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85章

春秋战国-第85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有受冻挨饿的。草野的士人,等晏婴送东西而点火做饭的有七十余家。我家虽然俭朴,而父、母、妻三族人衣食丰足。本人好像吝啬,而群士衣食丰足,用这显示国君的恩赏,不是更好吗?”




秤锤虽小,却能压千斤

话未说完,右边又一人出来,指着晏婴大笑说:“大凡古代明君贤士,都是相貌魁梧、雄勇冠世,现在你身不满五尺、力不能缚鸡,只会用口舌,自以为能,难道不觉可耻吗?”晏婴看他,是公孙芈囊瓦,现为楚灵王车右。晏婴微微而笑,答道:“我听说秤锤虽小,却能压千斤;船桨虽长,却终在水中服役。南宫万虽力气绝大但被剁成肉泥。你身长力大,大概和南宫万相似吧?我晏婴自知无能,但有问必答,又怎么敢自逞口舌呢?”芈囊瓦不能对答,满脸通红。

    此时,左尹伍举打圆场,对晏婴和楚国众官说:“齐国贤士,果然名不虚传,各位何必以口舌言语相争呢?”宴会草草收场。

    第二天上朝,楚灵王接见了晏婴。楚灵王一见到晏婴,马上问:“齐国是不是很缺乏人才?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矮子来出使楚国?”晏婴说:“大王,齐国人多着呢。国都临淄人口百万,每人呼一口气,可以为云;每人淌一滴汗,可以如雨。行人来往川流不息,摩肩接踵,又怎能说没有人才呢?只是齐国有一个规矩,贤明之人出使贤国,不肖之人出使不肖之国,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而今我无才无德又最不肖,只好来楚国为使,希望大王原谅。”楚灵王被晏婴说得异常羞惭,心中却是对他暗暗惊异。

    接见使节礼仪完毕,正好乡野之人献橘子到。楚灵王先把一只赏赐给晏婴,晏婴就带皮吃了。楚灵王哈哈大笑说:“齐国人难道没有尝过橘子吗?为什么不剥开皮吃?”晏婴答道:“臣听说:‘接受君主的赏赐,瓜、桃不能削皮,橘柑不能剥开。’今天蒙大王赏赐,和我们国君一样,大王不曾下令叫我剥开,我怎么敢不整个吃下呢?”楚灵王顿时对晏婴敬佩起来,命他坐下,赏给酒食。

    又一会儿,四名武士绑着一名犯人从殿下经过。楚灵王突然问道:“犯人是什么地方人?”武士答道:“齐国人。”楚灵王说:“所犯的是什么罪?”武士答道:“犯了盗窃罪。”楚灵王就回头对晏婴说:“齐国人习惯做盗贼吗?”晏婴知道楚国是故意为之,借此来侮辱齐国,嘲笑自己,就说:“我听说:‘橘逾淮则为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土不同。齐国人生活在齐国,不做盗贼,到楚国,就当盗贼,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他这样,这和齐国有什么关系呢?”楚灵王苦笑了挺长一阵时间,心里说:“寡人本想要羞辱晏婴,不想反被他羞辱了。”就以礼相待,晏婴胜利返回齐国。




已受她终生托付

齐景公赞赏晏婴出使楚国之功,赏给他贵重皮裘,并要增加他的封地,晏婴都不接受。齐景公又要扩大晏婴住宅,晏婴也是极力推辞。晏婴向齐景公奏道:“臣的家并不贫穷,由于君上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还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君上的赏赐够丰厚了。臣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百姓,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死后财物必然会转为别人所有,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齐景公对晏婴说:“先君齐桓公厚赏管仲,管仲接受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晏婴答道:“智者千虑,亦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臣的对吧?”晏婴再次拜谢而不敢接受,齐景公不住称赞晏婴。

    齐景公到晏婴家,看见一个又老又丑妇女处于女主人位置,就对晏婴说:“这是你的妻子吗?”晏婴答道:“是。”齐景公笑着说:“唉!寡人有爱女,年少貌美,就嫁给你吧。”晏婴答道:“女子年轻时貌美,老时难免丑陋。臣妻虽然现在又老又丑,可是从前臣已受她终生托付,臣怎么忍心背弃?”齐景公叹息说:“你不肯背弃妻子,又怎会背弃国君呢?”于是深信晏婴忠诚,拜他为相国。

    又是一年槐花香,蜂蝶照常绕。在大槐树下,齐景公问相国晏婴:“如何才能兴国安邦?”齐景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光复先君齐桓公的伟业,重振雄风。晏婴听后沉吟片刻,奏道:“臣陪君上到民间微服察访,回来后再议兴国大计,如何?”齐景公点头称好。

