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千钧 >

第140章

千钧-第140章

小说: 千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偃,中州局势必定大乱,到时候……”
“没可能的!”离幽冷笑一声,慨然长叹道,“我并非正支弟子,虽然握有五彩晶珑,但要号令水清慧却绝无可能!况且,我们和中州两虎相争,无论胜者是谁,寒冰崖都能够一举成为天下第一,两头卖好才是她们的主意,所以我能够号令的,就只有自己当初带出来地人而已!
你莫要忘记了,无忧谷那些假惺惺的家伙全都投靠了天子,姜偃身后一定有人寸步不离地随侍着,要下手决不容易!与其碰那位天子,我还不如杀了伍形易或练钧如来得痛快!”
“伍形易的势头不是早已被打落了么?”樊威慊颇有些不解,“当初他对付一个蒙辅尚且会失手,足可见他已经无人可用了,这个缺了牙齿的老虎不足为惧!早知养虎为患,当初就不应该让练钧如活着离开周国!”
“别说废话了,你拿一个章程出来,究竟要怎么办?”离幽懒得再分辩,纤纤玉指间闪动着一道道寒光,“我的人手有限,只有放在暗处才可能发挥最大效用,所以,刺杀这种手段就不可能舍弃地。”
“人家不是说中州三英么,如果说练钧如是大脑,那许凡彬和严修就是他的两条臂膀。幽儿,你应该知道我的决断了吧?”樊威慊狠狠地在地图上代表殷都的地方重重一划,微微点了点头,“只要这两人一除,天子何足挂齿?”
“我尽力吧!”离幽霍地站了起来,苦笑着摇了摇头,“想不到我如今竟只能使用这样上不得台面的手段,真是太好笑了!不过,我也得提醒你一句,一旦失败,就算对方不知道是谁下手,寒冰崖地其他人也会收到讯息,那个时候就再无转圆余地了。你必须要在一个月之内解决炎国之事,否则……”她突然收住了话语,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帐。
姜离登基的第七个新年,华都之内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一方面是因为王军威名大震,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天子侧妃水清慧的有孕。隆明殿中,众多朝臣济济一堂,齐贺天子的同时也不免额手称庆,谁都没有想到,区区十个年头,天下局势就会发生这样令人意想不到的剧变。不过,代表诸世家的重臣之中,唯有石敬是真心诚意地为此高兴,其余人则或多或少地有几分不自在。
因为前些日子的肃清,司马群和姬毓泰都不免生出了嫌隙,但这个时候却不能不合群。他们俩一面应付着其他同僚的敬酒,一边拿眼睛瞟着御座上的天子。只见姜偃正言笑盈盈地和练钧如谈话,丝毫看不出有什么不妥的表现,此时此刻,他们不由在心底暗叹了一声。
双双找了一个借口,司马群和姬毓泰一前一后地出了大殿,不管如何,出身世家的他们见朝中相熟的同僚越来越寥落,都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毕竟,不是谁都能像石敬这样安之若素的。姬毓泰深深呼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这才转过头来低声道:“司马兄是不是在后悔?”
“至少中州之内国泰民安,我还有什么可以后悔的?”话虽如此,司马群的脸上却殊无喜色,“说到底,是我们看得不够透彻。安铭还曾经说过,希望练钧如能够有姜氏血统,结果弄到最后还是……总而言之,我们如今不能再出差错了。姬兄,你和许凡彬有半师之分,也教导了他不少文韬武略,而且又卸下了官职,所以不用再担心什么了。前车之鉴后人之师,不管陛下怎么想,我们不能再走错一步!”
姬毓泰无言地点点头,两人默默伫立良久,这才返身朝大殿中走去。然而,才走出不多远,一个人影便匆匆自他们身边跑过,须臾之后,练钧如就急急忙忙地奔了出来,发现司马群和姬毓泰两人尽在殿外,他也不由一愣,但随即朝阶下的一个黑衣人招了招手。一阵耳语过后,他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左思右想了一阵便走到了两人跟前。
“姬大人,情非得已,这一次看来要借重你了!”练钧如见两人同时露出了疑惑和警惕的神情,不由更加郑重,“刚刚自殷都传来消息,许凡彬和严修同时遇刺,幸得黑水宫弟子舍命保护才得以保全。严修受了轻伤,许凡彬却至今没有苏醒,随军医士虽然说不会有性命之忧,但我担心汤舜允余孽会蠢蠢欲动。姬大人,许凡彬的韬略大多是你所授,所以这一次我也想拜托你前往殷都镇压大局!”
“殿下真的能够信任我么?”姬毓泰突然反问道,语气中带着深深的不确定,“就不怕我一旦掌握兵权,像张谦和安铭那样不识好歹?”
练钧如见司马群神情古怪,哪里不知道两人想的是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可以,我也不想怀疑任何人!姬大人,去或是不去,你给我一个回答就好!”“去!”姬毓泰干净利落地吐出一个字,三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同时大笑了起来。

