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鬼谷子的局 >

第122章

鬼谷子的局-第122章

小说: 鬼谷子的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涓沉声应道:“魏王之宝,无非天下奇玩。君上之宝,却是治国贤才。魏雄霸日久,骄气日盛,致使小人塞贤,君耳失聪,先不用公孙鞅,后不听白圭,再不用公孙衍,终有今日之衰。君上却是反之,尊士养士,知人善任,将天下之才尽揽于稷下,更有贤相邹忌、良将田忌、贤大夫田婴等忠臣良将,终有今日之盛。相王之时,君上不妨以人才大宝羞辱魏王。如果魏王肯听君上劝讽,自此重用人才,励精图治,说明魏国尚有振兴之志,君上或可与之结盟。若是魏王恼羞成怒,不听劝讽,魏国亡无日矣。君上非但不可与其结盟,反当先下手为强,莫让大魏被秦、赵、韩三国悉数瓜分。”

  庞涓一席话说完,齐威公连连点头:“嗯,庞子之言,鞭辟入里,切中实务,寡人听之,如闻圣贤呐!”

  庞涓叩道:“君上美誉,草民愧不敢当。”

  “只是,寡人有一事不明,求问庞子。”

  “草民知无不言。”

  “庞子身为魏人,何以不去事魏,反来投奔寡人?”

  “公孙衍弃魏投秦之事,君上可曾听说?”

  威公点头。

  “再问君上,稷下才士不下三千,可都是齐人?古往今来,良禽择木而栖。身为魏民,草民事魏之心早已凉透,这才弃魏至齐,投靠君上。”

  “说得好!”齐威公呵呵笑道,“上天以庞子赐齐,实乃寡人之幸。寡人欲拜庞子为上卿,早晚随侍左右,指点寡人,不知庞子意下如何?”

  庞涓起身拜道:“草民叩请君上收回成命。”

  “哦?”齐威公略吃一惊,“上卿之位,难道还留不住庞子吗?”

  “君上言重了,”庞涓拱手应道,“齐国为大国,君上为贤君,上卿为重爵,庞涓一介草民,仅凭几句话语,便得如此恩宠,纵使九死也不足为报,如何能嫌爵小职微呢?”

  “既然如此,庞子还有何忌?”

  “草民有些私务未了,还请君上宽容。”

  “敢问是何私务?”齐威公探身问道。

  “杀父之仇!”庞涓泣下如雨,“草民世居安邑,先父曾为大周缝人,魏国上大夫陈轸妖言惑乱魏主称王,逼家父缝制王服,家父不从,遭陈轸杀害。三年前草民就立下誓言,必手刃陈轸奸贼,为家父报仇。待草民报过此仇,再来报答君上厚恩。”

  “原来如此,”威公长出一气,连连点头,“庞子既与陈轸有此芥蒂,寡人就不勉强了。来人!”

  内臣应道:“老奴在!”

  “赏庞子黄金一百,轺车一辆。”

  庞涓再拜道:“草民甘冒死罪,再请君上收回成命。”

  “这……”齐威公直盯庞涓,“爵位不受,金子也不受,你叫寡人如何赏你?”

  “草民拦驾死罪,君上不加责罚,就是对草民的最大赏赐。”

  “呵呵呵,”齐威公笑赞道,“庞子是雅士,寡人倒是俗气了!今宵风清月明,寡人预备薄酒一席,特邀庞子共赏明月,可否?”

  庞涓连拜三拜:“能与天下贤君共赏明月,诚为草民此生之愿也。”

  齐威公起身,亲执庞涓之手:“庞子,请!”

  接下来几日,齐威公与邹忌、田忌、田婴等一班重臣详细分析魏国现状与列国情势,觉得庞涓的提议不是不可行。尤其是田忌,连续五年没有大仗了,急不可待地想与大魏武卒一决高下。

  徐州相王之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此后五日,齐威公诏告天下,在临淄称王,又三日,如约前往泗水边的徐州,与魏惠王会盟相王。

  徐州位于宋国地界,宋国也是这次魏、齐两国的礼让之物。对于两个大国元首会聚自己境内,宋公偃受宠若惊,几乎动用所有国力,将相王诸事安排得极是周全。宋公偃这么主动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不知自己是被作为礼品相赠的,二是他自己也有野心,就是欲借齐、魏相王之际,揩油南面而尊。在他看来,既然是相王,只要在场,就都是王了。因而,他也置备下王服王冠,只待相王时穿戴。

