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51章

春秋战国-第51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成公听说楚国战败后,十分害怕,便从襄牛逃到了陈国。有人在卫成公面前造谣说:“大夫元咺已立公子叔武做国君了。”卫成公羞恼成怒,便把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元咺儿子杀掉了。大夫元咺听说后,吞下冤屈,没有背叛卫成公,而是一如既往地奉侍卫叔武在国摄政。见晋国没再讨伐卫国,卫国大夫宁俞等人便去迎接在陈国的卫成公回国。卫成公等人秘密潜回时,卫叔武正在洗发,闻听卫成公回国,很高兴,用手抓着头发跑出来,不料却被卫成公的卫兵射死。大夫元咺无奈,只好逃亡到晋国,求见狐偃。




第一个国际法庭

晋文公闻听卫国之变动,感叹道:“寡人身为盟主,一定要给卫国一个公道。”赵衰说:“会盟就要有个合适的地方。现温邑已归晋国,当年,姬带与后叔隗曾在那居住,馆舍齐全。如果与诸侯会盟,温邑最适宜。”晋文公非常高兴,当即向各国发出邀请,约定冬季在温邑会盟,并特地给秦穆公另书一信,邀其参与中原事宜。

    秦穆公与众臣商议,上卿百里奚说:“秦国弱时偏安一隅,今秦国沃野千里,自当问路中原。”秦穆公甚是兴奋,便决定与会。

    卫成公也接到邀请,但不敢赴会,派大夫宁俞代其到温邑。

    到了冬季盟会这天,晋文公、秦穆公、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侯并一些小国国君在温邑会合。

    面对各国诸侯,卫国大夫元咺哭讼卫成公之无情无义,大夫宁俞身为卫成公代言人,一一辩解。宁俞说:“我国君上知道公子叔武无辜后,痛苦不已,杀掉了射杀公子叔武之人,非无情无义也。”晋文公怒道:“人死不能复活,其罪怎能开脱?”众诸侯一起商议,多数认为元咺胜诉,卫成公当诛。鲁僖公曾与卫成公结盟,此次来温邑,已受卫成公所托,便出面道:“卫君当诛,但应交周天子处理。”众诸侯都说有理,晋文公便只好依众人之言,遣人到卫国,通知卫成公到洛阳领罪。

    卫成公慑于众威,不敢不去。晋文公又派卫国大夫元咺回到卫国,扶立公子卫瑕执掌国政。念大夫宁俞其忠,赦免了他,让其去洛阳为卫成公送衣食。

    秦穆公在温邑与晋文公依依分别,秦穆公说:“它日如有军旅战事,晋国出兵,秦国当相助。”晋文公也说:“如秦国出兵,也请晋国相助。彼此同心协力,绝不坐视不管。”会盟结束,众诸侯各自回国。

    此时,曹共公还被拘禁。为了获释,便派一能说会道的内侍寺人犁携带厚礼前往晋都绛城活动。恰逢晋文公积劳成疾,梦见一个盛装的妖怪向他讨饭,晋文公喝叱起来,那妖怪便退去了,但晋文公的病势却愈加严重了,于是传令神算子卜偃占卜询问吉凶。

    寺人犁乘机将重礼送给卜偃,请他借鬼神替曹共公求情。卜偃心里道:“我本来就要劝君上履行信诺,释放曹君,没想到他竟然派人找上门来了。”便答应了寺人犁请求。




喜欢杀儿子的郑文公

见到晋文公后,卜偃奏道:“齐桓公主持会盟而封异姓国家,现在君上主持会盟而灭同姓国家。曹国国君,与君上您本是姬姓同宗,会合诸侯而灭掉兄弟之国,是不符合礼仪的。曹国和卫国一样被伐,之后君上答应让他们复国,现在只有曹国不能复国,这是不讲信用的。罪过相同而惩罚不同,这是不符合刑律的,因此惊动鬼神,让君上患病。如君上想康复,当释放曹君。”晋文公相信卜偃的神算,便立即传令恢复了曹共公的君位,割让给宋国的田地,也归还给曹国。

    曹共公被释,写信向晋文公致谢。晋文公心情一高兴,病也好了。

    身体康复后,晋文公想起了当年流亡生涯,便对赵衰说:“曹、卫之耻已经雪了,只有郑国的仇没报,你有什么办法?”赵衰答道:“郑国是中原的咽喉之地,所以齐桓公要统领天下,每每必争夺郑国之地。今郑国坚定依附楚国,而拒绝参加我晋国两次会盟,可以讨伐。”晋文公遂上朝对群臣讲:“郑国无视盟主号召,频频向楚王进献诚心。寡人打算联合诸侯兴师问罪,你们看怎么样?”狐偃说:“当联合哪路诸侯?”晋文公说:“温邑会盟时,秦国说秦、晋联动,这次去,可以联合秦国。”先轸奏道:“征讨郑国,晋国力量足矣。如果同秦国一道讨伐那里,还会出现争抢问题,不如只用本国兵马。”晋文公说:“郑国邻近晋国,而远离秦国,秦有什么利可图?”便差人出使秦国,将出兵日期告诉秦穆公。

