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15章

隋末我为王-第15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兼新秘书陈应良,陈应良对裴弘策微微点头,又向门外略一努嘴,裴弘策松了口气,忙向樊子盖说道:“樊留守请稍等,下官还有一件紧要军务,先去办了一会就回来,也顺便考虑一下金墉城的军情,然后马上给樊留守答复。”

樊子盖不疑有他,任由裴弘策暂时离开城楼去办军务,而裴弘策领着侄子出了城楼后,还真的没过片刻就重新回到了城楼,向樊子盖拱手说道:“樊留守,下官愚见,完全不必去救金墉城,金墉城不过一座小小卫城,得之无益助,失之也无伤害,命令刘御史坚守即可,犯不着冒险出兵去救,冒险去救,贼军若是布置埋伏,后果难料。”

“如果金墉城守不住怎么办?”樊子盖还是有些担心,道:“金墉城里,可是有着三千多守军,总不能看着他们全军覆没吧?”

“金墉城如果守不住,那就让杨逆拿下又如何?”裴弘策语出惊人,微笑说道:“杨逆如果拿下了金墉城,必然信心大增,更加坚定其夺取东都之心,所以金墉城如果陷落,对我军的牵制大计而言,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见老顽固樊子盖没发脾气,还流露沉思神色,裴弘策赶紧又补充了一句,道:“如果樊留守疼惜金墉城的守城将士,也可以给他们去一道命令,允许他们在危急时突围返回东都就是了,反正连囤积近千万石军粮的洛口仓都丢了,又何必在意一座小小卫城的得失?自古善用兵者,那可是从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又盘算了许久,老顽固樊子盖这才点了点头,道:“言之有理,可以让刘子翊据城坚守,但是允许他突围的命令不能下,贼军势大,官兵军心沮丧,下了这道命令,金墉城搞不好连三天都守不了。”

“大人英明,正是这个道理。”裴弘策赶紧点头,然后又说道:“樊大人,关于洛阳保卫战,下官还有一点愚见,不知大人可愿听否?”

“黎国公直言无妨,老夫洗耳恭听。”樊子盖有意无意的改变对裴弘策的称呼。

“那下官就斗胆直言了。”裴弘策也不客气,马上就说道:“下官认为,我军应该设法激怒杨玄感逆贼,促使其立即挥师攻城,还越早越好!”

“为什么?”樊子盖大奇问道。

“很简单,叛贼现在攻城,没有任何的胜算。”裴弘策分析道:“杨逆十一天里行军六百里,足以证明其军中并未携带重型攻城武器,其后虽然在战场上缴获了一些辎重装备,却也没有任何可以用于攻打城池的辎重武器,临时赶制攻城武器,如云车、云梯、钩车、绞车弩(床弩)和投石机等大型攻城武器,都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打造成功,最多就是造些飞梯和壕车等轻便武器,在四丈八尺高的东都城墙面前,这样的攻城武器绝不可能收到任何效果,所以我军只要能够激怒杨玄感,促使其尽快攻城,那么在守城中取得胜利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借此又可鼓舞士气,振作军心,进而把杨逆拖入攻坚泥潭。”

“说得太对了!我们现在是需要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振作军心!还可以取到间接增援金墉城的效果!”樊子盖兴奋挥手,无比满意裴弘策的这个建议,然后樊子盖飞快问道:“那要如何才能激怒杨逆,促使其尽快攻城找死?黎国公对此可有高见?”

“很简单,一个字,骂。”裴弘策微笑答道。

“骂?”樊子盖一楞。

“对,骂!”裴弘策点头,笑着说道:“杨玄感出身名门,靠着父荫仕途顺利,生平从未遇过挫折,必然养成了心高气傲的性格,心高气傲的人最受不得羞辱,所以大人只需要写一道书信给杨逆,书中极尽羞辱之词,将杨玄感逆贼骂得狗血淋头,难以忍受,那么杨逆定然会不顾后果,立即挥师攻城!”

“妙计!”樊子盖放声大笑,道:“想不到黎国公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竟然能想出如此激将妙计!不错,老夫和杨逆打过交道,这个逆贼确实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妙计!老夫这就修书,把杨逆骂一个狗血淋头!激他立即来攻洛阳坚城!”

“大人过奖。”裴弘策谦虚,又偷眼看了一下站在旁边的陈应良,心中暗道:“我也没想到,我这十七岁的大侄子,肚子里会有这么多坏水。”

“杨智积,抱歉了,提前了一段时间抄袭了你的妙计,不过我保的可是你们杨家的江山,你也是皇亲国戚,想必不会介意吧?”陈应良也是不动声色的心中嘀咕,然后又在心里继续嘀咕道:“让樊子盖这个老顽固写信骂杨玄感,我是否有欠考虑了?这个读书读傻了的老顽固,该不会弄一堆之乎者也去骂杨玄感吧?这样连屁用都没有啊!”