    君臣二人来到临淄的一个闹市,走近了一家鞋店。鞋店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鞋子,品种齐全,但是无人问津,生意清淡。齐景公有些不解,却见不少人都在买假脚。齐景公吃惊地问店主,店主神色凄然地说:“当今国君滥施酷刑,动辄对人施以刖刑,很多人被砍去了脚,不买假脚如何生产和生活呢?”齐景公听罢,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把名言刻在铜鼎里

回宫的路上,晏婴见齐景公闷闷不乐,知道刚才看到的那一幕对他刺激不小,于是奏道:“先君齐桓公之所以建树了丰功伟业,是因为他爱恤百姓,廉洁奉公,不为满足欲望而多征赋税,不为修建宫室而乱役百姓。选贤任能,君臣同心,才取得了雄视天下的霸业。”没等晏婴讲完,齐景公便打断了他的话:“相国的意思,寡人明白了。寡人也要效法先君,光大宗祠社稷。”

    察看鞋店,让齐景公触动很大。他知道自己深居宫中,对外面世界了解很少。为了有个全面了解,齐景公与晏婴等到齐国辖地巡查。

    到了纪地,当地人献给齐景公一个精美的原纪国制造的铜鼎。那铜鼎里边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八个大字。齐景公看了看,解释道:“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因为嫌它不能跑远路。”众人无不随声附和,赞叹齐景公理解深刻。晏婴在一旁思索良久,然后奏道:“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齐景公有些不服,反问道:“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警言,为什么还亡国了呢?”晏婴答道:“君子的主张应该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纪国虽把名言刻在铜鼎里,但是不能对照去做,能不亡国吗?”齐景公若有所悟,频频颔首,对众人说道:“大家要记住铜鼎里的格言。”

    齐国这边是槐花飘香,楚国那里是樟花刚落。就在齐国注重改善民生的时候,楚国却在疯狂路上越奔越快。楚灵王灭陈、蔡二国后,又把先前灭掉的舒鸠等小国居民迁移到荆山,百姓流离失所,道路上一片伤心怨恨之声。

    这些民怨,楚灵王不知道。在蔡洧的刻意奉承下,楚灵王自以为天下唾手可得,日夜在章华台上宴乐,还要派使节到周天子那里索要象征九州的九鼎,作为楚国镇国之物。右尹郑丹谏道:“当今齐国、晋国还很强大,吴国仍与我楚国作对,周王室虽然畏惧楚国,但对各国还有一定的影响,索要九鼎不可行。”楚灵王心中不快,便不说话。恰在此时,有人来报:徐国在吴国季札的出使影响下,与吴国结盟,共同对付楚国。楚灵王此时愤恨地说:“索要九鼎不可行,伐齐、伐晋、伐吴有困难,讨伐徐国还不简单吗?寡人就先讨伐徐国,接着攻伐吴国,从长江往东,土地都会属于楚国。如此的话,天下一半归属楚国了。”他就命薳罢、伍举、蔡洧奉世子芈禄守国,自己率大军讨伐徐国。




天降大雪,积雪厚达三尺

楚灵王派大夫屈寨率领兵车三百乘攻打徐国,自己与郑丹等人屯驻夷邑,住于章华台,牵制吴国,并声援攻徐兵马。

    此时正值冬天,天降大雪,积雪厚达三尺。楚灵王穿裘加披,出帐看雪。右尹郑丹来拜见,楚灵王说:“太冷了!”郑丹奏道:“大王重裘,身在皮帐,还冷得不好受,何况军士穿着单衣、露出脚踝、戴铁盔、穿铁甲、拿着兵器站在风雪之中呢?大王何不驾车返回郢都,召回围攻徐国的兵马,等来年春天天气和暖,再图进兵呢?”楚灵王说:“你说的很好!可是当今楚国强盛,攻陈伐蔡无所不克,当前徐国又是软弱,屈寨早晚一定有好消息。”郑丹应对说:“徐国和陈、蔡不同。陈、蔡靠近楚国,久在庇护之下,而徐国在楚国郢都东北二千里,又依附吴国而自重。大王使三军久停在外,受劳累、寒冻之苦,万一国内有变乱,军士必然会离心。”楚灵王笑着说:“穿封戍在陈县,弃疾在蔡县,薳罢、伍举、蔡洧奉世子守国,这好比有三个楚国,寡人有什么可以忧虑的?”楚灵王正在思谋是否班师之时,突然屈寨派人回报:“楚军屡屡打败徐军,现已紧紧围困住徐国都城。”楚灵王说:“徐国很快就灭。”于是就继续留在了章华台。

