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37章

大明首辅-第37章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姐姐……”小香兰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朵根。

“子谦可回来了?”宁夫人抬头对小香兰问。

“还没呢,想是还在裕王府里。”小香兰回道。

裕王府,书房。

“王爷,刚才徐阁老派人传了话来,叫王爷推举一位去东南赈灾的副使。”张居正对裕王说道。

“哦,这赈灾的事儿,一向是内阁商定了,再叫户部去做,怎生叫本王来推举副使?”裕王有些不知就里。

“依在下想。”高拱站起身来说道,“那罗龙文是严嵩和严世蕃的至密心腹,这次居然也要派了出去,可见那东南一块定然是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徐阁老和袁大人定然也是猜到了几分,所以才想出了增派副使去盯着的法子。”

“不错。”张居正接过话来,“而且看眼下这局势,朝中大臣都惧怕严党势力,即使是徐阁老也不能和他们顶着干。这样,若是东南真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派其他人去未免会心存顾忌。而我大明朝上上下下,唯一能和严党正面相抗的,只有王爷您了。”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八章 九品对九品

“这事儿,子谦怎么看?”裕王转身向萧墨轩征询意见。

“依在下看,严嵩派罗龙文去有几种可能。”萧墨轩原来只在一边坐着听,见裕王问自己,才开口缓缓说道:“南直隶和浙江的大部分地方官员都是严嵩的门生,他们都知道罗龙文是严嵩的至密心腹,而严嵩派他去,也许是想更好的了解东南地方上的状况。地方上的那些官员,有的事情兴许会瞒着皇上,但绝对不会瞒严嵩。而严嵩再擅权,毕竟也是大明朝现任的首辅,该挑的担子也是要挑的。”

众人听了萧墨轩的话,也是连连点头。虽然严家是对头,可是东南若真的乱起来,对他们自己也没有好处。

“其二嘛。”萧墨轩站起身来,走到张居正和高拱身边,“就如张师傅和高师傅所说,东南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或者。”萧墨轩又走到了裕王身边,“两种可能都有。”

“那子谦你觉得哪种可能最大?”张居正觉得萧墨轩说的确实是这么回事。

“两者兼有。”萧墨轩微微一笑。

“为什么?”裕王立刻追问。

“因为严嵩选的赈灾使是罗龙文。”萧墨轩看着裕王的眼睛说道:“而罗龙文只是个中书舍人,一个九品的小官,最不引人注意。”

“而且这两种可能里,如果只其中一条,严嵩完全可以放心的交给其他人去做。但两条加在一起,能让严嵩放心,又不引人注意的,只有罗龙文。”萧墨轩竖起两根手指,在空中划了一下。

“那么依子谦你看,这副使去了以后,该如何做?”张居正想了一下,对萧墨轩问道。

“赈灾,只管赈灾。严嵩既然派罗龙文是去赈灾的,那么如果东南真有什么问题,定然也会在这赈灾的过程中现出来。”萧墨轩回道。

“呵呵,王爷。”张居正站起身来,对裕王拱手笑道,“在下想到了一个做赈灾副使的人选,不知王爷可答应否。”

“我这里哪有什么人可派?”裕王疑惑的看着张居正。

“严嵩派去的罗龙文是九品,咱们就来个九品对九品。”张居正哈哈一笑。

“张师傅的意思是?”裕王抬眼看了看萧墨轩,“难道是……子谦?”

“不错,子谦去是再合适不过了。”高拱也站起来附和,“如果说罗龙文不引人注意,那么子谦就更不引人注意了。而且在下觉得子谦论智谋,论胆识,要更胜那罗龙文一筹。”

“可是……子谦,听你们刚才说的,此去东南怕是倒有几分凶险。”裕王有些迟疑。

“王爷,子谦是国士之才,难道你想把他一辈子安在这王府,这京城里?”张居正上前劝道。虽然他也有些担心,可是更对自己这个得意门生颇有几分信心。

萧墨轩在一边听到张居正和高拱举荐自己,不但不紧张,反倒有几分欣喜。脑海里浮现起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的钦差巡查的镜头,不禁有些热血沸腾。

“子谦,你看如何?”裕王点了点头,对于张居正刚才的那段话倒也认同,萧墨轩不能一辈子呆在自己这王府里。有点功绩,日后若是要提拔,也好有些个由头来服众。

“这事但凭王爷和几位师傅定夺便是。”萧墨轩拱了拱手,表示不反对。

“那在下一会就去回报徐阁老,让把子谦给报上去。”张居正见萧墨轩并不拒绝,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严府,书房。

