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51章

春秋战国-第151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贾心里清楚,如果范睢想杀自己,自己想逃也不可能,还不如主动上前领罪。于是,须贾脱袍解带,除去鞋帽,跪在门外,托门吏进去报告:“魏国罪人须贾在门外领死!”很久,门内才传出话,说丞相召见。

    须贾更加惶恐,低着头用膝盖走路,从旁门进去,来到台阶前,连连磕头,口中说:“我该死!”张禄(范睢)威风凛凛坐在堂上,问道:“你知道自己的罪行吗?”须贾趴在地上说:“我知罪!”须贾问:“你有几条罪行?”须贾说:“擢发难数!”张禄(范睢)说:“你有三条罪状:我祖上之坟在魏国,因此我不愿意在齐国做官,你认为我与齐王有私,在魏齐面前胡说,以致于触怒他,这是第一条罪状;魏齐发怒,对我进行鞭抽板打,以至于骨断齿掉,你却没有一句话劝止,这是第二条罪状;等到我昏死过去,被扔到厕所中,你还与众人往我身上便溺,我也曾是你的门客,你怎会忍心呢?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今天到了这里,本该杀死你,以解我心头之恨。你所以能活着,是因为送我暖袍,还有点朋友之情,所以留下你的性命,你应该知道感恩戴德。”须贾不住磕头,连声道谢。张禄(范睢)挥手叫他走开,须贾爬着出来。从此,秦国人才知道张禄丞相就是魏国人范睢,改名来到秦国。




臣的真实姓名暴露了

第二天,张禄(范睢)入宫拜见秦昭襄王,先奏道:“听到秦国要进攻魏国,魏国便害怕了,派使节求和,这都是大王威德带来的结果。”秦昭襄王大喜。张禄(范睢)又说:“臣有欺君之罪,求大王饶恕。”秦昭襄王说:“你有什么事骗寡人?寡人不怪罪你。”张禄(范睢)说:“臣实际上不叫张禄,本名叫范睢。从小贫穷,在魏国大夫须贾家做门客。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私下赐给臣黄金,臣极力拒绝,没有接受。但须贾在相国魏齐面前诽谤我,把臣活活打得昏死过去,幸亏后来苏醒,改名张禄,逃到秦国来,蒙大王提拔为相。如今须贾奉命前来,臣的真实姓名暴露了,便该仍用旧时名称,请求大王宽恕!”秦昭襄王说:“寡人不知道你受如此冤屈。如今须贾既然来到,就可把他斩首,以泄你的愤怒!”范睢说:“须贾是为国事前来,自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何况是来求和的呢?臣怎么敢因为私人恩怨而违背国家大义呢!并且忍心杀臣的是魏齐,不全是须贾的事。”秦昭襄王说:“你先公后私,可见忠心为国。魏齐的仇,寡人要为你报。魏国使节任凭你发落。”范睢谢恩后退出。

    秦昭襄王答应了魏国的求和,须贾去向范睢告辞,范睢说:“老朋友到了这里,能不招待一顿饭吗?”让门客留住须贾,吩咐大排筵席。须贾心中谢天谢地,嘴上对范睢说:“惭愧!丞相宽洪大量,如此相待,过于礼貌了。”

    范睢退下后,须贾一人在丞相府大堂,渐渐腹中饥饿,须贾想道:“我前日在馆舍中,用现成的饮食招待。这次回席,是故人之情,为何过分准备?”又等了一会儿,堂上已准备完毕。府中发出一个请单,邀请各路宾客。须贾心中道:“这一定是前来陪我的,不知是什么人物?等会儿坐的时候要斟酌一下,不要失掉礼节,坐在不该坐的地方。”须贾正在算计,各路宾客纷纷来到,都走上堂去。丞相府门客大声道:“客人到齐了!”范睢出堂相见,敬礼已毕,排好座位饮酒,两旁鼓乐齐鸣,竟不招呼须贾。须贾此时又饥又渴、又羞又恼,胸中愤懑之情,难以形容。须贾想离开,却有范睢门客阻拦。范睢三觯酒后,向宾客说:“还有一个老友在此,刚才忘记了。”众宾客都站起来说:“丞相既有好友,我们应当等候。”范睢说:“虽然是老友,但不敢与众位同席。”便让人在堂下设一小座,叫来须贾,让两个囚犯夹着他一同坐下。席上不准备酒食,只放一些炒熟的喂马豆子,两个囚犯用手捧着喂他,就像喂马一样。众宾客都感到过意不去,问道:“丞相为什么对他恨得这样深呢?”范睢把从前的事述说一遍,众宾客说道:“这也难怪丞相发火。”须贾虽然受到侮辱,却不敢违抗,吃了一些豆子,还要磕头谢恩。范睢张大眼睛瞪着他说:“秦王虽然答应求和,但是魏齐的深仇不能不报。现今留下你的狗命,让你回去告诉魏王,快点砍下魏齐的脑袋送来,把我的家眷送入秦国,两国通好。否则,我亲自带兵去攻大梁,那时魏国后悔就晚了!”须贾魂不附体,连声说是,抓紧逃离出去。




