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15章

春秋战国-第115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国百姓必会受你蛊惑!”当即命令武士将其处死。孙胜仰天呼道:“上天呀上天!你可知道我死得冤枉,忠诚者有罪,无辜者被杀!我死后不愿被人埋葬入土,请把我抛在阳山之下,我要亲眼看着大王兵败国亡,追悔莫及!”吴王夫差将孙胜杀死,派人将他的尸首抛在阳山之下。吴王夫差咬牙切齿地骂道:“让豺狼吃掉你的肉,让野火烧毁你的骨,看你还能否看到寡人!”伯嚭上前道:“妖人已经处决,请大王率军奔赴黄池吧!”

    且说越国经过十年生聚,百姓家家富裕。这时,越人都向越王勾践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诸侯之中受辱,如今我们越国也已经上了富裕轨道,请让我们报这个仇吧!”越王勾践辞谢说:“过去我们被吴国打败,不是百姓过错,是寡人过错。请大家还是不要同吴国交战吧!”




孔子高徒子贡所言没错

不久,越人又向越王勾践请求说:“越国百姓,都亲近我们越王,就像亲近自己父母一样。儿子想为父母报仇,哪有敢不竭尽全力的呢?请允许我们同吴国再打一仗吧!”越王勾践见条件成熟,便答应了大家请求,说道:“寡人听说古代贤能国君,不担心兵马人数不足,却担心军士不懂什么叫羞耻。现在吴王夫差有军士十万,可是吴王夫差不担心他的军士不懂得什么叫羞耻,只担心兵马人数不足。现在寡人要协助上天灭掉吴国,寡人不希望越国军士只有一般人的血气之勇,而希望越国军士能做到命令前进就共同前进,命令后退就共同后退。遵守命令时想到会得到奖赏,违反命令时想到会受到惩罚。”众人皆发誓,要灭掉吴国。

    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离开了吴国,便与范蠡商定,派出水陆二军共四万八千人,由范蠡、泄庸统领,从海道乘船袭击吴国。

    畴无余领前队先到吴都姑苏郊外,吴国公孙吴弥庸领兵出城迎战,公子吴地也领兵前来夹攻,畴无余失手被杀。

    第二天,越王勾践率领大军来到。吴国世子吴友本想坚守待援,吴弥庸劝道:“越国一向害怕与吴军作战,现在他们远来疲惫,我们如再打赢一阵,他们必会退走。”吴友便命吴弥庸出战,自己亲率后军接应。

    越王勾践坐镇中军,亲自督战,范蠡、泄庸率左右两翼杀出,势如狂风暴雨。吴国精兵强将都已随吴王夫差出征北方,国内留下的多是新兵,而越国兵马都是数年训练的精锐。吴军抵挡不住,大败逃去,吴弥庸被泄庸杀死,吴友身陷重围,被迫拔剑自杀。

    越军乘胜直逼吴国都城姑苏,吴地下令紧闭城门,一面率军民把守,一面派人向吴王夫差报信。越王勾践命令越国水军屯兵太湖,陆军在城下下寨,又让范蠡率人放火焚毁姑苏台。吴兵慑于越军威势,不敢再出城交战。

    却说吴王夫差来到黄池,约鲁哀公、卫出公前来,又派人去请晋定公来参加。晋定公叹道:“孔子高徒子贡所言没错。”闻听吴王夫差带兵前来,怕殃及晋国,便不敢不去,于是率赵鞅、董褐等人前往。

    吴骆与赵鞅草拟盟书,结果两人为吴、晋两国谁为盟主发生争执。




只有夺得盟主之位,才能保证平安无事

各不相让时,吴地密使来到,报告吴王夫差:“越军攻入吴国,世子遇难,姑苏台被焚,现已将都城姑苏包围,情况万分危急。”吴王夫差大惊。伯嚭闻听越军攻吴,不由羞恼成怒,拔剑将密使杀死。吴王夫差责问他:“你为何将密使杀死?”伯嚭改口道:“现在事情真假虚实还弄不清楚,若留下他将消息泄露,晋国必会乘机攻我。这样一来,大王您还能安然返回吗?”吴王夫差说:“你说的也是。但现在吴、晋争论不休,国内事情紧急,你看寡人是不参加盟会返回吴国,还是参加盟会、将盟主之位让给晋国呢?”吴骆一旁奏道:“两者都不行,不参加盟会匆匆返回,诸侯必会觉察我们的危急;参加盟会却将盟主之位让给晋国,我们以后必会受制于人。只有夺得盟主之位,才能保证平安无事。”吴王夫差问道:“用什么计策夺得盟主之位?”吴骆奏道:“事情紧急,请大王鸣鼓挑战,先打掉晋人的气焰。”吴王夫差准奏,当夜传下军令,命吴军午夜造饭喂马,天亮前在晋军营前列阵。

