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782章

大明武夫-第782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撤退。

本来那张开要回到旅顺去,却得了毛文龙的吩咐,让他跟随刘勇一起离开,这个不知道是对这张开立功的褒奖,还是要在刘勇那边安排个信得过的人,张开对这个决定又是不舍又是兴奋,刘勇他们对张开倒是善待,特意留在身边,而且在这一百户人家上船之后,还让这张开每艘船都去了一次,将每一户人都看了看。

在这个时节,也没什么男女大防可讲,张开把男女老少都看了一遍,刘勇就开始聊天询问,张开也没什么提防。

这一百户人家里有十几户都和毛文龙亲近,至于那三个大户,则是在关内有官面上的关系,他们从辽东那边逃出来,都是在家仆和部众的护卫下一路逃过来的,在皮岛也被当做人上人供着。

再有就是毛文龙身边亲近人的亲属,其他的则是在难民中相对富裕的人物,但能上船来,也是竭尽所有了。

“这么算起来,毛文龙在这桩事上发了两笔财,从我们身上换了一笔,又在岛上的人身上刮了一笔,还能赚到不少感激和人情。”等船只启航后,刘勇对李玉良点评说道。

对刘勇的描述,李玉良明显有些不能接受,他倒是知道分寸,犹豫了下才开口说道:“勇哥,毛文龙孤军坚守皮岛,虽说是为了朝廷,可这份忠义还是值得钦佩。”

刘勇笑着看了李玉良一眼,看着海面说道:“大义是大义,生意是生意,毛文龙做事不怎么讲求手段,他不在乎皮岛上的难民白姓,他只想着怎么守住怎么反攻,这对他才是最要紧的,不过这些并不是说他不忠义了。”

李玉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他知道刘勇这是为他考虑,而且是不藏私的传授,刘勇又是说道:“只不过这忠义是他的忠义,对咱们来说,只是生意。”

接下来的航程很顺利,只是还有一天海路就要到登州府的时候,刘勇和余大江几人合计了下,却找了个无人的荒岛下锚停靠,其他人上岸暂时休整片刻,空出一条船去了登州府府城蓬莱。

等这艘船回来的时候带着四艘装着补给物资的海船,然后将这一百户人家再次打散,分配到每艘船上,然后继续扬帆南下。

第1118章数月不见已不同

在船上这一百户人家是不知道海路的,可过了三天后,船只沿着海岸绕过登州府向更南边进发的时候,船上的这些辽民百姓终于意识到不对劲,有人鼓噪,有人喧闹,他们和先前的那些难民不同,他们在关内还有亲戚可以投靠,可能还有官面上的关系,不是无处可去,但在船上的哭闹混乱掀不起风浪,当船上的水手亮出刀剑之后,连那三家大户都不出声了,丢到海里去还是被人宰了,在这茫茫海上都没有什么可选的。

这十艘船的船队就这么一路来到了南直隶江北的海州港口,到达这边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初了。

刘勇从徐州出发去登州再去辽东皮岛,原本打算看一圈之后在山东登州府登陆,再从陆路返回,可临时却改了计划,在登州府那边重新雇佣了船只顺海岸直接到海州这边,这计划改动差不多多花了一倍的银钱。

不过这些银钱花的值得,从登州府那边新雇佣的几艘船上,都有赵字营的家丁和各路人手,他们在船上都得到了历练,也初步熟悉了从登州府到海州的海路,最起码知道海上是如何颠簸的。

那一百户辽东百姓在海州上岸之后,自以为来到了王法之地,开始叫嚣着要去报官,没曾想在码头上看到的那些官吏差役根本不理睬他们,反倒有更加阴沉森然的丁壮过来押着他们,到了这时候,除了认命已经没有别的办法。

本来余家船队的余大江颇为兴奋,他这次去辽东皮岛,也是走出一条海路,而且还大概知道了辽东那边特产和需要,除了给赵字营做事之外,余家也可以加大对那边的投入,余大江越想越是高兴,因为按照余家的规矩,他把握住这次机会的话,可以有自己的小船队,也能有大笔的分红。

而且这一次跑辽东等于是空手走了一次,等在海州装满了盐,再去福建那边,这等于是装着银子跑,来回都能大赚,这可比去辽东提心吊胆的好太多。

可才把刘勇他们送下船,余家的水手就发现了不对,在他们过来的时候,已经看到有几艘大船靠在正在修建的简陋泊位上,有福船有广船,都是常在洋面上的大船,一车车的盐货和特产被装到船上。

