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洪荒之吾名元始 >

第152章

洪荒之吾名元始-第152章

小说: 洪荒之吾名元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仙闻言,也都各自微微颔首,显然是赞同广成子这话,不过,他们也不确定,他们老师元始圣主的想法,他们身为阐教弟子也不知道啊。
  之后,众仙又再次议论起来,开始各自询问一些道法上的见解,这段时间各自的见识之类的事情。
  半个时辰后,元始天尊的身影出现在天尊殿最上方的云台之上。
  阐教众仙见到那越发淡然的身影,都微微低头,不敢直视,虽然上方那人没有露出丝毫威压,但他们也会感觉到心里一阵压抑,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威压,仿佛是看到了天道一般。
  众仙一时间都不再开口说话,而是对着上方那人恭敬行礼道:
  “拜见老师,愿老师早日超脱,成就大道!”
  之后,直起身来,看着上方的元始天尊,不言不语。
  元始淡淡地扫视了众仙一样,瞬间便将众仙近段时间的情况了如指掌,各自虽然都有进步,但都进步不大,这也好理解,修炼越到后面,便会越难。若是没有机缘,每进一小步,往往都需要花费数万年时间。
  “嗯。”
  元始微微点头,开口淡淡说道:“此次唤尔等前来,乃是为尔等开讲大道,这等机会不多,日后本座不会再随意讲道,望尔等好自为之。”
  “啊?”
  众人一听此话,心中一惊,这是怎么回事,以后不会再随意讲道?众人一时间思绪纷飞,难道是我们有什么事做得不对?还是老师意有所指?
  “老师,可是我等做错什么?”
  众仙微微停顿,脸色微变,望着上方那面色依旧的身影,小心开口问道。
  “无错。”元始淡淡道。
  “那老师为何如此?”
  元始扫视了众仙一样,淡淡道:“尔等日后自然会知晓。”
  接着,他不等众人询问,便接着说道:“好了,不必再问,本座开始讲道。”
  元始一拂袖袍,道光闪烁,璀璨夺目,同时,一道道梵唱玄歌在大殿之中响起:
  “洞真隐奥,缘起自然。
  赤混灵根,空无化成。
  太虚朗彻,肇生诸天。
  流演三气,太机弥纶。
  中有虚皇,是为吾身。”
  太始一气混元洞虚太上无极大道掌阐教道法虚皇传灯浮黎玉清道印天尊元始圣主玄坐太空九色玄龙宝座之上,顾眄仙众,玄观胜妙,万天敬礼,龙腾虎跃,化作五轮紫金光明圆象,天尊于是徐启雷音,演说灵文妙法。
  这时天尊殿中,碧落緾虚,天霞流曼,神凤鼓激,万音合响。浮沉清浊,抑扬婉转,错而成歌,其声洞彻,响彻诸天。
  除了十二金仙,燃灯道人、孔宣、中子、翅大鹏王、黄金道人之外,还有白鹤童子、大青根等阐教众仙的童子,甚至九色神鹿、金鳞龙马、四不像、黑纹冥虎等众仙坐骑都出现在天尊殿之内,到后面,元始一招手,连远在东海深处的永恒岛上的白衣、玄青、玉玲珑、风晓月四个弟子,还有火云洞中的人皇公孙轩辕,具皆被元始圣主召唤而来。
  众仙手持宝幢,倾心聆听道音,金花乱坠,紫气升腾,云邹风骑,尽皆齐聚,仰听天尊,化演阴阳化生微妙大法,天尊殿其实不大,但众仙不觉其小。
  元始天尊在九色玉局之上,玄空浮坐,谈经论法,阐发天地玄理,三年又三月,绝口不提他事,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等在下,虽然心中有许多疑惑,却也不敢开口,只得潜心听道,其余只字不提。
  三年时间已过,天尊讲道完毕,于是手挽碧落长缕之霞,盘屈宝掌,圆如碧珠,光明透彻天尊大殿,碧落空歌,无外之事,若近眼,俯窥傍看,如净琉璃。
  天尊于妙宝光聚之中,说此碧落空歌,是出世道,是长生法,是大化源,是玄妙门:
