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38章

春秋战国-第38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称“泛舟之役”

秦国派出大量船只运载粮食救济晋国。由秦都雍城出发,沿渭水自西向东,随后换成车运,横渡黄河以后再改汾河漕运北上,直达晋都绛城。运粮的船只从秦都到晋都,八百里路途首尾相连,络绎不绝,人称“泛舟之役”。晋国百姓无不对秦国感激涕零。

    无巧不成书,第二年秦国遇上了荒年,晋国反而粮食丰收。秦穆公对上卿蹇叔、百里奚说:“寡人今日又想到两位所说的话,丰年、灾年实难预料,如果寡人去年拒绝向晋国发粮,今年也难以开口向晋国求粮。”邳豹一旁道:“晋君夷吾贪婪成性,毫无信义,我们就是去求他,他也不会发粮给秦国。”秦穆公不信,便派公子嬴絷去向晋国求粮。

    晋惠公见到秦国公子嬴絷后,就打算让黄河以西城邑存粮周济秦国。

    大夫郄芮闻听后,便在朝会上劝谏晋惠公:“君上给秦国粮食,也给秦国城池吗?”晋惠公道:“寡人只给他们粮食,为什么要给城池呢?”郄芮问道:“君上为什么要送粮食给秦国呢?”晋惠公答道:“报答他们去年救援晋国的泛舟之役呀。”郄芮奏道:“君上若把泛舟送粮看作是秦国的功劳,那么他们当年扶助君上继位的功劳更大,君上将大功放在一边,却去报答对方小功,这是什么道理?”大夫庆郑明白郄芮意思,便一旁奏道:“臣去年奉命去向秦国求粮,秦君一口答应,很是慷慨,现在我们如果拒绝发粮救援,恐怕会招致秦国人怨恨。”大夫吕省说:“秦国给晋国粮食,并不是为晋国好,而是为了替自己索取河西五城。不给秦国粮食,秦国人会怨恨我们;给粮食不给城池,秦国人也会怨恨我们,反正都会落个怨恨,我们又何必给他们粮食呢?”庆郑此时很恼火,大声说道:“幸灾乐祸是不仁,以怨报德是不义,如此不仁不义,怎么能安邦定国?”这时,晋国另一位大夫韩简奏道:“庆郑的话很有道理,假如去年秦国不肯发粮救我们,君上您又会怎样想?”这韩简与晋国宫廷是一族,其先人因“曲沃代翼”有功,而被封于晋国韩原,从而立韩氏,韩简现为韩氏掌门人。听庆郑、韩简说完,老成毒辣的大夫虢射反驳道:“庆郑、韩简所言差矣。去年老天将晋国的粮食拿去,使秦国大获丰收,秦国不知道好好保存却借给了我们,这是他们的愚蠢。今年老天夺秦国之食送给晋国,我们怎能违逆天理再将它送还秦国?依臣之见,我们不如和梁国联兵,乘秦国饥荒将它攻灭,这才是上上之策。”晋惠公眉飞色舞,当即听从虢射建议。




这可是几近亡国之象啊

晋惠公将秦国公子嬴絷召来说:“敝国连年遭受灾荒,百姓流离失所,今年虽获得丰收,但也仅够敝国自用,实在没有能力救援贵国。”嬴絷说道:“我家国君顾念秦晋有婚姻之好,去年不向晋国要地要城,慷慨相救,只说要同甘共苦。今年我国有难,贵国却不肯发粮救助,臣实在无法向我国国君交代。”晋国大夫吕省、郄芮大声喝道:“你以前与邳郑串通勾结,妄图将我们骗去杀害,幸亏识破你们的奸谋,才使我俩未入你们的圈套。你今番还敢在这里卖弄口舌吗?”大夫虢射捋了捋胡须说:“你回去告诉你们国君,要想得到晋国的粮食,除非你们派兵来取!”嬴絷满怀怨愤返回秦国。

    大夫庆郑走出朝堂后,正遇神算子卜偃,不由愤愤说道:“君上忘恩负义,激怒邻国,看来晋国就要大祸临头了。”卜偃点头叹道:“今年秋天,晋国无故发生山崩,这可是几近亡国之象啊!”说完叹息不已。

    公子嬴絷回到秦国,哭首向秦穆公报告说:“晋国不仅不肯发粮救助,反而要和梁国联兵,打算侵犯我国。”秦穆公不由大怒道:“一个人忘恩负义竟会到这种程度,寡人这就出兵,先将梁国攻灭,然后再去讨伐晋国。”上卿百里奚提议道:“梁国好大喜功,到处大兴土木,致使民怨沸腾,现在根本无力征集兵马与晋军联兵攻伐。晋君夷吾背信弃义,失去民众支持。依臣之见,不如先发制人,出兵攻晋。攻晋,就可解除秦国饥荒。”秦穆公应准,命上卿蹇叔、大夫由余留下辅佐世子嬴罃镇守都城雍城,让大夫百里视加强西北边境防务,自己统率大军,率百里奚、嬴絷、嬴枝、蹇术、蹇丙等,浩浩荡荡,往东向晋国杀去。