    吴军列阵完毕,吴王夫差亲手擂响战鼓,军中万鼓响应,声音震天动地。晋国君臣大惊,忙派董褐到吴军探看。吴王夫差对董褐假说:“周天子有旨,命寡人为诸侯盟主,现在晋君违抗天命,与寡人争位,拖延不休,寡人不愿两国使节往来劳累,特领军来到贵军营前,听候消息。”董褐回营报告晋定公,并私下与赵鞅说道:“我看吴王夫差口头强硬,神情却是忧心忡忡,也许是越国大军已攻入他们国内。如不让他做盟主,我们必会遭到残害,但也不能白白让他,一定要使他去掉王号。”赵鞅将此事奏明晋定公,派董褐再次进入吴军,向吴王夫差传达晋定公的话:“大王将周天子的旨意宣布给诸侯,我国不敢不遵。但贵国本是一个侯爵,现在却号称吴王,这未免有轻视周天子之嫌。大王如肯去掉王号,我们将听从您的号令。”吴王夫差认为晋人之话有理,于是便将兵马撤回。




我向郑国报仇时机到了

吴王夫差临时自称吴公,与晋、鲁、卫草草举行了盟会。

    盟会结束后,夫差又做起吴王,率军返回,沿途不断接到都城姑苏告急报告。吴兵知道国家被越军袭击,心胆俱裂,再加上远行疲劳,已毫无斗志。

    吴王夫差率军与越国兵马相持,被越军击败。吴王夫差心中害怕,忙将伯嚭召来说:“你总说越王勾践不会背叛吴国,寡人听从了你的话才将他放回,现在你必须为寡人去向越王勾践求和。否则,伍子胥自刎用的属镂剑就赐给你了。”伯嚭来到越军营中向越王勾践叩头拜礼,求他赦免吴王夫差之罪。范蠡说道:“吴国气数未尽,我们还无力彻底攻灭它,姑且答应与它和解,反正从此吴国已难成气候了。”越王勾践便同意与吴国言和,率军返回。

    再说白公胜自从吴国返回楚国,日夜不忘郑国的杀父之仇,总想加以报复。只因伍子胥是白公胜的恩人,伍子胥以前已免伐郑国,白公胜这才隐忍不发。楚昭王与越王允常之女生一子,名芈章。楚昭王去逝后,芈申、芈结共扶芈章继位为王,即楚惠王。白公胜自认是先世子之子,希望芈申将自己召回,同领国政,但芈申既未将他召回,又未给他加封进禄,因此他心中很是不满。这日,白公胜听说伍子胥已死,大哭之后,心里道:“我向郑国报仇时机到了!”便派人去向令尹芈申传话:“郑国残害先世子,令尹是知道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令尹倘若可怜先世子无辜被杀,就请派出兵马讨伐郑国,白公胜愿为先锋。”芈申推辞说:“新王刚刚继位,楚国内部未定,报仇之事以后再说吧。”白公胜以防范吴国为借口,命心腹家臣石乞训练军士,准备兵车兵器,然后再次派人向芈申请求,说自己愿率兵丁为先锋攻打郑国,芈申只好同意。

    楚国尚未出师,晋国赵鞅已派兵马攻郑。却说郑国自伍子胥率兵伐郑后,依旧在晋、楚之间摇摆不定。见晋国来伐,郑国忙派人向楚国求援。楚国芈申率兵救郑,晋军退走,芈申与郑国订约结盟后率军返回。

    白公胜闻讯,大怒说:“不伐郑反而救郑,芈申欺我太甚,我定当先杀芈申,然后发兵攻郑。”便将族人白善召来商议,白善说:“跟随你而搞乱国政,是对大王不忠;背叛你而将你告发,是对宗族不仁。”于是弃官不做,终身以采药卖药为生。




芈申不知是计,满口答应

白公胜见白善不肯前来相助,怒道:“我没有你白善就不能杀掉芈申吗?”立即将石乞召来,问他:“令尹芈申与左尹芈结各有兵丁五百,你能对付得了吗?”石乞答道:“不能。城南有一勇士名叫宜僚,若能请到此人,可以当五百人使用。”

    白公胜与石乞来到城南去见宜僚,宜僚大惊道:“公孙贵人,怎会屈身到我这里来?”白公胜说:“我想与你商议一件事。”于是便将请他杀芈申一事相告,宜僚摇头说:“令尹对楚国有功,与我无仇,我不敢听命于你。”白公胜大怒,用剑指着宜僚喉部说:“你若不从,我先杀了你!”宜僚面不改色,从容地说:“你杀我如同除掉一只蚂蚁一样容易,何必动怒呢?”白公胜将剑抛在地上,赞道:“真是勇士,我不过是想试试你的胆气。”白公胜用车将宜僚带回,待为上宾。宜僚感激白公胜的厚待,便答应助他行事。

