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789章

大明武夫-第789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三府单划,到底是何居心?

寻根究底,很快就知道这旨意背后是司礼监提督太监魏忠贤推动,这个很容易查,且看是谁的徒党出面办理就好,一看是阉党所谓,大家立刻不肯善罢甘休了,皇帝的乳母客氏现在还没办法回宫居住,你魏忠贤自家的位置还不稳,居然还敢做这等自寻死路的勾当,那就由你的心愿。

“……。魏忠贤欲反……”“……。朝中奸邪在京畿要地预设军镇,妄求内外勾结……”“……。长安天子,魏博牙兵,是唐末祸乱之源,阉竖重设魏博,到底是何居心!”

唐末五代时候的魏博镇就是如今大名府一带,这么攀扯倒也能说得上,最初的攻讦过后,大家很快发现了问题的关键,这件事如果只是魏忠贤一人妄为,就算天启皇帝再怎么宠信,任这旨意发出,那也不过是所谓中旨,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的御史们会抓住这个斗到死,可这旨意却是完整的,内阁、司礼监和天子这些环节一个都没有缺少。

再接下来,闹纷纷的清流言官们得到了上面的风声,都是偃旗息鼓了,京城那边有消息流传,这件事虽然是魏阉一力推动,可这个巡抚位置他却不会碰,相关各项变动,魏忠贤以及徒党也不会参与。

那大家就没什么可争论的了,多出一个巡抚所在,那就是多出了不少位置,这可是等同于郧阳巡抚的区域,即便自己坐不上,那么和自己亲近的人或许有可能,将来自己也有可能,而且放出一人,那么京里就多出一个位置。

不过很快争论又起,这次的争论不是大名巡抚设置,而是谁来做这个大名巡抚,到底是按察使还是巡按,等等等等的细节,但真正的细节反倒没有人注意,比如说,这边为了临机应变,所以要单设一支兵马,骨干由大名、顺德、广平三府的兵马加上前曹州总兵杨肇基的部众组成,粮饷由北直隶各府筹措。

巡抚全名本就带着管军提督的职务,增加兵马并没有什么不对,至于这新设大名镇到底是总兵、副将还是参将,这都无关紧要,不需要怎么在意。

以京城官场做事的风格,政令旨意在未发之前,早就有消息满天乱飞,会有各色人等争吵不休,这样的泄露固然是大家都不在意什么保密,但更多的还是牵扯到政争,露出来彼此掣肘拉扯,可这道旨意从头到尾就一直秘密,倒是有些和阁老走得近的人想到,早几日阁老下朝之后都是闭门不出。

旨意一出,在京城的内卫眼线立刻快马传递了出来,养在通州的二十几匹好马就是用在这个时候。

在冀南设置大名巡抚,看着胡闹,可对徐州周边熟悉的人却能立刻反应过来,这大名巡抚的设置就是针对徐州,大名巡抚所辖兵马中有前曹州总兵杨肇基的余部,自然对兖州府也有影响,而大名府和徐州之间,仅仅隔着一个归德府,其实赵字营势力范围已经和大名府有所交叉,那孔家庄就有部分区域在大名府内。

突然间,在兖州府西边多了五千余大明官军,而且还是较有战力,经过平定闻香教变乱磨练的大明官军。

就在设立大明巡抚的同时,山东官军也开始戒备待战,现在登州府和莱州府已经有许多徐州的明暗眼线,这个动向自然瞒不过人,说起来也是巧合,这时候真是河坝决口,赵字营各旅各团戒严备战的时刻,一时间居然有了些针锋相对的意思。

在这样的紧张局面下,消息灵通的人已经准备举家搬迁,躲避可能发生的兵灾,不过山东官军却做了一次调动,将安排在兖州府的一千五百官军回撤到济南府。

不管双方如何打算,这次调动却表达出一种“善意”,给赵字营和官军留出了相对的缓冲。

剑拔弩张之下,京师那边还有消息传出,只不过这消息官场上不怎么主意,可赵字营安排在京师的眼线暗探却立刻盯上了,急忙将消息传回徐州。

有旨意要下到河南,因为这辽饷征发,河南各府县多有动荡变乱,所以要求河南巡抚以及地方官员编练青壮成立新军,压制本省民乱,支援山西和北直隶两处,旨意说得大略,只有一处点明,开封府为省城和黄河枢纽,又是周藩王城所在,所以新军编练建立就要在开封府进行。

