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298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298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布罗陀的消息传来。  张海诺从他完全修复地旗舰“俾斯麦”号下达了第一步的攻击命令……

  看着英国舰队一步步掉进自己挖好的“陷阱”,张海诺这时候仍然不敢掉以轻心,一个小小的意外便有可能毁掉他的整个计划,例如英国驱逐舰夜战中发射的鱼雷——“格奈森瑙”号的受创就属于计划外地事件,但这恰好增加了它们对英国舰队的诱惑力,也让张海诺率领的“俾斯麦”号加“欧根亲王”号编队提前迫近英国舰队,然后顺势牵起了托维的“牛鼻子”!

  随着舰上的防空警报再度响起。  张海诺和他的官兵们也集中精神迎接英国舰载机群的新一轮攻击。  这一次,托维看来是只是想通过舰队航空兵进一步骚扰“困境”中的德国舰队,十三架舰载机分成三个小编队自后而来。  西方人通常视“13”为不吉利地数字,但德国舰队的官兵们显然没有功夫去瞎想这么许多,强大而精准的防空火力很快在舰队易受攻击的侧面构筑了层层火力拦截网。

  那些英国飞行员看来也从同伴那里吸取了经验,他们远远绕开了德国舰队火力最密集之处,然后由机群中的贼鸥式战斗/俯冲攻击机从高空俯冲而下,趁着德国舰队火力转移出现的空当。  其他鱼雷轰炸机迅速转入低空飞行状态并集中从德国舰队右翼发动攻击。  须臾之间,“贼鸥”们冲到半空便提前拉起,避开德国舰队地炮火迅速后撤,第一组看似老迈的“剑鱼”从较远的距离投下鱼雷,然后拉起、转向,像是台上的模特一般刻意吸引观众们的眼球。第三组清一色的“大青花鱼”则高速前突,竟冲到距离德国舰队不到3000码的位置投下鱼雷。  虽然其中一架立马被德舰炮火打得粉身碎骨,但三枚鱼雷却咕咕的朝“俾斯麦”号飞驰而来!

  如此危急的场面德舰官兵们也不是第一次碰见,军官们一面配合着让战舰急速转向,一面组织炮手们以小口径机关炮进行水面拦截。  仅以单门机关炮截击鱼雷难有效果,但数量多起来的话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眼看着那一枚枚鱼雷已经迫近到几百码地距离,被机关炮弹激起地水柱也愈发的密集了。  突然间,海面上猛地腾起一根蘑菇状地白色大水柱:一枚鱼雷在被机关炮弹击中后提前爆炸了!

  德舰官兵们来不及庆祝,另外两枚鱼雷仍在以两倍于俾斯麦号最高航速的速度逼近。  而庞大的战舰这时也已经处于高速转向当中。  在这场速度的较量当中,仅凭肉眼很难预测结果。  于是,非战斗人员以及大口径副炮战位上的炮手们,这个时候莫不一起祈祷着——为自己,为军舰,为海军,也为国家!

  鱼雷终究不是子弹,运动轨迹清晰可见,但在怀着紧张心情的人们看来,每一秒它都前进了好一段距离。  此时此刻,人们已经不再关注那些投空了弹的英国飞机,几百双眼睛直直的盯着海面,无比忐忑。  舰上的机关炮仍在嘶吼,可另一次爆炸并没有提前到来,看着海面上那醒目的白线,人们的心脏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重装甲保护下的指挥室里,军官们也都聚集到了同一侧,他们的经验再丰富、能力再出色,也无力改变这即将在一瞬间发生的事情。  当然,他们对于这艘战舰的了解要比一般的舰员多得多,俾斯麦级在设计之初的一项硬指标,就是舷侧装甲能够抵御一枚鱼雷的攻击,而在海峡冲刺行动中,“俾斯麦”号强大的防御也做到了这一点。  不过,德国军官们并未因此而感觉有恃无恐,因为他们的舰队司令早已告诫他们:没有哪一艘战舰拥有完美的防御,“俾斯麦”号最大的弱点便在于它过长的身躯和相对暴露的侧部推动轴——巧合的是,它的对手、英国最新服役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在这方面也存在相当的隐患。

  针对这一弱点,德国海军的高级指挥官们探讨得出的结论,便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宁可以“俾斯麦”号腹部去挨鱼雷,也不要让相对脆弱的舰尾去冒这个险,然而真正的战斗有时候根本不会留给人们选择的余地,两枚英国鱼雷偏偏就瞄准了这艘战列舰的尾部,那白色水痕的延长虚线,俨然与舵浆位置相交!

