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16章

春秋战国-第116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简公之弟姜骜为君,即齐平公。从此,田恒为相国,自己独掌齐国政务。

    鲁国孔子听说齐国有变,斋戒三日,沐浴后来见鲁哀公,请求出兵讨伐田恒。鲁哀公让孔子先与季、孟、叔“三桓”商议,孔子说:“臣只知道鲁国有国君,不知道还有什么‘三桓’。”

    齐国相国田恒害怕各国诸侯兴兵来伐,便主动将从前侵占的邻国土地归还,又将自己家财拿出救济贫民,齐国百姓纷纷称颂。几年后,田恒渐渐将高、国、鲍等几大家族除去,自己则把齐国土地大半割去,作为田家封地。田恒又从齐国挑出一百多名高大健美的女子,将他们藏在后房,鼓励家族中人与她们来往偷情,生下男子七十多人。田恒想以此来增强田氏的宗族势力。

    在齐国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前夕,相邻的鲁国相对安静下来。




孔子染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却说鲁哀公在西部围猎,叔氏家臣钥商捕获了一只怪兽,此兽外形像鹿,头上独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叔氏将它杀死后,来向孔子请教。孔子看到怪兽,叹道:“这是麒麟啊,看来我要日暮途穷了!”原来,孔子的母亲颜征在祈祷于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孔子见麒麟死,便认为是个不祥之兆,于是难过极了。孔子令弟子将麒麟掩埋后,心中仍旧伤感,乃取琴作歌唱道——

    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唐虞,就是尧舜。孔子在说,尧舜的时候,麒麟和凤凰常常到这个世界上来游,人人都看得见。现在不是尧舜那个时候,你来干什么呢?你来有什么所求呢?麒麟哪麒麟!现在我的心里呀,真为你忧愁。

    孔子修订《春秋》一书,就在西狩获麟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七十一岁,从此不再著书。两年后,孔子染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众弟子将孔子安葬在北阜的弯地,坟墓大有一顷,鸟雀不敢在周围树上栖息。鲁哀公致悼辞说:“上天不善,不肯留下这位国老,让他捍卫鲁国礼仪,使寡人孤零零地忧愁成病。呜呼哀哉!尼父,寡人失去了律己的榜样。”

    鲁国的槐花还未开,吴、越的樟花已经快败了。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探听到吴王夫差自从越国退军后,继续沉溺酒色,荒废朝政,吴国连年饥荒,百姓怨气冲天,便决定再次出兵攻打吴国。

    越王勾践领兵刚出都城会稽,就见路上有一只青蛙腹涨目瞪,似有怒气,越王勾践肃然起敬,把着车扶手站起。随从问道:“大王对它为何如此敬重?”越王勾践答道:“寡人看他怒目圆睁,如同一个善战的勇士,因此敬重它。”越军将士闻听此言,纷纷说道:“大王对这只青蛙都如此敬重,我等受到多年教导训练,难道反不如一只青蛙吗?”于是彼此相互勉励,要为国事而死。城中百姓将自己的子弟送到郊外边境,流泪告别说:“此行若不能将吴国灭掉,不要回来见我们!”越王勾践又向军中下令:“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不要出征;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不要出征;有父母没有兄弟的,回去敬养父母;有疾病不能参战的,可以回去,由国家供应药膳。越兵感激越王勾践仁慈有德,欢声如雷。




忽然梦见伍子胥飘然而来

吴王夫差听说越军再次来攻,慌忙调集兵马,率领吴姑曹、胥门巢等人,准备在钱塘江口上迎击越军。越军驻扎江南,吴军驻扎江北。越王勾践将大军分为左右两阵,范蠡指挥右军,文种指挥左军,六千越国勇士随越王勾践坐镇中军大营。

    第二日黄昏时分,越王勾践下令左军沿江而上,秘密行进五里布阵,又令右军悄悄过江,只等左军与敌交锋后上前夹攻。越王勾践要求各部准备下大鼓,作战时要把鼓声擂得山响,以此震慑敌军。

    到了半夜,吴军听到鼓声大作,知道有越军来袭,于是仓惶迎战。尚未看清正面敌人,远处又有战鼓擂响,越军分两路将吴军合围。吴王夫差大惊失色,急令吴军分兵抗击,没想到越王勾践却亲自率领六千勇士,偃旗息鼓,在黑暗中冲入吴军中军大营。这时天还未大亮,吴军只觉前后左右中央都是越兵,不由斗志全消,大败逃走。越王勾践率领越兵紧紧追赶,将吴军逼到了笠泽。两军再次交战,吴军又被击败,吴姑曹、胥门巢等阵亡。

