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39章

春秋战国-第39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勇士:“有谁愿留下做官,寡人一定重用。”勇士们齐声答道:“我们都是山野之人,这次只为报答国君大恩而来,并不想做官!”秦穆公又要重赏他们,三百勇士不受而去,秦穆公又是感叹不已。

    秦穆公清点人马,不见了大夫蹇丙,当即派军士四处搜寻。有人听到一个土井中有呻吟之声传来,下去探看,发现正是蹇丙和屠岸夷两人。二人在拼斗中摔入井中,都已力脱昏死,但仍紧紧扭在一起,不肯放松。军士用力将两人分开,抬到兵车上,拉回秦军大营。

    秦穆公迎上前去询问蹇丙,此刻蹇丙已不能答话。有人曾在战场上看到两人打斗对敌,便将经过奏明秦穆公。秦穆公叹道:“这两人都是英雄好汉。”转头问众人:“有谁认识这员晋国勇士?”公子嬴絷走到车前看了看说:“此人正是晋国勇士屠岸夷,臣在晋国见到过他。”秦穆公问:“此人能留下为我秦国所用吗?”嬴絷摇头答道:“反复无常,先反脸杀死他的主子东关五和幼君卓子,又参与杀害他的好友骓遄以及邳郑等九人,今日就该将他就地处决。”秦穆公于是下令将屠岸夷斩首。秦穆公不忘解下自己的锦袍,亲手为蹇丙盖上,派人将他送回秦国就医。

    秦穆公大获全胜,提审晋惠公及虢射、韩简等人。秦穆公说:“你们君臣曾说,要想得到晋国粮米须得用兵来取,于是寡人就来了。”晋惠公等人皆低头不语。韩简跪下道:“请贵国可怜我国国君的愚蠢,从宽发落,在下感激涕零。”秦穆公说:“晋国难得有这样的忠臣。寡人只将昏君夷吾留下,放你们回去筹粮。你们好自为之。”秦国公子嬴絷对虢射说:“不久前,你何等趾高气扬!我本可以请我国君上将你杀掉,以惩诫那些破坏秦晋关系的人。但我们一直行仁义,我们不会因为你而坏了我们贤名。”虢射胡子不停抖动,他明白他的命现在是用一根头发丝系着,稍有点儿风就会将头发丝吹断。为了筹粮赈灾,秦穆公将虢射、韩简等人放走,然后押着晋惠公,秦军拔营返回。




早晨进入,我就晚上自焚

大军返回秦国境内后,秦穆公将群臣召来议道:“寡人先前接受天帝之命,平定晋乱,扶立夷吾为君,夷吾却对寡人忘恩,对寡人忘恩,也就是对天帝负义。现在寡人想将他处死,祭祀天帝,以答谢上天的佑助,众位看如何?”公孙嬴枝反对说:“万万不可,晋国是个大国,如将其国君处死,晋国必会与我秦国结下深仇。到那时冤冤相报,如何得了?”秦穆公问嬴枝:“那么我们究竟是该将他放逐呢?还是囚禁呢?”嬴枝答道:“囚禁他,等于囚禁一个废物;放逐它国,他必会重新图谋返回晋国,不如把他送还晋国。”秦穆公不解地问道:“那我们不是前功尽弃了吗?”嬴枝答道:“我们自然不会这样轻易将他放回,他第一须将河西五城归还我们,第二须把晋世子晋圉留在秦国为人质。这样一来,不仅晋国国君终身都不敢再与秦国为敌,而且日后父死子继,我们扶立世子晋圉为君,世子晋圉也会对我秦国感恩戴德。能使晋国世世代代听命于秦国,这对秦国不是更有利吗?”秦穆公听完大喜,称赞嬴枝道:“你真是谋深智远呀,连百年以后的事都考虑得这么周详!”正在这时,有宫中内侍紧急报告秦穆公。

    原来秦穆公夫人伯姬是晋惠公之姐,不忍心看到弟弟被辱,听说晋惠公将要来到,便领着子女登上高台,踩着柴草,派内侍告诉秦穆公:“上天降下灾祸,让秦、晋两国不是用礼相见而是兴动甲兵。如果晋君夷吾早晨进入雍城,我就晚上自焚;晚上进入雍城,那么我就早晨自焚,请夫君裁夺。”秦穆公哈哈一笑,让内侍回报夫人马上将放回晋惠公。秦穆公命人将晋惠公扣押起来,等待晋国来讲和。

    且说晋惠公被俘后,想到自己多次惹恼秦穆公,料想自己活不成,便派人告诉在晋国主持朝政的大夫吕省:“寡人已经给国家带来了耻辱,为了弥补寡人过失,请把晋国大批公田赏给有功之臣,厚待国人,并占卜一个吉日,让世子晋圉就任国君吧。”吕省等人闻讯后,一齐号哭。

