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44章

春秋战国-第144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了笑道:“我庄子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仍难免于累……”庄子欲言又止,弟子急待下文,又问道:“那又怎样处世呢?有材不行,无材也不行,材与不材之间也不行,究竟如何是好?”庄子沉思片刻,仰头道:“唯道德之乡才逍遥啊!”弟子道:“道德之乡,人只能神游其中;当今乱世,人究竟怎样安息?”庄子道:“你知道鸟儿是怎样饮食起居的吗?”弟子道:“夫子的意思是说,人应像鸟儿一样饮食,不择精粗,随吃而饱;像飞鸟一样行走,自在逍遥,不留痕迹?”庄子微笑着点点头。




楚庄王后裔庄子,聪慧无比

凛冽的西北风扑打着庄子瘦削的面孔,掀起他萧瑟的鬓发。庄子顾目四野,但见哀鸿遍野,骷髅遍地,一片兵荒马乱后的悲惨景象。夕阳西下,暮野四合,庄子走到一颗枯藤缠绕的老树下,惊起树上几只昏鸦盘旋而起,聒噪不休。庄子想找块石头坐下休息,忽见树下草丛中露出一个骷髅来。庄子走近去,问它道:“你是贪生患病而落到此地步的吗?还是国破家亡、斧戟所诛而落到此地步的呢?你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对父母妻子而自杀才到这地步的吗?还是因冻馁之患而落到此地步的呢?如果是寿终正寝,又何致如此地步?”说完,拿过骷髅,枕之而卧,不一会儿,便呼呼入睡。半夜时,骷髅出现在庄子梦中,说道:“先生,刚才所问,好像辩士的口气。你所谈的那些情况,皆是活人之累,死后则无此烦累了。您想听听死之乐趣吗?”庄子答:“当然。”骷髅说:“死后,无君主于上,无兵吏骚扰,亦无四季之劳累。即使有面南称王之乐,亦不能相比也。”庄子不信,问道:“如果神灵使你复生,还你骨肉肌肤,还你父母、妻子、乡亲、朋友,你愿意吗?”骷髅现出愁苦的样子,向庄子道:“我怎么能弃超过面南称王的乐趣而复为人间之劳苦呢?”庄子梦醒,向旁边一直未睡的弟子说道:“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都是凶器呀。人死后,不会再为名而奔波,也不会用尽智而劳累。”

    却说灭宋和瓜分土地后,楚、魏两军撤走。齐闵王向臣僚说:“这次伐宋,齐国出力最多,楚、魏两国怎么能跟着齐国平分土地呢?”便率齐军悄悄跟随在楚国唐昧之后,在重丘袭击并击溃楚军,然后乘胜进军,把淮北土地都收取过来。接着,又向西侵略魏国,多次取胜。楚、魏两国痛恨齐闵王负约,都派使节去结交秦国。秦昭襄王不知其中缘故,反认为苏秦料事透彻。

    唐昧在楚国,一日向楚顷襄王奏道:“楚庄王后裔庄子,聪慧无比,贤名传遍四方。臣率军灭宋时,就听宋人讲述庄子的名言,如:‘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先在宋国居住,宋国被灭后,现今流落各地。”楚顷襄王说:“既然庄子是楚国公族,当为楚国所用。”即派大夫景差四处寻找庄子。




究竟谁是好色之徒呢

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顷襄王派来的景差向庄子道:“楚王闻听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托。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为君王分忧,下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向他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景差道:“当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您请回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呢。”庄子已经看破尘埃,超然物外。

    景差无奈,如实回报,楚顷襄王叹息道:“如此聪慧且有文采之人,不能被楚国所用,寡人真觉得可惜呀!”景差安慰道:“当今天下最美的文体,当是已故三闾大夫屈原创下的楚辞。现今楚国写楚辞最好的,当属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等词语就是出自他的笔下。”提起屈原,楚顷襄王既惋惜又厌烦。景差看出了楚顷襄王所思所虑,便奏道:“这宋玉,有屈原之才,但无屈原之顽。”闻听此语,楚顷襄王由忧转喜,当即命景差请宋玉前来,拜其为大夫。