“爹爹为何要答应他们再派个副使?”严世蕃颇有些诧异的问道。

“皇上就在一边看着,难道我说不行?”严嵩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爹,浙江地方上的密笺您又不是没看过,官仓里哪有十七万石粮食,满打满算,也不足五万石。若是派了副使去,岂不露了馅?”严世蕃的脸色似乎比身上的孝服还黑。

“阁老,小阁老,浙江地方上报给户部的不是说尚有存粮十七万石吗?怎么会少这么多?”罗龙文皱了皱眉头,在一边问道。

“他们那帮人不当家,又怎知柴米贵。”严世蕃的一只拳头,重重的砸在桌上,“去年浙江有六个县遭倭寇袭扰,可皇上修道观缺钱,却不准浙江减税。可不减税,浙江的百姓就没有活路,若乱起来,皇上要的还是我们的脑袋。没法子便只能拿了官仓里的粮食来充,指望今年夏收和秋收的时候可以补上亏空,谁知道又遇上这场大水。”

“他们那帮子人,却还弄出个副使来给我们制肘,这个官,不做也罢。”严世蕃站起身来,就要向屋外冲去。

“站住。”严嵩大叫一声,却因为出气过大,剧烈的咳嗽起来。

“爹,他们弄出这个副使来,明摆着是要找出问题来好向我们身上泼脏水。”严世蕃见爹爹这副样子,心里也有几分不忍,立刻站住了脚。

“说我严世蕃贪财也好,卖官也好,我认。”严世蕃牙齿咬的咯咯响,“可要往我们身上泼脏水,我受不了这个鸟气。”

“只你这样叫上一番,就没事儿了?”严嵩摇了摇头,叹一口气,“要砍头,我去,还轮不着你。”

“爹,眼下须得赶快把浙江的亏空补上才是。”严世蕃被爹爹顶了一句,火气也降了些下来。

“我先发一份信到浙江,叫他们以官府的名义向大户们先借贷十万石粮食。再发一份信到江西,叫他们调两万石粮食去浙江,就说是去年问浙江借的。”严嵩垂着眼皮,仿佛是在自言自语。

“阁老妙计,只是务必要抢在我和他们那个副使到浙江前把粮食运进库。”罗龙文抹了把额头上的汗。

“爹爹这个确实是妙计。”严世蕃也松了口气,“儿子刚才过火了。”

“我现在就写,回头叫鹄儿加盖他们锦衣卫的印鉴,用八百里快骑送过去。”严嵩也不理严世蕃,只推了推面前的案卷,空出块地方来,铺上了纸。

一个时辰之后,两个驿站的信使,骑着快马,拿着加盖了锦衣卫印鉴的信笺,叫开了已经关上的城门,向南绝尘而去。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九章 宁家财女

“什么?去江南?”萧夫人刚听儿子说完,心里立刻生起许多的不舍。

“娘亲,儿子又不是小孩子了。”萧墨轩朝娘亲笑着安慰道。

“那地方刚遭了灾,又不时的有倭寇作乱,你叫娘亲如何放得下心。”萧夫人双眉微颦,微微摇了摇头。

“夫人,轩儿也这么大了,这一回又是奉旨赈灾,也算是去历练上一番了。”萧天驭似乎倒很赞同儿子。

“唉,都说女大不中留,这儿子大了,却也是只留不住。”萧夫人叹了口气,眼圈却又不禁红了起来,“你长这么大,还没去过这么远的地方。这一去,怕是又要好一段日子见不着。”

萧夫人拿起手帕,轻轻擦了擦眼角。

“娘亲,孩儿到了江南,就会写信回来的。而且只是赈个灾,很快便回来的。”萧墨轩虽然觉得娘亲未免太过紧张,可心里也觉得有点酸酸的。

“萧三跟着萧福去蕲州了,还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回头你把萧四带上,路上也好有个照应。”萧夫人仍是放心不下,“要不,把小兰也带着?”