冒险来劝赵惠文太后

须贾连夜奔回大梁,来见魏安釐王。把这次出使经过以及范睢讲的那几件事,一一细说给魏安釐王听。魏安釐王先是惊奇,后是不安,再是为难。把范睢家眷送到秦国,这到是小事,可是要斩相国魏齐的脑袋,实在是有失国体。相国魏齐闻听消息,将相印放在堂上,连夜逃往赵国,投奔平原君赵胜去了。

    魏安釐王装饰车马,赐给黄金百镒、绸缎百匹,将范睢家眷送到咸阳。范睢与家人相见,抱头痛哭。魏安釐王派使节申明:“魏齐听到消息后已经逃走,现在赵国平原君赵胜府中,这件事与魏国已经没有关系了。”

    范睢将这消息上奏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说:“先前我们秦国兵马讨伐韩国,包围了阏于,赵国派遣赵奢前去解救,把我们秦国兵马打得大败,寡人还没有向他们问罪。现在他们又擅自容纳你的仇人,秦国还等什么?丞相的仇人,就是寡人的仇人。寡人下定决心讨伐赵国,抓到魏齐,吹下他的脑袋,替你报仇。”秦昭襄王亲率二十万兵马,命王翦为将军,前去讨伐赵国。秦军势不可挡,一连攻克了赵国的三座城池。

    这时,赵惠文王去逝,世子赵丹继位为王,这就是赵孝成王。此时,赵孝成王年纪还小,军政大事都由赵惠文太后处置。赵惠文太后,就是齐襄王之妹。这时,蔺相如患病隐退,赵惠文太后命将军廉颇率军前去抵抗。两军相持不下,战斗异常激烈。

    赵国紧急向齐国求救。齐襄王虽是赵惠文太后之兄,但国事大于家事,齐襄王说:“必须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才能出兵。”这长安君,名赵田,是赵惠文太后幼子。赵惠文太后特别溺爱他,当然不同意这事。赵国众臣极力劝谏,赵惠文太后还是不同意。她明确告诉众人:“有谁再来劝说老身让长安君做人质,老身一定朝他的脸上吐唾沫。”赵国左师触龙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便冒险来劝赵惠文太后。这左师,就是顾问,是赵国给老臣的一种官名。




难道说君王子孙就一定不好吗

触龙进了内宫,慢步走向赵惠文太后,到了跟前请罪道:“老臣脚有病,已经丧失了快跑的能力,好久没能来谒见了。”赵惠文太后说:“老身的腿脚也不好,出门全靠坐车。”触龙说:“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赵惠文太后说:“就靠喝点粥了。”触龙说:“老臣现在胃口很不好,自己坚持着步行,每天走三四里路,稍微增进一点食欲,对身体也能有所调剂。”赵惠文太后说:“老身可做不到。”聊了几句家常后,触龙接着说:“老臣的幼子舒祺,年纪最小,不成才。臣老了,偏偏爱怜他。希望能派他到王宫,担任个卫兵,所以冒着死罪来请示您。”赵惠文太后说:“这没问题。您幼子多大了?”触龙答道:“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希望在老臣没死时拜托给太后。”赵惠文太后说:“做父亲的也爱怜小儿子吗?”触龙答道:“比做母亲的更爱。”赵惠文太后笑道:“妇道人家特别喜爱小儿子。”触龙答道:“每个人不光爱小儿子,还爱自己所有儿女,这是人之常情。”赵惠文太后笑着说:“是这样。”触龙说:“从现在往上数三世,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子孙凡被封爵的,他们的后代还有继承爵位的吗?”赵惠文太后想了想说:“没有。”触龙说:“不只是赵国,其他诸侯的子孙有吗?”赵惠文太后说:“我没听说过。”触龙说:“几乎没有。难道说君王子孙就一定不好吗?不是。地位高人一等却没什么功绩,俸禄特别优厚却未有操劳,就难免有灾祸。现在太后给长安君以高位,把肥沃土地封给他,又赐予他大量珍宝,却不想到让他对国家做出功绩。如果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安身立足呢?”赵惠文太后恍然大悟,叹了口气,说道:“老身明白了,任凭你派遣他吧。”赵国便为长安君赵田准备车马十乘,送他到齐国去为人质,齐国于是出兵相救。

    齐襄王派田单为将军,发兵十万,前来解救赵国。秦国将军王翦对秦昭襄王奏道:“赵人善战,且有赵胜的贤德和廉颇的英勇,恐怕不太容易攻克。现在齐国救兵马上就到,臣看我们还是把全部兵马撤回去吧。”秦昭襄王叹息道:“抓获不到魏齐,寡人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丞相范睢呢?”




