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218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218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看起来是轻而易举地,但这份报告书绝非一般的谏言,由于它关系到整个德国在未来的战略。  当张海诺在海军高层会议上向将领们阐述的时候,满场惊讶!

  “诸位不用怀疑自己的耳朵,我认为德国未来的战略重心应该而且必须放在地中海!”张海诺环视一圈会议室,整齐划一的深蓝色军服让他心情良好,他紧接着解释道:“在我们有实力跨国英吉利海峡之前,地中海才是我们和英军作战的最前线!”

  如果说这话地是某个无名小卒,会议桌旁一定会有人在第一时间蹦起来说他“瞎扯”,但如今发表这番言论的却是德国主力舰队的指挥官、统帅部的海军主管以及德国元首最青睐的海军将领。论资历。  他参加了上一场战争并且是海军的王牌艇长,在这次战争中也已取得一系列辉煌地海上战绩;论靠山,海军总司令雷德尔长期以来都是他的支持者,他和德国元首非凡的私交更是令人既羡慕又嫉妒,如果一定要挑个美中不足的地方,那也许就是在不久之前结束的敦刻尔克之役中由他主导的布雷行动未获成功。  但在元首和海军司令部均未就此事作出追究的情况下,其他人又怎敢胡乱造次?

  “看来此次意大利之行给将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只是据我所知,我们的意大利盟友还很难和英法舰队抗衡,而只要直布罗陀这个关卡在,我们的水面舰艇就不可能进入地中海!”

  最终率先发言地,是前德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张海诺地老上司威廉。马歇尔将军,如今这位老将是海军总司令部的特别顾问,虽然退出了一线指挥官地行列,但依然是海军内部颇有声望的人物。

  张海诺不卑不亢的回答说:“将军。  直布罗陀要塞的确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关卡。  相比之下,苏伊士运河的航道则要平坦许多!不过以我个人的看法。  只要陆上战事进展顺利并成功夺取几个重要岛屿,我们的主力舰队无需进入地中海!”

  威廉。马歇尔想了想,语调平和的问:“我一直认为顶多直接进攻英国就能结束这场战争,远征地中海沿岸和非洲地区是不是把战略问题复杂化了?”

  张海诺依然恭谦的答道:“将军,英伦三岛看似很近,却是我们短期内难以夺取的;地中海看似较远,却没有英吉利海峡那样的天然防线!诸位,试想一下,一旦失去了地中海的航线、中东的石油以及非洲的殖民地,大英帝国凭什么和我们继续打这场仗?”

  “我有个问题,将军!”看威廉。马歇尔将军不说话了,参谋长海耶礼貌的向张海诺提问到:“在您的设想中,未来的地中海之战以什么为主?海战、陆战还是空战?”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十分到位,张海诺随即以早已想好的答案回答说:“唯三者相互密切配合、不分主次!”

  海耶带着淡淡的无奈说道:“但我们最多也只能决定海军!”

  这样的问题张海诺早就考虑到了,这也许是计划付诸实施的最大障碍,但他还是较为自信的说道:“只要大家都意识到地中海的战略位置,三军之间的配合将会像挪威之战那样获得成功!我希望首先得到海军内部的支持,然后再将这份报告书呈交给元首审阅!”

  海耶本想再说些什么,但看看张海诺那坚定的表情,也就没有再说下去。  紧接着另外几位将领又先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不同见解,最终都一一被张海诺“化解”,这时还没有表态的就海军的两位司令——总司令雷德尔和副司令古泽了。

  见冷场的时间有些长,雷德尔小声同古泽交谈了几句,像是在作最后的沟通似的,不一会儿,这位海军元帅站起来说道:“诸位,我应该是这里面最高看到冯。芬肯施泰因将军这份报告书的,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新颖、大胆和强烈的针对性,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敌人最害怕什么。  是的,他们怕我们进攻英国本土,怕我们征服欧洲,但他们拥有英吉利海峡这条天然防线!各位也许并不知道,元首先前向英国人发出的和平试探已经遭到拒绝,元首本人对此非常愤怒,在彻底解决了法国问题之后,他准备集中精力解决这个棘手的敌人!”

  当大家之前的揣测得到证实之时,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表现得非常振奋,挪威和法国的胜利让他们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信心,但很少有人能够预料到在欧洲大陆上所向披靡的德国空军会在比自己弱小的英国皇家空军身上栽跟头——虽然德国现在也有先进的雷达,但张海诺相信梅塞施密特109的航程缺陷、德国各型号轰炸机自卫能力和载弹量的不足、双方战略态势以及英国人的决心都注定德国空军难以通过单纯的轰炸战术压倒英国人。

  雷德尔接下来的沉稳和谨慎表态一如往常:“考虑到元首的战略安排以及我们的意大利盟友对地中海战事的态度,我认为这份报告书完全有价值作为备用参考计划,如果冯。芬肯施泰因将军坚持,可以个人名义呈交最高统帅部评估,我个人对此表示支持!”

  崛起之路 ri落法兰西 第20章 大战略(2)

  ri落法兰西 第20章 大战略(2)

  奇耻大辱!