开始时候余家人还以为是自家船队,还想着过去打个招呼,可很快就发现了不对,余家船队挂着的船旗和认旗绝不会是这个样式。

“船头,那不是咱们的船!”余家的水手神情惶急的说道,就连最普通的水手都知道这港口对自家意味着什么。

余大江本来没注意到,可这时候也是大惊失色,想要追上去问刘勇,可犹豫了下,还是自顾自向那几艘船走过去,还没到能看清楚的距离就转了回来,这几艘大船下面走动的水手,还有船旗认旗都让他看着眼熟,虽然认不出是什么,可肯定是海上那家大帮的人马,还是少招惹微妙。

思前想后,余大江让一艘最新最快的船防空,直接去松江府那边报信,其他的船留在这边装运盐货,看看能不能打听到更多的消息。

余家做什么反应刘勇不关心,让余家看到其他家船队在海州港口上出现,本就是赵字营核心议定的一件事,双方目前还是很紧密的同盟,既然余家自作聪明的小心思太多,就这么提醒下。

团练们押送这一百户人家离开海州地界之后,这一百户人家就没有任何自由的可能了,看到平坦地势上的一个个田庄村寨,让这些人家心中的狂躁和惊慌减轻了不少,这景象看起来和辽东那边倒是有几分相似。

“……我知道你们都有去处,也知道那些去处可能还不错,可你们想要去那些地方,就要乖乖为我们做事,当你做的事情够了,自然会放你们走……”刘勇继续向徐州进发前,简单和他们说了几句。

刘勇走后,在淮安北区的云山行、内卫队都会出面询问每个人,将这些辽民百姓的底细打听清楚,然后再进行挑选。

“我这一路走来,看到沿途村寨冷清了很多,不是一直在进人吗?怎么还荒废了?”刘勇和石满强见了一面,颇为疑惑的问道。

“进的人多,可咱们在山东拿下的地盘更大,去年秋冬时候不是说又扩了一圈出去,人都安置在那边了,大哥那边又在抽调迁移能纺纱织布的庄户,海州修港口又有一大批人过去,你也知道,咱们赵字营的家丁团练,农垦田庄和云山行管事办事的那些人,都是徐州邳州和咱们这淮安北区出来的,这么下去,人怎么可能多,我还等着多带些辽民过来充进去。”石满强有什么说什么。

听到这个,刘勇也是摇头笑:“就算从皮岛那边过来,山东登州府那边也最合算的,既然山东那边的地盘大了,肯定就近打散安置最好,难道穿州过府的来这边,我看啊,四哥你这边的人还会慢慢少。”

其实这问答的内容彼此心里都是有数,只不过是闲聊而已,那李玉良愿意听聊聊也无妨。

“只是可惜了那些田地,咱们好不容易开荒弄出来,居然还要在荒废回去,有点舍不得。”

“大哥他们估计也舍不得,不过山东那边的地是熟地,迁移种地什么的也都方便,咱们赵字营的田地这边少了,可算总数还是多了很多。”

“估计你还不知道,大哥又得了儿子!”

刘勇三月出去,回来时候已经是五月下半,这消息自然无从得知,在石满强那边听到,都是由衷的高兴,李玉良也觉得是大喜事。

不过从淮安北区再次上路的时候,李玉良却觉得生子对木淑兰来说的确是喜事,可以他这些年看到的豪门恩怨来说,赵进这边应该不那么轻松,而且李玉良也隐约能看出来,刘勇想得搞不好和他一样,但这件事大家就不会交流什么了。

沿途消息不断传回,木淑兰生子前后,徐州当真是热闹非凡,甚至连木淑兰自己都为这样的盛况惶恐,主动和徐珍珍讲,说这些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而且也不是她让赵进这么做的。

徐珍珍显得心平气和,说这个时候最要紧的事情是木淑兰的身体和将要出世的孩子,其他都不重要。

这些事就是李玉良能听到的,内卫禀报给刘勇的其他消息他就不知道了,比如说这前前后后,劝赵进纳孟子琪进门的声音越来越多,甚至连几家的长辈都出面。

木淑兰生子之后,很多人都猜测会不会起名叫“赵虎”,虽说俗气的很,可“凤、龙、虎。”这么一脉相承下来倒也应该,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赵进的第二个儿子取名叫“赵麒”,相比于好像村夫土豪起的赵凤、赵龙,这赵麒名字上的富贵气就很重了,一时间又有无数人猜测,还以为赵进有什么用意。

