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895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895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州平有些压抑不住自己的兴奋:“冀州是我们大吴的疆土了!”

  这事情成了,他可是首功,论功行赏,少不了他的那一份。

  “冀州局势算是初步定下来了。但是你还是不要高兴的太早了!”

  李涅点头表示认同,此时此刻他的心中也松了一口气,毕竟急促的筹谋之中,能有一个这样的结果,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天生谨慎的他,事情没有到完全成功的最后,他依旧保持小心翼翼的态度:“目前还有赵郡和常山郡在我们旗帜之外,赵郡太守吕常是魏军的一员悍将,虽然他麾下的兵马不多。战斗力也只是普通青壮而已,但是他要是拼命坚持下去,最少能支持半个月有余,绝对有可能等到河间魏军北上,而常山郡太守阎柔当年他可是刘虞第一谋士,还曾经连同程昱霍乱我幽州之地,几乎让他们成功,最后程昱被我斩杀,但是他却逃得一命南下,此人智谋非同小可。他们两人联手,以赵郡和常山之力,未必不能让我们头疼!”

  “哼,大都督。你太看得起他们了,他们不过只是区区两人而已,大势之下,民心所向,他们已经翻不起大浪,如今冀州的大势已全面的趋向我大吴。这就是结果!”

  崔州平自信的说道:“而留给给他们的只有三个选择,要么现在灰溜溜的离开冀州,要么他们率部投诚我大吴,第三个选择,莫过于他们选择坚守不出,待我大军攻城,就只有城破人死!”

  “冀州易帜,对我大吴来说,意义非凡,只要和平易帜,才能正真的笼络冀州的人心,能够不打,我们最好还是坚持以劝降为主!”

  李涅眯着眼,沉声的说道:“不是怕他们,只是不想影响如今的大好局势!”

  “我明白大都督的意思!”

  崔州平闻言,沉思半响,才点头应可,他的面容变得有些沉重,他绞尽脑汁想了想,说道:“我会派出说降的使团,进入赵郡和常山,尽可能说服他们,但是如果他们坚持不投降,恐怕我们也只能打一打了!”

  “希望他们知进退,不然还真的要打一场了,毕竟事情不能拖下去,如今局势其实还未完全定局,我们锦衣卫已经尽力了,但是如今冀州易帜的消息估计已经是封锁不住了!”

  李涅叹了一口气,如今尽人事了,只能听天命:“魏朝必然震动,虽然说按情况他们此时此刻稳住关中方为上策,应该不会北上,但是在暴怒的情绪之下,理智是失常的,你要做好应对河内魏军北上的准备!”

  “我已经把张卫麾下两个团调遣前往魏郡西南,接近河内荡阴城的三十里之外,监视河内魏军!”

  崔州平迅速的回答道:“而且兖州方面也传来消息,兵部尚书江国公已经任命吕蒙将军率兵一个师北上,如今已经进入内黄,随时支援西面的战役!”

  他回答了李涅的问题之后,反问了一句:“大都督,如今冀州基本上其实大局已定,我们是不是应该八百里加急,上报朝廷,让陛下也高兴一下!”

  “嗯!”

  李涅点头应可,道:“此事关乎安定国内的民心,陛下正在等待之中,我们必须要正经八百的上报内阁!”

  “我马上去做!”

  “等等,还有一件事情,冀州总督已经通过内阁正式任命,启程北上!”

  李涅想起了今天接到了一个消息,对崔州平嘱咐了一句:“估计他们很快就要到达冀州,在这之前,你必须要把冀州总督府的架子搭好,给朱治一个好的印象,这对你日后能不能进入内阁,很有帮助!”

  “属下明白!”

  崔州平闻言,眼眸划过一抹璀璨的光芒。

  内阁,那是大吴朝文臣的终极目标,能进入内阁的,才是真正的朝廷决策者,每一个都是权势滔天,掌控大吴权柄,他自然也不例外,心中有着这么一个野望。

  如果能给内阁次辅一个好的印象,日后有机会提名入阁,必然会顺利很多。

  ……

  这时候,冀州易帜的消息的确已经藏不住了,位于河内朝歌城内的魏军主将吴质终于拿到了从冀州邺城传回去的消息。

  朝歌城。

  城南军营,吴质盘坐中营大帐之中,手握从冀州传回来的消息,面容一片铁青铁青,眼眸赤红,火冒三丈,忍不住在营帐之中怒吼起来:“崔州平,你这个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如此大逆之事,尔如何敢也!!!!”

