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之征服者 >

第101章

帝国之征服者-第101章

小说: 帝国之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本王答应了。”
  吕岩忽然微笑着说道。
  “你……答应了。”
  李三才和魏广微都是一脸的惊讶。
  这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就答应了?
  他们本来以为还要费尽千辛万苦的劝说他才答应下来。
  “没错。”
  吕岩点了点头道。
  听到这里,李三才和魏广微都是大喜。
  只要这个吕岩答应了,那么最大的障碍就扫除了,其他的就好谈多了。
  “王爷你不需要和你的臣子们商量一下吗?”
  李三才有些犹豫地问道。
  “不需要,这些事情本王自可以一言而决。”
  吕岩霸气凛然地说道。“不过那些地方官吏只能由我来任免。”
  吕岩说道。
  “没有问题,不过我们希望王爷你能够奏报一下朝廷,能够给朝廷一些体面。”
  李三才说道。
  吕岩点了点头。他最看重的还是实际利益,至于体面算什么?
  体面能拿来当饭吃吗?
  “另外吴王这个称号我不喜欢,我就喜欢秦王。”
  吕岩说道。
  “王爷你不要开玩笑了,自古以来只能封在秦地才可以称为秦王,你距离秦地有着上千里路呢,要是封你为秦王那不是让天下百姓看笑话吗?”
  李三才摇了摇头说道。
  “但是我喜欢。”
  吕岩强调道。
  “王爷你就不要任性了。封号乃是非常严肃的大事,岂可以随意待之。”
  李三才笑嘻嘻地说道。
  吕岩差点一句我就是这么任性脱口而出。好不容易才忍了下来。
  他想了想,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吴王也不能算是太坏,虽然没有秦王那么拉风。好歹也是曾经出过一些英主的。
  看到吕岩答应后,李三才和魏广微相视一笑,看来这次和谈能够顺利完成了。
  “不知道王爷你以后是否可以上交一些税赋,如果没有江南的税赋。朝廷恐怕很难维持下去。”
  李三才继续说道。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朝廷已经真正的破产了。
  不仅边军的饷银难以维持,就连朝中大臣也被发下了大笔的宝钞以替代本色银,至于这些宝钞能够买到什么东西,每个大臣都心知肚明。
  偏偏现在京城粮价暴涨,如果不贪污的话,他们就只有喝西北风去了。
  一想到这里,不知道多少人对吕岩痛骂不已。
  “你们怎么会维持不下去呢?你们的宗室占据了那么多的土地,为什么不向他们征税。中原至少一半的田产被那些宗室给占据。还有山东的衍圣公府。只要向他们征税,你们每年至少可以多得几十万两白银。”
  吕岩冷笑着说道。
  听到这里。李三才和魏广微都是连连摇头,这个吴王实在是太敢放猛话了。
  “衍圣公乃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岂可向他征税。不向宗室征税乃是太祖皇帝亲自所订,想要向他们征税真是千难万难。”
  李三才说道。
  事实上明朝不仅不向那些宗室征税,反而会从赋税中抽出一部分,以供养那些宗室,事实上明朝的宗室绝对称得上是明朝最大的毒瘤。
  吕岩冷笑一声,他知道自己说也是白说,因为天启帝是绝对不会听从他的话,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估计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行。
  “想要让我纳税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们要用流民或者灾民来换。”
  吕岩说道。
  “流民和灾民来换?”
  听到这里,李三才和魏广微都是一惊,这是什么情况?
  “将来本王打算远征南洋,打算用流民和灾民来充实南洋。”
  吕岩说道。
  “王爷你打算远征南洋?”
  李三才更加吃惊了。
  “没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些南洋蛮夷不服王化,对我大明多有不敬,故本王决定派遣几万大军远征南洋。”
  吕岩说道。
  对大明多有不敬,他们怎么不知道。
  李三才和魏广微暗暗想道。
  不过他们都觉得此事事关重大,还是禀明朝廷再做决定。
  “那些流民也是大明子民,我们没有权力答应,此事还需上奏朝廷。”
  李三才想了想说道。
  “无妨,你们只需要知道,没有流民,本王一厘银子都不会给你们。”
  吕岩说道。
  他们又商议了一些其他事,比如如何联手抗金的事情。
  吕岩打算暂时派遣三万名将士前往东江和朝鲜,在那里牵制女真人。
  因为他不想在辽东和明军搅和在一起,现在两方绝对谈不上信任,反而是互相提防。
  如果搅和在一起,他们彼此的战斗力不会上升,只会下降,说不定还会发生背后捅刀子的事情。
  等他积累足够多的兵力后,他才会对辽东的女真人发动全面进攻。
  他们一直商议了数个时辰,由于吕岩的让步,很多事情都得到了顺利解决。
  这让李三才和魏广微都感到非常高兴,看来能够圆满地完成此次任务了。
  “另外我还有一件事恭喜王爷。”
  李三才笑着说道。
  “本王何喜之有?”
  吕岩一脸疑惑地问道。
  “圣上知道王爷你已经二十岁仍未结婚,故决定将一位皇妹下嫁于王爷,难道这不是喜事吗?”
  李三才笑着说道。(未完待续。。)
  ps:  非常感谢出膛的炮弹、切玉刀和oo飞雪oo的打赏。
  接连二更,求首订。