    吴王夫差连夜逃回都城姑苏,坚守不战。

    越军乘胜追击,将吴都姑苏一围数月。城内粮草断绝,相国伯嚭托病不出。吴王夫差便让公孙吴骆肉袒负荆,跪行到越王勾践面前,代己请罪求和:“吴国过去在会稽得罪大王,后来送大王返回越国。如今大王兴兵伐吴,夫差也想让大王赦免一次。”越王勾践心中不忍,打算答应和解。范蠡一旁劝阻道:“大王早起晚息,苦心经营十几年,怎能功败垂成、半途而废呢?”越王勾践于是拒不答应和解。

    吴国使节往返七次,都被文种、范蠡驳回。

    越王勾践下令从南门总攻,突然,门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更有飞沙走石铺天盖地而来,越军一时乱作一团。文种、范蠡见情形危急,急忙令攻城越军停下。

    这天晚上,范蠡坐在营帐中小睡,忽然梦见伍子胥飘然而来,开口向范蠡说道:“我知道越国兵马必来,临死前让我的家人把我的双眼悬挂在南门,我忠心未绝,不忍让你们从我的双眼下攻入,所以呼风唤雨将你军吓退。”范蠡醒后,将梦中之事告诉越王勾践。越王勾践便下令越军从城南移兵城东,越军刚行到东门,就见太湖水突然暴涨,波涛汹涌,把城墙冲开一个大洞,范蠡大喜道:“这是上天帮助我们灭掉吴国呀!”急令军士入城,越国兵马占领了吴国都城姑苏。屈卢神矛、步光宝剑重又回到越王勾践手中。越王勾践得到的,还有吴国的各类奇珍异宝,内有大屈宝弓等等。




梦中预兆已经应验,早晚都是一死

吴王夫差听说越军攻入城中,相国伯嚭已降,连忙和吴骆紧急逃奔至阳山。吴王夫差腹中饥渴难耐,命下人快快上饭。下人粮米没有、釜鼎也无,慌里慌张,见山下鲜稻刚熟,便采了一些,去掉硬壳,便献给吴王夫差。吴王夫差狼吞虎咽,大口吃掉,又俯身喝了几口沟里的水。突然想起一事,便问下人:“刚才吃的是什么东西?”下人答是生稻,吴王夫差长叹道:“‘兵败逃奔,来不及吃上热饭’,孙胜的话果然应验了。”吴骆说:“前面有深谷,可以躲避越兵。’吴王夫差说道:“梦中预兆已经应验,早晚都是一死,还躲避什么?”一行人遂停在阳山。吴王夫差对吴骆说:“寡人以前杀死孙胜,把他的尸首抛在阳山之下,不知他会不会显灵?”吴骆说:“大王可以呼唤他的名字试试。”吴王夫差于是大呼道:“孙胜!”山中也有回声应道:“孙胜!”三呼三应,吴王夫差心中害怕,率领一行人逃到干隧。

    越王勾践率领文种、范蠡及一千兵马追来,将吴王夫差君臣重重包围。吴王夫差写下一信,让人用箭把它射到越军中,交给文种、范蠡。两人读道:“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若被攻灭,功臣也将身亡。两位大夫何不放过吴国,也给自己留下一点余地呢?”文种也写信让人用箭射给吴王夫差,信中说道:“吴国有六大罪状:杀死忠臣伍子胥;杀死贤士孙胜;重用小人伯嚭;派兵攻打齐国;侵犯近邻越国;越国杀死吴国先王,吴国不思报仇,反而纵敌贻患。有这六条大罪,怎能不身死国亡?过去上天将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肯接受。现在上天又将吴国赐给越国,越国怎敢违逆天命?”吴王夫差得信,当读到第六条罪状时,垂泪说道:“寡人不杀越王勾践,忘记先王之仇,是不孝之子,因此上天要让吴国灭亡。”吴骆说:“臣再去向越王勾践哀求。”

    吴骆来到越军营前,文种、范蠡不许他进入。




寡人以此来报答伍子胥的忠心

越王勾践见吴骆痛哭而去,心中不忍,便派人告诉吴王夫差:“寡人顾念昔日之情,想把你封在甬东,食邑五百家。”吴王夫差含泪对来人道:“越国要是毁掉吴国社稷宗庙,赐给五百家又有何用?夫差孤苦,只愿一死。”越王勾践见吴王夫差不肯归降,对文种、范蠡说:“你们为何不去将他捉来处死?”文种、范蠡答道:“臣子不敢诛杀吴王,请大王亲自去处置他吧。”