    宋玉貌美嘴甜,楚国大夫登徒看不惯,向楚顷襄王奏道:“宋玉长得英俊,说话动听,但贪爱女色,请大王不要让他出入后宫。”楚顷襄王拿登徒的话质问宋玉,宋玉辩解道:“容貌俊美,这是上天所生;善于言词辩说,这是后天学来。至于贪爱女色,下臣则绝无此事。”楚顷襄王说:“你确实不贪爱女色吗?”宋玉道:“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楚国女子之美丽者,没有谁能超过下臣家乡的美女;而下臣家乡最美丽的姑娘,还得数下臣邻居东家那位小姐。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迷惑方圆百里男子。这样一位姿色绝伦的美女,趴在墙上窥视下臣三年,而下臣至今仍未答应和她交往。大夫登徒却不这样,他的妻子蓬头垢面、耳朵挛缩、嘴唇外翻、牙齿不齐、弯腰驼背、一瘸一拐。这样一位丑陋的妇女,大夫登徒都喜欢,一口气生了五个孩子。请大王明察,究竟谁是好色之徒呢?”听完宋玉辩解,楚顷襄王哈哈大笑。




立即宠幸这位巫山少女

楚顷襄王知道宋玉是长江边上的人,便想与他一起,乘船沿长江到他的家乡察看民情。宋玉明白楚顷襄王此行,实是为了自己虚构的“东家那位小姐”。想到这,宋玉心中不由害怕起来。灵机一动,宋玉向楚顷襄王奏道——

    楚怀王曾经游历宋玉家乡,因为困倦就小睡了一会。梦中见一个少女,对楚怀王说:“我是住在巫山的女子,听说大王您到这里来游玩,愿意献出自己的枕头、席子给大王享用。”楚怀王知道弦外有音,非常高兴,立即宠幸这位巫山少女。少女离去时向楚怀王说:“我住在巫山之南最高最险的地方,早晨为朝云,傍晚为行雨。朝朝暮暮,我都在那儿。”楚怀王醒来,梦中之景历历在目。他随即前往不远处的巫山,早晨果然看到山之南有一团云飘动,到了傍晚就小雨不止。楚怀王感伤不已,但从巫山回来后,楚怀王率六国之军伐楚,遭到失败,后来又被秦国所骗,客死它乡。

    说着说着,宋玉掉下了眼泪。楚顷襄王虽然心里也不是个滋味,但对宋玉所奏的先父楚怀王与巫山少女之事十分好奇,便问道:“巫山之景如何?”宋玉答道:“层峦叠嶂之中,长江从巫山脚下穿过,那儿云腾雨落,景色变化无穷,十分美丽壮观。”楚顷襄王又问:“寡人可以去看巫山云雨吗?”宋玉道:“不可以了。长江巫峡那个地方,原属巴国,巴国是楚国属国,先王楚怀王可以随便去。但是,楚怀王从巫山回来没几天,巴国就被秦国所灭。因此,楚怀王担任纵约长,率六国之军伐秦。”想起父亲楚怀王被秦所逼而亡,想起自己当年在秦国为人质逃亡回楚的辛酸经历,楚顷襄王便气不打一处来。宋玉乘机劝谏楚顷襄王:“当今,齐、秦自称东、西二帝,意欲吞并天下。我们楚国自当励精图治,恢复昔日之霸气,大王您不可游山玩水、贪恋女色。”楚顷襄王点头称是,自此不再提“东家那位小姐”之事。




信陵君不忍心负一斑鸠

再说齐闵王,自从兼并了宋国土地,气势更加骄横,派宠臣、大夫夷维去召集卫、邾二国国君,让他们入朝称臣。二国害怕齐国侵伐,不敢不依从。齐闵王甚是高兴,在朝堂上向众臣说道:“寡人打败楚、魏,灭掉宋国,辟地千里,威加诸侯;卫、邾等国无不惧怕、拱手称臣。寡人早晚要带一师兼并周地,把九鼎迁到临淄,登天子之位以令天下,看谁敢不从命!”田文劝道:“宋康王因为骄横自大,齐国才乘机战胜他,愿大王以宋康王为前车之鉴!周王室虽然弱小,但仍然是天下共主。七国互相攻战,一时都不敢进攻周王室,就是因为这呀!”齐闵王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难道商纣王不是他的大王吗?寡人有什么地方不如周武王?可惜你不是姜太公!”一气之下,又收回田文的相印。