    晋文公临出征时,叫郑国公子姬兰随同前往。这姬兰就是当年梦见神人赠送兰草的燕姞所生。虎毒尚且不食子,可郑文公在杀了儿子姬华、姬臧后,又杀了三个,六个儿子只剩下一个姬兰了,不得已逃亡到晋国,官至晋国大夫。晋文公即位后,姬兰左右周旋,忠诚谨慎,很得晋文公喜欢。晋文公此行,要请他做向导,姬兰推辞说:“郑是下臣的祖国。君上要征伐郑国,下臣不敢参与这事。”晋文公说:“你真是不忘本呀!”便留姬兰在晋国国内。见姬兰不忘本,晋文公便有了扶植他做郑君、让郑亲晋背楚的打算。

    秦穆公领着百里奚及秦军,晋文公领着狐偃及晋军,将郑国都城新郑围得水泄不通,急得郑文公手足无措。

    郑国上卿叔詹献策说:“秦、晋联合出兵,势头十分锐利,不能与之相争。当下惟一可行之策,是求得一个巧舌善辩之人,去劝说秦君,使他退兵。秦国如果退兵,晋国的势力也就孤立了。”郑文公问:“谁可以去游说秦君呢?”叔詹答:“烛武可以。”郑文公问:“这个人是谁?”叔詹说:“一个养马吏,年过七十,口悬江河,舌摇山岳,请君上予以恩赐,派他去游说!”郑文公便召烛武入朝。




我哭郑国,同时也哭秦国

烛武很快来到,只见他须发斑白,脊背佝偻,步履蹒跚,朝掌上的人看了无不含笑。烛武拜见了郑文公,奏道:“君上召老臣有什么事情?”郑文公说:“听说你舌辩过人,烦请你说退秦军,寡人将同你一道执掌国事。”烛武又拜了拜,推辞说:“老臣才疏学浅,在青壮年时,尚不能建立尺寸功劳,何况如今衰老了,筋疲力竭了,怎能去说动千乘兵车呢?”郑文公道:“这么多年来,你不被重用,是寡人的过错。今天封你为大夫,请你务必前去走一趟。”叔詹在一旁帮着说道:“君上任你为大夫,就不要再推辞了。”于是烛武受命而去。

    军士用绳子将烛武从城上放下去,烛武径直奔向秦营。秦兵把守寨门,不许他进去。烛武就在营外放声大哭,校尉将他擒拿禀见秦穆公。

    秦穆公问:“你是谁?”烛武说:“郑国大夫烛武。”秦穆公问:“你哭什么事情?”烛武说:“哭郑国将灭亡了!”秦穆公又问:“你哭郑国灭亡,怎么能在我们寨外?”烛武说:“我哭郑国,同时也哭秦国。郑国灭亡了不足惜,只可惜的是秦国呀!”秦穆公大怒道:“胡言乱语!”烛武面无惧色,说道:“秦、晋两国合兵攻郑,郑国灭亡,不必说了。可郑国灭亡,对秦国有害无益呀?”秦穆公说:“你说有害无益,从何说起?”烛武说:“郑国在晋国的东面,秦国在晋国的西面,东西相距千里之遥。秦国往东,隔着晋国,往南隔着周王室直辖的王畿之地,能穿越周、晋而拥有郑土吗?郑国虽然灭亡了,每一尺土都归晋国所有,这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呢?秦、晋两国,毗邻并立,实力不相上下。晋国越强,相对来说秦就越弱。替它国兼并土地,以削弱自己国家,聪明的人决不会干这种事。当年,晋惠公曾许诺将河西五城让给贵国,可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君知道的。君对晋国施恩数年,见过晋国对君有分毫的报答吗?晋国的欲望是不满足的,现在晋国已想把郑国当作东部疆土,以后还会扩张西部疆界。到时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当年,晋国假虞伐虢,愚蠢的虞废公帮助晋国灭亡了自己,请君引以为鉴呀!现今晋国对秦国的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既哭郑又哭秦呀!”秦穆公静听良久,叹了口气说:“大夫的话对呀!”百里奚此时在旁,向秦穆公说道:“烛武是个狡辩的人,要离间我们两国友好,君上不能听他的!”就在秦穆公犹豫间,烛武又说道:“君如果撤兵回国,郑国一定背楚投秦。君如在东方有什么事情,比如行李往来,取道郑国,就如同君的外府别舍一样方便。”秦穆公大喜,立即同烛武盟誓。