    就在吴、越相斗的时候,白公胜以替伍子胥报仇为借口,率兵攻入吴国国境,大肆掳掠,回来后又夸大其功:“我军大败吴兵,缴获了一批车仗兵器,我想亲自将它们送到国都,以壮我国威。”芈申不知是计,满口答应。白公胜派出兵丁,出动兵车百乘,自称是从吴军手中夺来的,押送入朝献功。

    楚惠王登殿接见,芈申、芈结侍立一旁,白公胜参拜完毕,楚惠王见台阶下站着两位壮汉,全身披挂,便问道:“他们是何人?”白公胜答道:“是臣的手下石乞、宜僚。”遂招手让两人上前。

    石乞、宜僚正要登上大殿台阶,芈结忙命卫兵将他们拦住。宜僚用手一推,众卫兵东歪西倒。二人冲上大殿,石乞拔剑去砍芈申,宜僚拔剑去砍芈结。白公胜大声喝道:“众人何不齐上。”手下勇士千人手持剑戟,蜂拥而上。白公胜命人将楚惠王捆住,朝堂百官纷纷逃散。芈申被石乞生擒。芈结从殿旁拔出一杆大戟,与宜僚拼斗。宜僚抛下宝剑,上前去抢大戟,芈结拾剑将宜僚左肩砍伤,宜僚也用戟将芈结腹部刺伤。两人搅成一团,双双死在殿下。

    芈申对白公胜说:“你逃亡吴国,我惦念骨肉之情,将你召回,委以公爵之位,有什么对不住你的?你竟要谋逆反叛?”白公胜说:“郑国杀死我的父亲,你却与郑国讲和,出兵援郑。我为父亲报仇,哪能顾念你这点小小的恩义?”芈申叹道:“真后悔不听沈诸梁的话!”白公胜亲手将芈申斩首,陈尸朝堂。石乞说:“不杀楚王,大事难成。”白公胜说:“他是一个小孩,又有何罪?将他废掉就行了。”下令将楚惠王看押。白公胜想立公子芈启为王,芈启坚决推辞,白公胜将芈启杀死。石乞又劝白公胜自立为王,白公胜说:“楚国还有几位公子,应当将他们尽数召来。”楚国大夫管修气愤不过,率兵丁来攻白公胜。双方激战三日,管修兵败被杀。楚惠王乘乱逃出,藏在其母后宫中。




楚国终于转危为安

叶公沈诸梁听说朝中有变,连忙召集人马,星夜赶往楚国都城新郢都。沈诸梁来到郊外,百姓夹道相迎。百姓见沈诸梁未披铠甲,说道:“你为什么不披挂甲胄?城中百姓盼你来,如赤子盼念父母。万一你被反贼伤害,我们百姓还有什么指望?”沈诸梁披上铠甲,临近新郢都,又遇上一群百姓,百姓见他身着铠甲,说道:“你为什么要披甲将自己遮掩起来?城中百姓盼望你来,如荒年盼望粮米。若能见你一面,我们死也心甘!”沈诸梁知道百姓拥戴自己,便将甲胄脱下,让人在车上树起了一面大旗。

    城中军民见沈诸梁到来,急忙打开城门,将他迎入。沈诸梁率领人马围攻白公胜,石乞兵败,忙将白公胜扶上车,仓促逃奔。沈诸梁乘胜追击,白公胜被迫上吊自杀,石乞将白公胜的尸首掩埋,自己束手就擒。

    沈诸梁审问石乞:“白公胜现在何处?”石乞答道:“已经自尽。”沈诸梁又问:“尸体埋在何处?”石乞拒不说出。沈诸梁命人取出大鼎,点火将水烧沸,放到石乞面前,对他说:“你若不说,就把你活活煮掉!”石乞自己解掉衣服,大笑说:“大事成功,我就是朝中重臣。如果不成就被人煮死,实是理所当然。我怎能靠出卖别人尸骨来求自己活命呢?”说罢,跳入鼎中,一会就被煮成一团烂肉。

    沈诸梁将楚惠王迎回复位。这时陈国乘楚国内乱,发兵侵犯楚国。沈诸梁请命,率兵出战,将陈国灭亡。功成后,沈诸梁告老,返回叶地。楚国终于转危为安。

    却说齐国右相田恒听说吴国被越国击败、楚国又内乱、晋国又遥远,认为自己从此外无强敌,便令其弟田逆率人围攻左相阚止,将阚止杀死。齐简公被迫出奔别国,在半路上被田恒派兵杀掉。田恒扶立齐简公之弟姜骜为君,即齐平公。从此,田恒为相国,自己独掌齐国政务。

    鲁国孔子听说齐国有变,斋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