第122章 选贤令

  听了他的话,吕岩不由一阵愕然。
  将公主下嫁给他,这是怎么回事?
  很快他就回过神来,这应该是另一种形式的联姻。
  希望两家能够血脉交融的形式来消除彼此的敌意,至少也要让大明支撑过这个艰难的时刻。
  听到这里,吕岩装模作样地沉思了一阵,然后问了一个男人都很关心的问题。
  “她长得漂亮吗?”
  魏广微微微一笑,“这位公主长得花容月貌,赛似天仙,绝对不会辱没了王爷你。”
  然后给了吕岩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
  听到这里,吕岩点了点头。
  不过想想也是,老朱家的血脉经过了二百多年的母系改良,就算是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他感觉娶个公主也是不错的,于是他就答应了下来。
  “那么好吧。”
  看到这里,李三才和魏广微都放下心来。
  今天的事情真是出乎意料的顺利,想必皇上一定会对他们赞赏有加吧。
  “对了,我妹妹也给封个郡主吧,我想这个没有问题吧。”
  这时候吕岩想起了他那刚刚抵达杭州的妹妹,想必这段时间她应该是非常担心受怕。
  “没有问题,这个我们早有准备。”
  李三才笑着说道。
  吕岩点了点头,看到天色不早,就让他们一起用饭,等到第二日再进行谈判。
  于是这场谈判大约进行了两天。一些主要的条款都敲定了下来。
  和谈的消息最后传了开来,然后由两方诏告天下。
  吕岩正式成为占据了福建、浙江、广东的全部,南直隶的大部。江西和湖广一部分的强大藩王。
  虽然明朝觉得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丢人,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明朝丢城失地,连战连败,几乎丢失了大半个江南,但是总比吕岩打到北京城要强。
  知道这个消息后,有人欢喜有人愁。
  很多士子痛苦流涕。感叹朝廷之无能,痛骂吕贼之凶残。
  也有人感到极为的失望,他们本来还寄望朝廷的王师打过来。将吕岩没收他们的财产拿回来,看来现在是没戏了。
  那些投靠吕岩的官员也是群情汹涌,本来凤阳一战胜利传来,他们都是喜极而泣。
  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终于选对了队伍。说不定他们还能够成为开国功臣。为后世子孙所崇拜。
  但是这一议和,很多人又是恐惧又是不满。
  明明能够席卷天下的,为什么还要就封什么藩王。
  而且万一明廷对他们这些降臣秋后算帐怎么办?
  于是雪花般的劝进表被送到吕岩位于杭州的吴王府,他们都希望吕岩自立为帝,然后挥师北伐,一战而定天下。
  对于他们的心情吕岩当然是心知肚明。
  他一方面告诉他们明廷管不到他们这些官吏身上,让他们只管放心。
  他之所以就封藩王,那是为了共抗后金这个大敌。
  同时将他们全部官升一级。以安抚他们那不安的心情。
  得知这个消息后,一些官员的情绪才安定下来。
  不过有些官员为了表忠心。同时显示与明朝决裂,再次上了劝进表,希望吕岩南面而坐,与天启帝平起平坐。
  对此吕岩只是一笑置之,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虽然投靠吕岩的官员有很多,但是却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需要,很多县城仍然连知县、县丞都没有,县内的公务已经完全陷入了瘫痪状态。
  因此吕岩发布了选贤令,要求一些愿意在他手下为官者,拥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即可到杭州前来接受考核。
  一旦考核成功,即可担任知县、县丞、知府、推官等各级官吏。