  “……欲免生死,不入流浪,先当无心。尔若无心,既无三业。众生迷妄,指识为心,分别有无,计度生死。心本妄名,以妄取名,心则虚幻。觉了能知,本是道元,何关心事。认心着境,即往生死,若无妄心,不住生死,即永断轮转。依心取舍,趣生趣死,终非究竟。尔若不为心所迁易,随念用情,心迹两忘,即见道体,永断轮转,不往生死。故知无心是道,真形是无,等法则身。心若计度,则精魔来附,终归恶道。”
  天尊讲道已毕,于眉间飞出日月之光,九芒十华,大如弹丸,离面九尺,腾跃上下,光芒激射,须臾遍满大殿,天地一色,众仙眼中满是不舍,日月交替,化成一珠,元色特殊,见着惊异。
  元始翻手间收起宝珠,挥袖间便退去诸多道人、童子、仙兽,大殿之上只留下最初的十七阐教众仙以及永恒岛四仙,共计二十又一仙。
  打量了众仙一眼,见其还沉浸于无上妙法至理之中,无可自拔。天尊也不惊扰诸仙,而是坐于大殿之上,待他们醒来。
  三日之后,众仙尽醒,眼中满是喜悦与不舍之色,显然此次讲道收获颇丰,对于今后的道路都有巨大帮助,只待回去后稍微闭关,便可突破境界,修为大涨。
  诸仙醒来后便发现大殿中另外四人,都微微一愣,但各自都没有发出声音,观其眉宇间,却尽是疑惑之色,显然不明白他们留在此地所谓何事。
  不过,这四人他们倒是知晓,是老师最初收下的弟子,资质虽然没有他们好,但也不差。看他们的修为,一人突破到了准圣,另三人都已大罗圆满,这让他们心中微微一惊。
  这时,天尊的声音传来,将他们的注意吸引过去:
  “此次讲道已毕,尔等可以回洪荒之中,另寻宝地开辟洞府道场修道,亦可留在昆仑,不必强求。只需记住,谨遵阐教礼规,不敢忘却即可。”
  “啊?”
  众人一愣,但紧接着便是大喜,元始天尊之意已十分明确,他们可以去洪荒之中另辟道场,不必留在昆仑山。
  犹记得当初元始收徒之时所讲,阐教弟子,只有他觉得可以了,合格了,方有另辟一脉之资格,如今天尊已言明,显然他们已经合格了。
  “记住!日后若是谁违背了阐教教规,本尊有能力给予你们,也有能力收回一切。去吧,只需记得教中召集尔等之时,尔等能够回来即可。”元始天尊淡淡说道。
  “老师教诲,弟子谨记在心,不敢忘却。”
  众仙纷纷稽首行了一礼,便依次退去,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大殿之中,便只剩下了元始与永恒岛四仙。
  ……


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鼎镇世诀
  天尊殿中,元始天尊高坐于九龙宝局之上,看着下方大殿中央上的四人,心情不知为何,舒畅了几分。
  下方玄青等四人也同样看着元始,他们神色间有些疑惑,不知元始留他们下来想要干什么。
  之前自己等人还在东海龙宫做客,身为邻居,他们四人经常去龙宫游玩,一来二去地便也熟悉了。可下一瞬,他们便被移送道昆仑山玉虚大殿之中,见是元始在讲道,他们也明白了原因。可如今都已经讲道完毕了,为何还留下他们。
  他们不解,但不多也不会多问,毕竟元始是他们的恩师。四人也不多想,便对着元始恭敬道:“拜见老师!”
  “嗯。”元始点头应道,接着又说道:“此次将尔等四人留下,便是要与尔等一项任务,尔等需尽心去完成。”
  任务?四人对视了一眼,同时说道:“老师请放心,我等必将尽力完成。只是……不知此任务是……”
  “哦,你们也不比紧张,这件事虽说是任务,但只需尽力,也有你们一份好处。”元始笑了笑,接着道:
  “人族需经历三皇治世,五帝定伦,确立三皇五帝,方可气运漫长,万劫不衰,坐稳洪荒主角之位。而如今三皇已成,五帝尚缺一人,本座与你师伯等人商议,这最后一人之教化便落在了我阐教之中。吾之本意,是在尔等四人之中,选出一人,作为人族大帝之师,助其成功登临帝位,治世天下,功德圆满。不知,你们可愿意?”