 第十一卷 战乱天下 第十一章 死战

在得到王姬离幽的回复之后,樊威慊终于决心开始最后的死战。一道道军令往四面八方传达了下去,同时,运城等三城的驻军全力阻截自亥野出发的北狄骑兵。一时之间,原本安定富饶的周国再次要接受战火的考验。同样,由于炎侯的失踪,炎国的局势也每况愈下,旭阳门主阳千隽几乎急白了所有头发,也没能找出最好的存身之道来。各方都有各方的筹码考量,谁都没有致胜的把握,正是因为如此,僵局才一直都没有打破。但是,长新君樊威慊的最后一击,却在谁也没有料到的情况下揭开了帷幕。就在春节那一日,樊威慊誓师之后开始急速进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了附近的数支北狄游骑。潞景伤得报之后雷霆大怒,亲率大军拒敌,两位当世名将率领的雄兵,狠狠地碰撞在了一起。尽管步骑实力悬殊,但由于樊威慊事先早有准备,不仅有相应战法,而且担任前锋的俱是百里挑一的勇士,因此半日较量下来,两边竟是不胜不败之局。
然而,变成消耗战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在各自主将的调度下,两边人马开始徐徐变阵后退,正当谁都认为一场大战将会消弭无形时,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突然出现在了两军的侧翼。目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不管是长新君樊威慊还是天狼王潞景伤都提高了警惕,毕竟,此时此刻就算一支万人的军队也足以打破实力平衡。是敌是友,所有人心中都转着这样的念头。终于,迎风招展的旗号飘扬了起来,来者并非樊威慊猜想的炎军残余,也不是璐景伤盼望的北狄援军。那赫然鲜明的王军旗号让双方全都吃了一惊,而空中那数十只异禽足以说明情况,来者正是最近声名大噪的中州王军。然而,那匹一骑当先地战马上却只有一个浑身笼罩在黑袍中的人。
樊威慊心念数转。最终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他深深地明白,离幽为自己创造的机会有多么宝贵。倘若不能善加把握,那么,无论将来再怎么努力经营,也无法弥补损耗的声势。他趁着潞景伤那边精力分散的当口,眼中寒芒一闪,猛地一挥手臂。心领神会的麾下众将立刻齐声喝道:“杀!杀!杀!”
随着数十万大军的高喝,滚滚声浪在战场中翻腾,就连空中训练有素的异禽也受了惊吓,阵形出现了一丝混乱。与此同时,周军右翼的近万铁骑终于动了。一支黑色洪水悍不畏死地朝北狄大军冲击而去,而中军也变成了半圆球阵。
尽管尚不清楚王军来意,但潞景伤在见到周军动态时,嘴边便出现了一丝神秘莫测的微笑。他夷然不惧地环视左右,高高举起了手中长枪,利落地往右边一挥。一时间。适才还收兵止戈的两支大军重新厮杀在了一起。北狄骑兵固然是倾巢而出不留预备,周军也同样尽遣主力,当然,狡猾的樊威慊在见到王军之后,不动声色地派出了自己地传令兵。欲图抓住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论数量,这一支突然冒出来的王军不过万余人,与战场中殊死拼杀的数十万军队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然而,论素质,谁也看不出他们的深浅。因此只有尽力提防。一色的玄衣玄甲,就连身下战马也都是漆黑一片。唯有那统兵主帅地坐骑是一匹通透洁白,四蹄乌黑的骏马。他们就这样漠然挺立在战场边缘,看似对战况不以为意。
此役周军动用大军近二十万。而北狄骑兵主力则大约是八万余人,虽然周军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兵卒素质也是上佳,但比起自幼就在马背上学习骑射的北狄精兵来,他们却没有多大优势,反而要靠合力才能斩杀来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群红衣汉子,这些骁勇善战的周军步卒有地一心一意对付战马,有的用套索擒下马背上的北狄骑兵,还有的则是仿效敌手那样抽冷子放箭,总而言之,这数千人的零散兵力,在战阵中发挥了不小地效力。
