先割了你的嘴去。”多尔衮一狠心,说出了这番话。

眼看多尔衮的神色认真,不像是开玩笑的话,多铎反应似的摸向自己的那张嘴,他可知道上这位十四哥,说出的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这真要到了时候,他这张嘴真就未必保得住!

“十四哥,回去我一定注意。”多铎赶紧正色的做出保证,这事,关乎到以后能不再拿脸上的这东西说话,不正色不行!

“如此就好。”多尔衮的脸色稍稍缓了缓,只要多铎别发傻给他们三兄弟惹祸,这趟虽说丢了一万多人,但至少白捡了个樊化龙的三千汉军再加三十几艘船,皇太极既然想登基称帝,那就不能在最近罚他多尔衮,这一关也总算混过了!

只是……多尔衮没想到自己竟然也用这招的一天,还真是有几分苦笑,大金国这几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恐怕满大金上下都有些自得意满,现如今八旗里两红旗两白旗连带正黄旗都在耽罗府手下吃了亏,也就济尓哈朗的镶蓝旗好点,那也是跑得快缘由。

如今也算是正视自己了,不知算是好事还是算是坏事?

想及此处,多尔衮倒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回去看看,皇太极发现自己的朗朗大金国根本没那么厉害的时候,是不是会连称帝都要推迟?

第二天多尔衮亲自领军殿后,剩下的女真汉军和蒙古人先行撤走,来的时候浩浩荡荡五万大军,本以为可以一举攻下复州城,谁都没想到又是个虎头蛇尾!因为是多尔衮亲自殿后,剩下的一万五千两白旗不多不少,巴不得复州城里的耽罗府军出城追击,所以方成只能放弃痛打落水狗的打算。

要是女真汉军或者蒙古兵殿后都还有机会让其留下些什么来,而多尔衮却领着两白旗亲自殿后,防的就是耽罗府的乘胜追击!

一万五千人的两白旗确实兵势赫赫,不过不管怎么说多尔衮这次也算是夹着尾巴逃了,即使逃的时候再好看那也一样的道理。

相比起两白旗看上去就有几分不振,士气难免有几分低落,复州城里倒是各个欢庆不已,人人带笑,女真人退走了,这自然就是好事,就连方成他自己都面色含笑,如今女真鞑子心知复州城攻不破,如此僵持下去也是好的,他皇太极打的什么主意自然不难猜,不外乎是先伐了大明,对耽罗府先放着,欺的就是耽罗府兵少。

岂知耽罗府不会一直兵少,这趟两万三千人守城,又是一大批经历过战阵的士卒,以此为基础扩编翻上一翻也不是难事。

复州城已然是严防死守,多尔衮眼看没了罅隙可抓,只得领着两白旗灰溜溜的返回盛京。

虽说自女真人开国以来也有城池未能攻破,功亏一篑,但现如今被阻在城下还损兵折将两三万人的,惟独一个复州而已,昔日宁远一役,八旗也只是折损了几百人,那都是大败特败了!哪比的上在复州的折损,就是比起早些盖州一战都大是不如!只是盖州一战后就拿下了盖州,不像现如今,复州城还在耽罗岛手中,眼看着不知道哪天才能拿下来,遥遥无期。

女真人退走了是一回事,复州城的兵马一时间还无法抽调,此时的方成还不知道皇太极已经让多尔衮回盛京了,自然担心是多尔衮的诱敌之计,所以耽罗府的两万步卒还要留在复州一阵子。

至于两个团的水师,本来方成是觉得够了,现如今看来明显不够,樊化龙投奔了女真人,又带去了三四十条船,凭空让女真鞑子多出了一只水师,虽说这只水师相比耽罗岛的还差了点,但也不得不防,至少复州水城要派水师游弋,再加上庆尚港那边要防范朝鲜的水师,两个水师团至少要留下一个,剩下的就剩一个明显就不够用,水师要扩编,步卒一样要扩编,不然仅凭着现在的三万人不到,别说灭了女真人,就是主动发起攻击也不可能!一定要扩编!

