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皇帝 >

第55章

大明小皇帝-第55章

小说: 大明小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取最烈的酒,再拿一条干净的毛巾!”虽然不明白这是要干什么,可是小印子听话的准备去了。
从黄锦的嘴里朱常洛已经知道发生在储秀宫这些事,在听到小印子突兀出现时,朱常络方才微微动容。联想到搜宫那日小印子诸般表现,看来自已真是小看了这个小太监!这个小印子即狠又忍,心计诡谲深沉,用的好对自已是个助力,用的不好,这就是条噬主的毒蛇。
一会酒取来了,朱常洛拿起火折子,对着酒碗一晃,一道蓝莹莹的火光冲起,把一旁的小印子吓了一跳。朱常洛瞟了他一眼,低声道:“这次的事说起来也多亏了你,我便不和你计较了。”
小印子长出了一口气,眼神中无限欢喜,也用低低的声音道:“奴才还有用,殿下饶了奴才这一次,以后就看奴才的罢。”

第七十三章预立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听说按这句话要求做的话,不但可以培养自已的品德,还能避免意外的灾害。对此朱常洛表示怀疑,以他切身经历为经验,这句话似乎不那么靠谱。
在这花花江山、极致尊荣面前,忠恕待人,养德远害也不过只是一种理想境界而已,自已就是块挡了路的石头,任是谁都想将自已一脚踢开,只是这块石头不再象以前那么好踢就是了。
当看到朱常洵那白光光的大后背时,不得不再次感概这便宜弟弟营养的真不错。他八岁的身子还只有这个仅四岁的家伙一半大,想到这里,朱常洵忍不住啪得一声就给这个大胖屁股上来了一记。
这一巴掌打下去令好多人心痛,包括站在身边的万历还有一直躲在后边偷看的郑贵妃。母子联心,这宫里对于朱常洵的病最紧张最关心非郑贵妃莫属。说实在话郑贵妃很想出来看的,可惜她半边脸肿得象猪头,实在没法出来见人。
朱常洛决定尽全力试着救治朱常洵,不管他和郑贵妃如何誓不两立,眼前的朱常洵也不过是个孩子,见死不救的事他干不出来。
用毛巾沾着烈酒,在朱常洵腋下,手心、脚心、四肢处一一抹匀,这些奇怪的举动让万历有些糊涂,忍了半天,终于开口:“这是在做什么?”
“回父皇,这是梦中白胡子老爷爷教儿臣的法子。”说的人表情淡然,听得人心里一跳。
其实这就是个后世最简单的物理降温的法子,小印子拿过来的烈酒虽然远不如酒精纯度高,可散热降温远胜凉水。假意托辞老爷爷,只能说是朱常洛成心发坏,因为他知道万历不爱听这三个字……好吧,他承认他是故意这样说的。
老爷爷三个字果然有效果,万历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精彩。
老爷爷牌的广告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看广告看疗效。每隔上半个时辰,就这样来给朱常洵全身来上一遍,这一夜颠来倒去的折腾极为折磨人,他从诏狱出来时已经极度困倦,可是朱常洛不在乎,反正他不睡也会有人陪着的。
果然他没睡,万历也没睡,郑贵妃也没睡,等到了天明时,三人六只熊猫眼,当然辛苦也没有白费,物理降温对于退烧的效果是显著的。
“好了好了,三殿下不烧了,不烧了!”全程陪同的太医一诊完脉就惊喜的叫了起来。此刻郑贵妃顾不上肿成猪头一样脸疯了一样就冲了出来,抱着朱常洵痛哭流涕。倦到极处朱常洛瞬间目光炯炯,直冒火花……郑贵妃这脸太有特色了,如果不多看几眼,他会后悔一辈子。
万历终究是一国之君,讲究一个泰山崩于前而不形于色,虽然心里极是欢喜,脸上淡淡的装得很是平静,咳了一声,向边上一溜喜气洋洋的太医们问道:“三皇子真的没事了么?”
“禀陛下,三殿下高热退去,便无大碍。大殿下神仙手段,臣等自愧不如……”说话的是太医院的李太医。赞美朱常洛的这几句话说的真心实意,不带半分虚假,这点通过边上的几个太医小鸡啄米般的点头就能得到充分验证。
每每见他们会诊的时候,个个引经据典次次争得面红眼赤,象今天这样一致同声,倒是稀罕。
“那依你们说,三皇子就没什么大碍了吧?”这句话是郑贵妃追问的,激动的眼泪流个不停,还是李太医回话,“娘娘放心,臣等马上用药,三皇子鸿福齐天,这点病还是捱得过的。”
看了一眼正抱着朱常洵心啊肉啊的摩挲的郑贵妃,又看了一眼下焉头搭脑疲惫不堪的朱常洛,万历心里第一次觉得,有这么个儿子……感觉好象也不是那么坏。
从储秀宫回来以后,朱常洛结结实实的睡了三天,睡到小福子快沉不住气的时候,这才悠悠醒转。而此刻皇长子大展神医妙手,救治皇三子的事已经在宫中内外竞相传诵,一时间什么天命在身,什么以德抱怨,种种溢美之辞似乎不足以形容皇长子仁德于万一。
不但如此,随着朱常洵的日渐好转,储秀宫流水般往永和宫送东西,这几日小印子送赏赐来的次数,加起来估计早已破了从永和宫建成至今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这些接踵而来的赏赐,似乎表明了储秀宫对永和宫的一种态度,可是朱常洛对于眼前的名利双收很清醒,因为救了朱常洵,郑贵妃此时或许对自已真有一些感激,但朱常洛坚信,好了的伤疤如果不揭,就没有几个人会记得当初是怎样疼的。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就是一个月。
