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之征服者 >

第61章

帝国之征服者-第61章

小说: 帝国之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就在黄三爷去见俞咨皋的时候,吕岩也碰到了一个让他感到意外的访客。
  那就是福建巡抚的赞画陈赓云。
  “巡抚大人让我来问你,朝廷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背叛朝廷。”
  面对海贼头子吕岩,陈赓云明显是有些气短,因此说起话来格外的和气。
  吕岩正要说话,却被贾诩将话头抢了过去。
  “朝廷欠了我家大人的饷银,再加上斩首的赏银迟迟无法发放,我家大人不忍看士兵们忍饥挨饿,所以不得不带着他们聚啸海上。”
  吕岩一脸疑惑地看着他,但是贾诩却示意一切交给他来应对。
  出于对贾诩的信任,吕岩就任由他自由发挥。
  “原来如此,只是即使朝廷欠饷你也不可以下海为匪啊,而且还打败了铜山水寨的水军,你这让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搁。”
  看到吕岩的这个谋西风度翩翩,说起话来温和有礼。
  陈赓云一时之间也放心了不少。
  但是他却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完全是天下众生如草芥的主,从来就没有将其他人的性命放在心里。
  “我家大人也是不得已为之,大明不愿意开放海禁,众将士饥饿难忍,再加上各种物资匮乏,所以不得不前来大明抢点饭吃。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巡抚大人原谅。”
  贾诩微笑着说道。
  “那么你们有没有意向招安呢?现在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如果你们愿意回心转意,巡抚大人愿意向朝廷做保,保你们无罪,而且官复原职。”
  陈赓云说道。
  听到这里,吕岩不由面色极为古怪。
  “还可以官复原职吗?”
  吕岩小心翼翼地问道。
  “那是自然,我大明由于经常欠饷,所以闹饷之事频发。有的闹得比你的还厉害,差点屠城的都有。不过事后基本上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多杀几个无关紧要的替罪羊而已。”
  陈赓云嘿嘿笑道。
  吕岩不由苦笑,原来大明竟然是这样的吗?
  杀了这么多大明官兵,他竟然还能官复原职。
  “如果大人你有意招安的话,我愿意向巡抚大人转达你的意思,保证你事后官复原职,最多受一些申饬而已。”
  陈赓云笑着说道。
  但是吕岩却摇了摇头,“既已下海为盗,我又怎么愿轻易招安。而且当年王直之事,实在是让我有些担心。”
  当年大海盗王直一心想要混入体制之内,好光宗耀祖。结果被朝廷所骗,直接将他抬着轿子抬到了法场上,然后砍了他的脑袋。
  自此之后,朝廷的信誉就一落千丈,海盗中愿意招安的也少了许多,基本上拼死不降。
  像郑芝龙那种特别想招安的也并不是特别多。
  “王直又怎能和大人你相比,他是真正的倭寇,你可是身家清白、在辽东立下战功的守备。我就和大人你说一句剖心的话,现在辽东再败,我大明有名有姓的武将差不多都死光了。正所谓国难思良将,对于大人你这样的武将朝廷可是求才若渴啊。”
  陈赓云有意无意地说道。
  事实上他说的没错,从万历四十七年,杨镐四路大军在萨尔浒全军覆没,光将领就死了三百多。
  再到广宁大败,关外之地几乎全部弃守,朝廷真是无将可用了,光总兵都死了有十几个。
  那些副将,参将,游击死得数都数不过来。
  每一次大败之后,只要活下来的武官几乎都是官升一级。
  比如有名的满桂,就是杨镐大败之后破格晋升为参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得有人带兵吧。
  如果吕岩还在辽东的话,指不定就能升成游击将军了。
  一说到辽东,吕岩产生了兴趣,不知道当年他宰了孙得功之后,对辽东的局势有何影响。
  于是就问道:“当年辽东是怎么败的。”
  陈赓云想了想,这又不是什么机密,于是就对他说了出来。
  原来虽然孙得功死了,但是**哈赤再次玩起了围点打援的把戏,而王化贞却是频频中招,将城中的兵力一而再再而三地调出城去,然后被**哈赤一一吃掉。
  当**哈赤进攻广宁城的时候,广宁的兵力已经不多。
  后来孙得功曾经的一个部下打开了城门,最后广宁还是陷落了。
  听到这里,吕岩不由一阵唏嘘,看来想要改变历史真的很难啊。
  但是对于招安,他是坚辞不受。
  他的目的没有达成,又如何能够接受招安呢。