  “我们愿意。”
  四人一听,原来是这事,教化帝王,这事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只要好好教导,最后还有功德拿,这事好事啊,哪有不愿意的,于是连忙应道。
  元始微微一笑,也不意外,接着道:“我收你们为徒,也有不少年了,你们也成长了,玄青身为大弟子,更是突破到了准圣,而其余三人也不远了,玲珑亦是半只脚踏入了准圣,此次人帝之师便给你吧。”
  元始看了看玉玲珑,之后又对着另外三人道:“至于你们,便也随着去吧,相当于帮助玲珑,这对于你们没有坏处。”
  “是,老师。”
  四人自然是没有意见,答应下来。
  “玲珑,尔等去人族都成,收夏禹为弟子,他便是下一任大帝,顺便将这个给他!”
  元始对着四人说道,最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拿出一块玉简,刻录一些东西在里面,便扔给了玉玲珑,顺便说道:
  “这是他修炼的功法。你们去吧!”
  “是,老师。”
  四人行了一礼,便躬身退下了。
  在四人走后,元始摇了摇头,轻声道:“你们都走了,这玉虚宫倒是清净,不过,昆仑山似乎不是很不清净啊。”
  说到这里,元始看向昆仑东方山脉,那里是截教的地盘。这些年的事情,元始都看在眼里,通天主张有教无类,凡是有毅力,求道之心坚固之人,都收入教中,来多少,他收多少。
  这样的事情,短时间是好,可是时间长了,也就出问题了。截教中,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一个教派之中,更是还有数十个团体,各人都不服对方,弄得昆仑山乌烟瘴气的。有时甚至都常来阐教之中挑衅,双方都摩擦不断,必竟是两个教派,教义更是不同,出现如此情况,那是正常事情。
  一山不容二虎。
  而通天作为元始的弟弟,元始也不好多说他什么,所以他才会决定放自己的徒弟们下山。一来是因为他们的确合格了,再待在昆仑山上,也学不到多少,只有下山历练,才能进步。二来未必没有截教的原因。
  元始暗自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希望通天能够明白吧。封神的结局,其实自从截教出现开始,便早已注定。不是因为阐教的原因,也不是因为封神量劫的原因,而是因为天道。
  天道最重平衡,截教号称万仙来朝,其教中仙人数量众多,遍布洪荒,已经隐隐有洪荒第一大教的气派了,门下弟子又良莠不齐,有好有坏,而又恰逢天庭确缺人,天道为了制衡,不拿通天开刀又拿谁呢?
  希望通天能有所改变,元始本想劝说一番,可是又怕兄弟间闹出隔阂,一想到通天那犟牛般的脾气,元始便无奈一笑。
  “罢了,未来的事,谁有说得准呢?该走的人都走了,本座也要出去走走了。”
  语罢,元始便一挥手,将玉虚宫隐去,自己却向着昆仑外走去。一步便是数万丈,数十步便走出昆仑山,同时,一边走着,元始的形象也开始变化起来。
  第一步走出,元始的衣服变成了一件宽松白袍,第二步踏出,元始的腰间多了一柄普通木剑,第三步踏出,他右边腰间多了一个葫芦,里面装着美酒,再一步踏出,他手中多了一把美人扇……
  走出昆仑地界后,他的形象已经彻底变了,变成一个游戏于山水间的浪子形象,他模样潇洒,全身散发着独特的气质,那是一种自由的气息。任谁也认不出来,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元始天尊。
  元始抓起要变葫芦,仰头便是豪饮一番,同时狂笑道:“哈哈哈,好酒!好酒!”
  “天尊有天尊的威严,浪子有浪子的潇洒,酒鬼有酒鬼的狂放,果然,每一重身份,便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元始喃喃低语道,任谁也没能听清他说些什么。
  两三步走出,元始便消失于山野之间。
  昆仑山,太清宫中,老子那盘坐了仿佛万古不变的姿势,终于动了,他睁开眼睛,疑惑地看了一眼昆仑之外,没有看到什么。之后又看向玉虚宫方向,瞬间便发现了玉虚宫的变化。他的脸色微微一变,喃喃道:“刚才那是……大兄?”
  “大兄这是去干什么了?”尽管疑惑,但老子并没有多想,他也不但心,这洪荒之中,也没有几个能够奈何元始之人。
  之后老子又看向截教方向,暗自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便继续闭目悟道。
  ……
  却说玉玲珑四人自出了昆仑山,便一直向着人族都城而去,根据元始给他们的消息,夏禹就在人族都城之中。
  夏禹又名大禹,他的父亲鲧在皇城中担任官职,帮助帝舜治理水患问题,所以他被留在了都城之中。
  玉玲珑四人来到都成,也没有耽搁,径直来到夏禹家,向他母亲表明身份后,要求收夏禹为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