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27章

春秋战国-第127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涓操练兵马,先进攻卫、宋等小国,屡屡得胜,卫、宋、鲁、郑等国君主纷纷归附来魏。齐国兵马进犯魏境,也被庞涓击退。庞涓自认为自己建立了不世之功,心中甚是得意。

    张仪与庞涓同是魏人,见庞涓在魏国发迹,心中十分羡慕,于是去拜别师傅鬼谷子,也要下山求取功名。鬼谷子见张仪年轻,知其需要历练,便说:“以你的资质,若肯潜心修学,定可成名成家。你何苦要沾上尘俗,为浮名虚利奔走呢?”张仪答道:“良材不能烂在山崖之上,宝剑不能总藏在剑匣之中。时光如箭,日月如梭。我受夫子教导多年,也想乘时而出,建功立业,图个名垂千载。”鬼谷子叹道:“人各有志,好自为之吧!”张仪便拜别师傅鬼谷子,前往魏国。




你不推荐我,但我要推荐我的师兄孙膑

张仪返回魏国,就想到魏惠王那里谋取官职。他先拜见师兄庞涓,可地位变了,人心也变了,庞涓对张仪爱理不理,不把他当回事。张仪不免恼恨,心里嘀咕:“昔日在鬼谷,你说什么我听什么。如今你富贵了,却把小弟给忘了。魏国不留我,我可以到它国。你不推荐我,但我要推荐我的师兄孙膑。以孙膑之才,定会胜你。”于是直接去拜见魏惠王。

    魏惠王听说是鬼谷子门徒,便想将其留在魏国做官。张仪知道自己一时抗不过庞涓,便推辞说:“在下不通兵法,难为魏国效劳。在下知道孙武有一个后辈,名叫孙膑,此人有将帅之才,现在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大王何不派人将他召来?”魏惠王瞪大眼睛问:“孙膑与庞涓同学兵法,他两人哪个更强?”张仪说:“两人虽是一师之徒,但孙膑已学得先祖孙武兵法,普天之下也无对手,庞涓怎能和他相比?”魏惠王心里道:“如此说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孙膑如果被它国所用,那魏国还了得?”便有了纳其为魏臣的想法。

    张仪拜辞魏惠王后,便去了楚国。

    魏惠王将庞涓召来说道:“寡人听说你有个同学叫孙膑,人们说他已独得孙武秘传兵法,其才能天下无人能比,将军为何不替寡人将他召来?”庞涓答道:“臣不是不知道孙膑的才干,只是他是齐国人,他的亲属也都在齐国,大王若重用他,只怕他会向着齐国。”魏惠王说:“士为知己者死,难道非得是本国人,才能得到重用吗?”庞涓答道:“大王既然想召见孙膑,臣这就修书请他出山。”心中却暗暗想道:“如今魏国的兵权,都操在我一人手中。孙膑一来,必会得到魏王的宠幸,削夺我的兵权。现在魏王下令,我不能不听,且等他来了,我再设计害他就是了。”庞涓于是写了一封信简,先让魏惠王过目。

    魏惠王命人用快车,带着玉璧和庞涓信简去鬼谷迎请孙膑。孙膑拆信读道:“庞涓托孙兄之福,一见魏王,即受到重用。今日践行当年分别之约,请孙兄应召出山,共图大业。”

    孙膑将庞涓信简呈给鬼谷子。鬼谷子已知庞涓受到重用,这时见他写信约请孙膑,信中竟无一字问候师傅的话,知他是个寡恩忘本之人,但也不大计较。又见信中没提张仪,别更觉庞涓骄狂自私。鬼谷子此时担心孙膑被他不容,本想出言劝阻,但他见到魏王使者十分郑重有礼,孙膑本人也跃跃欲试,便不好再多说。

    孙膑临行前,鬼谷子叮嘱道:“香到极点,就是臭;聪明到极点,就是疯癫。如果你遇到危难时,疯癫是最好的对策,你一定要牢记。”孙膑连连答应,拜辞师傅鬼谷子,跟随魏惠王使者下山,登车上路。




我须先将兵书搞到手,然后再将孙膑除去

鬼谷子望着孙膑远去的背影,心里道:“孙膑忠厚,庞涓奸诈,如果孙膑被庞涓所陷害,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疯卖癫了。”

