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12章

春秋战国-第112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供给他整洁住舍,分给他华丽衣饰和充足粮食,激励他们为国尽力。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越王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肉到各地巡视,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就供给他们饮食,还要询问他们的姓名。越王勾践本人也亲自参加劳动,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就不吃,不是自己妻子织的布就不穿。众臣们都是吃饭不见肉,穿衣不绣花,为的是节衣缩食,每月按时给吴国进贡。国中百姓也是辛苦勤劳,男耕田练兵,女采葛织布。到山中采葛之妇伤越王勾践用心之苦,乃唱歌道——

    我君心苦命更之,尝胆不苦甘如饴。

    令我采葛以作丝,女工织兮不敢迟。

    越王悦兮忘罪除,吴王欢兮飞尺书。

    群臣拜舞天颜舒,我王何忧能不移?

    吴王夫差得到越国晋献的大量黄色葛丝之布,大喜,乃增加越国土地。越王勾践大悦,赶忙给吴王送去了大量蜂蜜、狐皮、毛竹,作为答谢。吴王夫差很高兴,又赐越王勾践羽毛之饰和诸侯之服。伍子胥听说了这些事,气愤得说不出话来。

    吴王夫差见越国忠心不贰、甘心称臣,对伯嚭更加信赖。一天,又问伯嚭:“眼下国里已经没什么让寡人操心的事了,寡人想多盖几处宫殿玩玩乐乐,你看什么地方合适呢?”伯嚭说:“国都以外,风景名胜,要数姑苏山,但是前些年造的那些台阁亭榭,已经显得有点儿寒酸了。大王不如建造一座姑苏台,让它高得可以看一百里,宽得可以容纳六千人,再把歌童舞女聚集在台上边,那才称得上极乐世界呢!”吴王夫差听了,直拍伯嚭肩膀,当即派人造台。




深渊之鱼,死于芳饵

文种听说了这件事,就对越王勾践奏道:“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渊之鱼,死于芳饵。如今大王立志向吴国报仇,那就一定要先投其所好,然后才能把它制于死地。”越王勾践说:“请细细讲述。”文种便继续说道:“有七种办法:一是继续送金钱财物,以取悦吴国君臣;二是高价买进吴国粟米,以减少吴国积粮;三是多送美女,以消磨敌人斗志;四是把能工巧匠和优良木材送去,帮他们多建宫殿,以削弱吴国财力;五是派能言善辩之人,去给吴王夫差拍马屁,并花言巧语扰乱他们的决策;六是设法让吴王夫差仇视吴国正直大臣,以除掉吴王的臂膀;七是积财练兵,等待敌人露出破绽,乘机进攻。”越王勾践说:“这些办法太好了!七大办法,当先用哪种?”文种答道:“如今吴王夫差正要建造姑苏台,应该派人到深山里选伐巨木,献给吴国。”越王勾践听从文种之计,派出三千多人,到山里去伐巨木。

    文种带人顺着江水,将巨木送到吴国。吴王夫差见送来的木头十分巨大,又惊又喜。伍子胥劝谏道:“从前商纣王造鹿台,劳民伤财,以致灭亡。越王勾践对内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对外要害吴国,才送来这木头。大王可千万别接受。”吴王夫差说:“越王勾践得到这样好的木材,自己舍不得用,献给了寡人,这是他的一片好心,怎么能拒绝呢?”命人把这些木头送去建姑苏台。

    经过数年木材积蓄和日夜施工,姑苏台终于建起来了。它高三百丈、宽八十四丈,登上顶层,一眼能看出二百里地。为建此台,累死、伤残百姓不计其数。

    越王勾践听到消息后,就对文种说:“你说的送木头的办法,我们已经用过了。现在姑苏台上,一定缺少能歌善舞的女子,我们要想办法给吴王夫差送去。但是如果没有绝色的美女,也还是不能迷惑住吴王夫差。这事,你还得替寡人想个办法。”文种答道:“吴国灭亡,天数已完,怎愁找不到美女?只是要从民间选美,恐怕会惊动百姓,臣有一条计策,可以遍挑全国女子。请大王派出身边内侍,让他们在国内寻访探察,发现容色艳丽女子,就记下她们家庭住址,然后再从中挑选。这样一来,我们何愁找不到绝色女子进贡呢?”越王勾践听从文种之计。