    吕省向众人说:“国君不为自己在外受辱而担忧,反而为国家、为群臣、为国人着想,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国君?”众人问:“怎么办才好呢?”吕省说:“修缮国政,修理武器,用心辅助继承人。如果这样做下去,各国诸侯亲近我们的会勉励我们,讨厌我们的会害怕我们。”大家都认为吕省言之有理,晋国自此开始田地和兵制改革,这就是有名的“作援田”。




等我二十五年再改嫁

晋惠公又一次失算。晋国大夫虢射、韩简等人回去后,随即筹粮运到秦国,并与秦国讲和。按照秦国意见,晋国割让了河西五城,并且将世子晋圉送到秦国做人质。于是,秦、晋两国重新和好,晋惠公回到国内。秦穆公为了联络晋世子晋圉,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

    晋惠公回国后,随即杀了大夫庆郑。庆郑太直,也不知逃亡。

    第二年,晋国又发生饥荒,秦穆公赠送粟米给晋国,并传话给晋人:“寡人怨恨晋国的国君,但怜悯晋国的百姓。我们姑且树立恩惠,来等待有才能的人治理晋国。”秦穆公之举,让晋国人更加感激秦国,同时加重了晋国臣民对晋惠公的怨恨,而对贤人的期盼。一大批人盼望仁厚的公子晋重耳能做国君,国人纷纷说:“要是公子重耳为君,我们就没有韩原之败,也不会让世人唾骂我们晋人无仁无义了。那样的话,我们会生活在朗朗乾坤之中。”吕省将这些民情报告给晋惠公。晋惠公此时异常担心晋重耳回来,就打发寺人披再去行刺。

    且说公子晋重耳与狐毛、狐偃、狐射姑、赵衰、魏犨、先轸、胥臣、颠颉、介子推、头须、壶叔等人在狄国一呆就是十二年,生活在平淡中度过。有一年,狄国俘虏了两个貌美的少女叔隗、季隗,便送给晋重耳。晋重耳笑纳,娶了季隗,把叔隗送给了赵衰。晋重耳与季隗在狄国生了两个儿子,都是历史的平凡过客。赵衰与叔隗也生了个儿子,起名赵盾。在狄国安享生活的晋重耳等人渐渐失去斗志了。

    不知命运是捉弄人,还是成全人。正在喝酒的狐毛、狐偃突然接到父亲狐突的信,信上说国君派寺人披来行刺晋重耳,他将于三天之内到达。他们赶快去通知公子晋重耳,晋重耳跟众位商议逃到哪儿去。狐偃说:“还是上齐国去吧,毕竟齐君是当今霸主,并且是先世子申生母亲之父。”他们就这么定了。

    这晚,公子晋重耳与季隗洒泪分别:“你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就改嫁。”季隗答道:“我已经二十五岁了,要再过二十五年改嫁,那时我就要进棺材了,我等您。”晋重耳含泪点头。

    到了第二天,公子晋重耳叫掌管钱物的头须赶紧收拾行李,计划晚上动身。忽然瞧见狐毛、狐偃慌慌张张地跑来说:“我父亲又来了个急信,说寺人披提前一天赶来了。”晋重耳听了,急得立马就跑,好像刺客已经到了身后。




拿起一块土疙瘩送了过去

公子晋重耳跑了一阵,跟随他的那班人前前后后才到,只有头须未来。这可急坏了众人,因为行李盘缠全在他那儿呢!赵衰最后赶到,喘着粗气说道:“听说头须拿着钱物逃跑了。”晋重耳叹了口气,喃喃说道:“头须这一跑,就把我们害苦了。”

    公子晋重耳等人要到齐国去,就要先经过卫国。此时卫国刚刚与狄国交战,且说狄军进攻卫国时,卫戴公已去逝,卫文公即位。卫文公在朝堂上说:“谁能治理好国家,寡人就把君位让给他,安心跟从他。”众臣都不同意。卫文公便率大家摆开阵势,与狄军对阵。狄军见卫军气势高涨,就退回去了。这卫文公骨子里有恩报恩,有怨报怨。当初卫国重建国都时,晋国并没帮忙,如今与晋重耳亲近的狄国又刚来侵犯卫国。卫文公便对晋重耳等人心生不快,不许他们进城。晋重耳气得直冒火,只好绕个大圈子过去。

