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宁国师 >

第135章

大宁国师-第135章

小说: 大宁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商人傻眼了,但他们没有继续和董策争论,而是在下面三五成群的细细讨论,寻找其中的利弊关系。

    王福延没有参与讨论,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董策这次的大动作,根本就没有什么挽回的想法,或许势头过后,材料铁定会降价,但是随材料水涨船高的其它物品可就难以压下去了。即便朝廷出手也不可能挡得住,并且冒然出手,会导致民怨沸腾,人将会顷刻间分为两类。一是在这场风云中大展拳脚,从而得利的人,另一种则是傻傻观望,巴望着物价下跌,却最终让手里的钱变得不值钱了!

    王福延很清楚。结果铁定是后者居多,然而,有钱人也会更多,而只要这些有钱人再联合起来,官府敢打压他们吗?

    这股新生的势力能耐是无法估算的,特别是他们成为有钱人后,铁定是不想变回以前那般,故此绝对会全力以赴和官府对着干!

    商场虽如战场,同样的残酷,却远比战场让朝廷头疼的。因为他们不敢用战场上的方式,直接灭了这帮商人!只能想方设法的从中调解,希望尽快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可这世上,本就没有所谓的平衡,如果你认为有,那只是你被蒙蔽了而已!

    王福延忽然有些热血沸腾,因为他不仅看出了这场风云过后照成的局面,更想到了一个可能!一个让很多道士吐血的可能!

    现在物价涨了,什么东西都贵了,也就表明。太平道手里住攥着的钱,这些将用在灾民上,给他们换取名望的钱,正在疯狂的减少着!

    王福延有些失去冷静了。毕竟他终于明白董策要做什么了!不是想赚钱,不是为了牵制抢他一步得到艺苑周边铺子的龚庆,这些在董策看来,铁定是不入流的货色,而他真正要对付的,是太平道啊!

    疯了。董策疯了!

    最可怕的还是,如今太平道还一点没有察觉到啊!还在做着士族们出资给他们建道观的美梦,如果这场梦无法在短时间醒来,其后果无视是晴天霹雳啊!

    陆可轩正与梅娘子和张谡张赋两兄弟商讨着,忽然察觉王福延独自一人正坐席上,表情是呆滞木讷,让陆可轩很是不解,他很清楚王福延有多精明,与他接受家族产业不同,王福延可是实打实的白手起家啊,如果没有头脑,恐怕也就没有十里飘香了!

    故此,陆可轩之前就想着听听王福延的建议,可是这一看,居然发现这胖子在冒汗!

    什么天啊?刚刚不入春天才几天,就能把人憋出汗来了?莫非是这艺苑的暖气太热了?不对啊,自己穿的比王胖子还多,却丝毫没感觉到热啊。

    带着疑惑,陆可轩和梅娘子等人告了一句罪,便来到王福延身边坐下,低声道:“王兄,你……没事吧?”

    “啊?”王福延惊了一下,扭头看是陆可轩,便松了口气,摇头苦笑道:“没事。”说完,才察觉脸上湿湿的,这一摸,顿时哭笑不得。

    他的确被吓到了,被董策的惊人之举吓到了!

    陆可轩看出了王福延的不对劲,又问道:“王兄,你莫非担心涨了工钱后,自己会亏啊?”

    “不,亏是不会亏,只是我这开酒楼的,在这场风波中恐怕得利太少啊,看来,有必要跟着董议郎去外地一趟了!”

    陆可轩顿时皱紧眉头,他忽然有一种感觉,感觉这王胖子显然是察觉了什么,只是他不想告诉自己!

    “我说王兄,咱俩以前虽然没什么交情,但自从都与艺苑合作后,你我可算是莫逆之交啊,如今你把事情看透了居然还藏着掖着,这是何意啊?难道就不能道个明白?也好让小弟早作准备啊!”陆可轩立即打出一张友情牌!

    王福延看了陆可轩一眼,而后摇头道:“我的确没看出多少,但是我提醒你,如果咱们不去外地,别看现在赚钱,实则到了结果,其实原来是多少,它就值多少,可以说,我们忙活这么久,最终是分文不收!”

    陆可轩眉头一挑,眯眼想了许久,忽然把握住了什么,惊道:“娘的,又被董议郎给坑了!”