  吕岩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拉拢那些读书人,毕竟他的手下在无锡狠狠地杀了一些东林党人,他的名声有些不好听。
  再加上大肆没收那些地主士绅的财产,他和那些读书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有些紧张。
  现在是时候抛出一些诱饵诱惑那些读书人了,事实上对于那些读书人什么德性他非常清楚。
  只要抛出一些诱饵,那些读书人保证会不计前嫌地原谅他,然后纷纷争抢,更何况他抛出的是几百个官位。
  事实上他的计划非常成功。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大明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明任命官员一向是以科举取士,那些拥有秀才功名的人根本不可能为官,就连一些举人想要当官也是千难为难,因为压在他们头上的进士实在是太多。
  但是现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了他们的眼前,即使是秀才和举人也可以当官了。
  一想到这里,那些秀才和举人都是大为心动。
  他们考取功名是为什么?还不是当官吗?
  当官的好处只要是中国人那都知道啊,只要当了官,金钱美女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特别是那些考了一辈子的老秀才,几乎是知道这个消息后,就立刻收拾行礼前往杭州。
  他们知道以他们的本事别说成为进士,就连举人都不可能,想要当官这大概就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
  一时之间,很多痛骂吕岩苛待士子的士绅立刻扭转口风,纷纷夸奖起吕岩,懂得善待读书人。
  然后收拾行礼,准备大人不计小人过,前往杭州参加应试去。
  一时之间整个大明到处都是前往杭州城的士子,就连大明统治下的北地也不例外。
  说到底这天下像文天祥,史可法一类坚贞不屈的人物的确有。但是官迷心窍的更是大有人在。
  君不见那年近古稀的礼部尚书顾秉谦,为了更进一步,竟然想认魏忠贤这个权阉为干爹。
  当然坚决反对吕岩这样做的也不是没有。特别是那些进士,吕岩这样做绝对是动了他们的禁脔。
  历来这些职位都是由他们进士担任的,凭什么分给那些秀才和进士。
  但是这些微弱之极的反对又能对吕岩造成什么伤害,更何况有比他们数量更多的举人和秀才的支持。
  吕岩算是难得的分化了一下天下的读书人。
  除此之外,明廷的反应也有些激烈。
  他们派来了使者,对吕岩的这种做法进行了强烈的遣责。
  认为他的这种作法动摇了明朝的权威。
  对此吕岩却是嗤之以鼻,权威是靠自己挣来的。不是别人给的。
  但是他表面上接受了明廷的说法,保证将声势弄小点。
  于是一次别开生面的考核就在杭州举行了,考核由张居正主持。
  让张居正待在台湾实在是太过大才小用了。于是他就将来召来了杭州。
  这次考核不仅有笔试,而且有面试。
  张居正认为拥有一定才能的,就放他们为官。
  张居正认为不行的,就发放路费。好言安慰一番。让他们回去,将来吕岩会举办自已的科举考试,欢迎到时候来参加。
  于是吕岩一下子任命了数百名官吏,这其中又以秀才居多。
  那些秀才无不对吕岩感恩戴德,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没有吕岩,他们这辈子永远也别想成为一名官员。
  而吕岩也知道这些秀才会成为自己最忠实的支持者,他们会全心全意为自己做事,因为一旦明朝打过来。他们这些秀才都会被罢免问罪,然后他们的官位也会被那些进士取而代之。
  同时发生的还有一件。那就是巴达维亚终于派来了一位使者。
  对于吕岩能够剿灭位于彭湖的荷兰人,荷兰人感到极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