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52章

汉献帝新传-第52章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坛,最为世人关注的刘协和胡昭主讲的财经道、荀彧和司马徵的治国之道、徐庶的兵道、糜竺的商道都被无席为由拒绝,甚至白翳和马钧的工道、杨修的军机道都被婉言谢绝。
  此次百家讲坛,治略府正式邀请的天下才俊有三千余人,而自主前来参与讲坛的学士则有数万之多,开设讲坛的人达到六十六人,是大汉历史上第一次,此后每三年重新召开一次,是日后楚地和大汉最重要的日子。
  虽然不能参加自己最想听的几个讲坛,但被允许听司马徵和庞德公的经学、杂学,诸葛亮也感到很满意了,何况自己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刘协停止继续加息,现在洛阳商社每天都在亏损,虽然亏损额度并不高,但即使保持亏损的状态仍然不能阻止北方门阀的财富流向襄阳银庄,而洛阳银庄如果持续这样的亏损,要不了半年,洛阳银庄也会成为北方的累赘。
  他也尝试使用放贷和其他办法进行弥补,然而货币存量明显不足,甚至放出去的贷还收不回来,令洛阳银庄的维续变得度日如年,更不能谈吸纳民间财富。
  在华佗到访后,刘协决定不再让华佗离开,张机擅长的是传统的中医内科,而华佗则是罕见的外科医师,故在百家讲坛召开之前,刘协亲自陪同华佗参观了襄阳学府的襄阳医学院,既令华佗感到荣幸的同时,也希望他能体会到传授医术的重要性。
  为了挽留华佗在襄阳医学院任教,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年轻医师,刘协给华佗开了任襄阳医学院左祭酒,年俸三百万钱,每年安排四个月的长假,在华佗休假游历各地、医治百姓的时候,楚地各郡府提供所需药材,同时满足他一切医术试验要求的条件。
  华佗感其心诚,且有张机等人的斡旋,终于决定暂时停止游医,留在襄阳开馆授徒,同时安心专研医术。
  在诸葛亮没有到来之前,刘协安心准备自己要开讲的财经道,允许听财经道的只有六十二个人,都是楚地的重要官员和年轻才俊,荀彧、张昭、胡昭、陈群、戏志才、蒋琬、诸葛瑾、糜竺等人都要出席列听。
  为了大家能够理解,刘协让胡昭和自己一起准备,对讲义进行重新构造修饰,对用词用语尽力采纳大家常见和能够理解的,胡昭也知道财经道不仅重要,而且艰深晦涩,非常难懂,遂放下手上的工作,专心和刘协一起准备。
  在初步完成财经道的框架后,诸葛亮终于到了襄阳,身为大汉朝廷的三公之一,刘协自然不能怠慢,亲率百官迎接。
  身高八尺,面若冠玉,纶巾羽杉,手中握着鹤羽扇,这是刘协脑海中的诸葛亮,当真正见到诸葛亮的时候,刘协的感觉很有点奇怪。
  不能说身高没有八尺,确实面色红润,手中也确实有柄鹤羽扇,但却没有纶巾羽杉,而且英姿伟岸,若是穿上甲胃,和赵云的神采倒有几分相同。
  两人相见,彼此都是细细打量,沉默良久才淡淡地客套两句。
  诸葛亮看着肤色白洁,淡眸深眉的刘协,心中感叹,这个刚二十岁的年青人就是传说中的天纵奇才吗?
