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16章

隋末我为王-第16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习一下,打开城门投降本柱国,辅佐本柱国诛杀暴君,成就大业?!”

“争先恐后的归顺于你,心甘情愿的为你效力?”樊子盖不仅没有象杨玄感期盼那样的勃然大怒,还大笑了一声,突然提高了声音,大吼道:“众军听令!”

“诺!”城墙上响起明显不够整齐的回答声,杨玄感和李密等叛军首脑也顿时充满了期待,还道樊子盖是下令出城交战,谁知樊子盖大吼道:“本官现在以东都留守身份下令,第一道命令,城下右武卫叛兵,只要投降反正,绝不追究,允许重新归队!”

“第二道命令,城下右武卫叛兵,逃出杨逆队伍不再从贼者,任由自择出路,不下海捕文书通缉!”

“第三道命令,城下右武卫叛兵,执迷不悟者,从贼攻城者,只要死在这东都城下,凭借尸体辨别身份,诛杀其全家男丁,其妻女贬为贱籍奴婢!杀死叛变士兵者,可凭首级获得被杀之人全部家产,包括房屋土地,也包括获得被杀之人的妻子女儿为奴!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这次城墙上的守军将士回答明显整齐多了,不少守军士兵还露出了跃跃欲试的兴奋神色,城下以袁金伟为首的右武卫叛徒则顿时脸色大变,杨玄感和李密等逆军首脑则是张口结舌,做梦也没想到樊子盖还有这么一招,反过来重创叛军士兵的士气军心。

“袁金伟,袁将军!”在陈应良的指点和裴弘策命令下,一名守军士兵跳了出来,大喊道:“袁将军,快来攻城!你闺女长得不错,我砍了你的脑袋,就可以当你女婿了!快,帮兄弟一把,兄弟能不能上你闺女,就看你这个老丈人的了!”

此言一出,城墙上守军士兵顿时狂笑震天,老顽固樊子盖古板的老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些笑容,低声骂了一句荒唐,城下的右武卫叛徒带头人袁金伟则是面无人色,想骂又不敢骂,其他的右武卫叛兵也是脸色古怪的偷看袁金伟,之前的兴奋劲也是一扫而空。

“这老不死,居然还有这么一手!”李密心中大骂,同时也不由暗暗钦佩樊子盖的离间毒计,既不堵死右武卫叛兵的反正之门,又给不愿继续当兵的右武卫叛兵逃命希望,同时又恫吓右武卫叛兵不敢跟着杨玄感死战到底,攻心计玩到这个地步,简直算得上炉火纯青了。

“老匹夫,和本柱国来这套!”杨玄感也不是太笨,马上就明白了樊子盖连下三道命令的真正目的,大怒之下,杨玄感干脆也大吼道:“好,那本柱国现在也下一道命令,但凡是胆敢追随樊子盖抵抗本柱国义军的洛阳士兵,死后也是没收全部家产,处死全家男丁,女眷打入贱籍,发往军中轮营!”

“楚公,你疯了?”李密大声叫苦,“这样我们的大义之名怎么办?”

果不其然,听到杨玄感这道命令,洛阳城墙上立即是嘘声四起,对杨玄感原本还算有点好印象的东都守军将士,对杨玄感的印象一下子就恶劣到了极点。樊子盖则哈哈大笑,道:“逆贼,你的狐狸尾巴终于还是露出来了不是?亏你还有脸自称义军,轮营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这也叫义军?”

“老匹夫!废话少说!”杨玄感彻底的恼羞成怒了,用手中长矛指着樊子盖咆哮道:“够胆子就打开城门,出来与我大战回合!”

“逆贼杨玄感,你要是够胆子,就上来和我大战三百回合!”

奇峰又起,一名穿着吏员服色的俊秀少年,提着一口横刀忽然跳上了箭垛,站得比东都留守樊子盖还高,用横刀指着杨玄感破口大骂,“你如果不敢来,你就是狗娘养的,来,老子和你奉陪到底!”

“这小子是谁?”羊群里突然跳出一只兔子,杨玄感和李密难免都是为之一楞。

“陈应良,下来,这里没你说话的份!”樊子盖没好气的喝道。

当众表现的机会难得,好不容易逮到这个机会的陈应良自然没时间去理会樊子盖的命令,用横刀指着杨玄感只是大骂,咆哮如雷,“杨玄感,你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寡廉鲜耻、卑鄙下流的无耻逆贼!有胆子就过来我大战三百会合,没胆子就大喊三声,你是一个没卵子的胆小鼠辈,小爷我今天就饶你一条狗命!”

“小贼,你再骂一句!”杨玄感勃然大怒了。

“骂几句都行!”

