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扫黄打非风云录 >

第22章

扫黄打非风云录-第22章

小说: 扫黄打非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階省省会陵州市。
  成了陵州市第一任市委书记的稽昌明,与一位文文静静的年轻女教师结了婚。留在家乡的稽家母子,却接到了一张离婚通知书。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在解放战争最严酷的年代,都从未流过一滴眼泪的稽家媳妇第一次失声痛哭。那哭声撕心裂肺,在稽胜利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在昏黄的油灯下,他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中,他拼命地吮吸着母亲的|乳头,品尝着母亲甘甜的|乳汁,母亲的泪水吧嗒吧嗒落在他细嫩的脸庞上,那甘甜的|乳汁中饱含了母亲深沉的痛苦。这痛苦来自最亲的亲人对感情的背叛。这是一个在抗战和内战的烽火中无数次掩护过稽昌明及其游击队的善良的母亲,稽胜利他小小的年纪就品尝了痛苦的滋味。第二天,坚强的母亲仍然早早起来烧饭、喂猪,和平时一样第一碗玉米粥是盛给婆婆的。然后,她默默地背着小胜利下田干活。在稽胜利的脑海中,母亲是心中最神圣的偶象。直到母亲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孤零零地饿死在梨庄的稽家村里,他才懂得地位的悬殊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境遇,生活并非书本上描绘的那样美好。那时,他和奶奶被派来的吉普车接到了城里那幢很气派的外国洋房里,爸爸对他很好,但他和爸爸的那个家庭却格格不入,和被他称为阿姨的那个漂亮女人以及和他的弟弟、妹妹们保持着感情上的距离。那年,他十一岁。十一岁的他怯生生地带着满身土气,穿着对襟小褂,理着乡下人那种马桶盖似的头,在弟妹们嘲笑的目光中,他被保姆带到那个装着浴盆的卫生间洗澡。他知道,那是阿姨嫌他这个土里土气的乡下孩子脏。他像是木偶那样在那个奇奇怪怪的大盆子里,被阿姨全身上下搓了一遍。等他洗完澡起来,妈妈帮他缝制的小白褂子,小黑裤子,尤其是他珍爱的那双绣着老虎头的鞋,却被阿姨扔进了垃圾桶。他大哭大闹,后来还是奶奶把这些心爱的衣褂捡起来,洗干净后叠放好。到了经济恢复时期,奶奶又带着他吵着要回乡下去了,她不放心家里的媳妇,家中荒芜的田地。他们在告别稽昌明的时候,爸爸悄悄告诉奶奶,乡下的媳妇已死了,他劝奶奶带着胜利就在市里住下来。
  奶奶噙着眼泪说:“孩子,你可以忘记农村和农村的乡亲父老,但我却是故土难离啊。留着你爹一人在那荒野孤坟中,我于心不忍,再说这城里的生活我也不习惯呢。”
  于是稽胜利又和奶奶回到了稽家村。他在离开爸爸、阿姨和弟弟、妹妹的时候,倔强地脱去了身上的白棉布衬衫、吊带裤和脚下的小皮鞋,仍然穿上了被奶奶洗得干干净净的妈妈亲手缝制的粗布衣褂。
  在稽胜利看来,城里人规矩太大,那些漂亮的衣服像是绳索捆住了他的手脚,使他无法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玩耍,比如爬树,掏鸟窝等等。他和城市这个环境是格格不入的。后娘养的弟弟妹妹们也把他视为陌路人。回到故乡,他的妈妈已经去世,她是被活活饿死的。村干部告诉奶奶,母亲的后事被办理得很妥善,那是根据稽昌明书记的吩咐,她的骨灰盒被安葬在枣县烈士陵园内爷爷的墓旁。
  妈妈去世那年,稽昌明书记正好坐着吉普车到枣县检查灾情。所到之处可谓千里赤地,禾苗枯焦。看得稽昌明书记心中一阵心酸。陪同的县里领导告诉他,你的媳妇,想见你一面,她看上去快不行了。他一听这“媳妇”两字,当即明白那是胜利他妈。当他驱车赶到稽家村时,他媳妇已奄奄一息躺在茅草屋中。她挣扎着从破棉絮中伸出骨瘦如柴的双手,干枯的双眼中闪烁出一丝生命的光彩。看来,她已经几天几夜粒米未进了。她在静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结满尘网的灶台,空空荡荡的炉膛,证明这里已久无炊烟了。她那游丝一样的气息,在翕动的嘴角边喘动着,那声音如同蚊子的叫声。稽昌明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这双手曾经是多么粗壮有力啊!那是一双贤慧媳妇的手,飞针走线,为他缝制衣衫,纳制布鞋,挑水、做饭、洗衣,养猪,干农活,侍奉公婆,多好的乡下女人呀;那是一双坚强女人的手,为他扶养儿子……照顾伤员,接待掩护过许多革命同志。他眼睛一热,眼泪就下来了。
