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33章

春秋战国-第33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畔养马去吧!”




依照奴隶身价,带了五张黑公羊皮

且说秦国派去晋国迎亲的是公子嬴絷,当他在华山发现跑了个奴仆后,也没当回事,不久就忘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嬴絷在路上,看见田野里一个人能手握两锄而耕,入土数尺,便觉是个人才。聊起来,知道这个人是秦国公孙嬴枝,喜欢读书,很有膂力,家道败落后,去晋国闯荡。因秦穆公下令面向天下招纳人才,嬴絷便把嬴枝带了回来,推荐给秦穆公。秦穆公很高兴,拜其为大夫。

    秦穆公成婚后,无间之中看了看陪嫁奴仆名单,发现上面有百里奚的名字,就问公子嬴絷:“怎么没见这个人?”嬴絷奏道:“他是虞国亡国大夫,半路上跑了。”见他曾是虞国大夫,时刻绷着招贤之弦的秦穆公便问嬴枝:“你在晋国,听说没听说这人怎样?”嬴枝奏道:“挺有本领,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一个亡国的大夫,情愿做俘虏,也不愿意在敌国做官,单这一点就很了不起。”秦穆公一听,就派人到各地去打听百里奚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打听着了,百里奚在楚国养马。

    秦穆公向大臣们说:“寡人向天下求才,是为了强我秦国。这个原本要送给寡人的人才,秦国不能丢了。”秦穆公说完,就要送礼物给楚成王,请他把百里奚送回来。公孙嬴枝奏道:“这可千万使不得。楚人叫他养马,因为不知道他有本领和人品。要是君上这么去请他,分明是告诉楚王要重用他。这样的话,楚王还能放他到这儿来吗?”秦穆公说:“这倒也是。”就派人依照一般奴隶身价,带了五张黑公羊皮,去见楚成王说:“敝国有个奴隶叫百里奚,他犯了法,躲在贵国,请让我们把他赎回去,好办他的罪,以告诫那些想逃跑的奴隶。”楚成王叫人把百里奚逮住,装上囚车,交给秦国的使节。百里奚不知秦穆公求贤若渴,只叹自己命真苦啊。

    百里奚一到秦国都城雍城,公孙嬴枝就来迎接他。嬴枝告诉百里奚,秦穆公视人才比什么都重要。百里奚又生一线希望。他整整衣冠,前去拜见秦穆公。

    秦穆公一瞧,见百里奚是个白头发白胡子的老头,便问他有多大岁数了。百里奚说:“我才七十。”秦穆公叹了一口气说:“唉,可惜老了!”百里奚可不服气,他说:“君上要是叫我去逐飞鸟、搏猛兽,我是老了。要是叫我坐下来商议国家大事,那我比姜太公还小十岁呢!”秦穆公觉得他的话有道理,就跟他聊起来。越聊越对劲儿,越聊秦穆公越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百里奚的话,句句说到秦穆公的心坎上。百里奚说:“几十年来,我生活颠沛流离,四处游荡,虽衣衫褴褛,但却熟知各国地理环境,知晓百姓缺什么、爱什么。”秦穆公说:“要想建造高大楼阁,必先夯实地基。如今你的地基坚固了,希望你能撑起秦国之伟业。”




这壮实汉子不是别人

一连谈了三天,秦穆公认定百里奚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千里马式人才,当即要拜他为上卿。百里奚可不答应,他说:“我算什么?我的朋友蹇叔比我强得多呢!君上真要搜罗人才,最好把他请来。”秦穆公见了百里奚,就觉得他是世所罕见人才,现在听说还有比他更能干的人,怎么能轻易放过呢?他立刻叫百里奚写信,派公子嬴絷上宋国鹿鸣村去请蹇叔。

    蹇叔可不愿意出去做官,直急得公子嬴絷团团转,最后他说:“要是您老不去,恐怕百里奚不会一个人儿留在秦国。”蹇叔皱了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说:“百里奚有才能,一向没有地方去施展,现在找到个主儿,我得成全他。”回头对嬴絷说:“好吧,我就为了他走一趟,可是我还得回来种我的地呢。”嬴絷又跟蹇叔的儿子蹇术和蹇丙聊了一会儿,觉得他们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就一块请他们去,蹇叔也答应了。

    公子嬴絷带着蹇叔和他两个儿子见了秦穆公。秦穆公问蹇叔怎么样才能够做个好君主。蹇叔一条一条地说了出来,乐得秦穆公连晚饭都忘了吃了。第二天,秦穆公就拜蹇叔、百里奚为上卿,蹇术、蹇丙为大夫。秦国人都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羖,就是黑公羊皮的意思。