  齐威王提前三日赶到,住进泗水旁早已搭起的行辕里。第三日中午,魏人亦至,议定当晚由齐王作东设宴,为魏王洗尘,宋公偃作陪。

  傍黑时分,惠王与上卿陈轸、安国君公子卬一道缓步走近齐国行辕,六十四名齐国乐手坐于辕门之外,阵容庞大,齐奏迎天子之乐。齐威王头戴王冠,与先一步赶到作陪的宋公偃、齐国上大夫田婴、上将军田忌等大步迎出辕门,与惠王见过礼,手牵手步回帐中。宋公偃没敢穿王服,计划在二王酒酣饭饱、志得意满时乘兴提说此事,为相王大礼作个铺垫。

  宴会开始。齐威王、魏惠王并坐于主位,宋公坐于陪位,齐、魏随行大臣各按爵级分坐两侧。各人面前皆置一几案,案上摆满美酒佳肴。

  威王举爵道:“魏王远道而来,田因齐特备薄酒一爵,为魏王洗尘。田因齐先干为敬!”仰头一饮而尽。

  宋公偃与齐国陪臣皆饮。

  侍女倒酒,魏惠王亦举爵道:“齐王顺应天意民心,南面称尊,可喜可贺。魏罃今借齐王甘醇,衷心祝贺齐王,祝贺齐国!”亦扬脖一饮而尽。

  宋公偃与魏国陪臣皆饮。

  齐威王击掌,众乐手奏起齐地雅乐。一曲毕后,齐威王转对惠王,笑问:“请问魏王,齐乐如何?”

  魏惠王脱口应道:“传闻孔子闻齐乐,三月不知肉味,今日信之!”

  齐威王微微一笑,再次击掌,音乐再起,六十四名美女出场,随乐起舞。一曲舞毕,众舞女退场。齐威王再次转向魏王:“请问大王,齐女如何?”

  魏惠王赞美有加:“传闻齐地出美女,今日信之!”

  齐威王爆出一声长笑:“哈哈哈哈——”

  魏惠王莫名其妙,不解地望向齐威王:“请问齐王何以发笑?”

  齐威王又是一阵长笑,笑毕方道:“传闻大王识美而不知乐,田因齐今日信之!”

  当着宋公之面让人奚落,惠王面色微红,强压火气,略略拱手道:“请问齐王,此言何解?”

  齐威王笑应道:“仲尼至齐闻乐三月而不知肉味,确有此事,不过,孔子闻的是《韶》乐,非齐乐也。大王方才所听,才是真正的齐乐,靡靡之音,何能与《韶》乐比肩?田因齐以此揣知大王知美而不识乐。”

  魏惠王细细一想,确是自己未加细审,随口出错,面色极是尴尬,一时却也寻不出合适之语回敬,只好干笑数声作陪。

  齐威王再次举爵:“来来来,田因齐敬大王一爵,为齐、魏两家睦邻友善,干!”举爵饮干。

  在场所有人尽皆举爵饮下。

  侍酒再次斟好,魏惠王亦举爵道:“魏罃回敬齐王,为齐、魏并王天下,干!”一饮而下。

  宋公偃与魏国诸臣也都饮了。

  看到他们饮完,齐威王却将酒爵缓缓放下。田忌等齐臣也都纷纷放下酒爵。

  魏惠王大是惶惑:“请问齐王,为何不饮此爵?”

  齐威王沉声应道:“因为大王所言不实,田因齐不能畅饮!”

  “敢问齐王,”魏惠王又羞又惊,“魏罃所言,何处不实了?”

  “方今天下,并王称尊的有周、楚、魏、齐四国,并不只是齐、魏两家。”

  “这……”魏惠王再度语塞,愈加尴尬,面色涨红,只好再倒一爵,高高举起,“好吧,魏罃就为周、楚、魏、齐并王天下,干!”再次饮尽。

  齐威王及齐国陪臣这才举爵饮了。

  魏惠王连遭奚落,心中不畅,闷头坐在那儿,既不说话,也不饮酒。魏国群臣也是闷闷不乐,无不面现愠色。唯有齐威王眉开眼笑,与众卿频频碰酒。

  宋公偃本欲此时提说并王的事,见此情势,只好作罢。

  闷坐有顷,魏惠王决定扳回面子,抬头问道:“听闻齐国富足,多产奇珍异宝,魏罃心甚慕之。今日兴甚,齐王能否出示一二,让魏罃一开眼界呢?”

  齐威王折腾半日,等的就是这个,当下转过头来,抱拳笑道:“齐国珍宝多不胜数,不知魏王欲看何宝?”

  魏惠王脱口问道:“有径寸之珠吗?”

  齐威王摇头。

  “有夜光宝石吗?”

  齐威王摇头。

  “有象牙宝塔吗?”

  齐威王摇头。

  “有天山乳玉吗?”

