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洪荒之吾名元始 >

第151章

洪荒之吾名元始-第151章

小说: 洪荒之吾名元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西方二圣吃瘪的人物,不是好惹之人。
  对于一个蚩尤,他们并没有多么在意,毕竟逐鹿之战已经结束了。只是人族众人却有些恼怒,但也没有办法,不至于为了这么点事就与劫魔殿开战。
  战场上,早已没了蚩尤与刑天的身影,只是公孙轩辕刚刚下令斩首示众,别人就来劫法场了,这打脸也打得太快了吧。
  公孙轩辕脸色非常不好看,看了众仙一样,沉声问道:“如今该如何是好?”
  这时,广成子突然一愣,他刚刚接受到元始天尊的信息,于是,他对着公孙轩辕说道:“逐鹿之战已经结束,九黎大败,蚩尤败亡,人族一统,尊公孙轩辕为人族共主!”
  对啊,九黎族都大败了,自己胜利了,还管那些细枝末节干什么,弄不好平白无故得罪一个圣人。于是,众仙也只好面对这个事实,管那么多干什么,有功德拿就行了。
  就这样,逐鹿之战结束后,人族就恢复了一统。人族公孙轩辕成为人族共主,开始了他的人族统治生涯。
  轩辕奠定天下后,制定国家管制制度,监管天下,同时,他对外抗战。内修圣道,外修霸道。
  公孙轩辕感念龙族相助之恩,以龙族形象为人族图腾国兽。
  至于应龙,自从当初大战之后,他将旱魃葬于黄泉冥海,他有预感,日后定能再次见到旱魃。之后,他便一直守在人族部落之中,好似在等着某人的归来!
  而被葬于幽冥的女魃,却又要开始一段四大僵尸始祖的故事。
  人族轩辕在位期间,外族来犯,轩辕举兵反抗,一生征战,抗击外族,扩大疆土,妖魔鬼怪,不敢轻易来犯。
  轩辕一生戎马,杀到外族不敢侵犯,是杀伐最重的一位人族共主。
  轩辕在位期间,人族强盛,政治久安,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
  同时,轩辕的修为也没有落下,因为人族共主的原因,整个人族的气运加持下,他的修为用突飞猛进都不足以形容。逐鹿之战后,刚刚继位,轩辕便突破到转轮皇者境,在之后的第一个百年内,凝聚出第二道转轮,成为皇者中期,四百年后,凝聚第三道转轮,成为转轮后期。
  最后一百年内,人皇公孙轩辕研究经典道藏,开创出自己的绝学,其中包括多方面,并取名为《黄帝经》。
  《黄帝经》又分为《黄帝内经》与《黄帝外经》,其中《黄帝内经》主要是一些医术养生之法,而《黄帝外经》才是他一生所学武道、剑道、仙道等的总结。其内包含一些绝世剑诀和仙法,如葬剑诀,乱剑诀,以及自创的平乱诀等。又如御女心经,轩辕道经等。
  相传轩辕御女三千,得道飞仙,还是有些道理的。
  五百年人族共主之期已满,公孙轩辕传位其孙颛顼。传位之日,轩辕于泰山搭起祭坛,焚香祷告,祈天拜祖,最后才能功德圆满。
  当天,无量功德降下,金光灿灿,染黄了整片天空。
  公孙轩辕得无量功德之后,修为直接飙升至半步帝境,证得人皇果位,与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一般,是人族的业位之一。
  当日,在万众瞩目下,轩辕乘龙飞天而去。
  其余帮助过人皇的修士,也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一些功德,当然,因为人数众多的原因,功德分散开来也没有多少,就如轩辕之师广成子,他是这些人中除了公孙轩辕外得到功德最多的人,但也只是让他修为略有精进而已,想要突破到准圣中期,还差一点。
  至于其他人,得到的功德那就更少了。
  元始对此没有丝毫的意外,他想要的好处已经得到了。人族与阐教之间已经存在气机的联系了,以后人族的气运中,必有阐教一份。只因为三皇之一的人皇是阐教弟子。
  仅此,足矣。


第二百八十二章 五帝定伦
  洪荒人族自人皇轩辕证道人皇果位,坐镇火云洞后,便结束了三皇统治时代,迈入五帝治世新时代。
  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人皇之后,其孙颛顼继承帝位,建都帝丘。颛顼在期间,重新布置人族神州大地,人族首次有了版图界限。
  颛顼治国,以德治国。
  颛顼完善了统治机构,设金木水火土五正,管理东南西北中央五方事务。