见樊子盖已然迫不及待的提笔作书,陈应良还是有些不放心,又继承了死鬼陈应良的古文书法记忆,陈应良刚想开口请求代笔,城楼门外却有士兵飞报道:“禀樊留守,禀裴大人,有大批敌军自东面而来,目标似乎就是上春门!”

传令兵的话音未落,樊子盖和裴弘策才刚刚扭头,陈应良就已经象只兔子一样的冲出了城楼,冲到城墙上去查看敌情,由裴弘策控制的上春门守军将士已经知道陈应良是裴弘策心腹,自然没有阻拦,惟有樊子盖皱了皱眉头,向裴弘策说道:“裴大人,你这个侄子太不够沉稳了吧?在你我面前都敢如此放肆?”

“留守赎罪,下官会教训他的。”裴弘策恭敬请罪,然后又在心里冷哼,“老东西,比我这天才侄子更沉稳的侄子,你倒给我找一个出来!”

“也用不着骂,能够如此急于国事,也是你的福气,想必将来能为你分担不少差使。”樊子盖微笑着补充了一句,然后吩咐道:“走,出去看看什么情况,如果杨逆是来攻城,倒也省了老夫做小人写信大骂。”

城外发生的事让樊子盖和裴弘策万分意外,城外是来了一支相当庞大的叛军队伍,吓得士气低落的东都守军手忙脚乱,奔走呼喊,也惹得樊子盖大发脾气,当场抽了一名惊慌失措的隋军鹰击郎将耳光。可是当那队叛军队伍走近城墙后,樊子盖和裴弘策却又愕然发现,叛军队伍的先锋,竟然打着隋军右武卫的旗帜,骑马行进的各团校尉,身上竟然也还是隋军将领的装扮!

“杨逆打算干什么?”

樊子盖和裴弘策满头雾水的时候,陈应良忽然跑了过来,向裴弘策行礼问道:“叔父,请你确认一下,逆贼的前锋队伍,是否就是那当初带去白司马坂队伍?”

得到大侄子的提醒,裴弘策这才醒悟了过来,仔细观察了片刻后,也立即怒吼起来,“没错,是有许多当初临阵叛变的右武卫士卒,走在最前面那个鹰扬郎将袁金伟,就是在白司马坂第一个率军叛变的鹰扬郎将!”

“好你个杨玄感,还真小看了你,想不到你这个蠢货也会用攻心战术。”陈应良冷笑起来。

“杨逆用什么攻心战术?”旁边有人问道。

“派我们的降兵招降呗。”陈应良顺口答道:“这些降兵是右武卫的旧卒,守东都的也都是右武卫的将士,互相之间都十分熟悉,派这些右武卫旧卒出面招降东都守军,再宣扬叛贼杨玄感的招抚条令,打击我们的士气和守城决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话说到这里,陈应良突然发现裴弘策在悄悄扯自己的袖子,回过神来再仔细一看时,陈应良这才猛然发现,开口与自己说话之人,赫然就是东都洛阳目前的带头老大樊子盖。措手不及之下,陈应良只得赶紧行礼请罪,“小子狂妄,在留守大人面前胡言乱语,请大人恕罪。”

樊子盖不动声色,先看了一眼神情有些尴尬的裴弘策,然后才说道:“你没说错,杨逆如果这么做,是会对我们的军心士气有很大影响,既然你能猜到杨逆的用意,那么可有破解之法?”

“这……。”陈应良有些尴尬的去偷看裴弘策,裴弘策则比陈应良神情尴尬,根本不敢当着樊子盖的面对大侄子使眼色。

“不用让你的叔父转告给我了,直接对老夫说吧。”心里已经明白蹊跷的樊子盖冷笑说道。

陈应良还是不敢吭声,继续偷看裴弘策,裴弘策尴尬的笑笑,推了陈应良一把,道:“贤侄,有话就直接说吧,时间紧急,别费周折了。”

“那么小人就直言无讳了。”陈应良这才开口,小心翼翼的说道:“小人少时读过几本海外书籍,知道一条计策,可以让杨逆的这条攻心计失去作用,甚至反受其害。就是这条计策有些狠毒,怕是太过……。”

“狠毒怕什么?!”死忠隋炀帝的樊子盖一挥手,恶狠狠说道:“对待这些逆臣贼子,再狠毒的手段也不为过!”