赵国与秦国交往,总是有惊无险

秦昭襄王思谋再三,就派使臣去面见平原君赵胜。使臣对赵胜说:“秦国这次讨伐赵国,目的是为了抓获魏齐。如果你们把魏齐交出来,我们立刻就会撤兵。”赵胜答道:“魏齐并不在我的府里,请你们大王不要听人胡说八道。”秦昭襄王接连派了三位使臣前去劝说,赵胜都不肯承认。秦昭襄王心中闷闷不乐,犹豫不决,想进兵攻打,如今齐、赵两军联合,胜负难以预料;要是撤兵,又不能抓获魏齐,有失强国大王的尊严。秦昭襄王日夜思索,想出一个计谋,便写了一封信简给赵孝成王——

    近年来,秦国与赵国,相处甚好。听说秦国的仇人魏齐躲避在平原君赵胜家,所以发兵前来捉拿他。不然的话,寡人怎敢擅自闯入贵国疆界?今听赵胜说,魏齐并未在其家。如果此事是真,请赵胜与寡人相见,当面解释清楚,那么寡人就退还所得三座城池,以重修昔日友好。

    赵国接到秦国信简,因赵孝成王年少,赵惠文太后便召集群臣商议。上卿虞卿说:“秦国是个虎狼之国,过去齐国孟尝君田文到秦国去,几乎回不来,何况现在他们正怀疑魏齐在赵国。臣认为,平原君千万不能去!”马服君赵括说:“过去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单身去秦国,还能够完璧归赵,这说明赵人不可欺、秦国不可怕。如果现今平原君不去,不但不能使他们退兵、归还城池,反而让他们小瞧赵国。”赵惠文太后说道:“这些年来,赵国与秦国交往,总是有惊无险。马服君说得对,我们不能不去。”于是就命平原君赵胜向西去见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见到了平原君赵胜,设宴款待。酒至半酣,秦昭襄王举觯对赵胜说:“寡人对你有个请求,如果您能够应诺,就请喝下这酒。”赵胜说:“大王命令,我哪敢不从。”举起酒觯一饮而尽。秦昭襄王说:“过去周文王得到吕尚便尊他为姜太公,齐桓公得到管仲便尊他为仲父,现今秦国范睢就是寡人的太公和仲父。范睢的仇敌魏齐,躲在您的家里。您是否可以派人回去割下他的脑袋,以解范睢的心头之恨?如果你做到的话,就是寡人接受了你的贵重馈赠。”赵胜说:“贵而为友者,为贱时也;富而为友者,为贫时也。魏齐看得起我,即使他真的在我家,我怎能忍心将他出卖?何况他现在并不在我的家。”秦昭襄王听了这话,陡然变色,怒道:“如果你不交出魏齐,寡人就不会放你回去!”赵胜义正辞严道:“回不回去,完全由大王决定。公道自在人心,是非曲直任由天下人评说。”




天下这样重情的人能有几个

秦昭襄王退兵回秦,押解平原君赵胜一起来到咸阳,将他软禁在馆舍中。秦昭襄王派人告诉赵国:“赵胜现在秦国,秦国丞相范睢的仇敌魏齐在赵胜家。如果魏齐之头早晨送到秦国,那么赵胜晚上就可回到赵国。”赵惠文太后大惊失色,对群臣说:“赵国怎么能为了它国亡臣,而失去本国的平原君?”即刻派人前去赵胜府捉拿魏齐。

    魏齐闻讯,投奔赵国上卿虞卿,虞卿向他说:“赵国为了解救平原君,必定要杀你。我看你还是回到大梁去吧,信陵君魏无忌招贤纳士,天下奔走逃亡的人都去归附他。世人传言:‘信陵君不忍心负一斑鸠,又怎能负人呢?’况且他与平原君交情深厚,对你一定会加以庇护的。”魏齐掉泪道:“我曾是魏国的相国,与信陵君本就相熟,这次如按你所说,去大梁投奔他,我也拿不准是福是祸呀!”虞卿劝道:“平原君不出卖朋友,我也珍惜友情,我陪你一同去。”说完,将上卿之印放在堂上,与魏齐一起换上平民粗布衣服,逃出了赵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