  贾诩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眼中却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看到吕岩意向坚决,陈赓云也没有硬要招安的意思。
  路都是自己选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既然你执意为匪,那就打好了。
  他也不欠吕岩什么。
  于是他就辞别了吕岩,向商周祚复命。
  吕岩也没有为难他,命人放他离开了这里。
  “刚才为什么要阻止我。”
  吕岩问道。
  “难道大人不觉得招抚是个不错的主意?”
  贾诩笑着说道。
  吕岩笑着摇了摇头,他千辛万苦跑来台湾,又怎么肯去就抚。
  “比如大人想办法割据福建!”
  贾诩继续说道。
  “割据福建?这怎么可能?”
  吕岩笑着说道。
  但是很快他又一怔,如果一直打下去的话,也许不是不可能。
  如果朝廷不同意,他就打到朝廷同意为止。
  “至少目前为止,台湾是离不开大明的。小到一针一线,大到钢铁火药,全部都要靠大明来输入。与其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入寇,不停地给大明放血。倒不如一次性打到朝廷同意,然后用心经营福建。如果大人你担心便宜了女真人,不如割据福建后立刻派兵前往辽东,增援大明。”
  贾诩说道。
  这个主公就是心肠太软,如果是那曹阿瞒,恐怕早就占了大明的半壁江山了,哪里还管那些百姓的死活。
  听到这里,吕岩不由大感心动。
  如果说到打仗,他又怕过谁来。
  他只会越打越强,如果能够割据福建,他就不用担心各种物资短缺,而且可以完全地开放海贸,为自家赚得源源不断的银子。
  “割据福建?”
  吕岩的眼睛越来越亮。
  “对,割据福建。”
  贾诩笑着说道。
  但是他心里却不已为然,只是割据福建哪够,他一定得想办法让这个心软的主公多占几个道才行。
  “那么好吧,我们就想办法横扫整个福建。”
  吕岩的脸上露出了邪恶的笑容。
  贾诩亦是一脸的欣然,这下子福建的官兵倒霉了。
  接下来该怎么打,吕岩和贾诩就进行热烈的商议起来。
  吕岩觉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因此应该先横扫整个福建的大军,然后再想办法攻城。
  贾诩也觉得不错,但是应该先占领一座大城市做为据点。
  吕岩同意了他的看法。
  既然改变了战争计划,那就对黄家的处置也应该进行改变。
  这次他在黄家抄出了太多的好东西,仅仅是白银就抄出了二十万两。
  主要是他在黄家的下边发现了一个银窖,里边都是两百斤一个的大银锭,这还是黄家的一个家仆主动供出来的。
  当吕岩发现那个银窖后,黄家的几个人直接昏倒在了地上,这可是黄家祖祖辈辈不知道多少代才积攒起来的家底。
  这下子全部便宜吕岩了。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近万袋粮食,二十万斤精铁和锡铅。
  得到了如此巨款,吕岩再次当了一回散财童子,开始拿黄家的东西收买人心。
  一时之间,诏安的百姓几乎人人都夸奖吕岩是个劫富济贫、乐善好施的义匪。
  但是现在,吕岩觉得这些还不够。
  于是他出动骑兵公告整个诏安,鉴于黄家作恶多端,逼良为娼。
  故决定将黄家所有人口转移到大员进行劳动改造,而诏安的贫民都可以分得黄家的土地,其他的大户也可以分到他家的店铺。
  同时他宣布,这只是对作恶多端的大户的惩罚,对于与人为善的大户,一定会保护其私有财产的安全。
  听到这里,诏安彻底地轰动了。
  黄家至少也有着万亩的良田,可是诏安头号大地主。
  这不知道哪家贫民能够分到他家的田产。
  但是他们感到忧虑的就是官府,毕竟吕岩的身份是贼寇,分了吕岩给的地那不是通匪了呢。
  一时之间,诏安的人民心思极为复杂。
  既想分到黄家的田产,又担心会遭到官府的报复。
  但是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既然如此,还是有人前来报名。
  吕岩也没有食言,将黄家田产的地契全部分给了这些人。
  同时嘱咐他们,小心官府的报复,但是他保证,他很快就会重回诏安的。
  完成了在诏安的抢劫大业后,吕岩再次启航,前往旧镇。
  虽然在诏安抢到了很多他需要的物资,但是仍然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需要,而且台湾他的属下迫切需要药材等各种物资。
  吕岩打算攻下旧镇将东西运回台湾,缓解一下台湾物资紧缺的压力之后再横扫整个福建。
  ****
  非常感谢遗卐的废墟的打赏