“娘亲,孩儿是去奉旨赈灾,这一路上自然有人接应,拖家带口的,像什么样。”萧墨轩觉得自己似乎还不至于这么无能,什么都要人照顾。

“约莫什么时候动身?”萧天驭侧过脸对儿子问道。

“调拨船只,装运粮食,怕是要有一段日子。”萧墨轩回道:“听张大人他们说,江南的官仓里还有一部分粮食,这次运去的主要是备着七八月的需。所以并不甚急,动身的话,起码还要个十来天。”

“这样也好。”萧天驭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正好乘这段时日准备准备。”

窗台下,一个小脑袋上顶着两只眼睛,骨溜溜的向里面看着。

萧府,广竹苑。

宁苏儿正陪着宁夫人坐在灯下,聊一些家长里短。

“姐姐,子谦哥哥要去江南玩了。”宁景星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去江南玩?去江南哪里?”宁苏儿好奇的问道。

“嗯……去哪里不知道,只听说是什么奉旨赈灾。”宁景星忽闪了几下眼睛。

“听说江南那边是遭了大水呢。”宁夫人点了点头,又对儿子问道,“你又如何知道你表哥要去奉旨赈灾?”

“刚才姐姐叫我去看看子谦哥哥在做什么,我寻到花厅那里,正巧听见表哥和姑父,姑母在说话的。”宁景星伸出小手指,指了指宁苏儿。

宁苏儿听见弟弟说的话,不禁脸红了一下。

“娘亲,苏儿先回房去了。”宁苏儿站起身来。

“嗯。”宁夫人脸上泛着笑,也不多说话,只是看着女儿点了点头。

宁苏儿款款走出门去,站在天井里吸了口气,又禁不住伸头向花厅的方向探了下头,却见那里的灯火已经熄了,想是表哥一家也都回房去了。

“江南!”宁苏儿嘴里轻轻念着,眼里泛起一丝向往。

宁苏儿是在江南出生的,又在苏州长到六七岁,自那以后再没回过江南。可是隐隐间,心底似乎也总留着那么点怀念。

“哎!”宁苏儿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眼里亮了一下。心里想着,脚也跟着动了起来,向着萧墨轩住的侧厢房挪了过去。

萧府,书房。

萧墨轩正伏在案前看着今个从王府带回来的案卷。偌大一张雕花红木书桌上,摊的都是些关于江南各府县受灾情况的文书。身为赈灾副使,这些情况是必须要了解的。

小香兰站在萧墨轩的身后,小心的拨着蜡烛上的灯花。

淳安,受淹田地二十一万亩,灾民七万四千人。萧墨轩看着这份时,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鄢盛衍那货也真苦命,过段日子要遇见海瑞那个炸药桶不说,还刚上了任就碰上了这场百年难遇的水灾。回头自己去了浙江,是该好好安慰安慰他。

“吱呀……”书房的门突然被推了开来。萧墨轩和小香兰一起向门口看去。

“我说表哥怎么不在房里呢,原来在这里由美人伴读。”宁苏儿咯咯笑着走了进来。

“呵呵,正看些江南水灾的案卷呢。”萧墨轩呵呵笑着,叫小香兰搬过凳子,让宁苏儿在案桌边坐下。

“表哥是裕王府的人,怎么看起江南水灾的案卷来了?”宁苏儿故做诧异的问道。

“王爷举荐我做了赈灾副使,过段日子就要去江南了。”萧墨轩略伸了下腰,舒展了下四肢。

“表哥要去江南?”宁苏儿见宁景星果然没有说谎,心里一阵欢喜。

“是啊,再过个十来天,等赈灾的粮物都装了上船,就要出发了。”萧墨轩好奇的看了宁苏儿一眼,不知道她欢喜什么。

“表哥……”宁苏儿轻唤一声。

“嗯?”萧墨轩不知道她要说什么,只是抬眼直看着她。

“表哥去江南的时候,能不能带上苏儿?”宁苏儿试探着问。

“我这是去赈灾,你去做什么?”萧墨轩奇怪宁苏儿怎么会提出这个要求,难道又是娘亲安排的?不像。

“苏儿自大小时候离了江南一直想回去看看。”宁苏儿一本正经的说。

“这……”萧墨轩有些迟疑,“只是这赈灾乃奉旨公干,怕是你去了,我也没时间陪你去逛。”

“不打紧,不打紧。”宁苏儿抢着说,“苏儿自个雇条船,跟在表哥的船队后面便是。”

“你只一个人,为何还要单独雇船?难道舅母他们也要去?”萧墨轩一头雾水。

“这倒不是。”宁苏儿咯咯笑着,“这京城里的景泰蓝,在江南卖价甚高,若是跟着表哥的船队过去,一路上又少了许多关卡的赋税。回头的时候,再装些江南的丝绸和茶叶什么的过来。”

宁苏儿扳着手指头,一条一条的说给萧墨轩听。

“唔……”萧墨轩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这表妹怎么就偏偏生了个女儿身,若是男人,怕是早就富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