注:辱骂杨玄感激其攻城,此计并非虚构,是隋炀帝的堂弟杨智积发明,在弘农用来对付杨玄感的手段。

第17章初次见面

“城上的弟兄们,右武卫的弟兄们,你们看清楚了,我是右武卫的鹰扬郎将袁金伟!三天前,在白司马坂,我领着三个团投奔了楚公杨玄感杨柱国,被封为了右武卫将军,荥阳通守,领阳城侯!赏黄金白银各百两!”

“弟兄们,别给昏君杨广卖命了,那个暴君昏庸无道,宠信奸臣,视人命如草芥,拿我们根本不当人看,我们十六卫府的弟兄,死在辽东的以十万计,害死的老百姓以百万计,害得天下大乱,盗贼四起!跟着这个暴君只有死路一条,赶快打开城门投降,弃暗投明跟着杨柱国打天下才是正道!你们不是杨柱国的对手,东都城里没有一个人是杨柱国的对手!杨柱国只要一挥手,攻破东都易如反掌!”

“弟兄们,杨柱国说了,谁第一个打开城门,赏黄金千两,封宜阳侯,官升三级!谁能斩下樊子盖的首级,也赏黄金千两,封侯,官升三级!弟兄们,别犹豫了,升官发财的机会到了!快开城门!快杀樊子盖!”

和陈应良猜测的一样,在上春门外排开了阵势了,之前投降叛军的隋军队伍果然上前展开了心理攻势,在白司马坂第一个率领隋军临阵投敌的鹰扬郎将袁金伟再次带头,在城墙弓箭射程外大喊招降,接着其他的隋军降兵也跟着呐喊了起来,呼朋唤友的直接点名道姓,招降城墙上的东都守军,诱惑恐吓,呐喊不止。

叛军这么做当然有一定效果,军心本就十分涣散的东都守军听了旧日同伴的招降呐喊,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的动摇,最起码存了一旦城破就向叛军投降的心思,士气低落之下,上春门上甚至连开口大骂无耻叛徒的隋军士兵都没有几个,露出了军心动摇的征兆端倪——这点并不奇怪,关键还是裴弘策和达奚善意此前的双双全军覆没,对东都守军的士气造成了严重打击。

见此情景,率领叛军主力在后面列阵的杨玄感和李密等叛军首脑难免是喜上眉梢,李密还干脆对杨玄感说道:“楚公,敌人军心沮丧明显,只要我们再能打一个胜仗,洛阳守军必然全面崩溃,拿下洛阳将大有希望!”

“什么大有希望?是板上订钉!”杨玄感开心大笑,又吩咐道:“去给袁金伟他们传令,让他们继续喊,喊大声点,等樊子盖老东西收到消息过来查看情况,说不定就会气得出城决战,收拾前面这些右武卫的叛徒!”

传令兵唱诺,正要飞奔上前给袁金伟等新降将领传令,不远处的上春门城墙上,却站出了一名须发雪白的高大老人,甲胄整齐站得笔直,低头怒视城下叛变士兵,气势威严无比。看到这高大老人,袁金伟等降兵队伍顿时大声喧哗,杨玄感也是一惊,脱口叫道:“樊子盖?!这老东西居然就在上春门上?”

“楚公,机会难得,快上前与那樊子盖答话!”李密大喜说道:“在下为你帮腔,大骂这个老匹夫,一定能够激怒樊子盖老顽固,诱使他出城决战!”杨玄感一听也是大喜,应诺一声赶紧拍马冲上前去,李密和王仲伯等叛军头领也赶紧跟上。

杨玄挺领着李密等人一路奔到了距离东都城墙只有一百步的距离方才勒住战马,又下令制止叛变士兵喧哗,待到叛军队伍安静下来后,杨玄感这才抬起头来,微笑着冲樊子盖大声喊道:“樊留守,樊大人,久违了!”

“逆贼!亏你还有脸来与老夫答话!”别看樊子盖明年就满七十了,但老而弥坚,声音依然十分响亮,简直都算得上声如洪钟,隔着百步之远,仍然能让杨玄感等人听得清清楚楚。

“樊留守误会了,在下并非叛逆,而是为了推翻暴君杨广,救苍生于水火!”杨玄感大笑说道:“事实证明,本柱国的决策十分正确,自起兵以来,不仅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四方豪杰前来投奔,樊大人你麾下的这些将士,也是争先恐后的归顺于我,心甘情愿的为我效力?樊留守你为什么就不向他们学习一下,打开城门投降本柱国,辅佐本柱国诛杀暴君,成就大业?!”

“争先恐后的归顺于你,心甘情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