    此时,齐闵王异常骄横,全无自知之明,已是目中无人地步。孟尝君田文害怕遭祸,便率领门客逃到大梁,依附魏国公子魏无忌。

    魏无忌是魏昭王少子,封号信陵君,为人谦恭好客,待人惟恐有不周之处。有一天早饭,一只斑鸠被黄鹰追赶,慌乱中飞到他的桌下。魏无忌用布盖住它,看黄鹰飞离了才把它放出来。谁知黄鹰藏在房顶上,见斑鸠飞出,追上就把它吃掉了。魏无忌自责说:“这只斑鸠为了避难来投奔我,却终被黄鹰所杀,我有负此斑鸩!”一天没吃饭,让左右的人捕捉黄鹰,一共抓到一百多只,都装在笼子里。魏无忌说:“杀斑鸠的只有一只黄鹰,我怎么能连累别的呢?”便把剑放在笼子上,祷告说:“没有吃斑鸠的,向我悲鸣,我就放了你。”黄鹰都悲叫,只有一只低头,魏无忌就把它杀了,打开笼子放了其它黄鹰。听到此事的人都说:“信陵君不忍心负一斑鸠,又怎能负人呢?”因此士人无论贤愚,都纷纷前来投奔,门客达到三千,与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

    魏国有一隐士,同里的人都尊称他侯生。侯生家里贫困,作大梁夷门的守门关吏。魏无忌听说他洁身自好,又智谋百出,便驾车去拜访,用铲币千枚为聘礼。侯生谢绝说:“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一生安贫自守,不接受别人一钱。现在要老了,难道还要为信陵君而改变节操、去做小人吗?”魏无忌不能强求。




没有不大吃一惊的

魏无忌准备酒席,大会宾客,魏国公族、臣僚聚集堂上,只有第一贵宾席位空着。魏无忌亲自坐车前去夷门,迎接侯生赴宴。侯生上车,对魏无忌说:“我有个朋友朱亥,在市中卖肉。我想去看看他,信陵君能屈尊和我一同去吗?”魏无忌说:“愿意和先生同去。”就命令车夫绕道去市上。到了屠夫朱亥门口,侯生说:“信陵君暂时在车中等一会儿,我要下去和朋友说几句话。”侯生下车后,进入朱亥家,隔着肉案与朱亥对坐,说了好长时间。侯生时时注意魏无忌,魏无忌一直脸色平和,毫无厌倦之情。魏无忌的随从,见侯生喋喋不休,都很气愤,小声骂他。魏无忌听见,瞪了随从几眼,众人便不敢再言语。

    魏无忌午时出门,等与侯生回府时申时已快过了。众宾客见魏无忌亲自去迎客,空首席相待,以为是哪个大国的重臣,都面带恭敬耐心等候。听说魏无忌陪着客人回来,众宾客全都起坐出迎,睁眼观看,见是一个白须老头,衣帽破旧,没有不大吃一惊的。

    魏无忌把侯生一一介绍给各位宾客,众人听说是夷门守吏,都很不以为然。魏无忌请侯生坐在首席,侯生也不谦让。酒至半酣,魏无忌手捧铜觯到侯生面前祝寿。侯生接过铜觯,对魏无忌道:“我是夷门看门小吏,信陵君屈尊前往迎接,又久立市中,毫无倦色。到了府上,还这样尊敬我,让我坐在首席,对我来说是太过了。我所以一一接受,并不谦让,不是不懂礼节,而是想成就信陵君礼贤下士的美名。”魏无忌点头感谢。席散以后,侯生便成为了魏无忌的上客。他又举荐朱亥的贤能,魏无忌几次去拜见,但朱亥绝不回拜,魏无忌也不在意。

    现在孟尝君田文到了魏国,投靠信陵君魏无忌,正应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投”之理。田文与魏无忌,自然情投意合。田文原与平原君赵胜要好,又让魏无忌与他结交。魏无忌把自己的妹妹嫁给赵胜作妻。

    却说齐闵王自孟尝君田文走后,更加骄横,苏秦为让齐国更加疯狂、实现燕国复仇大志,便刻意奉迎。齐闵王觉得东帝称号无比高贵,越发不可一世。大夫狐咺、陈举先后劝谏,还请求召回田文。齐闵王大怒,杀了他们,把尸首陈列在街道上,用来回绝劝谏之人。太傅王蠋、内史敫等人,见形势不妙,便个个告病弃官,回乡里归隐。




终于到了燕该胜、齐该败的时候了

悠悠岁月无数事,三言两语几笔过。且说乐羊有个孙子名叫乐毅,自幼喜好兵法。当初乐羊被封在灵寿,他的子孙就一直住在这里。赵国灭了中山,乐毅就成为赵国人。乐毅为求功名,带着全家离开灵寿,投奔大梁,依附魏昭王,却不被重用。他听说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士,便去投奔。燕昭王知晓了他的贤能,拜他为亚卿,位于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