身上积攒了几千年骂人精华的陈应良还怕没有骂词了,指着杨玄感口沫横飞的飞快大骂,“杨玄感,你这个逆贼听好了!你背主忘恩,聚众谋反,是为不忠!你爹尸骨未寒,坟土未干,你就背叛他忠心了一辈子的大隋朝廷,是为不孝!你这个逆贼杀人放火,荼毒百姓,是为不仁!你这个奸贼坑骗部下,裹挟无辜民夫船工造反谋逆,害得千千万万的无辜百姓遭受战火之灾,是不义!象你这种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无耻逆贼,还有什么颜面活着天地之间?乘早买块豆腐一头撞死,才是你的光明正道!你要是没钱买豆腐,小爷我赏你!”

咆哮着,陈应良还真从怀里掏出几枚五铢钱,当众撒下了城下,冲着杨玄感咆哮道:“逆贼,来拿去,拿去买豆腐!豆腐撞不死,就拿去买块砖撞死!不过别用脸撞,你这个奸贼脸皮比城墙还厚!用你那张龌龊丑脸去撞青砖,也只有青砖被撞碎的命!”

东都城墙上再次响起了哄堂大笑声音,樊子盖也是转怒为喜,大叫道:“骂得好,继续骂!骂得越重越好!骂死这个逆贼!”

“樊大人放心,就算没你的命令,我也要骂死这个逆贼的祖宗十八代!”陈应良大声答应,又指着脸色已经铁青的杨玄感继续大骂,“杨玄感逆贼,我替你爹杨素伤心,他老人家忠心一世,怎么会生出你这个无义逆贼?!他老人家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后悔当初把你生下来的时候,为什么没把你放进尿桶里浸死?他老人家就是生一头猪,也比生你这个奸诈逆贼强!”

“你爷爷杨敷,也会因为你这逆贼后悔!杨敷如果知道你这个逆贼会干出谋反的事,你还没出世,肯定就已经把你娘都给宰了,免得把你生出来丢人现眼!他现在的骨头肯定在坟里打滚,后悔他当初为什么没把他自己阉了,进宫当一个太监,为什么要留下你这个孽种?!”

“还有你曾祖父,叔父大人,杨逆的曾祖父叫杨什么?你说过我忘了。”

笑声中,樊子盖老顽固一反常态的满面笑容,抢着替裴弘策答道:“杨逆的曾祖父叫杨暄,也是华阴人。”

“杨玄感,你曾祖父杨暄也被你害惨了!他现在已经不只是在坟里打滚,肯定已经爬出来了,爬出他的坟,免得华阴县的老百姓天天跑到他的坟头拉屎撒尿!因为你这个逆贼,你们杨家现在都已经是华阴之耻了,华阴的老百姓听到你的名字,都忍不住把隔夜饭都吐出来!为什么,就是因为你的名字太臭,臭到了遗臭万年的地步!现在把你丢进茅坑里,茅坑都能吐出来!”

“杨玄感逆贼,你天生就是属黄瓜的,欠拍!后天属核桃的,欠捶!大隋只有十二属相,你偏要去属第十三个属相,属癞皮驴,欠踹更欠抽!”

“杨玄感,小爷我送你一副对联,上联是,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下联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横批是,贱人至尊!”

“杨玄感,小爷我到现在都搞不懂,你怎么还有勇气活下去?你爹当年为什么没把你射在墙上?你娘当年为什么没把你掐死?你爷爷当年为什么……”

听到陈应良这滔滔不绝的骂词,杨玄感的脸色先是铁青,然后变黑,继而转紫,最后杨玄感再也无法忍受了,冲动下干脆扔下长矛,抓起弓箭一拍马,直接冲向了唾沫星子横飞的陈应良,一边拉弓搭箭,一边吼声如雷,“小贼,我要你的命!”

陈应良当然不会傻到继续站在箭垛上给杨玄感当箭靶子,抢在杨玄感放箭下一个后纵跳下箭垛,矮身冲着左右大笑的守军将士大吼,“笑什么?快放箭!”

得陈应良大吼提醒,东都守军将士这才如梦初醒,惊讶发现天上竟然掉下了一个大馅饼——叛军头子杨玄感,竟然自己冲进了城墙的弓箭射程范围内!狂喜之下,隋军将士赶紧争先恐后的拉弓放箭,回过神来的樊子盖更是歇斯底里的大吼,“放箭!放箭!快给老夫放箭!”

“放箭!给我放箭!放箭啊——!”裴弘策也是握着拳头的狂吼起来,最后干脆还抢了一把弓箭亲自对杨玄感拉弓放箭。

“咻”一声,杨玄感射出的羽箭,越过陈应良之前站过的箭垛,射到了箭垛背后的一名隋军士兵身上,羽箭破甲,穿胸而过,箭势仍然不消,又钉到了城楼的青石台阶上,箭镞深深入石,箭杆也被余劲震得粉碎!