  PS。 5。15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一千一百章 雒阳风云 三

  明天就是515,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曹丕率领兵马南下,一心夺取太子之位,进入河内之后,他拜会了河内世家司马家。

  他和司马家商讨之后,把兵马留在朝歌城,然后在司马家的掩护之下,孤身返回雒阳城,但是他留下身边的谋士吴质来率领自己麾下的两万精锐兵马,屯兵于朝歌。

  朝歌距离雒阳本不远,只要自己有难,这股兵力随时南下雒阳增援他。

  这两万之数的兵马是曹丕麾下最精锐的将士,可不是那些普通的青壮,这些将士基本上都是从幽州重围之中杀出来的精兵。

  当初于禁曹洪他们南下逼近巨鹿的时候,曹丕都没有动用这股兵马北上阻击,因为这是他曹丕安身立命的兵马,也是他曹丕夺取大魏储君的本钱。

  曹丕离开朝歌之后,吴质代为这支兵马的主将,他的心中可不敢有一丝的放松,一直派出斥候探子,小心翼翼的盯着雒阳局势,只要曹丕有危险,他就立刻率军南下。

  但是他却想不到的是,雒阳局势没有异常,反而是冀州出现的大问题。

  突如其来的消息,居然是邺城方面的坏消息。

  这个消息传到朝歌之后,完全打乱了他的步伐。

  冀州易帜?

  崔州平叛变投诚东吴?

  吴质盘坐校场大营主帐的首位,面容铁青,额头青筋凹凸,在浑身的怒火爆发之下,瞳孔深处有一抹难以置信的光芒在闪烁。

  哪怕到了现在,他还是有些不敢去相信。

  他虽然对崔州平有点戒心,但是却想不到崔州平居然会做出这等事情,此人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或者他就是东吴埋在魏朝的一颗棋子。

  “崔使君为什么会突然投降东吴呢?”

  “他如今把整个冀州拱手让出,断了我们大军后路。岂不是背后捅了我们一刀,此獠太狠了!”

  “会不会是误传消息?”

  “无风不起浪,我们宁可相信有,不可相信无。这时候冀州若是被东吴拿下,我们就是腹背受敌,甚至连粮草都无法保证!”

  “吴将军,我们现在该当如何是好,你出一个注意吧?”

  “如今二皇子他不在。冀州又遭如此大变,我等是否发兵北上,救援冀州呢?”

  “我认为此时此刻我们万万不可北上,今二皇子在雒阳城之中步步艰难,一心和太子争锋,若是我们在这个时候北上,岂不是陷二皇子于危险之中!”

  “说得对,这时候我们还是静观其变,等待二皇子的命令吧!”

  答应之中,吴质之下。左右而列,大概七八个校尉将领已经全部聚集一堂,他们正在消化这个从冀州传来的惊天消息,然后一个个发表自己的意见。

  “好了,现在不是吵的时候,你们都给我安静,传我之军令,全军将士戒备,所有儿郎战甲不离身,兵器不离手。鞍不离马背,保持一个随时出战状态,然后等待我的命令!”

  吴质深呼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变得锐利视刀刃,凝视着一众乱哄哄的校尉,冷然的说道:“如若没有我亲自发下的军令,任何人不得擅自乱动,如若有不尊军令者,立斩不赦!”

  “是!”

  众将闻言。神色肃然起来,连忙点头领命。

  “方勇!”

  “在!”

  “你立刻把麾下的斥候都给我派出去,我要清楚在我们北面的方位,如今到底有没有兵马在伏击我们!”

  吴质指着一幅行军图,用手指拉出一条线:“朝歌距离邺城不远,但是很容易被伏击,特别是荡阴周围的地形,一定要查清楚,这里是最容易埋伏了地方,北上与否,我们要听二皇子的命令,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好这个准备,冀州毕竟是我大魏疆域之根基,不容有失!”

  “是!”

  斥候校尉挺直腰杆而领命,然后转身离开大营。

  “你们也去准备!”吴质说道。

  “诺!”

