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84章

春秋战国-第84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简的后面,韩起及宋、齐等国大夫,都签署了名字。韩起派大夫狐父到申地去见楚灵王。蔡洧见各国不肯发兵救蔡国,号哭而去。




有“当璧而拜”的祥瑞

晋国大夫狐父到申城把信简呈上,楚灵王开信看了看,笑着对狐父说:“蔡国早晚就要拿下,你用空话解围,拿寡人当三尺童子吗?你去回禀你们国君,陈、蔡是我国属国,和你们北方无关,不劳照管。”狐父再要苦求,楚灵王猛然起身进里面去了,无片纸回信。

    狐父怏怏而回。晋国君臣虽然痛恨楚国,但也无可奈何。

    蔡洧回返蔡国,被楚国巡查军士抓获,押到楚国公子芈弃疾帐前。芈弃疾胁迫他投降,他不肯,芈弃疾便把他囚禁在后军。芈弃疾知道晋国不派救兵,攻城越发凶猛。蔡归生说:“事情危急了!臣要拼上一条性命直到楚营,游说他们退兵。万一肯听,也可免遭生灵涂炭。”世子蔡有说:“城中调度,全仗您,您怎么可以扔下我离去呢?”蔡归生答道:“世子您如果不肯舍我,我的儿子朝吴可派。”世子蔡有召来蔡朝吴,含泪派他前往。

    蔡朝吴出城见楚国公子芈弃疾,芈弃疾以礼相待。蔡朝吴说:“公子重兵来到蔡国,蔡国知道必然灭亡,只是不知罪过所在。如果因为先前的国君蔡般失德,不被宽赦,可是世子有什么罪?蔡国的宗庙有什么罪?万望公子怜悯而详察。”芈弃疾说:“我也知道蔡国没有灭亡之理,但是受命令攻城,如果无功回报,一定获罪。”蔡朝吴说:“我还有一句话,请公子您让左右都退下。”芈弃疾说:“你尽管说吧,我的左右没有妨碍。”蔡朝吴说:“楚王得到国家也不是正路,公子难道不知道这个?凡是有良心的人,没有不怨恨气愤的!楚王在国内竭尽民脂民膏大兴土木,在国外竭尽将士血肉进行战争,贪得无厌,先是灭掉陈国,现在又诱杀蔡灵侯。公子不念贵国先王被害之仇供他驱使,如果百姓怨恨起来,公子您也要分担一半了!公子贤明,颇有声誉,又有‘当璧而拜’的祥瑞,楚国人都想由公子您做楚王,公子如能反戈向内,声讨楚王弑君害民之罪,百姓一定响应,到时谁能和公子您对抗呢?公子如能听在下愚计,我愿率蔡国之人做公子前驱。”芈弃疾生气道:“匹夫竟敢用巧言离间我们君臣!本应斩首,暂且寄下你的脑袋,替我传话给你们世子蔡有,快快自缚投降,这样还可留一口气。”吆喝左右把蔡朝吴拉出营去。




大王暴虐,不会善终

这芈弃疾未斩蔡朝吴,已是心有所动。刚才蔡朝吴说的“当璧而拜”的话,让芈弃疾想起了楚国的那段往事——

    当初,楚共王无嫡子,只有宠妾生的五个儿子:老大芈昭,即楚康王;老二芈围,即楚灵王芈虔;老三芈比;老四芈黑肱;最小的即芈弃疾。楚共王要在五个儿子中立一人为世子,心里决定不下来,便祭祀祖先,捧着璧暗中祷告说:“请求祖先在五人之中,选出一个贤明而有福气的,让他主持国家。”就把璧秘密埋在宗庙的屋中,暗记其处,让五个儿子各斋戒三天,进入宗庙,依照长幼顺序依次拜谒祖先神位,看谁拜谒时在璧上,就是祖先所选立的人。芈昭先入,跨过埋着的璧,在它前面拜。芈围拜时,手肘在璧的上面。芈比、芈黑肱二人,离璧甚远。芈弃疾当时年纪还小,让保姆抱进来拜谒,正在璧纽之上。楚共王心中知道祖先保佑芈弃疾,宠爱更加厉害。由于楚共王死时,芈弃疾还未长大,所以芈昭先立为楚王,可是知晓埋璧之事的楚国众官,人人相信芈弃疾会在今后即位楚王。

    今天蔡朝吴说到“当璧而拜”的祥瑞,芈弃疾害怕这话传出去被楚灵王忌恨,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假装生气赶走了他。

    蔡朝吴回到城里,讲了芈弃疾的话。世子蔡有说:“国君为国家而死,乃是正理。我虽未完成父君的丧事而继位,可是已经摄政守国。我应当和这城一起存亡,岂能向仇人屈膝,成为俘虏去做奴隶呢?”于是坚守更为用力。