    越王勾践手握步光宝剑,来到军前,派人告诉吴王夫差:“世上没有千秋万岁之君,终归一死,吴王夫差何必非等越国动手呢?”吴王夫差长叹数声,哭道:“寡人杀害忠臣伍子胥、贤士孙胜,现在自尽已经晚了。”又对左右说道:“如果死者有知,寡人实在无脸去见伍子胥和孙胜。寡人死后,要用衣服将寡人面目遮住。”说罢拔剑自刎而死。吴骆解下衣服,将吴王夫差尸首盖好,然后用衣带将自己吊死在吴王夫差身旁。越王勾践命人以诸侯之礼将吴王夫差葬在阳山,又令军士每人背土一筐,堆成一座大坟。

    越王勾践进入姑苏城,占据吴王宫殿,接受百官朝拜。伯嚭也站在人群中,他倚仗昔日对越王勾践有恩,脸上甚是得意。越王勾践把他叫到跟前说:“你是吴国相国,寡人怎敢委屈你?你们大王在阳山,你为何不追随他而去?”命令武士将他处死,并下令将其全家抄斩,当年越国送给伯嚭之珍宝又尽数回归越王勾践手中。越王勾践说道:“寡人以此来报答伍子胥的忠心。”越王勾践命人去寻找莫邪宝剑,但却不知所去。

    为彰灭吴之功,越王勾践召集牛首山铸剑之人精心制作一把宝剑,上书:“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大字,内铸十一道同心圆,剑身布满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透明石,背面镶有绿松石。宝剑铸成后,越王勾践天天佩戴在身上。

    目睹伯嚭下场和越王勾践回拢珍宝贪心,范蠡不禁心寒。




范蠡为人机智,鬼神莫测

范蠡思前想后,决定远离灾祸,于是向越王勾践道别:“君受辱,臣当死。从前大王在会稽受辱,臣所以不死,就是为了助大王报仇雪耻。现在吴国已亡,大王倘若肯宽恕臣在会稽的不死之罪,臣愿辞官离朝,老死江湖。”越王勾践心中感伤,泪流满面说道:“寡人全凭你等尽力相助,才有今日成功。正想报答你的忠心,你怎么却要离寡人而去?你若肯留下,寡人愿与你共享富贵。若执意要走,寡人定将你的妻儿一并处死。”范蠡答道:“大王可以杀臣,臣的妻儿又有何罪?他们是生是死,全由大王一人掌握,臣也顾不上许多了。”当夜,范蠡便乘小舟渡江而去,进入太湖之中。

    第二日,越王勾践派人去召范蠡,范蠡早已出走。越王勾践脸上变色,向文种问道:“范蠡还可以追回来吗?”文种答道:“范蠡为人机智,鬼神莫测,恐怕追不上了。”

    文种刚离开越王勾践,就有人将一封信简送给他。文种打开一看,发现是范蠡的亲笔信,信上写道:“你不记得吴王夫差的话了吗?‘狡兔死而良犬烹。’越王勾践为人,长颈鸟喙,能忍辱发奋,但又天性忌妒多疑,可与他共患难,不可与他共安乐。你现在如不速速逃去,它日必遭杀身之祸。”文种看完信,便叹道:“范蠡也太多虑了。”几日后,越王勾践率军返越,西施随越王勾践同行。越王夫人暗中让人把西施带出,用大石绑在她身上,沉入江中。越王夫人解释道:“这是亡国之物,留着她干什么?”

    越王勾践顾念范蠡的灭吴大功,抚恤其妻儿,将百里土地封给他们母子,又让良工巧匠依照范蠡的形象面貌,铸成一座铜像,放在大殿座旁,如同范蠡仍旧在身边一样。范蠡从太湖入海,有一日忽派人把其妻儿从越国带出。夫妻父子一同来到齐国,后又到陶山隐居,以饲养六畜为生,获利不菲,自号陶朱公。

    越王勾践灭吴成功,不仅不封赏有功之臣,而且与老臣们日渐疏远。此时,诸稽郢已亡;内史计倪假装疯癫,辞去官职;泄庸、苦成、皓进、皋如等人也都纷纷告老还乡;文种心念范蠡的临行之言,假托有病在身,不再上朝。




越王勾践成为第七个诸侯霸主

越王勾践左右内侍有人忌恨文种,便向越王勾践进谗言:“文种自认为功高盖世,所以深切希望得到厚厚封赏。因迟迟得不到,所以对大王您心中不满,于是假病不朝。”越王勾践了解文种才干,觉得吴国既灭,他对自己已经无用,更怕他有朝一日谋反作乱,无人能制,因而心中想把他除掉,只是苦于找不到借口。

    这时,鲁哀公与季、孟、叔等“三桓”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