方成前前后后算了下至少还有两万的青壮,这个数耽罗府也能凑的出来,这两年从山东孟千弄来的人口有万余人,再加几次和女真人交锋中逃到耽罗府的各地汉人有个四五万,这次一口气东江镇又是一万余的青壮,刨除其中不合格的,那也有至少一半能用,东拼西凑的,两万青壮应当能有,可关键就是一点……耽罗府快破产了!他方成,又快没钱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钱

按理说自从崇祯五年起在耽罗岛站稳了阵脚,又有庆尚港把持了大部分倭国和朝鲜之间的贸易往来,使得耽罗岛的产出可以远销大明、朝鲜、倭国三地,再加上私盐的买卖,耽罗府是绝对不该缺钱的。

这几年耽罗府的收入一年算到头,光在私盐一块的进项一年下来就足有一百五十万,庆尚港的抽税很轻,这才能吸引大多数朝鲜商人以及倭国商人云集,一年的税收不足二十万,再加上耽罗府制造局所属的香皂厂、水泥厂、牙签厂、兵械厂、钢材厂、船厂等,其中香皂厂、牙签厂等民用工厂已经开始盈利,这两项都是利润不多,但出货量大,耽罗府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又多,几个工厂一年大致有个五十万的盈利,这次被皮岛围了耽罗岛大半个月,耽罗岛上的大多数工人青壮都被抽调,所以光是银子一项上的亏损就多达二十万两,这也是险些压垮耽罗府经济链的一根稻草。

实际上资金不足已经成了耽罗府发展的最大阻碍,看上去进项巨大,一年有二百二十万两的入账,大明一年的税银也就四五百万,大明是耽罗岛的大多少倍?上百倍!

所以说,谁都有可能没钱,惟独他方成最不该哭穷,可事实上,方成刚从大明回了耽罗岛,留守的政衙官员就告之,耽罗府真快没钱了……

再加上又有多尔衮轮番攻城,李怀鸾围了耽罗岛大半个月,两边消耗掉的银两足有五十万,这一下子就把耽罗府所剩不多的存银用了个精光!

花钱的大头在军队,士卒饷银是月饷三两,一年三十六两,耽罗府的军队不到三万,两万九千人,一年到头至少就是一百万两出头,这还不算耽罗府实行的高薪养廉,将官的待遇要好上很多,再加上给兵丁配备的盔甲、鸟铳,兵器,平日里的火耗,虽说是耽罗岛自产自用,铁矿石却都是外购的,价格不菲,这一年的花销六十万两,谁让耽罗府的兵卒各个都是从头装备到脚,方成什么都能舍不得,惟独单兵的装备上,他是巴不得有用的都统统用上!力主做到都是精兵。花起钱来也一样厉害!

剩下的六十万两,平均到月份只有五万两,这五万两,政衙都是小心的安排,这才能让年底还能剩个十几二十万,几年下来,耽罗府的存银总共才五十万,一不注意就给散出去了,耽罗府的银库,用政衙官员的话,足以跑耗子了!

所以前面听说方成要扩军,孙元化后头就跑来把耽罗府这几年的收入和支出一扔,话不多说,只是其中含义就是告诉方某人,想再行扩军,怕是一年没有个一百多万两是压根不够!

更别提方某人雄心万丈想翻上一番的扩军,以如今的耽罗岛收入,根本就是妄想!

方成看着那军费开支的庞大比例,目瞪口呆,彻底无语。

让他一年多弄出一百多万两银子?这让他到哪弄去?一年到头的收入到有八成是被军费给占了,这让方成有一种扣发饷银的冲动!几百万两银子是多少钱?方成还真没什么概念,只不过整个大明几百万军队,今年的崇祯八年的新饷也不过是七百八十六万石,而耽罗府三万人不到就花了一百六十万两。

怪只能怪方某人当初大方过头了,本以为赚的钱足够养兵了,现如今才知道,兵不是那么好养的,它又不能真的去减少该发的饷银,明朝建国时纵横天下的明军就是这么废的,方成可不想走前车之鉴!

想起前世,军费比例有个百分之几就是个天文数字了,耽罗府竟然是将八成的收入都用在军费上,这要在现代社会,那就不止是穷兵黩武,压根就是战争狂。

怪不得徐太拙那厮到现在还在议会上骂他方成是暴君,穷兵黩武来着,方成一看孙元化给的这份清单,顿时觉得徐太拙骂的还轻了,他压根就是在倾全耽罗府之力养兵嘛。

虽然是不得不养,有兵才能和女真人和抗衡,直至能挽救汉人于水火之中,所以……在不经过任何考虑后,方成依然决定的扩军!

“快到六月中了,孟千那边应该会送银子来,能有个百八十万,还有这次崇祯给的十万两。”方成略微沉吟道,山东那边一向是半年送一次银子,孟千也会自己过来一趟。

“到时候先抽三十万,把一万人的预备役全部转为正兵,预备役从皮岛一万多人里抽出五千,剩下的征召一万,再从民兵役抽五千,凑出两万之数。”

一口气又是扩充了两万,好在预备役每月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