    蹇叔、百里奚等人在秦国修缮国政,教化天下,恩泽施于民众。蹇叔简朴,百里奚更过之。作为上卿,百里奚劳作不乘车马,暑热不张伞盖,在雍城里行走不用车马随从,更不用甲兵护卫。这种平易朴素的品行,为百官树立了榜样,更以实际行为感动了百姓,赢得了国人的赞许和尊敬。

    命运捉弄人,造化成全人。有一天,秦国一群人在议论纷纷:“我们的国君用了两个老头儿做上卿,还真不错,很有本事,并且处处想着我们。”“最想不到的是上卿百里奚,据说是用五张黑公羊皮买来的奴隶,国君一下子就把他提成百官之首。”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个三十多岁的壮实汉子在心中说道:“百里奚?这人会不会是我父亲呢?”这壮实汉子不是别人,正是百里奚的亲生儿子百里视。此刻的百里视回忆起了辛酸往事——

    当年,杜氏依靠双手勤劳持家,用心养育儿子,并专心等待丈夫荣归。可后来碰上了个荒年,为生活所逼,只好带着儿子去逃荒。也不知受了多少磨难,最后来到了秦国,靠给人家缝缝洗洗过清苦日子。这百里视逐渐长大成人,但不好好干活,就喜欢跟别人打猎练武,或许因为百里视小时候娘儿俩常受人欺负,所以百里视努力练成一身好功夫。




流离了三十多年,渴盼了三十多年

百里奚刚离去的时候,杜氏常向百里视说:“你爹聪明好学,在外面肯定会有出息。等你爹回来了,让你住青砖砌成的大房子,还给你买香喷喷的牛肉干吃。”小小的百里视认真听着。等百里视十几岁的时候,杜氏还说你爹如何如何,百里视忍不住说道:“十年了,如果我爹还活着,他也应该成名了,会不会把我们忘了呢?”杜氏眼泪立刻掉了,她拿起树枝就去打百里视。杜氏心想,百里奚呀百里奚,你会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呢?又过十年,百里视二十多岁了,已经很明白事理了。杜氏娘俩还是没有百里奚的消息,他们便有点死心了。这年头,天灾人祸太多了。他们想,如果百里奚还活着,不管混得怎样,都应该回家找他们了,如果不回就不可能再回来了,所以杜氏娘俩就不再回老家,所以百里奚回百里鄙时,也打听不到杜氏娘俩的半点消息。

    且说百里视听到这个消息后,回来告诉了杜氏。杜氏也起了疑,难道百里奚还活着?难道这个人就是百里奚?杜氏想尽办法到百里奚府上去洗衣裳。府上的人见她做事利落,全都喜欢她。杜氏一直想见百里奚,可百里奚在外公务繁忙,他们一直碰不上面。

    有一天晚上,百里奚回府上了,招待一群客人吃便饭。杜氏听说上卿回来了,便在大厅外头,想瞧瞧他什么样。她瞧了一会儿,好像这位老头儿有点像她丈夫,可也瞧不准。这时,有一家臣出来,杜氏便向他说:“我从小就学唱歌,让我唱一曲,为宴会助乐,行不行?”这家臣起了好奇心,便说:“上卿爱民如子,没有半点架子,有何不可?”就要把她引过去。杜氏说稍等,她先去找盆水洗了把脸,然后理了理衣束,清了清嗓子,再走到堂下。杜氏对着上卿和来宾行了个礼,便唱了起来——

    百里奚,五羊皮。

    可记得,煮白菜,熬小米。

    灶下没柴火,劈了门闩炖母鸡。

    百里奚,五羊皮。

    想当初,君远行,我哭啼。

    今天富贵了,坐在朝堂不理妻。

    唉呀唉呀唉,今天富贵了,扔了儿子忘了妻!

    百里奚听得愣住了,叫过来一问,果然是自己的妻子杜氏。他不顾别人在场,抱着她哭了。四目相对,四手紧握,天旋地转。分离了三十多年,思念了三十多年,流离了三十多年,渴盼了三十多年。此时无语,只有窗外月朗星稀。老两口子的伤心,引出了众人的眼泪。