  “是我对不起你呀,你需要什么尽管说,我尽力办。”他哭着说。
  “俺什么也不要……你照顾好妈妈……和俺们的儿子。”那气若游丝的声音在说。
  稽昌明点点头说:“那是一定的。”他把她紧紧抱在怀里,一口一口喂她水。他吩咐村干部到村东头的鱼塘弄几尾鱼来熬点鱼汤给媳妇喝。村干部无奈地摊摊手说,鱼塘早干了,哪来的鱼。还是县里的同志机灵,开着他的吉普车到县里弄了两尾小卿鱼。等他熬好汤,端在媳妇面前时,媳妇已断了气。一个省委书记的媳妇要吃两条鱼竟然不得,普通老百姓日子又怎么过呢,他在悲愤地想。此后,他对大跃进、人民公社有了想法。于是,在A省的所辖县、市开始纠偏,一夜之间解散了四百多个公共食堂,开始实行包产到户。
  1959年庐山会议后,他被内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算是彭德怀线上的人,被撤销省委书记职务,担任副省长。于是,他养花种草,四脚朝天,等于赋闲。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他被彻底打倒,逐出小洋楼,关进监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平反出狱,恢复了省委书记的职务。他知道那只是他赋闲的前奏,因为那时他已满头白发,垂垂老矣。等到雄心勃勃想大干一番时,已到离休的年龄,以六十七岁年龄,从省委书记的岗位退下担任了正省级人大主任。七十岁时他正式离休赋闲。
  稽胜利是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县重点中学、陵州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中学语文老师,在大学他结识了梁灵凤。他们以后曲曲折折地恋爱、结婚、生儿育女。日子像水一样流去,他凭着自己的工作,由乡中学的校长干到副乡长。他的家庭一直是平稳的、和睦的。
  家庭发生变化,是在乡改镇后,他当上了镇党委书记,也是他的父亲稽昌明在“文革”靠边十年之后复出之时。老稽书记威望如日中天。小稽书记权倾乡镇。等到老稽书记离休后,小稽书记也熬成了老稽书记,眼看升官无望,也就想着为子女谋点后路。那时,王世牛这个王八蛋,竟以他那个如花似玉的婆娘来勾引自己,使自己醉入花丛后,又被诬陷捆打。后来,王世牛这王八蛋被法办了。但是王世牛所散布的谣言却不胫而走,竟然成了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无头公案,也因此而断送了他官场的前程。而他和梁灵凤的感情也降到了冰点。当他们的大儿子梁长生去了陵州杨敢之的麾下,小儿子稽长根考上县重点中学住校之后,他也就常常深夜不归了。开始时还要找点什么“工作忙,应酬多”之类的借口,后来看看梁灵凤那冷冰冰无动于衷的样子,他干脆就常年以梨庄宾馆为家了。他家那幢豪华的别墅式洋楼反而成了被弃的冷宫。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死。灵凤她大约是心已死了,对他的一切均不闻不问,对他也不理不睬,对他的存在视若无睹。他们之所以没有离异,维持着表面的婚姻关系,主要是为了两个儿子。处于权力峰巅的他是不会感到寂寞的,他身边常有美女相伴。比如说,当魏武斌在大甩子的指点下,率领着一帮人,悄无声息地开进梨庄的时候,他正拥着一个漂亮的娘们儿在豪华的套房里呼呼大睡呢。
  第八章 夜探正威厂
  大甩子不停地在驾驶员右侧的座位上,指指划划,指挥着面包车扑向所谓的临港合资正威印刷有限公司,那儿是不夜的,是喧嚣的,是欲望驱动下的疯狂,机器的轰鸣声在深秋的夜里打破了寂静,显示了生产的繁忙。
  正威印刷厂那高大的门楼出现了,白炽灯将厂门映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厂区的车间内灯火通明,印刷机开动的声响在寂静的秋夜显得格外清晰。大甩子突然一个激灵,将身子像狸猫一样伏在座位上,他结结巴巴地对魏武斌说:“这就是那狗日的鸡芭书记开的厂子。我恐怕是不能再坐在前排了,否则被人家认了出来,我就没命了。”然后一动不动地将脑袋伏在手臂上,手臂放在皮坐垫上。那模样滑稽而可笑。