今天乾清宫内一左一右站着两个人,高踞宝座上万历皇帝看到这个情景,居然有了那么一瞬间的恍惚。申时行和王锡爵的联袂出现,让万历乍一见犹如身置昨日,想起申时行当首辅时自已的逍遥日子,再看看眼下自已一派水深火热,怎不让万历心生唏嘘、感概万千呢。
申时行辞官后这是首次进宫,也是来辞行的。做为三朝老臣,一代首辅,要走之前和皇上打个招呼是个必备的礼仪,他这次回家并不是回家养老,而是因为他的养父徐尚珍的三十年的冥寿之期快到了,他必须得回家祭拜扫墓去。
申时行二十八岁之前叫徐时行,说起来这个故事坎坷更传奇。五十年前申时行的父亲申某某来苏州经商,邂逅了一位女子,一时间天雷勾动地火,菩提水滴入红莲,徐时行的诞生,算是见证两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结晶。
爱情就象烧热的水,热得快凉得也快。因为申时行的生母身份特殊性,注定两人的结局就是个悲剧。因为这事别说在当时的大明朝,就算搁到朱常洛来这之前的时代,也绝对是个爆掉一众人眼球的大新闻……申时行的亲娘是个尼姑!
尼姑生子,天理不容!所以申时行生下来就注定是个见不得见的私生子,申某某拍拍屁股回家了,尼姑妈妈无奈之下只好将孩子送了人。不得不说申时行命好,收养他的人是当时的苏州知府徐尚珍。
申时行的出生或许源于一个美丽的错误,但是因为徐尚珍,他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过得非常幸福。
一直到申时行二十八岁时考中了举人要进京会试的时候,徐尚珍这才将真相和盘推出,可以想象申时行当时的心情么?会试之后状元及第的申时行再度回到老家,苦求要入徐家祖谱,可是徐尚珍推辞了,这位父亲用实际行动表示了他对申时行的爱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从此徐时行变成了申时行,可是在申时行的心中,他的父亲永远只有一个。
人生很漫长也很短暂,时至今日徐尚珍已经做古多年。每年到了父亲冥寿之期,因为政务繁忙,申时行只能在府中设祭遥拜,现在辞官一身轻,这次父亲三十年的冥寿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的。
对于申时行的辞行,万历没有理由拒绝。以前种种恼怒误会经过这么多事后万历已经选择性失忆了,毕竟申时行在的时候是万历过得最幸福的一段日子。就算到了现在,万历也没死心,还在想着怎么能让申时行再度出山。
可是随后王锡爵的话就让万历这难得的好心情瞬间变得忧郁。要知道李献可上疏案的风波并没有完,这一阵子皇上的精力全被皇三子那点事占了去了,可那毕竟是皇上的家事,大臣们并不买账,幸亏王锡爵德高望重,连打带吓才勉强将那些官员安抚下去,但那只是暂时的。
有些事情不能靠一个拖字就能解决,万历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也不打算再拖下去了。
“众臣关心国本,心忧社稷,都是为国担忧。但册立之事,祖宗规矩有定,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朕自当秉承承祖训,等明年便册立皇长子为太子,届时出阁册立等事一并解决,王卿可晓谕群臣,就不劳他们再催了。”
泱泱大国,诚信为本。万历这句话一出来,申时行和王锡爵登时如坠梦中,这是真的么?申时行和王锡爵面面相觑,从对方眼底看到的除了惊喜就是感概……两人颇有些行遍大道三万里,一入桃源不知疲的玄乎感觉。
直到二人出了乾清宫,看看手中捧着的圣旨,犹是晕乎乎的不太真实。
“申汝墨,要不你掐我一把吧?”
“干嘛,皮痒痒了?”
“不是,我怎么觉得这么不可思议了,哎,你说,是不是皇上吃错药了?这怎么可能呢?”
“噤声!你当上首辅怎么嘴倒不老实了,皇上是天子,有你这么说的么?”
“嘿嘿,我这不是高兴的么,哎,你说,咱们皇上不会再改主意吧。”
“……不能吧?”申时行脚步为之一缓,本来轻快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一辈子的朋友,半辈子的同僚,几十年养成的默契不是白给的,两人不约而同的放缓了脚步。
就在这个时候,黄锦在后边急吁吁的跑了出来,“两位阁老留步,皇上有请!”
二人再度来到乾清宫的时,万历的身边多了一个人。经过一月的将养,大病痊愈的皇三子朱常洵体态越发健硕,腼着小肚子站在万历身边,嘴里不知塞着什么东西,正吃得高兴。
申时行和王锡爵再度交换了个眼神,实在看不出皇上这是唱得那一出。万历指着皇三子,眼底一片慈爱与安祥,“皇三子已经四岁了,朕唤他出来和二卿见一面。”
刚刚说了明年要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现在又把皇三子朱常洵叫出来给他们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七十四章变卦