闻听二人美色,都想一睹两人芳容

半年之间,寻访者共报上美女二十多人,越王勾践又派人去复视挑选,最后选出了两个容色最美的女子。这两人,一个叫西施,一个叫郑旦。西施是苧萝山下樵夫之女,苧萝山有东西两村,两村人大多姓施,她住在西村,故称为西施。郑旦也住西村,她与西施比邻而居,两人每天一道到江边浣纱,花容相映,如同并蒂芙蓉。越王勾践让范蠡各用百枚越国戈币将她们征召到都城会稽,城中百姓闻听二人美色,都想一睹两人芳容。

    范蠡见人多拥挤、道路堵塞,便将西施、郑旦安排在城外馆舍,并让人传话:“要想观看美人,须先交纳戈币一枚。”倾刻之间,戈币就塞满了钱柜。两位美人在郊外停留三天,范蠡所得戈币上万,全部运交国库。

    越王勾践命人教习两位美人歌舞礼仪,待两人艺成,越王勾践再命人用珠宝装饰二女,让她们乘坐着宝马雕车,随范蠡来到吴国。

    范蠡入宫拜见吴王夫差,叩头说道:“勾践感激大王的饶命之恩,特派人在境内四处寻访探察,找到两位能歌善舞的美人,特派臣献给大王。”吴王夫差见二女美如下凡仙女,不由心神俱醉。相国伍子胥一旁奏道:“臣听说商朝因妲己而灭,周幽王因褒姒而亡。可见美色女子实是亡国之物,大王万万不可接受。”吴王夫差说:“喜好美色是人之天性,越王勾践得到这两美人自己不享用,却派人进献给寡人,这是他对吴国尽忠的明证,你就不要再乱猜疑了。”遂将二女收下。

    西施、郑旦都是天下绝色,吴王夫差对她们二人十分宠爱。西施妖艳善媚,后来独得吴王夫差欢心,得以居住在姑苏台上,与吴王夫差形影不离,出入的礼仪车仗也犹如吴王夫人。郑旦住在王宫,嫉妒西施独受宠爱,郁郁不得志,一年后去世。吴王夫差更加珍惜西施,命吴雄专为她修建了富丽豪华的内宫,又为她建了一处响屟廊。屟是木板拖鞋,将廊下的土地凿成瓮形大坑,上面用厚木板覆盖,让西施和婢女穿上屟在上面行走,从而铮铮有声,所以取名响屟廊。吴王夫差终日沉溺于歌舞声色之中,不再上朝听政,平日身边只有伯嚭和吴雄侍奉,连相国伍子胥求见,也往往遭到拒绝。

    越王勾践闻听吴王宠幸西施、荒废国政,便将文种召来商议。文种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年我越国粮食歉收,民间米价上涨,大王可向吴国借粮来赈济饥民。如果上天要使吴国丧邦,必定会让他们答应借粮给我越国。”越王勾践便派文种用重礼向伯嚭行贿,伯嚭引文种到姑苏台拜见了吴王夫差。




这稻谷也会水土不服

文种叩拜完毕,向吴王夫差说道:“下属越国今年风雨不调,五谷歉收,境内百姓饥苦不堪,现在想向大王借粮万石,赈济百姓,等明年粮食收获,定当如数奉还。”吴王夫差听完说道:“越国臣服吴国,越国百姓受饥,就等于我吴国百姓挨饿,寡人怎能爱惜仓中粮米而见死不救呢?”伍子胥听说越国有使节到来,也连忙来到姑苏台拜见吴王夫差,当他听吴王夫差要借粮给越国,连忙劝谏道:“万万不可!今日形势不是吴国吞并越国,就是越国吞并吴国,臣看越国派使节前来,并不是真的因饥荒而来求粮,而是为了阴险地将吴国粮仓弄空。这粮食给他们不能增强两国友谊,不给他们也未必会使两国成仇,大王不如将此事推辞。”吴王夫差说:“昔日勾践兵败亡国,被寡人囚禁在吴国,天下诸侯无人不知。如今寡人让他回国,恢复了他的社稷,对他可说有再造之恩,难道他还会背叛寡人吗?”伍子胥答道:“臣听说越王勾践每日早起晚睡,勤于政务,一心想向吴国报复昔日冤仇,如今大王又要用自己的粮食帮助他们,臣看吴国大难之日已不远了!”吴王夫差不信道:“勾践早已向寡人称臣,哪儿有为臣的率兵攻打为君的道理?”伍子胥说道:“周武王伐商纣王,不就是臣子攻打天子吗?”伯嚭一旁厉声喝道:“相国说得太过分了,你怎能将我们大王和商纣王相提并论呢?”又转身向吴王夫差奏道:“救助邻国饥荒,本是一国诸侯应有之举,当年秦国就有泛舟之役。越国既向我吴国进贡称臣,更应受到照顾。只等明年粮食收获,让他们如数偿还即可。这样一来,我吴国不仅丝毫无损,还会因此有恩于越国,这种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吴王夫差听从伯嚭之见,将一万石粮食借给越国,并对文种说:“寡人不听诤臣劝谏,借粮给你们,你们明年可不能像当年晋国那样失信不还!”文种叩头拜谢道:“大王圣明仁慈,肯借粮米给我们,对越国百姓来说,实有救命之恩,越国怎敢不按期归还?”文种押运粮米回国,越王勾践大喜。