    陆可轩也明白了,物价涨了,那必会带动工钱,否则就算朝廷不和他们撕破脸皮,百姓也要乱啊!

    当然,若是物价涨后,他们把能赚的都赚了,在等物价下跌,那不论是朝廷还是百姓,最多就是有些怨言而已,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可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请神容易送神难,他们把物价抬高,再想压下来,你不出钱,可能吗?而若出钱压,恐怕血本都要赔光了啊!

    故此,陆可轩认为,这物价是不会降了,至少,被材料所带动的柴米油盐是很难降了,因为它们已经开始渗透进老百姓的心里,谁都会认为降价会吃亏,既然如此,我们何必要降呢?反正你涨我也涨,谁都不吃亏!


第二百一十六章 没人在乎

物价和工钱都翻倍,那么所带来的局面便是不变!

    只不过是钱多了,但是钱却不值钱了!

    而他们要想获利,那么唯一的途径,便是借助外力!

    陆可轩已经能想象到,在这里赚的钱用在外地,那将能买下多少东西?一斤铜铁变两斤,一袋大米变两袋,拿来后一转手,再出现采购便是两斤变四斤,两袋变四袋啊!

    当然,陆可轩不蠢,他知道短时间可以,但时间一长,等外地回过神来,得知他们这里的物价后,恐怕就由不得他们这样玩了!

    争取的就是时间,能在这短时间内赚多少,就看你投入多少,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最适合的时候,收手!

    陆可轩想到这里,立即不动神色的回到了原位,而梅娘子和张家兄弟早注意到他的动向,看他神色急切的回来,立即问道:“怎么样?王胖子是何打算?”

    在场中,不乏白手起家的商人,可梅娘子和张谡却是继承祖业,论起头脑来,和王福延还差了先,故此对于王福延的选择,他们还是很看重的。

    陆可轩也不隐瞒,把王福延的选择和自己的猜想与梅娘子他们道来,三人听后,都是惊讶不已,细细一琢磨,靠,不正是这样吗!

    道理很简单,不笨的人想想也就能明白,只不过,董策之所以不自己说明,全是心理作用,当然并非他,而是这些商人,若由他口述,这帮人难免会猜疑,谁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你说能赚就能赚了?

    一旦有了戒备心,便难免会驻足观望,或多多与族人朋友商量,从而白白浪费时间。

    但是。让他们想清楚后,可就是另一种形式了,他们已经不会再考虑风险,而是考虑自己如何能早点筹集资金。下一步又去哪里采购,万一与同行撞车,发生了争执怎么办,这就等于是白白告诉外地商贩,咱们这里涨价了。什么都贵,我拿你的货回去,转手便是赚了一两倍,如果这样人家还答应用原价卖给你,那这天底下的人全傻了!

    “董议郎……”

    “董公子……”

    “董大师……”

    没有蠢人,虽然陆可轩这边最先反应过来,但却不敢啃声,生怕被人察觉,可是别人也不傻,细细想过后。顿时脑中也不知是清明还是混沌,焦急的便朗了起来。

    董策站在台上一直和孟峰低声说着什么,忽然被许多人叫唤,他微微一笑,又与孟峰低声说了两句,才向前走了两步,双手在身前虚压两下,示意大伙不要喧闹后,这才说道:“大家考虑了如此久,相比也想通其中利弊了。时间紧急,董某也不废话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我们的粮草便是钱!怎么凑?出点血吧,严员外,祝员外,高员外,梁员外……你们立即降低材料价,至于其他的员外则是不降反升。如此,严员外你们的材料必然会在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而其他员外的材料怎么办?简单,直接让严员外他们代卖,尽量把手中的材料一股脑的全抛了,而在这期间,诸位可不要留守当地,只让信得过的人监管即可,让他们在背后筹钱,而我们,则出去走一遭!”

    “啪……啪……啪啪……”王福延忽然鼓起掌来,顿时,一些时常来艺苑看戏的商人也鼓掌了,只有那些未来过艺苑的外地商人不明情况,但也很快被这氛围所感染,也纷纷鼓掌叫好。

    商人啊,在董策看来,不论什么时候,那个朝代,其实都一个样,一切以利为重!

    这其中,真正能看出他导演这场风波主要原因之人,怕只有王胖子了!