“咻咻咻咻”连声,与此同时,无数的守军羽箭也是铺天盖地的射向杨玄感,只是这些隋军弓手本身就箭术一般,匆忙中更是准头大失,所以射出的羽箭不是偏得离谱,就是软弱无力毫无威胁,只有一支羽箭射中了杨玄感的右耳,削去了杨玄感的半片耳朵,让杨玄感惨叫了一声,顿时血满右脸。

“兄长!”

“楚公!”

无数的叛军将士冲了上来,一边用盾牌挡箭,一边把杨玄感拽下战马,把杨玄感架起往后跑,城墙上樊子盖和裴弘策等人虽然吼声如雷,逼迫士兵迅速放箭,可这么做还是晚了一些,城墙上不断射下的羽箭,仅仅只是射死了两名叛军士兵,却再没有一箭能够射中已经被盾牌严密保护的杨玄感。

见此情景,樊子盖不甘的怒吼也在城墙上回荡了起来,“废物!废物!你们这些废物!这么好的机会,就被你们这些废物白白错过了!陈应良!陈应良你这个小兔崽子!给老夫继续骂!继续骂!再能把杨玄感逆贼骂回来,老夫给你记头功!”

“再骂回来?这怎么可能?”陈应良苦笑,但樊子盖都已经掐住了陈应良脖子,为了不被活活掐死,陈应良还是只能继续大骂起杨玄感的祖宗十八代来。

“原来这小贼叫陈应良,小贼,我记住你的名字了!”听到樊子盖咆哮的李密回头,无比阴毒的看了陈应良一眼——这也是隋末起义军的杰出领袖李密,暴君隋炀帝的忠实走狗兼镇压起义军的刽子手陈应良,二人之间的初次见面。

被将士们救回了安全地带后,杨玄感摸了一把已经血肉模糊的右耳,看了看满手的鲜血,杨玄感也是歇斯底里的咆哮起来,“传令三军,全力赶造攻城武器,越多越好!明天清晨,挥师攻城!本柱国要踏平洛阳,把那个小贼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第18章徒劳无功

六月十六的上午,尽管遭到了李密的全力反对,但右耳被射掉了半片的杨玄感还是坚持发起了攻城战事,目标正是头一天让杨玄感遭受了奇耻大辱的洛阳上春门,负责督守在此的裴弘策与陈应良这对狼狈为奸的叔侄,也迎来了第一场真刀真枪的守城战考验。

杨玄感的叛军队伍里也有不少人才,几个弟弟杨玄挺、杨玄纵、杨积善和杨万硕都是武艺超群的难得猛将,军师李密足智多谋,军事方面杨玄感得到老爸的杨素倾囊相授,参与过平定汉王杨谅叛乱的大战,文武双全,自身就是一个帅才,又得战场经验丰富的杨素旧部虎贲郎将王仲伯鼎力相助,在将帅这个层次上,杨玄感叛军的实力其实还远在一帮子文官统兵的东都守军之上。

这一点在叛军的军容军势上体现得很明显,尽管是组建不到半个月时间的乌合之众,可是到了杨玄感等叛军首脑手里,却被打造得有声有色,象模象样,按着隋朝府兵的制度进行编制,每五十名士卒编为一队,设队正,两队为一旅,设旅帅,两旅为一校团,设校尉,又将四十队十团为一军,设偏将统帅,每军的旗幡颜色不同,清楚明了,便于辨别指挥,同时队列和阵容也很整齐,几乎看不出这是一支七拼八凑仓促组建的临时队伍。

与之相反的是,装备精良的东都守军就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了,在明明有着城墙和护城河保护的情况下,城墙上的守军士兵仍然显得颇为慌乱,不时可见脱离岗位交头接耳的守军士兵,军中命令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执行到位,城防准备工作进展缓慢,裴弘策急得直跳脚,把樊子盖安排给自己的军事副手虎牙郎将谢子冲骂得狗血淋头,谢子冲也急得亲自挥鞭抽打违反军法的士兵将领,这才勉强赶在叛军列阵结束前完成城墙布防。

尽管是怒而兴兵,但杨玄感仍然比较冷静的接受了李密的一个建议,安排了两千军队分为两队,到邻近的安喜门和徽安门城外列阵佯攻,牵制这道城门的守军,逼迫东都守军不敢集中重兵于上春一门,也让这两座城门上的守军不敢通过最方便的城上道路救援上春门。对此,樊子盖的应变策略是把预备队集结在东都北市,由虎贲郎将刘长恭率领,随时准备救援上春、安喜和徽安三门。

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