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48章

春秋战国-第148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十五座城给赵国。蔺相如心中暗暗道:“这是秦王虚晃一招要取和氏璧,并非真情。”就对秦昭襄王说:“我们大王不敢因为爱这稀世之宝而得罪大王,所以临派我出来时,斋戒五天,把群臣都叫来,向和氏璧拜辞。如今大王也应该斋戒五天,准备礼仪,我才能献上和氏璧。”秦昭襄王也答应了,传命斋戒五天,先送蔺相如到馆舍中休息。

    蔺相如抱着和氏璧来到馆舍,内心道:“我曾经在赵王面前夸下海口,如果得不到十五座城,一定完璧归赵。如今秦王虽然斋戒,倘若拿到和氏璧后仍然不给十五座城,我有什么脸面见赵王?”思考再三,就命随从穿着粗布衣服,装成穷人模样,用布袋把和氏璧缠在腰间,从小路上偷偷逃走。

    随从回到赵国,报告赵惠文王:“蔺相如担心秦国欺骗赵国,所以派在下把和氏璧带给大王。蔺相如说在秦国承担罪责,宁死不辱使命。”赵惠文王感叹道:“蔺相如言而有信,视死如归,不负寡人之望,真乃忠臣、良臣也。”




约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

再说秦昭襄王假说斋戒,实际上并没有实行。过了五天,上朝陈设礼仪,召蔺相如前来。蔺相如从容不迫,缓步上前。拜见过后,秦昭襄王见蔺相如手中空空如也,便说道:“寡人已经斋戒五天,恭敬地接受和氏璧,如今你不带和氏璧前来,是什么原因?”蔺相如镇定地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共有二十位君主,君臣都擅长欺骗之术。往远说,有杞子欺骗郑国,百里奚欺骗西戎;往近说有卫鞅欺骗魏国,张仪欺骗楚国。往事历历在目,令人感慨万千呀。我如今担心被大王欺骗,有负我国大王,已经让随从带着和氏璧从小道回赵国了。请大王恕罪!”秦昭襄王勃然大怒道:“你说寡人不恭敬,寡人为此斋戒五天,但你却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这明明是欺负秦国!”秦昭襄王令左右之人把蔺相如捆起来。蔺相如面不改色道:“请大王暂息雷霆之怒,听我说一句话。如今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只有秦国负赵国的事情,不会有赵国负秦国的道理。大王如果真的要得和氏璧,请先割十五座城池给赵国。然后派一个使节,同我一同去赵国取和氏璧,难道赵国敢不讲信用、得罪大王吗?我自知有欺骗大王的罪行,已经不指望活着回去了。请大王您用鼎釜把我烹死吧。”秦昭襄王与群臣面面相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此时,武士要将蔺相如绑走,秦昭襄王喝住道:“即使杀了他,也不能得到和氏璧,还白白让寡人背负不义的名声,断绝了秦、赵的友谊。”便厚厚款待蔺相如,以礼相送他回国。

    此后,秦国不给赵国十五座城,赵国也没有给秦国和氏璧,但秦昭襄王心中始终对赵国耿耿于怀。

    某日,秦昭襄王派使节约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共定和约。赵惠文王说:“秦国以会盟为名欺骗楚怀王,把他囚禁在咸阳,至今楚人还伤心不已。现在又来约寡人相会,难道不会像对楚怀王那样对待寡人吗?”廉颇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是向秦国示弱。”蔺相如也是血性之人,上前奏道:“臣愿意保护大王前往赴会。”赵惠文王高兴地说道:“蔺相如连和氏璧都能带回来,何况是寡人了?”平原君赵胜奏道:“从前宋襄公单车赴会,被楚成王劫持。宋襄公教训,不可不汲取。如果大王前去赴约,除了蔺相如陪伴外,还要选出五千名精锐军士做护从,以防万一,另外还要让赵国大军在三十里之外屯扎。”赵惠文王一一答应。




大喝一声,发须都竖了起来

廉颇送到边境上,对赵惠文王奏道:“大王身入秦国,世事难以预料!现今和大王约定,以三十天为限。如果大王过期不回,请像当年楚国那样,立世子赵丹为王,以断绝秦人蛇蝎之心。”赵惠文王点头答应。