    从楚军夏天四月包围开始,直到冬天十一月,楚军未能攻破。这时,蔡归生积劳成病,卧床不起。城中粮食吃光了,有一半人饿死。守城军士又饿又累,不能对敌。一个灰蒙蒙之日,楚国军士像蚂蚁一样爬上城墙,城被攻破了。世子蔡有端坐城楼,束手接受捆绑。芈弃疾进城,安抚居民,把世子蔡有押上囚车,和蔡洧一起送到楚灵王处报捷。因为蔡朝吴曾说“当璧而拜”的话,留下他没送往楚国。不久,蔡归生死了,蔡朝吴就留下服侍芈弃疾。

    这时楚灵王已回郢都,梦见神人来拜访,自称是九冈山之神,向楚灵王说:“祭祀我,我让你得到天下。”楚灵王醒后大喜,就命起驾到九冈山。正好芈弃疾捷报到,楚灵王就命拿蔡国世子蔡有当作祭品,杀了祭神。大夫申无宇劝谏道:“商纣王暴虐,周文王仁慈,商朝因此灭亡,周朝因此兴起。先王楚庄王灭国许多,但一般不杀亡国之君,所以称霸诸侯。请大王慎重!”楚灵王说:“他是叛逆国君蔡般之子、罪人后代,怎么能和诸侯相比?他的命运正该像牲口一样。”申无宇退下叹息道:“大王暴虐,不会善终!”第二天就告老回家。




区区天下,不肯给寡人

蔡洧见世子蔡有被杀,哀哭三天。楚灵王认为他忠君,就释放并且任用了他。蔡洧因为父亲被楚灵王所杀,私怀复仇之心,因而接受任命。

    蔡洧是个有心计之人,他暗暗想道:“老虎攻击前,总是要先俯下身子,收起爪子,放轻脚步,老虎之所以称霸山林,是因为它懂得抑制自己。”蔡洧又想道:“要想让一条狗灭亡,一个不错的办法就是让它疯狂,因为疯狗必然招来棍棒乱打。申无宇想让楚王学会克制,成为老虎,可他不听,这真是好事呀!既然他不想成为老虎,那么我就想法让他成为疯狗。”蔡洧不由狂喜。为使楚灵王疯狂致其灭亡,蔡洧鼓动楚灵王说:“众诸侯所以服侍晋国而不服侍楚国,是因为离晋国近、离楚国远。现在大王占领了陈国、蔡国之地,和中原相接,如果加高扩大城墙,各置千乘兵车,向各国示威,四方谁敢不服?这之后,再向吴国用兵。先征服东南,后图攻西北,大王您就可以代替周朝而成为天子。”楚灵王大喜,全然不知中了蔡洧的“疯狗”计划,于是重修陈、蔡城墙,扩大一倍,加高一倍。用公子芈弃疾做蔡公,以酬劳他灭掉蔡国功绩。楚灵王又在蔡洧劝说下,到处修筑城池,据守楚国要害。

    楚灵王以为自此没有比楚国更强大的国家了,指日就可得到天下,便召太卜融用龟甲占卜,问:“寡人何日为王?”太卜融说:“大王已称王了,还问什么?”楚灵王说:“楚国和周朝并立,不是真王。得到整个天下,才是真王。”太卜融用火烧龟甲,龟甲裂开,太卜融看了看说:“从占卜情况看,天下还得不到。”楚灵王把龟甲扔到地上,捋起胳膊大叫:“上天啊!区区天下,不肯给寡人,那何苦生下寡人呀?”蔡洧在旁,上前奏道:“事在人为,那烂龟甲能预示什么呢?”楚灵王又欢喜起来。

    蔡洧说得没错,加高扩大城墙,向各国示威,四方谁敢不服?众诸侯畏惧楚国强大,小国都来朝贡,大国也派使节修好,进贡的各国使节,路上不断。齐国大夫晏婴,奉齐景公之命,也来出使楚国。

    楚灵王对群臣说:“晏婴身不满五尺,可是贤名传遍各国诸侯。当今海内各国,只有我们楚国最强。寡人要羞辱晏婴一番,以显示楚国的威风,各位有何妙计?”太宰薳启疆奏道:“晏婴善于应对,一件事不足以羞辱他,不妨如此。”薳启疆说了捉弄晏婴办法,楚灵王听后极为高兴。




出使狗国,从狗门进

薳启疆连夜派人,在郢都东门旁边,另外开凿一个小洞,刚好五尺高,吩咐守门官吏说:“等齐国使节到达时,要把城门关闭,叫他从洞中进城。”