这次乾清宫诡异的经历,让申时行和王锡爵心里很是不安了一阵。事后无论是乾清宫还是储秀宫都异常的平静,事实证明他们好象是多虑了,王锡爵乐观的将那次突如其来的见皇三子的举动,当成是皇上的一时心血来潮。
申时行归期已定,不能再耽搁下去,和朱常络悄悄见了次面后,就回苏州老家去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波平镜则暗流潜伏,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而江湖永远都不会是波平浪静的,此刻郑府秘室内还是四个人,上首两个座位上依旧是郑国泰和顾宪成,下首两个座位上一个是叶向高,只是原来沈一贯的坐位换成了现任都察院佥都御史李三才。
在座四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眼下朝廷中正在进行和发生的事情,一切的迹象都在表明形势在向着他们不利的方向发展。
尤其让他们心慌气沮的是,一向对郑贵妃百依百顺的皇上,居然破天荒的一个月没有到储秀宫去,这个消息比明年将立皇长子为太子的消息更加让他们心慌。所谓爱屋及乌,因为皇上盛宠郑贵妃,皇三子才有机会上位,如果皇三子不能上位,那么他们这些人一场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进卿,你说说看,眼下我们该怎么办?”顾宪成依旧的镇定自若,只是极其罕见露出的慎重之色证明他对眼前的事态,也不敢轻忽以视。
被点名问到叶向高没有说话,过了个年的叶向高越发显得成熟,这点让顾宪成非常欣赏,在沈一贯叛出后,叶向高在这个小团体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他的意见自然是重要的。叶向高既然没有说话,就表示他还没有考虑成熟,于是顾宪成的目光就移到李三才身上。
李三才是陕西临潼人,万历二年时中的进士,顾宪成进入户部的时候认识了他,一路飞黄腾达成了现在都察院的佥都御史,眼下已是言官一系中的杰出人物。当然他能升迁得如此之快,无庸置疑的要感谢的人就是顾宪成。所以在沈一贯自立门户后,李三才当仁不让的取而代之成了这个秘密小集团核心成员。
“大人,先生,依下官愚见,眼前大可不必惊慌失措。你们注意到没有,圣旨上只说了明年会立皇长子为太子,并没有说已经立了皇长子为太子。”
话说的很绕口,但是在座的人除了郑国泰全都听懂了,顾宪成和叶向高交换了一个赞赏的眼神,击掌称赞,“道甫真知灼见,话不在多一句就灵。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咱们大家集思广益,商量个妥当法子,断不能叫王元驭、申汝墨之流心愿得偿。”
“眼下之计,依下官看不必再纠结圣旨如何,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有一年的时间,立谁不立谁,咱们说了不算,王申之流也说了不算。”李三才嘴角浅笑,双手向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