  刘协心中仰慕诸葛亮的才华,诸葛亮也敬畏刘协的奇才之名,在回归楚王府的路上,彼此惺惺相惜的说了很多恭维话,但在四目中流露的都是既含忌惮又含欣赏的眼神,仿佛罕世难缝对手的国棋手,第一次遇到了可以令自己完全发挥的对手。
  在楚王府,刘协大摆盛宴招待刘协,楚地官员虽然对诸葛亮不是很以为然,但毕竟是朝廷的三公,又是刘备的信臣,故皆不愿多加言语,以恐话中有失,整个盛宴也特别的冷清,诸葛亮则早早请退休息,刘协也不加挽留,安排人送诸葛亮入住驿府。
  次日,诸葛亮并没有立刻与楚王刘协会谈银庄之事,而是要求参观襄阳学府和襄阳城建,刘协同意参观襄阳学府,安排胡昭陪同,但对襄阳城建的参观要求却婉言谢绝。
  此后几日,诸葛亮提出更多参观要求,包括襄阳军院等重要机密要地,刘协分外恼火,但心中知道这是诸葛亮谈判前的焦敌之策,索性不去管他,让荀彧把握尺度,部分允许诸葛亮参观,自己则安心准备财经道,等待诸葛亮自己忍不住的时候,再来谈银庄的事情。
  诸葛亮见刘协避而不出,燥敌之策并无效果,只好亲自求见,欲谈银庄之事。
  刘协淡淡一笑,让伊籍拿着自己的紫玉简去和诸葛亮谈,自己则安卧府中,听蔡琰奏琴。
  在伊籍摸清北方的底线是银庄停止发放利息后,刘协终于出面和诸葛亮亲自谈,并开出了辽东归属楚地,由楚王代皇帝统管,北方朝廷不得向楚地商人加税的条件。
  楚地一行,诸葛亮已经完全体会到楚地无论军政两面都远强于北方朝廷,而刘协造反的日子也肯定不会很远,故临时更改和刘备商量好的底线,承认辽东归属楚地,但在南北重开洛阳商市后,对南方商人加税是北方重要的赋税来源,这个条件是北方朝廷绝对不能让步的。
  而诸葛亮提出楚地停止支援青州曹操的附加要求,也被刘协立刻否定,刘协认为和曹操之间属于正常贸易,而不是支援。曹操每年向南方提供三十万钧的泰山铁矿、四十万钧的煤精石以及其他大量青州物资矿石,这些都是南方楚地缺乏的物资,北方朝廷不提供这些物资的情况下,楚地要治理的好,必须和曹操通商。
  诸葛亮冷笑一声,道:“据亮所知,楚地和曹操的贸易中,有大量的弓矢、船只和甲胃,这些不是支援是什么,难道楚地反对朝廷讨伐曹操这样无德之人吗?”
  刘协笑道:“现在楚地的商人允许自由进行军备贸易,朝廷同样可以和南方商人购买,当然,商人出售的都是楚地过时的军备而已,所以卖给曹操的都是楚军替换下来的旧军备,对朝廷影响不会很大,孤王相信以朝廷的实力,并不把这些事情放在眼里!”
  诸葛亮倒抽一口凉气,曹操今年军备水平大增,与刘备精锐之师的军备情况相持平,而这些都只是楚地退换下来的旧军备,那楚地的军备到底是什么水平?
  楚地有楚军和禁卫军之分,根据朝廷的调查,楚军之中装备最好的是一直没有和朝廷冲突过的镇中、镇东、镇南、镇北、镇西五军,而禁卫军装备水平还在镇番号五军之上。
  诸葛亮心中暗紧,只从各军战绩上,镇番号五军建制最早,此后楚地对扬州、交州、益州的用兵都以这五军为和核心,而五军扫荡三州也极为迅速,无论实力和经验上,镇番号五军都比和长安、洛阳驻军交手较多的定番号四军要强盛很多,也是朝廷最为忌惮的军队。
  镇番号的五军将军除了镇中由刘协亲自担任外,其余四人也是刘协最为得力的黄忠、张辽、魏延、文聘,在这四人之外,孙坚、阎行则是刘协也很重视的定东、定西两军将军,虽然朝廷还没有和孙坚的定东军打过交道,但就司马懿所说的定西军实力来看,定东军也是非常强悍的一只部队。
  如果可以和楚地进行军备贸易,无论代价是什么,诸葛亮都觉得是可以实施的,他立刻转移到军备贸易的话题上来,问道:“不知道殿下和曹操进行军备贸易的条件和物价是什么?”
  刘协笑道:“孤王和曹操定的条件比较苛刻,其一,曹操承认楚钱在青州的官方地位,实际上曹操自己并没有铸造货币,也没有使用朝廷的五铢钱,即使新的汉钱在青州也是不通用的。其二,青州境内有四个金矿,目前有两个属于楚地开采,有两个是曹操自己开采,但黄金兑换成军备。其三,青州内所有工程由楚地国商承包,而且数量很多,当然曹操也是从襄阳银庄借的钱来做工程,甚至连城防都是楚地商人在承包。”
  诸葛亮道:“曹操乃是无德之人,殿下今日售军备给曹操,日后曹操若用殿下卖给他的军备来打殿下,不知道殿下届时会作何感想呢?”
  刘协看着诸葛亮,淡淡一笑,道:“如果曹操可以在三个月内打垮楚地,那曹操还能活下去。”
  诸葛亮道:“殿下未免太小看曹操了吧!”
  刘协微微颔首,道:“青州和朝廷打了一年有余了,以一州之力和北方对抗这么长时间,至今未露败相,据孤王所知,沮授近日还连吃了两个大败仗,可见曹操确实有本事。但青州是个没有工匠的地方,一旦没有楚地出售军备,曹操三个月也坚持不了!”
  诸葛亮冷笑道:“既然如此,殿下就是有意在阻止朝廷围剿曹贼咯?”