    这一天,齐国大夫晏婴身穿破裘,轻车瘦马来到楚国郢都东门,见城门不开,就停车不动,让车夫叫门。守门关吏指着洞告诉晏婴说:“大夫从这个洞出入,宽敞有余,哪里用得着开城门?”晏婴哈哈大笑说:“这是狗门,不是人出入的!出使狗国,从狗门进;出使人国的,还得从人门进。”楚国守门关吏把他的话飞报楚灵王。楚灵王说:“寡人要戏弄他,反被他戏弄了。”就命令打开东门,请晏婴进城。

    晏婴看到郢都城墙坚固、市井稠密,不由暗暗赞叹。晏婴正在观看,忽见两辆车从大道而来,车上都是精选的出色壮汉,高身量,长胡须,盔甲鲜明,手握大弓长戟,样子好像天神,来接晏婴。楚国用意很明显,是想借壮汉高大来显出晏婴矮小。晏婴说:“今天为修好而来,不是打仗,为什么用武士?”将这些人喝退一旁,驱车直进。

    晏婴来到了馆舍,楚国众官为他洗尘接风。

    楚国郊尹斗成然首先发言道:“齐自姜太公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车千乘,足可以与楚匹敌。为什么自齐桓公称霸中原之后,昙花一现,再也不能领导诸侯了呢?以齐国国土之宽广、人口之众多、国家之富庶,加上大夫您的才智,怎么就不能再度崛起中原呢?反而向我楚国结好,这太让人费解了。”晏婴答道:“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先前自周失政于诸侯之后,诸侯连年征战,霸主迭兴,齐国称霸于中原,秦国威振于西戎,楚国称雄于荆蛮之地,这一切固然有人为的因素,可大多数靠的是天意。先前以晋文公的雄才大略,尚且逃亡四方。秦穆公霸于西戎之后,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然其死后子孙衰弱,再也难振往日之雄风。就连你们楚国也自楚庄王之后,常受吴、晋二国的骚扰,困苦不堪。难道只有齐国衰弱不成?今日齐国前来交好结盟,这只是诸侯之间的友好往来罢了。你祖先斗子文是楚国名臣,了解时势,通达权变,你大概不是他嫡系后裔吧?你本应通晓‘随机应变’这四个字的含义,可怎么却也问出这样愚蠢的问题呢?”斗成然满脸羞惭,缩着脖子退回。




阳匄也不敢再去辩解

楚国大夫阳匄不服气,质问晏婴:“你自以为是随机应变之士,然而自崔杼、庆封作乱以来,齐国臣子铎父、襄尹等人,尽节为义而死,田须无有马车不过十辆,也离开这些人。你多年为官,上不能讨贼,下不能死节,你不觉得羞愧吗?为什么还留恋名誉地位迟迟不肯离去呢?”晏婴正色反驳道:“做大事的人,不必拘泥于小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只知道君主为国家的社稷而死时,作臣子的才应该与之同死,而今先君并非为国家社稷而死,那么我为什么要随随便便从先君而死呢?那些死的人都是愚人,而非忠臣。我虽不才,但又怎能以一死来沽名钓誉呢?况且在国家有变时,我不离去,乃是为了迎立新君,为的是保存齐国的社稷,并非贪图高位呀。假使每个人都离开了朝中,国家大事又有谁来做呢?并且国家内乱,哪一国没有发生过呢?你们楚国不是也有这种事吗?又何必责怪我们呢?”晏婴没有直说楚灵王也是弑君篡位,阳匄也不敢再去辩解。

    右边又一个人出来说:“你刚才说你是为了迎立新君,以保存齐国社稷,话太夸张了。崔氏、庆氏勾结图谋,栾、高、田、鲍四家互相并吞,你观望其间,并不见你出过什么谋略,无非因人成事而已。尽心报国的人,就止于这样吗?”晏婴看他,是右尹郑丹。晏婴笑着说:“您知其一,不知其二。崔、庆二家盟誓,我晏婴独不参加。四家作乱,我晏婴在国君处。应该刚强还是柔和,看时机而行动,主要在保全君主、国家,这岂是旁观的人所能看清的?”郑丹不语。

    右边又一人出来说:“大丈夫匡正时势,得遇君主,有大才略,一定有大的抱负,依在下愚见,你未免为鄙陋、吝啬的人。”晏婴看他,是太宰薳启疆。晏婴说:“你怎么知道我鄙陋、吝啬呢?”薳启疆说:“大丈夫为明主做官,贵为大夫,必然服饰华美,车马壮观,以显示国君的恩赏,为什么破裘瘦马出使外国,难道是俸禄不够用吗?而且我听说你少年时穿的狐裘,三十年未换,举行祭祀时,猪腿盖不住祭祀器具,不是鄙陋、吝啬,是什么?”晏婴拍掌大笑说:“您的见解,何其浮浅!我晏婴从入朝为官以来,父亲一族都穿皮裘,母亲一族都有肉吃,至于妻子一族,也没有受冻挨饿的。草野的士人,等晏婴送东西而点火做饭的有七十余家。我家虽然俭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