    话说孙膑来到魏国,住在庞涓府中。孙膑为举荐一事向庞涓道谢,庞涓虽心中有鬼,但十分得意。第二天,两人一同入朝拜见魏惠王,魏惠王下阶相迎,对孙膑十分尊敬。孙膑叩拜行礼说:“我不过是一个山野村民,今日蒙受大王如此厚待,实在惭愧得很!”魏惠王说:“听说你独得孙武秘传兵法,寡人盼望你如久旱盼雨,今日你到来,寡人实在是大慰平生!”又问庞涓:“寡人想拜孙膑为军师,让他与你同掌兵权,你看如何?”这军师,就是军事之师,平日为国君军事谋士,战时为将军谋略助手。庞涓答道:“臣与孙膑同窗多年,又有兄弟之交,孙膑是臣的兄长,怎能让为兄的做臣的辅佐?不如暂且拜孙膑为客卿,等他建立功勋后,臣将军权爵位一并让给他,臣甘居其下。”魏惠王准奏,当即拜孙膑为客卿,并赐给他一所府第。客卿就是国君的贵客,地位很高,却毫无实权。庞涓这样安排,实是怕孙膑分他的兵权。

    此后,孙膑、庞涓二人来往频繁,庞涓心想:“孙膑既有孙武的兵书秘籍,我须先将兵书搞到手,然后再将孙膑除去。”于是便让人摆酒宴请孙膑。两人在席上谈论兵法,孙膑滔滔不绝,对答如流。庞涓等孙膑说到一段自己未曾学过的兵法时,故意问道:“这不是孙武兵法上的话吗?”孙膑不知庞涓的用心,脱口答道:“是啊。”庞涓说:“我当时也曾得夫子传授这一兵法,只是因当时未曾用心,现在已忘记了。孙兄能将此书借给小弟看看吗?”孙膑此时被热情迷住,忘记了鬼谷子昔日所说的“庞涓奸诈,为师怎能轻易传授给他”的话。孙膑答道:“这部兵法,夫子曾经注释,已与原本不同,夫子当时也只让我读了三日便收回去了。”庞涓问:“孙兄还记得兵书上的文字内容吗?”孙膑说:“还依稀记得一些。”庞涓心中巴不得孙膑立即说给自己听,但一时却又难以张口相求。

    几天后,魏惠王想试试孙膑的才学,便传令检阅兵马,让孙膑、庞涓二人演练阵法。庞涓布的阵法,孙膑一看,就能说出其名目和破法;孙膑布下一阵,庞涓却茫然不识。他偷偷向孙膑询问,孙膑告诉他说:“这就是颠倒八门阵,一旦受到攻击它就会变成长蛇阵。”庞涓探得此阵大概,就上前向魏惠王奏道:“孙膑布的是颠倒八门阵。”过了一会,魏惠王又向孙膑询问,孙膑的回答果然与庞涓一样。魏惠王认为庞涓的才干不在孙膑之下,心中甚是高兴。




寻思半晌,终于想出一计

庞涓回到府中,心中很是担忧,想道:“孙膑的才干远胜于我,若不将他尽快除掉,将来他必会将我压倒。”寻思半晌,终于想出一计。

    以后两人相会,庞涓故意向孙膑说:“孙兄宗族亲人都在齐国,如今孙兄既在魏国做官,为何不将他们迎到魏国来同享富贵。”孙膑流泪说:“你虽与我同学数年,却不知道我家门的事。我四岁丧母,九岁丧父,从小被叔父孙乔养大。叔父是齐康公时期的大夫,齐康公被废黜,手下群臣不是被齐太公田和驱逐就是被杀害,我孙家宗亲因此离散。叔父与族兄孙平带我逃难,以后因遇上灾荒,他们又将我送出去寄养,他们父子也不知逃到了何方。我长大后,听邻人说鬼谷子道德高尚、学问深湛,便只身投到夫子门下求学。这么多年来,家乡杳无音信,哪里还有什么宗族亲人?”庞涓又问道:“孙兄很思恋故乡是吧?”孙膑答道:“人非草木,谁能忘本?”庞涓探到了孙膑的口风,假意说道:“孙兄说得很对,但大丈夫志在四方,建功立业也不必非在故乡。”

    过了半年,孙膑早已将自己所讲之话忘掉。这天他下朝归来,忽然听到一个操东方口音的人说道:“这位是孙客卿吗?”孙膑将他请入府中,那人自称是齐国临淄人,将一封信简呈给孙膑。孙膑读道:“自从家中惨遭不幸、宗族离散,至今已有多年。你叔父孙乔已经去世,为兄孙平一直飘零异乡,辗转路途,苦不堪言。如今幸喜齐王仁义为怀,尽释前嫌,将我招回故里,我打算将兄弟迎回,重立门户。听说兄弟曾在鬼谷子门下求学,名师高徒,将来必成大器。现在托人捎信给兄弟,望早做归乡准备,使我们亲人得以团聚。”孙膑读完来信,以为是族兄孙平来信,不觉放声大哭。临淄人劝道:“先生的哥哥曾一再叮嘱我,让我劝您早日还乡,骨肉相聚。”孙膑说:“我如今已在魏国担任客卿,这事还须慢慢商议。”孙膑让人设酒上饭款待临淄人,自己写信答复族兄孙平:“小弟已在魏国发展,不便立刻归去。等小弟将来稍有建树,我们兄弟再团圆相聚不迟。”孙膑送临淄人路费,请他将信简捎给族兄孙平并转达自己的问候。