    晋惠公闻听秦国来攻,急忙召集群臣商议。晋惠公道:“秦国无故举兵攻打我国,我们应该怎样对付?”大夫庆郑奏道:“秦国因君上违背信约、以怨报德,这才派兵前来讨伐,怎么说是无故举兵呢?依臣之见,我们只须认错求和,将原来答应割让的五城交出,并以礼还礼,卖粮给他们,就可使两国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使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大夫虢射笑了笑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依庆郑所见,地没了、粮没了,我们靠什么活?”晋惠公也不由大怒道:“凭晋国的国势军威,却向别人割地卖粮求和,寡人还能再有脸面执掌国家吗?”喝令手下道:“先将庆郑斩首,然后发兵迎战秦军!”大夫韩简一旁劝道:“兵马未动,却先斩大臣,恐对我军不利。不如饶他一死,让他随军戴罪立功。”晋惠公答应。




韩简闻听此言,心中惧意又长

当日,晋惠公就率虢射、庆郑、韩简、屠岸夷等人,离开绛城,向西迎敌。晋惠公使用的军马名叫小驷,是郑国献给晋惠公的。这匹马身材小巧,毛皮润泽,行走平稳,晋惠公十分宠爱。庆郑此时见晋惠公用这种马驾车出征,心里老觉得别扭,连忙出言谏道:“以前晋军出征,都用本国的军马驾车。本国军马解人心意,熟悉道路,所以作战时能随意驾驭,不出差错。现在君上面临生死大战,却乘坐着别国之马,恐怕不吉利。”晋惠公不听,斥责庆郑说:“寡人一向乘坐此马,你不要多管闲事!”

    秦军渡河东进,连战连胜,势如破竹,几天时间就打到韩原,这是晋国大夫韩简的世袭封地。秦穆公命秦军安营扎寨、稍事休息。晋惠公听说秦军已攻到韩原,心中犯愁,问众臣道:“秦军已入我国纵深,我军该当如何应对呢?”庆郑一旁插嘴说:“这都是君上自己招来的,问别人干什么?”晋惠公怒道:“庆郑无礼犯上,赶快退下去。”晋军赶到离韩原十里处下寨,晋惠公命韩简去秦军前沿探看虚实。

    很快韩简回营报告:“秦军人数虽然没有我军多,但士气却比我军高出十倍。”晋惠公问他为何这样说,韩简答道:“君上以前因梁国距离秦国近而出奔梁国,以后又依靠秦国帮助才得以执掌君位,尔后又因得到秦国粮米而使晋国度过灾荒,三次受人恩惠,却无一次报答。秦国君臣因此感到气愤,这才派兵来攻。如今秦军上下一心,都在责备君上您背恩负义,他们的士气又何止高过我军十倍呢!”晋惠公脸色不悦道:“这些都是庆郑的论调,你怎么也说出这种话?寡人定要与秦军决一死战!”于是便又命令韩简到秦营挑战。

    韩简大声说道:“晋国有兵车千乘、军士无数,正等着你们。你们若害怕退兵则罢,否则不要怪晋国不客气!”秦穆公冷笑道:“无知无耻之徒,竟敢如此骄狂。”命令公孙嬴枝出营对答道:“昏君夷吾想要回国继位,秦国出兵帮助你;夷吾想要粮米救灾,秦国发粮给你;今天你想挑起战火,秦国又怎好拒绝于你呢?”韩简闻听此言,心中惧意又长。两下约定第二日决一死战。




狐突果然碰到一个巫师

回营途中,韩简想起了晋国老臣狐突做过的一个梦——

    晋惠公改葬先世子晋申生,老臣狐突便到曲沃去。坐在车上,狐突想起了晋申生临死前托人告诉他的话,狐突感叹道:“申生,好人呢!”想着想着,狐突在车上睡着了。梦中,狐突遇到先世子晋申生。晋申生让他登车驾车,还对他说:“夷吾无礼,我已请求天帝惩罚他,准备把晋国给予秦国,秦国将会祭祀我。”狐突答道:“老臣听说,神明不享受别族的祭品,百姓也不祭祀它族,那样的话,您的祭祀恐怕会断绝吧?请您认真考虑一下!”晋申生说:“好吧,我重新请求天帝。过七天,将有一个巫师告诉结果。”就在这时,狐突醒了,晋申生一下子不见了。过了七天,狐突果然碰到一个巫师,巫师告诉他说:“天帝将惩罚有罪的人,他将在韩地大败。”