    公子晋重耳等人饿着肚子到了卫国五鹿,瞧见几个农夫正蹲在地头吃饭。那边是一大口一大口地吃,这边是咕噜咕噜地肚子直叫。晋重耳叫狐偃去跟他们要点儿。没想到那几个农夫笑着对他们说:“贵人们还向我们贱民要饭吗?我们要是少吃一口,锄头就拿不起来了。锄头拿不起来,我们就甭想活了。”其中有一个人开玩笑说:“怪可怜的,给他一点儿吧!”说着就拿起一块土疙瘩送了过去,对晋重耳等人说:“就给这么一点好吗?”此时,魏犨火冒三丈,嚷嚷着要揍他们。晋重耳也很生气,嘴里不说,心里可向魏犨点了头。狐偃连忙拦住魏犨,接过那块土疙瘩来,安慰晋重耳:“要弄点粮食不难,要弄块土地可不容易。百姓送上土来,这不是一个吉兆吗?”晋重耳转怒为喜,立即下车拜谢。五鹿农夫们不明所以,哈哈大笑说:“这人真是一个傻瓜。”

    百姓送上土来,这是一个吉兆,公子晋重耳不断向众人重复说着。这种精神胜利法刺激着晋重耳等人一步步前进,又走了十多里路,众人都饿得走不动了,便在一棵大树下休息。

    公子晋重耳又饥又困,枕着狐毛的大腿躺在那里。狐毛说:“赵衰那里还带着一壶稀饭,他在后面,等会儿就到了。”魏犨肚子咕咕叫,随口说道:“虽然有壶饭,但不够赵衰一个人吃的,我想早就没了。”众人无语,四处找些野菜煮食,晋重耳难以下咽。




这是我大腿上的肉

这时,介子推捧着一碗肉汤献给公子晋重耳,香美异常。晋重耳顾不得说话,几口就喝了下去,吃完后问:“这是从哪里弄来的肉?”介子推说:“这是我大腿上的肉。我听说孝子不畏死而养育他的双亲,忠臣不畏死而服侍他的主子。现在公子没有食物,我只好割下大腿上的肉让您填饱肚子。”晋重耳一听,感动得流下眼泪,哽咽道:“我这逃亡的人太连累你们了,用什么才能报答你们呢?”介子推说:“但愿公子能早日重返晋国,成全我们众人的一片忠义之心。我怎敢要您报答呢?”

    过了很长时间,赵衰慢慢赶来。大家问他为何迟迟不至,他说:“我的脚被荆棘刺伤了,所以落在后面。”说着拿出背囊中的那壶稀饭,请公子晋重耳食用。晋重耳问:“你难道不饿吗?为什么自己不吃?”赵衰答道:“我虽饿,怎么敢背着公子和各位而独自享用呢?”狐毛笑着讥弄魏犨:“这些饭如果落在你手中,现在一定在你肚子里消化掉了。”魏犨满脸通红,退在一边不再说话。晋重耳将这壶稀饭给赵衰,赵衰推辞不掉,便从河边打些水来,把稀饭放在里面调好,让每人都吃上一碗。

    公子晋重耳一行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齐国,此时国君还是齐桓公。他素有爱贤之名,因管仲等一般名臣均已去世,故霸业初显颓势。夕阳西下的齐桓公依旧像青年时期那样盼着贤人来辅佐自己,延续霸业。重耳之贤,天下共知。齐桓公闻听到来,出郭相迎,请入馆舍之中,设宴款待。

    宴会上,舞女婀娜、琴声悠扬,公子晋重耳一行忘掉了一路的疲惫和烦恼。几觯酒下肚,齐桓公问晋重耳:“公子带来家小了吗?”晋重耳答道:“我是逃亡之人,连自己都保护不好,怎么能带家小呢?”齐桓公说:“寡人独睡一夜,就如度过一年一样漫长。公子漫漫旅途中,却无人服侍照顾,寡人真为你担忧!”于是就将自己的小女晋姜嫁给晋重耳做妻,另外赠送四十乘车马,从此随行的众人都有了车马。

    齐桓公还命人日日供应粮、肉。公子晋重耳十分高兴,感叹道:“从前听说齐君爱好贤才,礼敬士人,今天我才真正相信呀!他能成就霸业,难道不是理所应该吗?”齐女晋姜贤且美,将晋重耳迷得团团转。有时,晋重耳只知自己是齐国女婿,不知自己是晋国公子,晋重耳感慨地说:“人生就是为了享乐,何苦去管那么多?”




“毋忘在莒”的诤诤直言

明辨是非,很多人都能做到,但真要做到亲贤能而远小人,却并非那么容易。自从离开了易牙,齐桓公食不甘味,什么菜到他嘴里就如同变成了猪食,难以下咽;自从离开了竖刁,齐桓公寝不安枕,生活起居一片混乱,他平常享受惯了,这一时间少了个体己的寺人服侍还真是不习惯;自从离开了卫开方,无人为齐桓公歌功颂德,少了甜言蜜语的滋润,人生真的很没劲。“如夫人”卫姬说:“失去方知珍贵,夫君应该将他们召回呀。”齐桓公便听信了卫姬的话,把这齐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