母亲用一种红土敷在上面

第二天天还没亮,百里奚便与杜氏一起去看儿子百里视。百里视三十多岁了,正是百里奚离开杜氏娘俩外出闯荡的年龄。在杜氏的喝令下,百里视给父亲磕头请安。百里奚快步将儿子扶起,他噙着热泪,用一双老手仔细抚摸着儿子百里视那黑黝黝的脸、粗有力的胳膊和穿着一道又一道补丁衣服的强壮身体。百里奚看到,百里视脸上、胳膊上、胸膛上有或明或暗的伤疤。百里奚指着一处较大伤疤问百里视:“为何落下这块伤疤?”百里视答:“十几岁的时候,有流兵对我们娘俩行凶,我挥起一根木棒与之对打,结果被这流兵用矛刺伤了。”百里奚又指着百里视腿上的一处伤疤问他,百里视说:“记得七八岁的时候爬山,腿被划伤,那时正值严寒,伤口久久不愈,且被冻伤。后来母亲用一种红土敷在上面,过了几天后才好,虽然好了但伤疤却留下了。”这时,杜氏走过来,对百里视说:“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你多说说开心的事。”百里视便不再说下去了,只是忍不住直掉眼泪。百里奚明白,儿子的每一处伤疤的背后都有一处甚至十几处痛苦。饥寒交迫、疾病折磨、坏人欺负,这些他们娘俩都会遇到过。三十多年来,儿子百里视和妻子杜氏吃过的苦头太多了。别说他们娘俩,自己一个大男人,不是也吃过太多太多的苦吗?

    一家三口人,眼含着热泪,回到上卿府,一起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饭。百里奚特意安排厨师炖母鸡、熬小米、煮白菜。与三十多年前不同的是,现今这些饭菜已是上卿府最平常的饮食了。杜氏没有忘记三十年前和百里视常说的那个希冀,让厨师切了一盘牛肉干摆在桌上。青砖砌成的大房子的期望,现在也已实现了。杜氏心里很高兴,三十年前的话没有白说。

    吃完饭,百里奚与百里视到院子中散步,这时远处传来黄鹰的鸣叫声。百里奚记起了往事,他向儿子百里视说:“我们家乡尊敬黄鹰。你爷爷曾向我讲起黄鹰的故事,那黄鹰出身艰苦,但成年后却无敌天下。爹对不住你,但爹也应该向你提出个要求,那就是做一只雄劲的黄鹰,为秦国贡献一切。如此,我们才能对得住国君厚待,也对得住自己一颗良心。”杜氏吃完饭,还去洗衣服,上卿府上的家臣说什么也不敢让她做,因为她现在不是奴仆,而是女主人了。

    秦穆公听说他们夫妻、父子相会,特意赏给他们一些吃穿用品,又听说百里视武艺高强,就拜他为大夫,令他与蹇术、蹇丙共同掌管军事,秦人称为“三帅”。




君上可送他一些美女、乐工

且说秦国西边分布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西戎部落。这些西戎人十分强悍,骑马射箭个个都是好手,常常抢掠秦国的粮食、牲畜和百姓。这些部落中,数绵诸部落最大,为各部落盟主。绵诸首领奈非见秦穆公招贤纳士,面貌焕然一新,便生畏惧之心。为了探看秦国实力,派大臣由余出使秦国。

    秦穆公与由余同游宫廷园林,秦穆公向由余炫耀园林的华丽,由余说:“君修造这些,是驱鬼干的,还是驱人干的?驱鬼劳鬼,驱人累人呢。”秦穆公对他的话感到诧异,说道:“你们戎族毫无礼仪法度,又是如何治理呢?”由余笑道:“礼仪法度正是中原动乱的根源。先圣创立法律条文,约束百姓,在当初也只不过达到小安,以后掌政者日渐骄淫,借礼乐之名,粉饰自己;借法度之威,督责他人,终于导致天下百姓满腹怨恨,中原诸侯谋篡攻伐,无休无止。而戎族却不是这样,我们主上有淳朴之德,属下有忠诚之心,上下一体,既不必做假相欺,也不必以繁琐的法律条文相约束,不用刻意治理,国家就已经太平安宁了。”秦穆公无言以答,退下将由余的话告诉了百里奚。

    上卿百里奚向秦穆公奏道:“由余本是晋国贤人,因在晋不顺,故仕于西戎。”秦穆公难过地说:“寡人常听人说:‘邻国有圣人,敌国有忧患。’现在由余如此贤能却被西戎所用,秦国岂不后患无穷?”百里奚奏道:“绵诸首领奈非远居边陲,从未见识过中原的歌舞乐声,君上可送他一些美女、乐工,借此消磨他的意志。再把由余挽留不放,使他错过返回日期。等到西戎国事荒废,上下不满,此后连他们的国家我们都能夺取,何况一个大臣呢?”秦穆公大喜,于是一面和蹇叔、百里奚、嬴枝等人轮流宴请挽留由余,一面令人征选美女、乐工数人,送给绵诸首领奈非。

    绵诸首领奈非十分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