  齐威王再次摇头,见魏惠王不再问了,遂将身子前趋,轻声问道:“这些东西,魏宫可有?”

  魏惠王等的也是这个,身子略朝后仰,捋一把修剪得体的胡须,不无得意:“魏国虽说贫弱,这些却是不缺。宫中有径寸之珠十,魏罃用之戏美;有夜光宝石五,魏罃用之代烛;有象牙宝塔二,魏罃用之镇卷;有天山乳玉一,魏罃枕之入眠。”

  齐威王听了,微微一笑:“这些东西,田因齐真还一件没有。”

  “哈哈哈哈,”魏惠王长笑数声,半是奚落,“这些均为寻常之物,齐王之宝,想必稀罕多了。”

  齐威王敛住笑容,正襟而坐,缓缓说道:“田因齐之宝,确实与大王之宝有所不同。”

  魏惠王大是不屑:“敢问有何不同?”

  “大王请听,”齐威王正襟端坐,细数家珍,“田因齐有贤臣名叫檀子,镇守南疆二十八年,楚人不敢犯土;有贤臣名叫盼子,镇守西疆二十五年,赵人不敢越境半步;有贤臣名叫黔夫,镇守北疆二十二年,燕人望之生畏;有贤臣名叫种首,治民一十九年,齐境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有贤将名叫田忌,驰骋疆场一十六年,历战十二,十一胜一平,无一败绩;有贤相名叫邹忌,治理国事一十三年,齐库盈仓满,积粟可支十年,朝无积案;有贤大夫名叫田婴,治稷宫一十二年,收纳天下士子三千,著书立说者不计其数。”略顿一顿,目视惠王,字字铿锵,“田因齐本为无能之辈,只因视众贤为宝,才得以日日莺歌燕舞,夜夜高枕无忧。”

  齐威王说出的每一个字皆如一把利刃,将魏惠王的面皮一刀刀割去。魏惠王听得面色紫胀,呼吸急喘,全身颤抖。魏臣更是面面相觑。

  全场静寂,空气便如冷凝了一般。

  蓦然,魏惠王忽地站起,将手中之爵掷于地上,看也不看齐威王一眼,拂袖而去。公子卬、陈轸等相视一眼,惶惶然追在后面。

  见魏人悉数退席,宋公偃迟疑片刻,亦拱手道:“齐王陛下,辰光不早了,宋偃告退。”

  齐威王摆手,见宋公及其随行臣子纷纷离席,陡然长笑数声。田婴、田忌等也都跟着爆出长笑,声震夜空。

  笑声止住,齐威王转向田忌:“田将军,仓促之间,能战之卒可征多少?”

  田忌朗声应道:“回禀陛下,不征可点五万精兵。”

  “如果兴伐,多少时日可以出征?”

  “若是伐楚,田忌须备兵三十日;伐赵,备兵二十日;伐韩,备兵十八日;伐燕,备兵十五日——”

  “伐魏呢?”

  “十日足矣!”

  齐威王闭目端坐,陷入冥思。

  魏惠王怒气冲冲地旋入自己行辕,一边大口喘气,一边在帐中来回踱步,耳朵里充塞着齐国君臣的一声声狂笑。踱有一阵,魏惠王终于爆发,将身边物什一件接一件地抓起,狠狠摔在地上。公子卬、陈轸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发作一阵,魏惠王平静下来,颓然走到几前坐下,目光转向陈轸,声音阴狠:“陈轸,这是怎么回事?”

  陈轸叩头如捣蒜:“陛下,微——微臣不知!微臣使齐时,一切均已讲妥,齐王甚是高兴,赏赐微臣诸多财物,这这这……怎会是这样呢?”

  “寡人有点明白了,”魏惠王捏紧拳头,声音从牙缝里挤出,“田因齐是存心羞辱寡人的。卬儿!”

  公子卬叩道:“儿臣在。”

  “传旨,拔帐回魏!”

  公子卬目视陈轸。

  陈轸大急,再次叩道:“陛下,相王大典尚未举行呢?”

  “相什么王?”魏惠王冷笑一声,将几案震得山响,“难道你嫌寡人所受羞辱还不够多,是吗?”

  陈轸泣道:“陛下——”

  魏惠王转向公子卬,喝道:“还不传旨?”

  “儿臣领旨!”

  陈轸回到自己帐篷,闷坐一时,转对戚光道:“齐王态度大变,里面定有蹊跷。你到齐国,查查此弯绕在何处,我陪陛下回魏。”

  戚光点头。

  翌日晨起,天尚未亮,魏惠王及其随行的五千人马没有向任何人辞行,拔帐回国。

  中午时分,齐威王亦传旨起帐回齐,坐镇临淄,以魏惠王背约、不辞为由,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