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飘在大唐 >

第156章

飘在大唐-第156章

小说: 飘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那骄阳似火,长孙无忌此时坐在两仪殿内,心中却翻起阵阵寒意。用眼角瞥了一眼房玄龄、禇遂良等人,见二人面上都有隐忧,心中更加大惊。

长孙无忌低头盯着面前矶案上的冰西瓜,不敢抬头,怕看到李世民对他极度失望的眼神。那失望中夹杂着的伤痛,只有他最懂。

他与李世民自小相识,不只性情相投,又因为妹妹的关系,利益相关,他与李世民的关系,可以说是铁板一块。李世民与他的私交与信任超过任何人,所以他才有“司徒”之职,甚至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上,他也位居第一。

“豫谋”,虽然与“阴谋”只有一字之差。但想到自去年以来,原太子李承乾阴谋作乱,李泰谋夺太子之位,伤透了李世民的心……长孙无忌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颤。

“圣上,不是臣所为,相信我……”长孙无忌无力地辩白道。

“会是谁?”李世民盯着长孙无忌,脸色阴沉,已是气怒之极。

“是谁?是谁想要害我?”长孙无忌突然心头火起,怒目柳范。

柳范却似不明所以,也怒目相赠还。

圣上怒目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怒目柳范,柳范怪眼上翻……

杨悦万没想到太子会拒婚,一阵大笑之后,不由莫名地问道:“钱先生认为这件事儿会是何人所为?”

她的对面坐着“毛笔胡子”,杨悦已知“毛笔胡子”姓钱名神通,是蜀王李愔的一个“江湖”朋友。到底什么样的“江湖”朋友,杨悦却没有多问。她已隐隐知道李愔素有“大志”,所以并不多问。只知道这个“毛笔胡子”既然是李愔的朋友,便可以绝对信任。

不等“毛笔胡子”回答,一边的大光头已抢先说道:“还能有谁,定然是长孙无忌。”

大光头自然是尉迟洪道。杨悦有难事,尉迟洪道当然要帮忙,所以也在惊鸿宫中。

“毛笔胡子”如今的身份是“天下印书行”的经理。因为傅渐到洛阳去开分行,长安的生意暂由“毛笔胡子”代杨悦管理。所以时常要到惊鸿宫中行走。

杨悦摇了摇头,望着“毛笔胡子”。

“毛笔胡子”精光小眼一眨,笑了笑,说道:“公主认为是一六?”

杨悦点了点头说道:“除了他还有谁?难不成是二四?”

“毛笔胡子”知道,杨悦所说的“二四”是指四皇子李泰,“一六”是指荆王。她给这些皇子王爷们都起了个代号。“一”是第一代皇子,“二”是第二代皇子,说起来不用指名道姓,旁人一时到也听不明白。

“毛笔胡子”略一沉吟,说道:“也不见的是他。”

他从几上拿了几枚棋子,摆在上面,指着其中一个说道:“二四虽然工于心计,但他的手下目前在辽东还未回来,一时没有人手,有心无力,不可能是他。”

又指着另一个棋子说道:“一六虽然也有心,但过于谨慎,又有‘飞贼’之事,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杨悦点了点头,迷惑不解:“难道真会是二九的人所为?但是我收到的消息,长孙似乎也极为气极败坏,难道是他贼喊捉贼,故意摆的迷惑阵?”

“二九”自然是排行第九的太子李治。

“毛笔胡子”闪了一下小眼,摇了摇头,又摆上一颗棋子,说道:“也说不定另有其人……”

杨悦奇道:“还会有谁?还有谁想要我这颗脑袋?”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墨菲定律

那个散发“传单”的人到底是谁,或者还说不准。但有一点却十分确定,那就是:杨悦如今已是大有麻烦。

不只是她,杨贵妃比她的麻烦还要大。

尽管李愔派“毛笔胡子”来安慰杨悦不必着急。杨悦却对他的应对方法,不能不有一丝质疑。不知道李愔所找的证人,关键时候是否会有纰漏。事情没有结束,往往会有意外发生。

“墨菲定律”告诉大家,事情往往会朝着你最担心的方向行进,也就是说上天爱开人玩笑,总是“怕什么来什么”。这大概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魔鬼定律之一。

这个时候,杨悦心下便止不住的担心,却又不敢多加担心。饶是杨悦一向开朗,也不免心气烦躁,一颗心始终悬着。不仅为自己,更为杨贵妃等人。

无论如何,杨贵妃手中的“证据”是伪造的。

杨悦始终想不明白,杨夫人为何要骗杨贵妃,要她冒充杨贵妃的侄女。偏偏杨夫人出门之后杳无音信,无处可问。

杨悦突然意识到杨夫人的出门也十分蹊跷。难道她并非因为武照之事,去剑南道向郭家赔罪?为何这么久还不回来?