    因为韩地是韩简的封地,所以狐突告诉了他这个奇怪的梦。此时,韩简不由倒抽一口凉气,暗暗道:“秦国理直气壮,堂堂正正,而我晋国多有得罪。明日交战,或许我军真的像巫师说的那样,在韩地一败涂地。”

    第二日出战,秦国上卿百里奚登台观敌,见晋军人马超过己方甚多,忙劝秦穆公坚守营垒,不要轻易出战。秦穆公手指苍天说道:“晋国亏负我们秦国太多了,若无天理也就罢了,若上天有知,我军必会获胜!”遂不听百里奚之言,排出战阵,等待晋军来到。不久晋军也列阵而来,两军对垒,战鼓震天,各自冲向对方。

    晋惠公使用的小驷马从未经过战阵,这时被鼓声、喊杀声吓惊,不再听从驭手指挥,只顾四处乱窜,将晋惠公以及兵车带入了泥沼之中。驭手虽用力鞭打,无奈马小力微,没法从泥中拔腿逃出。这时,晋国大夫庆郑策马驾车赶来,晋惠公大声呼叫道:“庆郑快来救寡人!”庆郑挖苦他说:“虢射在哪儿?君上为什么不求他来救你,现在叫我庆郑干什么?”晋惠公又叫道:“庆郑快来用车将寡人带走。”庆郑答道:“君上先稳坐小驷,臣这就去叫别人来用车带你。”说完掉转车头奔走。




我们就是那伙吃马肉的人

再说晋国大夫韩简威猛不减其先人,两军对阵,奋勇向前,正遇上秦穆公等人。护卫秦穆公的大夫蹇术上前抵挡,被韩简一戟刺伤。此时的韩简顾不上追杀蹇术,领兵直扑秦穆公。秦穆公见此情景,不由叹道:“没想到今天反被晋军所害,这世上还有没有天理啊!”秦穆公话音未落,就见山坡上冲出一队勇士,大约有三百余人。这些人个个蓬头赤膊,手舞各种兵器,口中喊道:“勿伤害我家恩主。”这队勇士冲杀过来,势不可挡,将秦穆公与韩简隔开。韩简正想召集人马迎敌,忽见庆郑飞车赶到,口中高喊:“不要在此恋战,赶快回兵去救君上,君上现在已被秦兵围在泥沼之中。”韩简等人闻听此言,无心再与那伙勇士厮杀,赶忙率兵奔向庆郑所指方向。

    等韩简等人赶到时,秦国公孙嬴枝早已将晋惠公以及赶来救驾的虢射等人俘获捆绑,赶回秦营去了。韩简见此情景,不由跺脚叹道:“如果能抓获秦君,还可换回君上,现在我们却两头落空,是庆郑害了我们啊!”其实不是庆郑存心叛逆,实是庆郑看不惯晋惠公等人的无仁无义,心中窝火、有劲不出而已。韩简仰天长叹说:“君上已落入秦人之手,我们还能逃到哪里去?”于是抛弃兵刃,来到秦军大营投降。

    再说那三百勇士杀退晋兵,救起秦穆公后,又救了受伤的蹇术。秦兵此时也乘机掩杀,将晋军击溃,千乘兵车几乎全部落入秦军手中。庆郑闻听晋惠公被擒,便带着残兵赶回晋国都城绛城。

    秦穆公与三百多勇士回到秦军大营,对百里奚说道:“不听您老忠言,今日差点被擒。”那三百多勇士,一齐跪倒叩头,秦穆公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舍命搭救寡人?”众人答道:“君上不记得那年丢失俊马了吗?我们就是那伙吃马肉的人。”秦穆公想起以往的事——

    有一次围猎,半夜有几匹马被盗。秦穆公命小吏去寻找,发现有三百多人正围坐在一起大吃马肉。小吏不敢声张,赶忙回来禀告秦穆公:“君上若派兵马去围捕,可将他们一网打尽。”秦穆公不许,解释道:“马已经死了,如果因此派人去将他们擒杀,百姓将会认为寡人珍惜牲畜轻视人命。”遂下令取出美酒数坛,派人送给那些人,传话说:“吃多了马肉,如果不饮酒会伤身体。”三百多人叩头谢恩,齐声赞叹道:“我们偷吃了马肉,国君不仅不怪罪,还为我们的身体着想,派人送来美酒。国君这种大恩大德,我们来日必会报答!”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秦穆公想起此事,便笑哈哈地将三百勇士一一扶起。领头说:“近日听说君上领兵攻晋,我们便一齐赶奔韩原,前来助战。恰逢君上被围,我们便奋勇杀出。”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秦穆公听完,仰天长叹道:“山野百姓都还懂得知恩报德,这晋君夷吾算是个什么人?”秦穆公问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