叔詹神色坦然地就要往大鼎里跳

为表秦之诚意,留下秦国大夫杞子并两千军士帮助郑国守城。秦穆公也不通知晋文公一声,暗地里班师回国了。

    这时有探子报进晋营,晋文公勃然大怒,狐偃上前说:“秦军虽已撤去,但肯定相去不远,臣请求率一军追击他们。秦军有归心,必定没有斗志,我们可一战取胜。如果打败秦兵,郑国必然闻风丧胆,不攻自破。”晋文公想了想,说道:“不行呀。寡人过去靠了秦国的力量,才得以归国。如果不是秦君帮助,寡人哪能到今天这步天地?像楚国成得臣那样无礼,寡人还退避三舍,以表报恩之心,何况是秦国了。”

    郑文公见晋军不退,心里依旧焦急万分。上卿叔詹说:“臣想,晋君已有回国之意了,因为秦军帮助郑国守城,与郑开战,就是与秦开战。”叔詹自告奋勇,前往晋营讲和。

    晋文公知道当年郑国上卿叔詹曾劝郑文公杀掉他,加上此时心情不好,便对叔詹顿生杀意。晋文公命人架起大鼎,要活烹了他。叔詹面无惧色,他手扶大鼎,从容高呼道:“我叔詹料事能中,智也;尽心为国,忠也;临死不惧,勇也;杀身赎国,仁也。像我这样的大臣却要被烹,从今后,为臣者不要再学叔詹!”说完,叔詹神色坦然地就要往大鼎里跳。闻听此言,晋文公立即敬佩起叔詹的忠心和大无畏来,当即命人拦住叔詹。

    晋文公设宴款待郑国上卿叔詹,晋文公说:“公子姬兰有礼且有义,如果为郑君,则晋、郑一定会友好相处。”叔詹说:“公子姬兰是我君上惟一儿子,早晚必承大业。我这就回去劝谏我的君上,请他召回姬兰,立为世子。让郑、晋永远友好下去。”叔詹回到郑国都城新郑,晋文公也就撤兵走了。

    撤兵路上,接近洛阳时,晋文公突然想起卫成公还在周天子直辖下的大牢。温邑会盟时,晋文公本想将卫成公处死,但鲁僖公这么一建议,便将他送至洛阳。周襄王觉得卫成公罪不至死,便一直拖延不办。这时,晋文公觉得自己盟主光环被这件事遮暗了,同时伐郑不得胜的怨恨也转到了卫成公身上。晋文公便派医衍去秘密毒死卫成公。

    宁俞一直在卫成公身边,见到晋国秘密使节医衍,便认定其来者不善,于是好酒好菜伺候。医衍见宁俞诚恳,便说出了自己以毒酒害死卫成公的使命。宁俞机灵说道:“最近听说曹君获释,是因神算子卜偃的一句话。如果你以少量的毒酒给我家主人,而假言鬼神的事情,晋君一定不会怪罪你。我们主人也会有一点儿薄礼给你。”医衍会意。当醉醺醺的医衍临走时,宁俞送给他一匣宝玉。




真正原因,医衍与宁俞清楚

第二天,晋国秘密使节医衍端着一小瓦罐酒强迫卫成公喝下。才灌下两口,医衍突然大叫一声,栽倒地上,不省人事,瓦罐也碎落在地上,药酒洒了一地。宁俞故意大惊小怪,叫左右扶起医衍。半晌,医衍才苏醒过来,问他什么缘故,医衍说:“刚才灌酒时,忽见一神人,自天上下来,直入屋中,对我说:‘奉了叔虞的命令,来救卫君。’然后用重锤打落酒罐,叫我丧魂落魄!”这“叔虞”就是晋国始祖。围过来的人皆感惊奇,其实真正原因,医衍与宁俞清楚。

    卫成公虽然喝了两口毒酒,但又稀又少,因此中毒不深,稍微有点儿不适,很快就痊愈了。

    医衍回到晋国,将这事回报给晋文公。晋文公信以为真,也就不治医衍之罪。

    此事很快传到了鲁国,大夫臧文仲对鲁僖公奏道:“卫君大概没有罪了。刑不过五种,大刑是用甲兵讨伐,其次是用斧钺杀戮,中刑是用刀锯断肢,再次是用钻笮毁容,最轻的是鞭打,没有用毒酒暗害这一种。用甲兵、斧钺杀死的在野外执行,用刀锯处死的在菜市、朝堂执行,五种刑法三个场所,这些都没有隐蔽执行的。现在晋人毒死卫君不成功,也没有降罪于执行人,是想避去暗害的嫌疑。倘若有诸侯出面替卫君求情,卫君一定会得到赦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