  因为一些人族是九黎等部落融入进来的,之前的统治不一,宗教文化有所不同,九黎人信奉巫教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有巫师搞占卜,不祭祀天地,不安心农业生产,人族生活出现动乱。颛顼下令禁绝巫教,亲自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做榜样,鼓励认命开荒种地,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颛顼还改革婚丧嫁娶制度,明确男女有别,创立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嫁思想,封灶王爷,倡导生食向熟食转变。
  他还令伯夷制定法典五刑,约束臣民,打击犯罪,维持朝廷稳定。他还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颛顼聪慧善谋,精于志国,在天下诸侯和百姓中威望甚高,统治疆域不断扩大,是一位功德盖世的帝王。
  他自幼被仙师看中,传授神通法术,以及各种道德典籍,所以他还是一位神通广大的武者。在人族气运的加持下,五百年时间,他修炼到了法相境界,最后传位帝喾,功德圆满,天降功德,他借此机会一举凝聚**,成为转轮皇者境的武者,但终究是没能像三皇一般,突破到半步帝境或者极道帝境。
  帝喾治国,以信治国。
  帝喾继位后,一生勤勉图治,“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名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在位期间,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在位期间,迁都商丘,击退异族入侵,安定边疆,研究天文,推演历法,以德服众,以仁心诚信治国,用盘瓠平顶房王之乱,用后羿(此后羿非彼后羿,这是人族后羿,而不是祖巫后羿)平白难之乱。
  同样,五百年后,帝喾功德圆满,证得五帝之一果位,之后传位帝尧,便去了火云洞。
  帝尧继位,建都蒲坂,亦称尧都,后因水患迁都平阳。
  帝尧做天下共主,有其过人之处,他性格仁慈,聪慧好学,不因称帝而骄傲,他勤于政事,毫不懈怠。
  帝尧治国,以仁治国。
  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有而不骄横,高贵而不傲慢。
  帝尧治国,思贤若渴,虽然他属下人才济济,(他手下的人才有舜、契、葵、倕、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等)但他也唯恐埋没人才,所以在朝堂前设置了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百姓攻击他的过失。
  帝尧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
  帝尧在国家治理及思想文化方面,完善了刑律,制定法度,教民修德,提倡礼仪,改婚俗,将人伦,重孝道,谱音乐,制舞蹈,创围棋。
  在经济方面,他组织百姓创建手工作坊,作葛衣,泡果酒,制陶器,炼铜锡,组织民众抵御洪水,维护农业生产,修订历法,开创了生产力大发展的新时期。
  五百年后,帝尧禅位于舜,功德圆满。
  帝舜,又名虞舜,天生重瞳,又名重华,乃是颛顼五世后人。
  帝舜治国,凭孝治国。
  帝舜从小,就以行孝著称,为人称颂。
  帝舜继位后,重修历法,举行祭祀天地四时、山川神灵,天地祖宗大典。他重视民情与官吏考察,规定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功绩,明定赏罚。
  帝舜“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刻上五种刑法的形状,警戒犯罪,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设置鞭刑,扑刑,赎刑等刑法。
  帝舜在位期间,海妖祸乱天下,有水怪作怪,兴风作浪,造成天下水祸不断,帝舜亲自带领人族去治理水患。
  帝舜在位三百年,昆仑山中,元始再次出关。
  “白鹤,你去敲响警钟,召你师兄们到大殿,吾有要事要告于他们。”
  元始那平平淡淡的声音从悟道台上传了出来,使得殿外正与一个不老长青藤化形的大青根玩耍的白鹤童子一个激灵。
  “大青根,我好想是出现幻听了,我刚才听到了老爷的声音,怎么可能!老爷已经两千多年没有出关了?”有点呆头呆脑的白鹤童子下意识对着另一个青衣童子喃喃道。
  “我好像也出现幻听了……”大青根轻轻说道。