  刘协摇了摇手道:“楚地就是一个停不下来的马车,他需要资源和市场,北方不提供这些给楚地,楚地就只能和青州要!”
  诸葛亮道:“若是皇帝愿意留半个青州给殿下代为统管,其中包括殿下所要的泰山矿区,殿下愿意停止对青州的援助吗?”
  刘协捧腹大笑,片刻后正色道:“待皇兄能够作主的时候,孤王立刻出兵伐曹操,不过既然是刘备作主,那就不要说什么废话了,想要青州,自己拼吧!”
  诸葛亮略为语噎,旋即将话题回转到银庄停息的事情上来,两人谈了许久也没有把彼此的条件定下来,刘协依旧坚持朝廷不得加收南方商人的赋税。
  诸葛亮据理力争,复又笑道:“朝廷免楚地荆州等地的赋税已经十年多了,而当初皇叔答应得只是十年,如今楚地经政情况良好,百姓安居乐业,该是向朝廷纳税的时候了,若是殿下还知道孝君之礼,现在就是缴纳去年赋税的时候了,而朝廷也没有必要增收南方商人的商税!”
  刘协旋即笑道:“这些年楚地实行低税和免税策略,以此鼓励经政恢复,如今楚地的治理成绩也颇为可观,但治略府历年赋税都不高,这样吧,明年开始加税,明年秋末则让治略府统计好税务,年底向北上运送过去。”
  诸葛亮心中明亮,楚王如此说,必然明年就是他北攻之时,暗暗吃紧,面色却若无事,拱手道:“那亮恭候楚王税车北上晋阳,朝廷明年也免楚地商人在北方进行贸易的商税!”
  刘协淡淡一笑,挥手让郭慈进殿道:“备车,去水镜学府!”,复于诸葛亮道:“司徒大人应该会认为明年就是孤王北伐之时了吧!”
  诸葛亮仿佛早已料到刘协有此一说,手持鹤羽扇,摇指北方道:“从殿下南下荆州出藩那一天起,北上之事就已经定了下来,以殿下的才华又怎么愿意屈居皇上之下!”
  刘协站起身,道:“司徒大人,孤王敬佩先生胸怀治理天下之大才,故希望孤王能和先生放下彼此的身份,但以平常百姓之躯坦荡交言!”
  刘协说完这话,遂取下王侯礼冕,取酒增与诸葛亮道:“今日难得,诸葛兄可否与我一起把酒言欢,莫论天下之势!”
  诸葛亮取下司徒冠冕配饰,笑道:“如此亦难求,亮愿从之!”
  刘协迈步上前,牵其手向殿外走去,共踏上车,与诸葛亮笑道:“今日,我们去我读书的地方,司马徵、庞德公诸位先生正在我读书的草庐等候我们!”
  诸葛亮朗声笑道:“原来殿下早已准备好了,水镜学府的诸位先生皆乃天下大贤,亮亦希望早日拜访!”
  荀彧、陈群、胡昭受邀前往,而张昭几次败于诸葛亮,颇有微辞,固不愿同往。
  五人乘车至晚间才敢到水镜学府,此时,司马徵、黄承彦、庞德公三人正在学府外守候,而回襄阳参加百家讲坛的徐庶也身穿青布旧袍,站在三人身后。
  草庐还是旧日模样,刘协几次增资,司马徵都用来购买更多的书籍,并没有用于扩建水镜学府,刘协希望的水镜学府也是一个培养楚地精锐的地方,和另外三大学府自然有所差别,故也没有异议。
  草庐青青,油灯摇曳,九人在刘协曾经居住的草庐内举杯畅谈。这三老两中四青都是天下大智之士,学识之广,皆贯古今,从远古异事一直谈到恒帝,彼此小心将话语停在恒帝,绝不逾越,灵帝和今天的局势只字不提。
  刘协假做半醉,按着诸葛亮的肩膀,道:“若当年孔明与令叔同来南方,必可在此与我同学三年,今日必我之左臂,元直为我掌外,孔明为我掌内,天下之势定矣!”
  复又举杯邀明月,长声痛泣曰:“惜哉,掠孔明之肩而过者,孤王之失;痛乎,失孔明之背而望者,天下之悲。”
  诸葛亮亦举杯邀明月,道:“天意如此,殿下何须介意,试问何人能逆天而为!”
  刘协忽然朗声大笑,道:“今日有我,正是天要我逆天而为,改大汉为天下之大汉,天下之大,焉只有大汉一国,历史如潮,焉只有大汉可永立万国之首,今日有我,我虽不能让天下只有大汉一国,却想让大汉永立天下万国之首,便是后人笑我痴人说梦又如何,便是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