  此刻,除了舰长库尔特。霍夫曼,高级军官们依照军衔、职务而分远近前后的站在张海诺的周围,一言不发的看着海面。  如此情景与气氛,在人们的印象中是非常少有的。  这群见惯了血与火的气息的人,似乎忘记了纵贯疆场的傲人经历,突然决定遵从命运的安排,静静等待自己的生或死。

  黑色的鱼雷在水面下若隐若现,舰上的德军官兵们可谓众生百态:有的仍坚守战位、操炮射击,有的端着冲锋枪、步枪甚至是用手枪,龇牙咧齿的向海面射击,有的愣愣的不知所措,也有往舰舱内或隐蔽物后面躲的。  每个人的表现,可以说都是与他们的思想、性格相符合的。

  最后50米,舰上众多枪炮仍然没能打爆第二条鱼雷,转眼之间,决定生死的时刻到来了。  两条远远看去齐头并进的鱼雷,实际上仍有好几米的差距,从战舰中前部的位置上看去,前面那枚简直就是“钻”进了舰尾,但舰员们在下一秒并没有看到、听到自己最不愿意的碰上的事情,紧接着,后一枚鱼雷也“钻”进了舰尾,一秒之后,人们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据舰尾的官兵描述,两枚鱼雷几乎是擦着战舰“屁股”过去的,生与死、胜与负,往往就在这一线之间!

  但是,真正决定一场战争胜负、一个国家命运的,却是偶然背后的“必然”。

  在“俾斯麦”号强大的防空火力面前,英国飞行员们再郁闷、再不平,也不敢冲下来用机枪机炮扫射那些欢呼雀跃中的德国舰员。  当然,他们也不忘将这艘德国战列舰的最近状况报回给自己的母舰:舰上浓烟仍有,但火势看来已经得到控制,防空舰炮系统基本正常,航速未见明显减弱,主炮情况未知!

  两艘德国战舰的仪表显示,它们此时的速度已经达到28。2节,而在避过所有鱼雷之后,这一速度很快降回到了24节——基本与英国舰队的航速持平。  不过持续的高速机动还是延缓了它们西行的步伐,这期间英国舰队也将距离拉近了一些,但还不至于进入舰炮射程,更不用说肉眼视距了。

  过了大约20分钟,英国舰队的航空部队卷土重来,托维和他的参谋们似乎觉得没有派遣战斗机前来的必要,这次派出的11架舰载机仍是清一色的轰炸机——空战能力已经大为落后于时代的“贼鸥”现在只算是一款勉强合格的俯冲轰炸机。  让英国飞行员们以及他们的后方指挥官大感意外的是,5架Bf…109T霍然出现在这片海域并凭借其出色的性能迅速击落2架贼鸥、2架剑鱼,其他英国舰载机自是没命的逃跑,更不用说对德国舰队进行轰炸了。

  崛起之路 弥天 第23章 人造危机

  弥天 第23章 人造危机

  看着7架中途抛弹而返的舰载机一架接着一架降落在各自的母舰上,舰队中的高级军官们自然而然的响起了托维中将先前的担忧,但现在绝不是恭维这位舰队指挥官出色预见性的时候。  这次派出的11架舰载机已经是三艘航母上可用舰载机总量的近一半,剩下的除了“管鼻藿”式战斗机勉强可以拼凑两个中队之外,“贼鸥”、“剑鱼”和“大青花鱼”都不超过8架,而最乐观的估计,是2个小时内修复12架先前受损的飞机。  这样一来,整个英国舰队可用的舰载机总量才达到53架,在数量上肯定是超过“格拉夫。齐柏林”号。  只是,就连最骄横的英国海军指挥官,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在飞机性能上的劣势:“管鼻藿”与Bf…109T、“贼鸥”与Ju87C、“剑鱼”/“大青花鱼”与Fi167,各方面性能都差了一截。

  现在,英国人还不至于太过悲观,因为从之前的战斗来看,他们坚信这次“格拉夫。齐柏林”号带来的舰载机中,拦截能力强但基本不具备对舰攻击能力的Bf…109T占了绝大多数——基于他们对这艘航空母舰的了解,这一比例也许高达百分之百,可事实上,德国人自挪威战役结束之后就着手对当时受损的“格拉夫。齐柏林”号进行修复和加强。  在对舰内结构进行了相应改造之后,这艘德国航母现在最多可以搭载52架作战飞机出海!