樊威慊自己率领的两千亲卫在场中左突右杀,所向披靡,但是,他地脸上却没有半分喜色。从诱敌深入到不得不正面作战,他付出了重大代价,但是结果却不一定能如他所料。正因为这一点,他才小心翼翼地避开了璐景伤的一次次拦截,毕竟,训练骑兵殊为不易,他这两千亲卫更是精锐中的精锐,绝不能轻易扔在这里。他已经换了两把长剑,就连最后一把精工打造地名剑也早已血迹斑斑,不复往日的清澈,然而,久藏心中的血性却渐渐勃发了出来。
挺剑刺死一个侧面来攻的骑士,樊威慊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已经看到了璐景伤身边的情况。这位声名赫赫的北狄天狼王,居然托大地只带了近千骑兵在战阵中冲杀,相比之下,他自己的两千亲卫尽管损耗了一成,却足足比对方多了一倍人。杀机大盛之下,他放眼凝望远处,终于下定了决心,重新从马下的褡裢中取出了三杆制的长枪,小心翼翼地接合在了一起。
眼见远方烟尘已起,樊威慊立刻高高掣起了长枪,暴喝一声后一马当先地向前冲去,身后众亲卫立刻紧紧跟上,正是一点突破的战法,矛头直指杀性正隆的潞景伤。空中几个中州飞骑将也被这浩大的声势吓了一跳,差了一息才看见远方的滚滚烟尘,顿时发出了凄厉的警报。
那黑袍主将夷然不惧地挥了挥手,中军帅旗顿时打出了一道道旗号,刚才还坐山观虎斗的军队顿时四散了开来,分成一个个小队往战阵中杀去。只是刹那间,一股凛冽的杀气顿时从他们身上散发了出来,所幸樊威慊在侧翼布置了一队策应的骑兵,立刻朝他们迎击了上去。
然而,王军的凶悍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所有的军士都像悍不畏死的疯虎一般朝对方杀去,即便断臂断腿也没有止住势头。担任迎击的周军骇然发觉,除非能够一击致死,否则这些军士就会造成更大的损伤。终于,曾经参加过当年对北狄一战的部分军士终于鼓噪了起来,如此的威势,如此的战力,不正是当年那一支虎豹营的战法么?
“无锋!”领兵的王军主将高声喝道,一瞬间,这个呼声传遍全场,此起彼伏的“无锋”声顿时让战况为之一变。尽管来援的周军很快感到,但面对这样疯狂的敌人,他们很快就品尝到了苦涩的战果。
一场大战从中午时分一直维持到了傍晚,在得知这支神秘王军正是王师无锋后,长新君樊威慊终于打定了退意。他曾经听说过,伍形易麾下有一支形似活死人的勇猛军队,当年也曾经在周军对北狄的战场上出现过。然而,那个时候,周军只是作为盟友,因此并未体会到其中可怕之处,但今日的交战结果却让他为之胆寒。倘若当年合四国之力,自然不必害怕这人数甚少的王军,可如今商国沦陷,炎军败退不振,夏国苦于南蛮之扰,而自己又要专心应付北狄,这样看来,中州的王权重振根本无法避免。
“退兵吧!”樊威慊苦涩地吐出了罕有的两个字,脸上阴霾密布,“我军锐气已失,兼且中了敌人诡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他环视了一眼周围不甘心的众将,一字一句地命令道,“能进能退方为大丈夫,况且,今日之战,我军算不上一个输字!”中州华偃王七年元月七日,烈原之战终于落幕,是役,北狄投入骑兵近九万,周军步卒骑兵总计二十二万,中州动用王师无锋一万五千人,结果没有分出胜负。仅以战果计,三方之中都是损失惨重,然而,对照兵力数量,可以说中州才是最大的赢家,因为,王师无锋折损三成兵力近五千人,而周军的伤亡数字则是近七万,北狄骑兵的死伤也颇为惨重。一役而收获巨大声威,可以说,这一次主将对时机的把握相当到位。
谁也不知道这一次无锋的主将是谁,战役的消息传出之后,天下民众除了津津乐道其中细节之外,几乎人人都在猜测那位神秘的统兵主将,可中州朝堂却始终讳莫如深,就连天子姜偃在接待前来拜谒的北狄使者时,对此也是闭口不言。
只有少数几个重臣知道,在中州大将纷纷外派的情况下,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