    第二年,越国粮食大获丰收,越王勾践问文种:“如不偿还吴国粮食,会失去信誉。如果守信偿还,则会损伤越国而有利于吴国。你看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置此事?”文种想了想答道:“应该选取生长饱满的稻谷,蒸熟后送还吴国,吴国珍惜这些稻谷,必会留下它们作为粮种,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越王勾践听从文种计策,如数将煮熟之稻谷归还吴国。吴王夫差见越人守约还粮,心中十分高兴,赞叹说:“勾践真是个注重信约的好人!”他见越国所还稻谷又肥又大,对伯嚭说道:“越土的粮种好,我们可以把这些稻谷留给百姓种植。”于是吴国农人把越国稻谷作为粮种,但稻谷播下后不出芽,吴国全境发生饥荒。吴王夫差心里想道:“这稻谷也会水土不服!”根本未去想越国送来的是蒸熟稻谷。




南林神猿挑战神女

越王勾践闻听吴国饥荒,便想派兵进攻吴国,文种劝阻说:“时机尚未成熟,吴国忠臣还在台上。”越王勾践又将范蠡召来询问,范蠡答道:“攻打吴国日期已经不远了!臣加紧时间操练兵马。”越王勾践问道:“作战兵械备齐了吗?”范蠡答道:“已经备齐,但要想战胜敌人,必须有精悍军士。精悍军士必须有过人武艺,大到剑戟,小到弓驽,非得请明师指教不可。臣打听到南林有位越女,精通剑术戟法;又见我国境内有一位楚人,名叫陈音,精通箭术。大王可将二人请来,帮助我军训练军士。”越王勾践即命范蠡快去聘请,范蠡派人携礼分头去找南林越女和楚人陈音。

    南林越女无名无姓,从小生长在野外荒林,对剑术无师自通。使者来到南林,向她转述了越王勾践之令,南林越女当即动身随使者赶赴都城会稽。行到山阴的道上,一位白须老翁当道而立,向南林越女问道:“来人是不是南林越女?你有何惊人剑术,敢接受越王邀请?老夫想与你比试比试!”南林越女说:“小女不敢藏拙,请老丈多多指教。”老翁随手从林中折下一根青竹,以竹为剑向南林越女刺来,竹枝刺到半途突然折断。南林越女飞身前跃,未等竹枝落地,一把把它抢过,然后抬手向老翁刺去。老翁飞身后跃,跳上大树,不见了踪影。南林越女只看到一只白猿,长啸而去。

    南林越女拜见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向她赐坐,询问剑术精髓,南林越女答道:“外表安逸,内心警惕;动若脱兔,静若处子;真气遍布全身,随心而发;变幻身形,纵横飞跃,使敌目不暇接。大王的军士若能学得此技,一人可敌百,百人可敌万,大王如若不信,可让人与小女比试一番。”越王勾践叫来百名军士,让他们挺戟与南林越女打斗。南林越女出手如电,将军士手中长乾一一夺过,随手扔到一旁。越王勾践十分敬佩,便请南林越女留下传授武技。三千名越兵接受南林越女训练。到了年末,南林越女告辞返回。一月后,越王勾践派人再去相请,却已找不到此人踪迹。当地百姓说:“上天想要亡吴兴越,所以才派这位神女下凡,传授剑术。”又有百姓说:“南林神猿挑战神女,未一个回合,就不抵而去!至今不敢再回南林。”




子贡为何而来

再说楚人陈音,因杀人避仇来到越国。范蠡见他每射必中,有百步穿杨之技,便奏明越王勾践将他聘请来担任越军射师。陈音向越军推广弓弩,越王勾践问陈音:“寡人想听听弓弩的由来,你能否讲解一下?”陈音答道:“黄帝之子,观察天上弧星,设计出了弓。因为他功劳卓著,便被封为“弓长”,成为张姓之祖!楚国有琴氏,见诸侯攻伐征战,弓的力量不够,不足以制服敌人,便在弓上加装机括,增加了箭矢力量,这就是机弩。机弩力量强劲,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