    因为时间紧急,众人在商定完材料的降升价格与代卖后,便纷纷火速往家里赶去,准备开始大展拳脚。

    而王福延却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等众人走后,之前感觉并不算大的戏堂却令他感到无边无际,因为他很难想象这场会议将会给天下带来什么!

    一声叹息在空荡荡的戏堂里响起,王福延看着台上的董策,现在也只有董策一人站在这里,孟峰已经去着手事情了。

    “董议郎真不愧是大师啊!不管玩什么,恐怕这天底下就没几个能玩得过您的了!”

    以前称呼董策大师,那并非是王福延的真心,只要能给他带来利益,他叫你爹都成,但是现在,他是真心诚意的认为董策当得起大师一称!

    “王员外倒是很镇定啊。”董策淡笑道。

    “这只是表面。”王福延摇头一笑,既而满脸肃然,沉声问道:“我想请问大师,您这样做,究竟图的是什么?如果我没记错,贵教是不许当官的,而既然无法在地位上提升,难道只为钱,便胆敢和国教做对,和殷家做对,和太后做对了吗,您可别跟我说,官当不了,却能当个帝王吧!”

    最后一句话实在是大逆不道,传出去董策十个脑袋也不够砍,当然,王福延和一众合作商们恐怕也要遭殃!

    “王员外还喜欢观望国家大事啊!”董策却依旧淡笑。

    王福延又是摇头,道:“不敢当,不过是闲暇时,与一些愤慨才子酒后畅谈而已,久而久之,也就知道个大概了!”

    这番话董策岂会相信,因为他从王福延身上看到了一个成功商人的特制,跟政策走!

    而事实也如董策所想,王福延能有今天,都是他看到了宁朝变法后的希望,从而抓住了机遇,所以对于大宁,他有的只是感恩戴德,倘若董策做的这些事,是要让宁朝内乱的话,他会二话不说,立即抽身,再也不会与董策有任何瓜葛。

    董策看着王福延,许久也没有看到他脸上除了坚定以外的神情,便知这王胖子是名爱国者!

    不过,爱国和爱朝廷,爱皇室,对于某些人而言,就是两码事!

    “呵!”董策自嘲一笑,收回目光,扫一眼空荡荡的戏堂,嘴里喃喃道:“该怎么说呢,嗯……就从咱们商人的角度去看待吧,咱们宁商这三十年来,不断的摸索,追求,探寻何为正确的经商之道,有人说,就应该想我爷爷懂闯西一样,要魄力,要敢闯,又有人说,应该如咱们宁州首富翁北文一样,集众家所长,取长补短,其实我倒是觉得,这些讨论都没必要,因为咱们怎么论,也终究是井中青蛙对蛤蟆,没人在乎!”


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狼狐

当王福延从戏堂走出来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

    但他的心情却与天色截然相反,倒是和如今的季节是异曲同工。

    大宁商人,没有限服的规矩,也没禁止为官的禁令,但是,不限服装,士族们的蚕丝卖谁啊?不禁止当官,是士族们不会给你当官的机会的!

    之外,为了免徭役,除了花钱请人外,还要交税,而且这个人头税按照你家产的百分比收的!

    也就是说,等董策到了二十二,便要服役,如果他找人替代,那他辛辛苦苦所得家财便被官府咬掉一口!

    这年头,没哪个商人敢谎报所得,因为一经发现,尽数充公!

    当然,这也只是在表面上,而董策表面上的产业,目前除了艺苑,也就一个窑场,至于茶园,因为还没赚钱没人计较。

    由此可见,商人还是没什么地位,一直被朝廷和士族压榨揉捏,若是没有靠山,你还赚了大钱,这后果都不要想了。

    因为生活在这世代,王福延虽为商,却从未想过站在商人的角度,为商人的地位做些事,而今和董策长谈过后,他觉得自己有必要也努力努力了,那怕无法改变什么,他也要借此机会,让天下士族知道他们宁商的恐怖实力!

    “疯了,这群商人都他娘的疯了吗?”

    士族们是越来越看不懂局势了。你说涨价嘛,那是商人爱利,为了赚钱,向趁着太平道对他们士族施压时,咬伤几口。

    对此士族根本不在乎,现在你被吃了几口,等回头,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