“我怎么觉得她更像是在躲开我。”杨悦心中自语。

清晨起来,她打了一趟拳,开始遛马。

她原本每日清晨会到灞河边去遛马。只是近日一出门,便被围观,十分不便。

隋国公主是假公主之事,不胫而走。从“传单”散出,不到一日功夫,整个长安城已全部知道此事儿。

街头巷尾皆可听到议论纷纷。有人点头相信,也有人表示怀疑,有人为杨悦辩白,也有人大力宣传,说得有鼻子有眼……

杨悦的白马不少人识得,杨悦不想引起围观,只好在惊鸿宫中遛马。

惊鸿宫的马场比不上三原卫公府的大草原,却也十分宽敞。跟蜀王府花香满路的一条直线不同。惊鸿宫的跑马场与玄武门外的西内苑相似,北面有一坐假山土坡,坡上是一片树林。西面有箭靶,原本是李世民的练武场。

杨悦不会射箭,红衣白马飞驰在跑马场上,跑过箭靶之时,手一扬从袖中飞出三把飞刀,那飞刀十分别致,刀尾有箭羽一般的饰物,张开来朵朵如梅,十分好看。

三朵飞刀飞出,依次分三个方向,射向三只箭靶,皆正中靶心。

杨悦十分得意。如今她有两件宝物护身,袖弩和飞刀。都是她那个不说话的师父,戒言大师所赠。

袖弩不费刀气,立时可用。这飞刀却需要练习。杨悦的确下了一番功夫,才有了今日成就。

她没有多大手劲,但准头不差。但这分手射刀的功夫,却也是练了许多时候才练成。加上李业诩教了她些内家练气的功夫,虽然半路出家,没什么成就,但也练得手脚灵活,比平常人灵便了许多。

阿玉在一旁看到,拍手叫好。

这个小丫头原是教坊绿箩娘子的小婢。杨悦当日曾差点撞倒她,还曾送她回去。自从武眉儿成了武媚娘,杨悦身边一直缺少一个机灵的小丫头使唤。惊鸿宫中宫女不少,但都是李世民原来守宫的宫女,没有个贴心人,因而杨悦向绿箩娘子讨了这个阿玉来。

绿箩娘子原本是江夏王的“外宠”,又十分仰慕杨悦,自然无不答应。加上阿玉自己十分乐意,教坊更是为了巴结隋国公主,分文未收,便将阿玉转送了杨悦。

阿玉见杨悦跑完马,已将毛巾送了上来。

跑了一气之后,杨悦心中烦闷稍解。用过早膳,准备到大内却见杨贵妃。

忽有宫人来报:“圣上请公主到太极殿晋见。”

杨悦暗自纳闷,太极殿的朝会,她向来不去参加。更何况今日非朔非望,怎会在太极殿中进行朝会?

难道是又出了什么事儿?而且这事儿与她相关?

杨悦心中咯噔,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却又不禁自嘲:“大不了便是‘假公主’的事儿,难不成还有比这更大的事儿?难道朝臣又有了什么新花招?”

“传单”一事儿虽然搞得沸沸扬扬,但始终没有人敢站出来拿出确切的证据指认杨悦是假公主。因而“传单”不过是“传言”,虽然没法制止,却也不能因此定杨悦等人的罪。

李世民大怒之下,一力追查发“传单”之人,却一直无果。大发雷庭,甚至削了长孙无忌一切职务,让其回家闭门思过。

“难道真有不开眼的人,想要惹怒李世民?”

杨悦知道李世民心中不一定真怒,也不可能认为是长孙无忌所为。因为无论如何,长孙无忌最想促成“太子与隋国公主联姻”之事。即使太子拒婚,长孙无忌也不会愚蠢到自己跳出来,与太子拒婚配合的天衣无缝,只用“谣言”而不拿出实质的证据来诬陷杨悦等人。任谁都能看出其中大有问题。更何况长孙无忌对太子的拒婚,也是措手不及,气极败坏。

这件事儿上,连杨悦都知道长孙无忌“冤”,更何况是李世民。

李世民大怒,在杨悦看来,不过是表明态度,告诉群臣他要袒护杨贵妃等人,告诫众人不要轻举妄动。

杨悦甚至怀疑,这件事儿本身便是李世民所为。因为太子拒婚之前,这个“传单”发出,大概这个发“传单”的人也没有想到太子会拒婚,无论如此发出这个“传单”目的,首先便会破坏“太子与隋国公主”的联姻。