    从冬天到春天,徐国没亡,楚灵王也一直住在章华台,每天以射猎游玩为乐,不想回郢都。

    却说服侍蔡公芈弃疾的蔡朝吴,日夜考虑恢复蔡国,便和他的家臣观从商议。观从说:“楚王黩武远出,久久不回,内里空虚,外面怨恨,这是老天灭亡他的时刻。失掉这个机会,蔡国就没法重建了。”蔡朝吴说:“要恢复蔡国,该用什么计策?”观从说:“叛逆芈虔弑君自立,他的三位兄弟心中都不服,只是力量一时不够。如能借蔡公弃疾的命令,召来芈比、芈黑肱,引起内乱,则楚国郢都可得。得到郢都,楚王芈虔的巢穴已毁掉,他不死还能怎样?到下一个楚王的时候,蔡国一定能够恢复。”蔡朝吴听从他的计议,让他假传蔡公芈弃疾之意,从晋国召来芈比,从郑国召来芈黑肱。

    观从分别对芈比、芈黑肱二人说:“蔡公愿意用陈、蔡二地兵马,送二位公子回楚国,以对抗叛逆楚王芈虔。”芈比、芈黑肱大喜,一齐到蔡县来会蔡公芈弃疾。




郊外坑中埋牲与誓书

观从先回来报告蔡朝吴,蔡朝吴出城会见芈比、芈黑肱。蔡朝吴向二人说道:“蔡公实在没有这个意思,不过我们可以劫持他,实现两位公子的梦想。”芈比、芈黑肱面露恐惧,蔡朝吴说:“楚王芈虔游乐不归,都城中空虚无备,另外穿封戍虽封在陈县,他的心不亲近当今楚王。如果蔡公召他,一定前来。凭着陈、蔡两地兵马,袭击空虚的楚国都城,如探囊取物,公子不要怕事情不成功。”这几句话说透利害,芈比、芈黑肱才放心。二人说:“愿听您教导。”蔡朝吴请二人盟誓,为先王芈麇报仇。蔡朝吴有意在誓书上写上芈弃疾名字,依据盟誓规则,挖地为坑,将誓书放在祭牲上面埋好。

    事毕之后,蔡朝吴领芈比、芈黑肱进入蔡城。蔡公芈弃疾正在用餐,猛见三哥、四哥到,出乎意外,不由大惊。芈比、芈黑肱抱住芈弃疾大哭说:“叛逆芈虔无道,杀死侄儿楚王芈麇,又逼得我们逃亡在外。我们二人这次来,是要借你兵力为楚王芈麇报仇。事成之后,一定把王位给您。”芈弃疾惊慌失措道:“请慢慢商议。”蔡朝吴说:“二位公子饿了,有饭一起吃吧。”芈比、芈黑肱吃完,蔡朝吴就向众人宣布:“蔡公召来二位公子,共举大事,已在郊外盟誓。”芈弃疾制止说:“不要诬赖我!”蔡朝吴说:“郊外坑中埋牲与誓书,难道没人看见吗?蔡公您不必再隐讳,只有快快成事,共取富贵,才是上策。”蔡朝吴又在街上大喊道:“楚王无道,灭我蔡国,现在蔡公答应我们复国,你们都是蔡国百姓,难道能忍心宗祭沦亡?可一起随蔡公及二位公子,共同进入楚国郢都。”蔡城人听见呼喊,一时都集合起来,各拿器械,聚到蔡公芈弃疾门口。

    蔡朝吴向芈弃疾说:“人心已齐,您应赶快安抚使用,不然要有变乱!”芈弃疾气愤地说:“你逼迫我上虎背吗?”蔡朝吴说:“我是推蔡公您去坐王位呢!”芈弃疾想了想,叹了口气,说道:“该用什么办法?”蔡朝吴说:“应与二位公子会合,把蔡国军民集合起来。我去游说陈公穿封戍,让他也率领兵马随你而行。”芈弃疾答应了。

    芈比、芈黑肱率领手下众人和蔡公芈弃疾会合。

    蔡朝吴派观从星夜赶往陈县,欲见陈公穿封戍。路上,观从遇到陈国人夏啮,这人是夏徵舒的后人,和观从平素相识。观从告诉夏啮恢复蔡国之心,夏啮说:“我在陈公门下做事,也在商量恢复陈国的办法。现在陈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