官场上没什么人注意到这个,自从征发辽饷以来,天下各省民乱频发,这河南的次数尤其多,做出应对也是正常的处置,而且因为和建州女真的交战,以及草原上蒙古各部的异动,山西边军一边被抽调,一边要艰难应付北面的威胁,北直隶这边宣府、蓟镇以及各部兵马面临同样的困难,河南毗邻两省,而且从没有太多官军驻扎,一共三守备一都司合计三千余人,编练新的营头也是应该。

但对于徐州来说,朝廷的用意很明显了,设立大名巡抚和三府兵马,就是为了从侧翼遏制陈昇的第一旅,同时保持南下渡河攻击或者阻拦徐州赵字营本部的可能,而河南开封府编练新军也是为了这个,河南不仅仅有周王、还有福王、潞王、唐王等等,这些在洛阳府、卫辉府和汝宁府的难道就不需要保护了?开封府的新立官军就是为了东边的徐州,遏制徐州兵马可能的西进,也随时准备与大名巡抚的兵马合力。

“……此时就好像下围棋的布局,围着咱们东一个,西一个的落子,我还以为朝廷就这么不管不问了……”

接到京师传来的消息后,相比于其他人的紧张,赵进则是轻松的很,王兆靖仔细看了看马六传来的消息,这几张纸他已经看了好多遍,可还是担心有什么遗漏,再看一遍之后,王兆靖郑重说道:“大哥,这北直隶三府和河南的兵马造不成麻烦,可朝廷若动,就不会动这两处,大哥,与其等他将这个局做完,咱们是不是要先发制人?”

“沉住气就好,任他们做去。”赵进回答的云淡风轻。

已经从山东回来的如惠犹豫了下,沉吟说道:“赵字营的家丁强悍,倒是不怕什么官军,可若是真让官军这么围上来,徐州还好说,山东、淮安府等处的人心恐怕不稳,难免又要生出是非。”

“人心不稳、生出是非,我们各旅各团的家丁会不稳吗?我们下面各处产业和田庄的人心都不稳吗?”赵进反问道。

“这倒是不会,咱们赵字营的人都已经没办法回头了,若不忠心于老爷,他们不是背上谋反作乱的灭族大罪,就是要流离失所冻饿而死。”如惠的回答也很实际。

赵进点点头,边上吉香犹豫了下还是没有忍住,开口说道:“大哥你讲过,家丁和团练都是刀剑,总是不用就会变钝生锈,各旅各团的家丁现在除了训练之外,见过血的有多少,参加战斗的又有多少,现在各处就已经闷了,再这么下去,家丁团练就不好用了!”

吉香说得很直接,王兆靖看了眼赵进,已经有起身相劝的意思,但这次赵进没有开口训斥,却郑重其事的说道:“若是有暮气,若是不好用,那就换一批人来,咱们抓着的地盘上,多少青壮想要来做这个家丁,当过家丁的人越多,忠心咱们的人也就会越多。”

他这番话明显没有说服别人,吉香深吸了口气,却没有继续说话,赵进笑着摇摇头,却开口问道:“我问你们几个,如果我们现在举旗造反的话,北进南下西去都有可选之处,然后会如何,百姓、士绅、官府和朝廷会怎么对待?”

听到“举旗造反。”几个字,屋中诸人都是震了下,不过也就仅此而已,虽然难得挑明,可本就如此的勾当大家怎么也震惊不起来。

吉香想要开口,最后还是看向王兆靖,如惠若有所思,但也是看向王兆靖,王兆靖缓声说道:“以咱们赵字营的精锐强悍,一旦举旗,兵锋所向之处,必然势如破竹,但此后就必须要横扫天下,不能有一次失败。”

说到这里,王兆靖沉吟了下又说道:“或许扫荡长江江北之后局面就会大好,但在这之前,天下人都会视我等,视徐州为乱臣贼子,是大奸大逆,人人会与徐州为敌……”

“三哥,咱们赵字营若起兵,定然横扫天下,四方拜服,怎么会有这样艰难的局面!”吉香没想到王兆靖说的是这些,忍不住出声反驳。

第1129章辽民姚七

王兆靖抬手示意,沉吟着继续说道:“家丁各旅各团、团练各队不必担心太多,各处田庄不必担心太多,云山行则会人心惶惶,各地被徐州压制的士绅豪强定然要掀起风浪,江湖绿林也会暗中活动,就算咱们徐州……。现在的徐州不必担心太多了,大哥修筑河坝,护佑徐州邳州百姓不遭洪水祸患,人心向我了。”