难道李世民为了破坏太子与她联姻之事,如此不择手段?杨悦不禁微微摇头。这样做的风险显而易见,李世民不大可能没事儿找事儿……

杨悦放弃骑马,改乘厌翟车。一路怀着心事,卫士清道,前呼后拥,往大内去。

左右百姓见到纷纷让路,十分威风。杨悦却并非为了威风,只是这样以来,不至于被众人围观而矣。

转出天策巷到了安福门附近,却突然听到一阵喧哗。厌翟车被迫停了下来。

不待清道卫士回报,杨悦微抬轿帘,向外看去。见到安福门前街上聚集了许多人,这些人大都白袍青襟、黑帻革带,其中也有不少人不及冠者,只挽个童子髻。

杨悦识得这些服装,知道是国子学的生徒们。当然这些人大都也是“天下书社”的人,足有上百人。定睛看时,发现裴炎、苏味道、王勮、乔知之等人都在。

正在诧异,却听众人高声喊道:

“公子,我等相信你”

“我等支持公主”

“长安公子,名冠士林,怎么可能假冒公主……”

“对,公主才情如此,谁人能及。”

……

原来大家拦住自己非为别的,只是因为关心自己。

杨悦心头一热。却又不禁暗笑,自己名冠士林不假,但与“假公主”却是两个概念,自己非但不公主,而且来历不明,断不可为外人所道。

然而大家的拳拳之心,却是情意深厚。

杨悦自知大家不可能无故聚来此处,心中暗道:今日朝堂上定然发生了对自己极不利之事。

心中微凛,面上却不失微笑,向大家挥手致意。

裴炎、苏味道等人已在卫士的带领下,到了杨悦的车前。

苏味道掩示不住心情激动,愤然说道:“公子,听说有人已拿出所谓的‘铁证据’来污蔑公主……”

“公主被人正式弹劾……”乔知之又气又怒。

“不只弹劾,而且是联名,连御史大夫也在其内。”苏味道已激愤异常。

……

杨悦默然,知道苏味道这个“八卦男”,消息一向灵通。看来今日的朝会,便要当廷审问自己了。

杨悦暗暗皱眉头,心中不安,面上却在笑,出言好声安慰众人。

裴炎脸色始终阴沉,眼中闪过一道忧虑,低声说道:“无论公子是否是真公主,公子永远都是天下书社的‘总裁’,是天下士子心中当之无愧的才子,更是我等永远的朋友。”

“对,公子永远都是天下书社的总裁,是我等的朋友。”王勮等人围在车旁,低声附和道。

杨悦心头大震,突然有种上刑场的感觉,被众人搞得有点悲壮。面上虽在笑,心中却已感动莫名,眼中闪过一种叫做“泪光”的东西,嗓子有些哽咽,说道:“好大家永远都是朋友”

杨悦站在车头,呵呵一笑,向众人一揖:“多谢诸位关心。圣上乃英明之主,我不会有事儿,诸位尽可放心。”

杨悦知道众人好意,却不得不担心大家一时义愤,会闹出事端。向裴炎、苏味道二人暗陈利害,安抚众人先散去。

辞别众士子,进入大内。

杨悦这才明白,为何众士子会如此义愤填膺,实在是因为太极殿中气氛非同寻常。

杨悦被人弹劾,而且是被五名御史连名弹劾。

那五名御史,一个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一个是次长官御史中丞,另外三个分别来自台院、殿院、察院各一人,整个御史台都沾了边。

这样的弹劾力度,史无前例。自唐代设立御史台以为,未曾有过。

众御史不着常服,朱衣白纱,头戴法冠,个个如临大敌,神情严肃。

弹劾内容当然是:杨悦是假公主,杨贵妃有欺君之罪。

而且有证据在手:牛方裕、薛世良二人的书信证明。

杨悦到时,杨贵妃已在殿中。看到杨贵妃依旧一付不紧不慢、高贵典雅的气质,杨悦不由暗暗佩服。

李世民脸色严肃,显然已是大怒:“牛方裕与薛世良二人,一个远在岭南,一个远在安西,到底是谁去取了这种证明?朕的眼皮底下,还有多少人在耍阴谋……”

长孙无忌被勒令回家闭门思过,太子李治也没来。除了二人,五品以上的常参官皆在。

李世民大怒,殿中众臣已噤若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