    到了会盟之期,秦昭襄王、赵惠文王在渑池以礼相见,设宴畅饮。酒到半酣,秦昭襄王说:“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喜欢音乐,请赵王弹奏一曲吧。”赵惠文王脸上发热,不敢拒绝,只好演奏了一曲,秦昭襄王连声叫好。秦国内史归走上前来写道:“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见风头不对,便走上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乐,现献上盆缶,请大王演奏,彼此互相娱乐。”秦昭襄王大怒,脸上变了颜色,一句话也不说。蔺相如捧着盆缶,跪在秦昭襄王面前,秦昭襄王仍不肯。蔺相如说:“大王依仗秦国的强大吗?如今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昭襄王左右内侍说:“不得无礼!”要上前抓他。蔺相如睁大眼睛,大喝一声,发须都竖了起来。内侍十分害怕,不由自主倒退了几步。秦昭襄王内心本不愿弹,但害怕蔺相如,只得勉强敲了一下。蔺相如立即站起来,叫赵国内史里记载在竹简上:“赵王与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众臣心中不平,立在席前对赵惠文王说:“今天赵王光顾秦国,请割送十五座城为秦王祝福!”蔺相如也对秦昭襄王说:“礼尚往来,请秦国把咸阳城献出来为赵王祝福!”秦昭襄王见宴会陷入僵局,忙打圆场说:“寡人和赵王彼此友好,你们不要多说!”忙令左右倒酒,假装尽欢而散。

    闻听赵军在附近埋伏、赵人准备充分,秦昭襄王便不得不对赵惠文王以礼相待。相处数日,赵惠文王告辞秦昭襄王回国,加上行程前后不到三十天。赵惠文王对赵国众臣感叹道:“寡人得到蔺相如,就像泰山一样安稳。”便拜蔺相如为上卿,位于廉颇之上。

    廉颇怒道:“我有攻城略地、身经百战的大功,蔺相如只有耍嘴皮子的本事,官职却在我之上。他原本是个内侍的门客,出身低贱,我怎么会甘心在他下面呢?如果再见着,我一定杀死他。”蔺相如听到了廉颇的话,每到上朝时,就托病不去,避免和廉颇见面。




赵胜听了这番话,便觉赵奢是贤能之人

一天,蔺相如外出,廉颇也外出。蔺相如远远看见廉颇的车,忙让车夫把车赶往小路上躲避,等廉颇的车过去后才出来。蔺相如门客不满道:“我们离开父母兄弟,前来侍奉您,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现在您位居廉颇之上,廉颇仅仅散布一些恶语,您就怕他、躲着他,这太让人看不起了。平庸百姓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您是上卿呢!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向他们说:“廉颇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答道:“廉颇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国朝堂上呵斥他、侮辱他。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颇吗?但是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强秦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如果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秦人知道了,一定乘机侵伐赵国。我之所以隐忍着躲避廉颇,是以国家大计为重、私仇为轻啊!”门客们都感叹佩服。

    蔺相如的话传到廉颇耳里,廉颇羞愧得抬不起头。廉颇负荆请罪,来到蔺相如府道歉道:“我胸怀狭隘,不知上卿您如此宽容,我就是死,也难赎回我的罪过呀!”蔺相如连忙去掉廉颇背着的荆条,将他扶到上座,向他说道:“我们两人并肩侍奉赵王,同为赵国大臣,将军能原谅我,我感到十分荣幸了,怎么能说道歉的话呢?”廉颇说:“我性情粗暴,恶语待您,深感惭愧,无地自容!”说着流下了眼泪,蔺相如也掉下了眼泪。廉颇说:“从今起,愿意与您结为刎颈之交,就是砍掉脑袋也不变心!”二人互相下拜,尽欢而散。

    此时赵国人才济济。赵国小吏赵奢,与赵王同宗,负责收租税,执法无私。平原君赵胜家不肯出租,赵奢依法处置,杀死赵胜府主事门客九人。赵胜发怒,要杀赵奢,赵奢说道:“您是赵国的尊贵公子,却纵容您家主事门客不奉行公事。如此的话,国法就会削弱;国法削弱了,国家就会衰弱;国家衰弱了,各国就会进兵侵犯;各国进兵侵犯,赵国就不能存在。到了那时,您还怎么保持现在的富贵?像您这样地位高贵的人,如能奉公守法,那么全国上下就会公平合理;上下公平合理,国家就会强盛;国家强盛,赵国统治就巩固了。您作为赵王的亲族,难道会被天下人轻视吗?”赵胜听了这番话,便觉赵奢是贤能之人,不但不杀,反而向赵惠文王举荐。赵奢被任命为大夫,负责治理全国赋税。赵奢上任后,赵国赋税因之而公平合理,从而百姓富裕、国库充实。