  众校尉鱼贯而出,离开大营,返回各自营寨,集合麾下部将,养精蓄锐,等待中营的命令。

  “冀州的消息倒是藏的密实,这么就才爆发出来,有些太晚了,而且我能拿到的消息,朝廷鬼卒的探子应该也收到了,这时候消息肯定已经到雒阳了,恐怕整个消息会给已经混乱的雒阳烧伤一把熊熊大火,二皇子,你可要撑住!”

  吴质揭开营帐门帘,走出大营,抬起头,目光看着营外南面天空上一片蔚蓝色的天色,神色变得果决起来了。

  他不是不想立刻北上,夺回冀州,但是这时候他不能动。

  曹丕夺储君之位正在关键的时候。

  他要是突然率兵离开河内,必然会减弱曹丕在雒阳的震慑力,甚至会导致曹丕一败涂地。

  所以他要等雒阳的消息。

  曹丕的抉择,才是他这两万精兵的归宿。

  ————————————————

  雒阳城。

  今天的天色晴朗,万里无云,阳光普照,在这种天高气爽的氛围之中,一个早朝召开了。

  在早朝之上,上百魏朝的文武百官表现的泾渭分明,左右而列,而整个场景宛如两军对垒之中,打的不可开交,双方的唾沫横飞,简直就是一场乱战。

  “曹子桓,你可知罪?”

  曹昂既然返回了雒阳城,他就是名正言顺的接替了监国了位置,坐镇中央,他坐在龙椅下面的一个副位,目光俯视朝殿之上的曹丕,神色萧杀,冷然低喝。

  他想不到这个昔日幼小不懂事的弟弟,居然成长的如此迅速,已成了如此气候,拉拢无数力量。在朝堂之上,居然能和他抗衡。

  这一次要是他晚回来一步,恐怕这大魏朝廷的局势就要被曹丕给掌控了。

  “太子殿下,某家何罪之有。于大魏社稷,有罪的是你!”

  曹丕一袭锦袍,明眸皓齿,黑发飞扬,站在大殿之下。身躯笔直,昂然挺首,不惊不惧,直接对曹昂反咬了一口。

  “混账东西,你当初在幽州贪生怕死,弃我大魏数十万儿郎不顾,父皇早已经论罪,罪当死,还敢狡辩吗?”

  曹昂大怒。

  “没错,此罪当诛!”

  “该杀!”

  “如此行径。枉我大魏儿郎之勇武,实在罪当诛杀!”

  大殿之中,不少的朝臣连忙站出来,为太子曹昂而助威,他们想要一口气直接钉死了曹丕。

  “幽州之败,非我曹丕之过,我本一小将,此战非我主使,也非我策划,不过只是受命而战。若是论罪,此乃大将军之罪是也,而关东一战,你曹昂身为太子督军。却枉顾大魏储君之责,在大战未即,便落荒而逃,最后还把豫兖两州拱手让出,实在有损我大魏之气度,毁我大魏根基。你已不配成为我大魏朝之储君是也!”

  曹丕站出来,面对众臣,声音朗朗。

  “二皇子此言甚是!”

  “关东乃是大魏根基,如今拱手让给东吴,根基尽失,我大魏朝的声望也是一落千丈,必须有人负责!”

  “此战之败,太子殿下罪不可赦!”

  “太子殿下必须负责起来!”

  曹丕如今身后有杨彪司马防连同关中世家的大臣护着,朝臣之中相助者不少,自然就不会害怕一个曹昂,在朝殿上倒是和曹昂斗了一个半斤八两。

  “曹子桓,你好大的胆子!”

  曹昂闻言,有些恼羞成怒,眼眸变得赤红起来,对着曹丕怒目圆瞪。

  关东大战,决战汝南的时候,他被郭嘉赶回颍川,负责搬空颍川之地,可也很多人不知情,也给他留下了一个未战而胆怯的说法。

  “太子殿下!”

  曹丕已经和曹昂斗了好几天,他们如今都到了一个撕破脸皮的成都,他自然也毫不畏惧,他上前一步,目光对上曹丕的眼眸:“你身为大魏储君,如今亲手把我大魏关东之地拱手让给东吴,难道就不应该给大魏的百姓一个交代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