第78章 清君侧

  “海上君王号”,吕岩和贾诩并立在船头,这两天他们一直在商量起事的事情。
  “师出不可以无名,不知道大人你欲以什么名号出兵。”
  贾诩问道。
  “军师觉得清君侧如何?当今客氏狐媚圣上,又有权阉魏忠贤祸乱朝纲,正是我辈正义之士清君侧之时。”
  吕岩笑着说道。
  贾诩先是一怔,但是很快大笑道:“妙,实在是太妙。”
  当今天启帝宠信乳娘客氏和魏忠贤,特别是客氏,更是备受天启帝的宠信。
  根据明朝规定,皇子6岁,乳娘必须出宫。
  但是客氏硬是凭着天启帝的宠信,一直没有出宫。
  后来天启帝朱由校即位后,还被封为“奉圣夫人”,可以在宫中坐轿子,这可是连内阁大学士都没有的待遇。
  天启二年,天启帝要大婚,但是客氏不悦。
  结果天启帝跑到面前请求她的原谅,并且将以后他临幸哪位妃子的事情交给客氏来决定。
  仅仅是从这一件事,你就可以知道朱由校对于客氏有多么的宠信了。
  可以说朱由校和客氏的关系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的乳娘和皇帝的范围,无论是内阁大臣也好,东厂提督太监也罢,看到了客氏都得礼让三分。
  魏忠贤可以上位,和客氏的帮助离不开关系。
  正是靠着和客氏结为对食,魏忠贤才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
  甚至到了最后,朱由校对魏忠贤的信任也是远远不及客氏。
  吕岩如果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那么和大明之间就有着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虽然那些士大夫皆知他是造反,但是他们也许会对此感到欣喜,毕竟很多人都对客氏和魏忠贤感到不满了,他们也许会借此机会和阉党展开激烈的夺权斗争。
  贾诩越想越觉得妙,他想了想又说道:“除此之外我觉得大人你还需一个名号,如果以海贼或者守备的名义清君侧恐怕就惹人笑话了。”
  “那么镇南将军如何?”
  吕岩想了想说道。
  当年郑芝龙还给自己弄了个飞黄将军的浑号,他给自己封个镇南将军并没有什么出格之处。
  贾诩摇了摇头,“将来我们越打打大,还不如一次到位,给自己封个王如何?”
  “封王恐怕会引来朝廷的大兵围剿。”
  吕岩想了想说道。
  “如果我们不封的话,朝廷一样会围剿的。”
  贾诩笑着说道。
  吕岩想想也是。
  “我看不如就叫镇南王吧。”
  听到这里,吕岩差点一个踉跄掉到海里去。
  镇南王……这外名号好熟悉。
  “这个不太好吧。”
  吕岩有些尴尬地说道。
  “有什么不好的?”
  贾诩有些疑惑地说道。
  “我看不如叫秦王好了。”
  吕岩说道。
  “秦王,很不错的封号。”
  贾诩想了想也同意了。
  历史上最有名的秦王恐怕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吕岩敢给自己上秦王的封号,那么他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不过他们都觉得现在不是打出旗号的时候,总得占了一座大城市再将旗号打出去,不然的话只徒惹人笑。
  一天后,他们终于来到了旧镇。
  ******
  ******
  旧镇,其实是个紧靠海边的港口。
  明朝时,经常有海船从这里出发,前往月港进行完税后出海。
  因此,旧镇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出口贸易中心,这里是相当繁华的。
  由于旧镇的人民并不了解吕岩乐善好施的美名,因此吕岩刚刚到达旧镇的时候可把旧镇人民给吓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