  面包车绕厂一周,在大甩子的指点下,车子绕进了一个幽深的小巷子,小巷里面是一片被拆除了民房的空地,这儿是准备建幸福路商业一条街而拆迁的工地。工地前方是紧贴围墙的工厂厂房,透过厂房明亮的玻璃窗看见车间内忙碌的景象。几台胶印机正加足马力滚动着油墨筒滚压着一张张白纸,顷刻之间,变成一令一令的印刷半成品,堆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
  “瞧,这就是印刷厂的胶印车间,01胶印机滚下的纸张,都是教辅材料,这是在搞盗版。”隋大成悄悄向魏武斌和围拢来的稽查队员和常莎莎介绍道。
  微风掠过大地,传来一阵“沙……沙……”的声响,隐约可见一片茂密的青纱帐,那是一片玉米地。夜很静,惟有风吹庄稼地的声音交织着眼前灯火通明中机器的轰鸣声,组合成一曲秋夜的交响曲,分外动人心魄。借助厂房射出的灯光,魏武斌警觉地察看一下四周,周围黑黝黝的民房,像沉睡的婴儿全不顾周围工厂的喧嚣声,也许周围的居民已经完全习惯了这夜晚的噪音,他们睡得很安稳,很香甜,自然弄不清这秋夜的罪恶是如何吞噬着教学园地绿洲的安谧和宁静。这噪音就是盗贼马蹄的嗒嗒声,他们正疯狂地掠夺着教辅材料编写、出版者的心血。用这血来换取金钱养育着自己的贪欲。
  魏武斌果断地吩咐:“刘鹏,你留下来监视工厂的情况,注意不要暴露自己,必要时可以隐蔽到玉米丛中去。待明天一早,我们取得证据后,带好行政执法手续对工厂进行检查。”
  常莎莎自告奋勇地留下来和刘鹏一起执行任务。

()
  刘鹏白了一眼常莎莎道:“你一个女人家,逞什么能,这不是玩游戏,这可是工作,没准会有生命危险的。”
  “嘿,我说刘鹏你别小瞧人家,我经常一个人在外执行任务,比你见的世面大多了。我们海南的市场在大陆,在大陆我走南闯北见得多呢。我不怕,你烦什么心呢?”常莎莎反唇相讥,不甘示弱。
  “喂,我说刘哥们儿,你就别拿乔了,人家小常是看得起你才留下来陪你的,别不识抬举,你们想请小姐陪还没门呢,人家主动提出三陪,你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洪磊,你别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这儿可是工作。”刘鹏笑着说。
  洪磊反唇相讥:“如今男女搭配,工作不累。况且你们是海南的老相识了,你刘哥们儿也有一肚子苦水要倒,你俩人能谈到一块儿的,时间不早了,咱们上车去吧?”洪磊脖子上粗粗的金项链在厂区灯光的映照下一闪一闪,明晃晃地扎眼。
  “好吧!别开玩笑了,小常你愿意就留下来,不过刘鹏我告诉你,她的安全,你可得负责。你们谈归谈,聊归聊,不要忘了监视对象。我们上车,随大甩子去观察一个非法出版物交易市场。”说完,魏武斌向刘鹏诡秘地眨了一下眼睛。心中想的是如今这常莎莎也是小姑独处呢。听说她去年离了婚,是个单身贵族。
  稽查队员随魏武斌鱼贯上车。黑乎乎的车内,大甩子倒在面包车的后排呼呼大睡,鼾声如雷,他似乎并不怕被人发现,被绑架走。
  魏武斌轻轻走过去,拍了拍隋大成:“哎,大甩子醒醒……你醒醒。”
  大甩子擦了擦金鱼眼,一骨碌翻身坐了起来:“这是到哪里了?”
  “还在正威厂外面呢,你带我们去看看镇西郊的非法出版物交易市场,听说这里的非法出版物交易都在夜间进行。”
  “行。”大甩子肯定地答应了一声。随后又翻身倒在面包车的后排座椅上,像一只负伤的狗熊,嘴中喃喃地说道:“不能让他们认出来,认出来我就没命了。”
  魏武斌宽厚地笑了笑说:“成,你像这么躺着吧,这样安全些,不过你得坐到第一排来带路我们可不认识路,这半夜三更的,省城的车在这小镇上转悠目标也太明显,早点踩完点,大家好早点休息,明天还有行动。”
  隋大成极不情愿地坐到了车前面副驾驶的位子,他下意识地把硕大的脑壳向下埋了埋,人显得矮了一截。
  车子飞快地沿着梨庄镇的主干道向镇西方向驶去。
  在梨庄镇西的城郊接合部,沿街有一溜民房全部空关着,这房子过去或许是工商部门、市场管理部门办公场所,现在已人去房空了。这里原来是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后来不知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