“也就是说,我们要是起兵的话,家丁旅团面对的是官军,一倍两倍甚至三倍四倍我们都不必担心,可要是十倍呢?我们只有这一州三府的地盘,能动员起多少人,我们骑兵不足,胜一次两次都不能全歼定局,只能这么一场场熬下去,而且我们还在大明腹地,四面八方都有敌人,要四面出兵,四面去打,这就容不得丝毫的挫折,这胜败也和人心关系密切,胜固然好,稍有挫折,恐怕就是人心浮动,你刚才说家丁团练们可以信,要我说,家丁团连也有不保险的地方。”

“大哥,要是这么下去的话,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大明这一代代皇帝轮下去,咱们等到老了难道就不是今天这个局面了,难道我们到老了还是说一样的话,还是这么按兵不动?”吉香激动的问道。

王兆靖和如惠的眉头都已经皱起,这话未免过分了些,甚至吉香自己说完后也在后悔,咬牙准备等待赵进的喝骂训斥。

不过接下来赵进没有发什么脾气,反倒笑着说道:“我们一天天壮大,总有一天会不必担心这么多。”

本来吉香已经畏缩,可听到这句话又是要开口,赵进又是说道:“你看看辽东,看看西南,再看看咱们自己,怎么就觉得到老局面不会变化,一年不会变,两年不会变,五年肯定会有变化,十年定然会有大变化!”

听到赵进这么笃定的判断局势,吉香先是愣住,随即有些迷惑,不过还是抱拳郑重说道:“大哥说五年,那就等五年,说十年,那就等十年。”

这时王兆靖脸却是沉下,冷声说道:“大香,你这话什么意思?五年后,十年后,你就不跟着大哥了吗?”

若从前这般话题,吉香肯定会急赤白脸的争辩,不过这次却叹了口气,苦笑着说道:“三哥,大哥,小弟这辈子都要跟着大哥走了,可那些家丁们未必啊,当上连正、队正的还有个盼头,下面那些开始几年还好,时间一长人就疲了,到时候不说怎么想,能不能打都难讲?”

吉香难得这样说话,他身为亲卫旅的旅正,整日带领和训练家丁,对下面的心态和状况自然观察的比别人仔细。

他这回答实际上是对王兆靖反驳,不过王兆靖没有丝毫的恼怒,反而赞许的笑了笑,这时赵进走到吉香跟前,吉香下意识的想要后退,可还是挺直腰板站定,赵进伸手重重的拍了拍吉香的肩膀,然后肃声说道:“我和你们讲过多次,我们的强不在于现在这些旅团的家丁精锐强悍,而在我们这个制度和体系,在一开始,要靠我们兄弟几个领着现在的那些团正大队正连正们去冲锋陷阵,可现在,只要我们有田庄,有商行,有工场,有海上贸易,我们就不会弱,而且会越来越强!”

“明白了,大哥!”吉香大声回答,但他的神情和屋中其他人一样,都是那种既然是大哥说的,那我就遵从,对错是另外一回事,至于吉香的惊讶,则是因为赵进没有训斥。

对这等话题问答,每次说起差不都是这个反应,赵进也不以为意,他只是笑着继续说道:“你们别觉得闲,局面都已经这般,又怎么可能太平下去?”

※※※

姚七是辽东人士,名义上还是沈阳旁边某千户所的兵丁,不过从小到大,或者说从他的祖父一辈开始,就没摸过什么刀把矛柄,而是挥舞锄头耕田了,到这一代,姚七十八岁的时候,家里那份名义上属于自己的卫所屯田被管事的千户直接据为己有,他和其他辽镇兵卒一样,成了平平常常的长工佃户。

但这件事对姚七来说也未必是坏事,没了安身立命的田地,被喊到千户府里做仆役伺候,从良民变成农奴,运气差的很,可在建州女真鞑子打过来的时候,那千户带着家人逃跑,少不得要带着仆役伺候抗活,姚七因为年轻力壮又被选上,跟着一路逃到了皮岛那边,这比起建州女真治下做牛做马甚至身死那可好太多了。

在辽镇管着一处屯堡的千户算是个人物,有田地,有属民,有自己的场面,可在皮岛这边,千户毛都算不上,守备、都司、游击甚至参将都栽在苦挨,等待渡海南逃的机会,你从前的体面谁还理会,惹火了,抽生死签送你去辽东抗金,那就是九死一生的活计,你还不能不去。

姚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