    赵国将相团结、人才济济,秦国便一时不敢侵犯,而将兵威触向了楚国。悠悠岁月无数事,三言两语几笔过。此时,秦国白起率军打败了楚军,攻占了楚国新郢都,秦国将其设置为南郡。楚顷襄王败走,跑到宛丘,这儿原是被灭亡陈国都城,楚顷襄王就在这儿立都。秦国丞相魏冉又率兵攻占了楚国黔中,这是秦国曾经梦求的地方,秦国将其设置为黔中郡。楚国一步步衰弱,无奈之下,让左徒黄歇侍奉世子芈完去秦国为质求和。打完楚国,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魏国,直攻到大梁城下。魏国派将军暴鸢出城迎战,结果大败,被斩首四万多人,魏国只得献出三座城池求和。秦昭襄王为表彰白起之功,封其为武安君。未过几月,秦国客卿胡伤又率兵攻打魏国,打败魏将芒卯。稍事休息,秦国又派胡伤率兵二十万攻伐韩国,兵围阏于。




不再防御赵兵,专心攻打阏于

韩釐王派使节紧急向赵国求救。赵惠文王聚集群臣商议:“韩国是否能救?”蔺相如、廉颇都说:“阏于道路狭窄险要,难以救援。”平原君赵胜说:“韩国、魏国与我们唇齿相依,如果不救,秦兵得胜后就该进攻赵国了!”赵奢一旁沉默不语。赵惠文王问他,赵奢答道:“两鼠斗于穴中,勇者胜。”闻听赵奢此说,赵惠文王甚是高兴,当即命赵奢为将军,率军往解韩国阏于之围。

    赵奢率军出征,离开邯郸才三十里,就打探到秦军已经做好准备,以防赵军救援。赵奢命令大军就地安营扎寨,故意作出怯战姿态,驻扎一月没走,每天只是派人增高壁垒,用以自卫。

    秦国胡伤听说赵兵来救,但却迟迟不见兵来,忙派人探听,回报说:“赵奢率军来救,不过,出了邯郸城三十里,就安营扎寨,再不前进了。”胡伤有些不解,便派使者去赵营中,询问赵奢:“秦国进攻阏于,早晚就要攻下!将军要打,就请快点进兵!”赵奢笑着说道:“我们大王因为邻国危急,就派我防备,我怎敢和秦军交战呢?”备下酒食,款待秦军使者。秦军使者回报胡伤,胡伤十分高兴,向部下说道:“赵兵离开都城才三十里就再也不敢前进了,只是每天增高壁垒。由此可见,赵兵不可能前来阏于。阏于城一定会被我们攻破。”于是不再防御赵兵,专心攻打阏于。

    赵奢打发秦军使者三日后,估计他已到了胡伤秦军中,便挑选出五万名能征惯战骑兵,昼夜兼行,二天就赶到韩国阏于。秦军没有一点防备。此时正值夜晚,赵奢命大军稍事休息。第二天天亮,赵奢率军杀向秦营。胡伤闻听鼓声大振,不知何故,慌忙传令出兵迎敌。还未组成队形,赵国骑兵就如同洪水猛兽,一齐冲来。赵兵乱箭齐发,喊声如雷,秦军不能抵挡,大败而逃,胡伤差点被赵兵活捉。赵奢追赶五十里,秦兵不能扎寨,只得向西败回国内,阏于包围解除。

    且说胡伤回到咸阳,向秦昭襄王奏道:“这次之所以战败,轻敌固然是一原因,但赵国实行胡服骑射后,赵国骑兵灵活、快速,擅长突袭,从而导致秦军失败。”秦昭襄王始觉骑兵之威力,自此开始重视骑兵,组建了大规模秦国骑兵。

    韩釐王犒劳赵军,写信感谢赵惠文王。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形体翩翩,矫健多力,自幼喜欢谈论兵法,赵奢也不能驳倒他。赵括母亲高兴地说:“有这样的儿子,可以说将门出虎子了!”赵奢忧伤地说:“赵括不能当将军。赵王不用赵括,是社稷洪福。”他母亲说:“赵括谈论用兵之道,天下莫及,你却说不可做将军,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赵括自以为天下莫及,这就是他不能当将军的道理。用兵打仗,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战战兢兢,博采众长,还怕遗忘什么,而赵括却大言无忌。如果有了兵权,一定刚愎自用,好的谋略计策都听不进去,因此必败无疑!”母亲把这些话转告赵括,赵括说:“父亲年纪老了,胆子越来越小,应该有这种话。”

    两年后,赵奢病重,对赵括说:“兵凶战危,这是古人所告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