  5架Bf…109T的出现。  迫使约翰。托维及其“高级参谋团”指示舰队航空兵指挥官维尔。克伦特将军改变战术,这位海军将领地航母编队很快就派出了10架“管鼻藿”奔赴战场,2比1的数量优势显然给了英国飞行员们极大的信心,新的空战接下来在位于德国舰队与英国舰队之间的空旷区域爆发。  一如英国将领们所愿,他们的舰载机群赶走了从更远海域飞来的德国战斗机,接下来,补充好燃料和弹药地英国舰载轰炸机就能再次对“俾斯麦”号发动攻击了——如果鱼雷继续一而再的与目标擦肩而过。  那只能说是上帝决意抛弃英国女王和她地子民们!

  可是,英国人的如意算盘很快落空了。  就在他们以为重新掌握了这片海域的制空权的时候,12架Bf…109T自东而来并从德国舰队上空掠过,猎鹰一般扑向在不远处盘旋的英国战斗机群。  “管鼻藿”上的英国飞行员们自知不敌,便毫不犹豫的采取了撤退策略。  这一撤不要紧,连带后方刚刚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地“鱼儿们”也被迫放弃攻击计划,一架接着一架返回各自的母舰,与此同时。整个英国舰队对空警戒的级别提升到了最高状态,这在后来被人们称作“欧海决战”的战役中还是头一次。

  英国人并没有“失望”,德国舰载战斗机几乎是尾随“管鼻藿”编队出现在英国舰队视线中的,这时候,从英国航母上仓促起飞的4架“管鼻藿”加入到先前返航的战斗机编队中,至少在数量上重新夺回了优势。  得到舰队航空兵指挥官的新指令之后,英国飞行员和他们地战斗机进行了调整,14架“管鼻藿”以弯月状防御阵形紧紧守护在舰队前方。  警惕着外围德国战斗机的一举一动。不过,那些Bf…109T看上去既没有携带航空炸弹,也没有迫近攻击的打算,倒是英国舰队的无线电监听设备不断截收到德国战斗机飞行员与母舰的明码联络——德国人现在肯定对这支英国舰队的位置和构成了如指掌了!

  德国战斗机群不进攻,英国战斗机飞行员们也只能保持防御态势,双方就这样奇怪地对峙着。  在设计航程方面。  “管鼻藿”远优于德国目前的Bf…109系列主力战斗机,但早先起飞并且参加了战斗的“管鼻藿”,却还是比眼前的对手更先耗尽油料。  迫不得已,四架“管鼻藿”退出机群并摆出准备在航母飞行甲板上降落的姿态,德国人无动于衷;紧接着,又有四架油料告罄的“管鼻藿”准备降落,就在这个时候,6架德国战斗机突然高速冲了过来,守护在航空母舰外围的英国巡洋舰和驱逐舰顿时防空火力全开,砰砰磅磅打得好不热闹。  但那些德国战斗机最终却只是迫近侦察了一番。  很快便回到自己的机群当中,然后和其他Bf…109T一道头也不回的向东飞去。

  如果德国战斗机也是因为油料原因撤退。  现在倒是英国人反过来追击的时候了,可英国舰队地航空兵指挥官们显然没有底气去讨论进攻性地问题了。  如何确保舰队防空才是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按照之前飞行员们地战损报告,从头到尾德国人才损失了大约10架战斗机,这意味着德国航母上还有至少30架战斗机可以使用,而随着第一批德国舰载战斗机的出现,英国人便推测出德国航母之前所受的损伤不影响它继续战斗。  尽管德国航母可能并没有配备舰载轰炸机,但他们还是能够凭借战斗机的优势掌握制空权:在这种情况下,三艘英国航母的作用便无从发挥,甚至连远程侦察都存在相当的困难!

  决定一场海战胜负的种种因素,已经在过去的6个小时里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些,完全是不可逆转的。

  好消息、坏消息通常都不是单独出现的,有时候接二连三的让人的心脏难以承受。  在距离上一次发现不明身份的潜艇4小时之后,护航的英国驱逐舰再次发出反潜警报,这一次,最先起作用的不是声纳而是舰上的警戒哨兵——他们目睹四枚鱼雷在靠近海面的水中飞驰而来。

  护航驱逐舰凭借灵巧的机动性能躲过了“暗箭”,但危机并没有就此解除,四条鱼雷继续以大约40节的速度向前疾行,而在它们航线的前方,英国本土舰队最后的机动航空力量——“暴怒”号、“勇敢”号(纠正:本卷17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