    临淄人拿到信简,便勿勿告辞离去。这“临淄人”并非受孙平所托,他是庞涓的心腹。庞涓套出孙膑的身份来历,便假充孙平写了这封信简,又派心腹给孙膑送去。孙膑与兄弟从小分离,早已忘记了他们的笔迹,因而误以为真。庞涓骗得孙膑信简,便模仿其笔迹,将后两句改为:“小弟今日虽在魏国发展,但却心怀祖国,不久就会设法归去。倘若齐王不弃,小弟自当尽力侍奉。”




见到孙膑,故意装出吃惊的样子

庞涓入朝拜见魏惠王,将篡改后的信简呈上,奏道:“孙膑果然有叛魏归齐之心,这几日他与齐国使者私下串通,这是臣派人从齐国使者身上搜到的孙膑的亲笔密信。”魏惠王把信读完说:“孙膑怀念祖国,难道是因为寡人没有重用他、使他难展其才吗?”庞涓答道:“孙膑的祖辈孙武曾做过吴国将军,但最终还是回到齐国父母之邦,谁能忘本不顾?大王即使重用孙膑,他的心中还会依恋祖国,一定不会为魏国尽力。孙膑精通兵法,才干不在臣之下,一旦他被齐国起用,必会与魏国争雄,这是大王日后的大患。”孙武功成后退隐,无人知其下落,庞涓说他回到了祖国,魏惠王也不能辩别真假。他想了想说道:“孙膑应寡人之召而来,如果对他不善,恐怕天下人会议论寡人。”庞涓说:“大王说得很对。那就让臣再去劝劝孙膑,他如肯留在魏国,大王可重重加封于他;如不肯留下,大王可以把他交给臣来处置。”魏惠王应允。

    庞涓来见孙膑,问道:“听说孙兄最近得到一封家信,是真的吗?”孙膑天性忠厚,对庞涓毫无戒心,随口答道:“是真的。”便将信中要他回乡的话说了一遍。庞涓说:“久别思归是人的天性,孙兄何不向魏王上表,请上一两月假,回乡探亲扫墓,然后再回来呢?”孙膑说:“我怕大王对我起疑,不肯放我回去。”庞涓说:“孙兄不妨去试一试,小弟自会从一旁助你。”孙膑点头答应。

    当晚庞涓又入内宫去见魏惠王,秘密奏道:“臣奉大王之命去劝孙膑,孙膑却坚持不肯留下,而且对大王很有怨言。如果孙膑近日上表请假,大王便可公开他的通齐叛魏之罪。”魏惠王点头。

    第二天,孙膑果然上表请假,魏惠王见表大怒,立即下令将孙膑官爵削去,按庞涓意见,派人将他押赴将军府问罪。

    庞涓这天故意不去上朝,见到孙膑,故意装出吃惊的样子,问道:“孙兄为何来到这里?”魏惠王使者宣读了魏惠王的命令,庞涓又装出一副焦急样子,向孙膑说道:“孙兄受到冤枉,我这就替你去向大王求情辩白。”说罢,便乘车去见魏惠王。

    庞涓向魏惠王奏道:“孙膑虽犯有与齐国私通之罪,但罪不至死,以臣之见,不如将他双脚砍去,再在他脸上刺上字,使他变成残疾人,终身不能返回齐国。”魏惠王想了想说:“就这样处置吧。”




庞涓如此狠毒,我竟然一点没有觉察

庞涓回到府中,对孙膑说:“魏王十分恼怒,执意要将孙兄处死,我再三求情,魏王这才同意饶孙兄不死,但必须将孙兄两脚砍掉并在脸上刺字,这是魏国的国法,并不是我不肯尽力。”孙膑叹道:“我的名字中有‘膑’,世人多说不吉利,今日果然受到膑刑,但并非大凶大难。我能保住性命,多亏贤弟相助。”庞涓叫来武士,将孙膑绑住,砍掉了他的双脚。孙膑惨叫一声,昏倒在地。庞涓又让人在孙膑脸上刺下“私通外国”四字。孙膑半晌才醒转过来,庞涓假意哭泣,用药敷在孙膑腿上,亲手为他包扎,然后让人把他扶入客房。魏惠王所赐孙膑府第,已被回收,现只能住在庞涓府上。一月以后,孙膑伤口愈合,只是因失去双脚,不能行走。

    孙膑已成了残疾人,终日受庞涓三餐供养,心中很是过意不去。庞涓便请求他将鬼谷子注解过的孙武兵法传给自己,孙膑慨然答应,庞涓让孙膑将兵法誊写出来。

    寒风啸啸,一年冬天到了。孙膑誊写不到十分之一,庞涓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