  两人对视一眼,心脏突然狂跳,继而转身对着殿门大声道:“是,老爷。”
  之后,两人连忙向着外面跑去,深怕少了一条腿,跑得不够快似的。
  “这两人……”
  元始摇摇头,不管那些,这大青根正是当初元始在永恒岛上收到的徒弟历练时所寻得的先天灵根,也是一天地至宝,这些年一直放在昆仑山中,这么多年,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有时常能够听到元始讲道之音,所以得以开启灵智,成功化形。
  这不老长青藤虽然比十大先天灵根稍差一筹,但也比其他灵根要好得多,化形之后,资质也是天才级别的,可是……
  元始摇了摇头,有些无语,这大青根如今的修为还是玄仙级别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资质差呢,身在昆仑山这样钟天地之灵气的神秀之山中,又有大能时常讲道,修为还如此之低,真不知道是怎么修炼的。
  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而是这大青根不喜欢修炼,平常时候,都不修炼,他喜欢的是赚钱。不是喜欢钱财灵宝什么的,而是喜欢赚钱的过程,而且经常忽悠人,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消耗在灵神界中,去忽悠那些新手,赚取钱财,并且还乐在其中。真不知道他的脑袋是怎么想的。若不是别人看在他是昆仑山的人,还真不知道就他这性格,能够活多久。
  不过,元始也不管这些,他人喜欢干什么,他也不会过多的去干预,他更不会强行要求他们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成仙作魔对于元始来说无所谓,只要是遵守他阐教的规矩就行。
  如他的徒弟们,也有的是大魔头,如金翅大鹏迦楼罗,经常去吞噬人族武者,再如黄金道人,喜欢做土匪,专抢富人钱财,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富人的钱财他拿得心安理得。对于这些,他一样没有多管。
  不过,想起大青根,元始也好久没有见过他永恒岛上那几个徒弟了,虽说那里有他的善尸在,并不会出什么事情,但还是让他有些不太习惯。
  或许,那件事情,可以让他们试试。元始在心中微微思索着。
  转念一想,元始哑然失笑,自己倒是执着了,以他如今的实力,他想去看什么人,只是转瞬间的事情,或者他的圣念便可以轻松触及到,可是现在还如同一个凡人一般,想着这些无聊的事情,真是该说自己这是凡心未泯,还是自作多情呢。
  “不过,那又怎样?”元始淡然一笑,走出闭关已久的悟道台,向着大殿外走去。
  是时候该出去走走了,大好河山,还没有出去过几次,每次都是有事才出去的,不然平时都是待在昆仑山参悟大道,难道我有宅男属性。
  元始默默想到。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天尊讲道
  玉虚宫天尊殿大堂之中,阐教众多二代弟子都在其中,分立两边,左边九人,右边八人。
  左边为首一人是阐教大师兄广成子,他身后依次是云中子,普贤真人,慈航真人,太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赤精子,道行真人,清虚道德真君。
  右边为首一人是燃灯道人,他身后依次是五色真君孔宣,金翅大鹏王迦楼罗,惧留孙,道行真人,清虚道德真君,灵宝大法师,黄金道人,黄龙真人。
  阐教其余的大多都是一些二代弟子们的坐骑、灵兽或者童子之类的人物,他们是没有资格进入天尊殿的,只有在元始讲道的时候,才能在门外听讲。
  此刻,见元始天尊还没有来,众仙议论纷纷,而议论的内容显然是此次元始召他们前来的目的。
  “大师兄,你身为大师兄,应该知道点消息,老师找我等前所,所谓何事?”
  慈航真人对着上首的广成子问道,其余人见此,也都纷纷朝这边看来,就连一入门就闭目不语的孔宣等人也仔细听着,他们也想知道元始的目的。
  广成子闻言,苦笑一声,说道:“我虽然为大师兄,但我也不知道老师所想。”,说道这里,他明显停顿了一下,略微沉吟后,他继续说道:
  “我想,或许是与人族五帝一事有关吧。”
  众仙闻言,也都各自微微颔首,显然是赞同广成子这话,不过,他们也不确定,他们老师元始圣主的想法,他们身为阐教弟子也不知道啊。
  之后,众仙又再次议论起来,开始各自询问一些道法上的见解,这段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