甚至连半路上的李玉良听到这个名字后,都以为赵进做了什么安排,还觉得这非常不妥,长幼有序是纲常根本,如果乱来的话,对木淑兰母子未必是福气,倒是刘勇回忆起来,小时候木淑兰曾经说过,他父亲早就为她的儿女定好了名字,这个“麒。”应该就是了。

虽说这本是夫家决定的,可闻香教这边倒也不能用常理论之,而且刘勇还知道赵进对这些礼数很不在意,估计就是这么回事。

外面猜测纷纷,却没人想到真相这么简单。

“把李家公子领过去了,嫂子那边刚生产身子也不方便,隔着帘子聊了几句,叮嘱他在咱们赵字营好好做事,嫂子见到他来很高兴,这李家公子算是嫂子的娘家亲人了。”

“你觉得这李玉良怎么样,当年敢单骑来咱们徐州报信求救,这胆色和心思还是不错的。”

“是个明白人,但大事上还有些没想通,不过已经可以为咱们赵字营做事了,身手不错,分寸把握的也不错,到底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孩子,比咱们下面的不少人都懂得人情世故,更难得的是不叫苦,这次从登州府到皮岛再折回海州来,一路上算得上辛苦了,他从不抱怨,还帮着做事而且不添乱。”对赵进的询问,刘勇评价的很中肯。

因为刘勇掌握内卫,观察人物的事情做得很多,他的评价分析向来很准,听到他这么说,屋中的赵进、王兆靖、吉香都是点头。

“倒是可用之才。”王兆靖赞了一句。

大家都知道李玉良早晚要在赵字营这边被重用,报信救下木淑兰的这份功劳可不是开玩笑的。

“曹先生已经赶去东昌府了,既然有临清李家的帮忙,索性在那边买地置办田庄,将兖州府和东昌府的庄户置换下,再向北踏出一步,到时这小良可以过去主持。”赵进笑着说道。

他虽然这么说,但大家也知道不会这么安排,赵字营在东昌府开始经营,就没有让李家人主管此事的道理,不然以李家在东昌府的实力,结合起来会很麻烦。

第1119章黄河河坝

说到这里,王兆靖清了清嗓子,正色说道:“大哥不要生气,既然这李玉良和李家要为咱们赵字营做事,那大哥更要收孟小姐进门。”

看着赵进脸色变了,王兆靖却是站起,更加肃然的说道:“大哥房内事,按说不该外人多说,可这是咱们赵字营内的平衡,无论那一方太大,哪怕这一方对大哥忠心不变,那也是祸乱根源。”

刘勇和如惠对视一眼,都是露出苦笑,他们都能想到这里,不过每次劝谏也的确尴尬,兄弟几个,王兆靖最有说这个话的立场。

不过和先前不同,这次赵进却没有反驳,只是沉思着点点头,刘勇知道赵进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连忙开口问道:“大哥,这次庆贺,余先生来了吗?”

这样的典礼,余致远自然不会错过,以他和赵进的关系,在酒宴时候可以坐在最前面几桌,这是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赵字营关系的时候,也是加深双方交情的机会,他不仅来了,还送上重礼,而且还来得很早,不过余致远没有提下面船队的动向,好像双方合作的亲密无间,对赵字营送去的人手一直用心培训。

得到这答复之后,刘勇笑着说道:“这次我带着他余家船队在海州港口那边上岸,估计这余公子又要赶过来了。”

大家当然明白怎么回事,听刘勇这么说,大家都是忍不住哄笑,以余致远做事的玲珑心肠,自然知道该做什么反应,或许余家这些小动作和他无关,可他是余家家主,这个责任必须由他来担着。

刘勇也说了自己对那一百户皮岛辽民的打算,既然这一百多户都是皮岛那边的体面人家,肯定对其他难民来说是有说服力的,那么下一次皮岛那边招揽辽东难民,就用他们作为现身说法的向导。

虽然和毛文龙那边达成的是人口木材换取物资的交易,可人不是牲口,上船之后必须要有人安抚他们的情绪才会安心来到徐州这边,也不担心这一百多户人家选出的人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