  当闹哄哄的笑声响起在最高统帅部的大会议室时,张海诺的自然反应就是这四个字,不过他很快就用理智让自己冷静下来。  如今自己所面对的不再是亲密无间的海军同僚,在座的都是德国军界的高级将领,他们可不会对一个“异想天开”的海军中将口下留情,哪怕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元首的认可和称赞。

  在德国最高统帅部,凯特尔无疑是最受希特勒信赖的将领之一,他笑着说道:“将军,如果你的这份计划书让意大利人看见了,他们今后会对你怒目而视的!”

  旁边几位顿时又是一阵大笑,法国战场的巨大胜利给了他们超乎以往的信心,他们才敢于在这样的场合开怀大笑,仿佛今天张海诺就是元首请来取悦众人似的。

  施佩勒也发言道:“就算英国人真的在法国退出战争之后继续和我们为敌,我们也用不着跑到地中海去和他们打仗!诸位,如果说上一场战争英吉利海峡还能够成为英国人最坚固的防线,那么在德国空军无比强大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无休止的轰炸摧毁他们的一切!相信在许多年以后,英国人仍会一听到类似斯图卡的声音便自动找地方躲起来,就像他们的法国盟友一样!”

  空军元帅的话引起了又一阵笑声,但他至少不像凯特尔那样刻薄,为了表示自己并无恶意。  他接着又看着张海诺说:“冯。芬肯施泰因将军,你也许还不足够了解意大利人,他们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地中海的事务还是留给他们解决地好!”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持有和他们相同的观点,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就是个例外,他反驳道:“诸位,冯。芬肯施泰因将军的设想大胆但并非没有道理。  假若英国政府执意继续这场战争,在地中海沿岸发挥我们陆军和空军的优势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别忘了。英国一直以来都在从它的非洲殖民地获取大量资源,而这些资源又是它发展和维持战争的根基!”

  武装党卫军地最高指挥官“汉斯。洛梅斯特”也起身说道:“海军方面我没有太多发言权,但想必各位也知道,以常理而论海军建设的周期要远比陆空军来得长,要想在短期内尽可能发挥我们以及盟友地优势,我认为选东南欧和非洲作为主要战场是上上之选!”

  在阿道夫。希特勒开口说话之前,在座的将军们纷纷发言。尽管正反意见都有不少支持者,但总体而言持反对态度的占据了多数,在陆军总参谋长约德尔指出德国完全不必要跑到地中海和意大利人抢风头之后,笑声又一次充斥着这间会议室。

  “好了,诸位,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好笑!”希特勒出乎意料的话语顿时让将军们严肃起来,随着法国战役的进行,他个人的威信空前高涨。  人们显然已经忘记了先前对于他和他的战略选择地种种质疑——国防军将领们普遍认为准备不充分的战争,如今演变成了自1867年以来德国最伟大的胜利。

  “冯。芬肯施泰因将军的报告书我仔细看过三遍,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出乎我们的预料,当然也出乎我们敌人的意料!这份报告最大的意义所在,是避开敌人地强处攻击敌人的弱点。而且可以为德国争取到无比广阔的生存空间!诸位,地中海沿岸地区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丰富的资源,人口、石油、粮食、矿石,我们不应忽视这一点!”

  就在人们开始以为这将成为又一份类似“镰割计划”的冒险策略时,希特勒话锋一转,“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我们目前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英国,法国妥协已成必然,英国人继续这场战争没有任何地好处,他们终将坐下来和我们谈判。  谈判可以解决我们和英国之间的问题。  但另一个更加危险的敌人却不可以。  他们有着广阔的国土、巨大的人口和资源,更可怕的是他们的思想如瘟疫一般具有可怕的传染性。  他们狂热,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任何一个思想上的‘异类’。  只要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成为德国乃至整个世界最致命地威胁!”

  德国元首虽然没有直接指明这个“敌人”地名字,但将领们不难揣测究竟是哪个国家如此令他痛恨,尽管苏德之间签订的条约使得这两个国家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成了朋友,但明眼人都知道那只是双方出于各自战略考虑地权宜之计。  德国为了签署这份协议还被迫将波罗的海东部的利益转让给苏俄,最高统帅部的将领大都知道,元首对于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他私下里更是不止一次的表示今后将加倍索回。

  阿道夫。希特勒开始滔滔不绝的“揭露”苏俄的种种劣迹,在座的将军们听得认真但反应并不强烈,谁也没有注意到坐在相对偏僻位置上的张海诺脸上没有一丁点儿表情——当你置身于一段你熟知的历史却发现自己无力改变它时,那种失落很难用一般的语言来形容。

  半个小时后,德国元首终于转回正题,他最后指示道:“我们和法国的谈判将在未来两天展开,在法国人接受我们的投降条件以前,前线各部应尽可能扩大占领区,待停战生效之后,各部就地休整并巩固占领区,直到新的命令下达!”

  希特勒宣布散会的那一刻,张海诺几乎是带着绝望的心情离开自己的座位,不过凯特尔很快走过来并告诉他元首要亲自和他谈一谈。  他接着被引到了大会议室隔壁的房间里,而布劳希奇、施佩勒和雷德尔也被召进来。  凯特尔最后也留了下来。

  “将这份文件列入统帅部备用计划!”一开头希特勒就指着张海诺地那份报告书说道,凯特尔随即称“是”。

  “由于我们的意大利盟友坚持自己有能力对付地中海区域的英法军队,我们暂时不便于进军地中海,这种政治上的考虑你们不需要知道得太清楚!”希特勒很少用这种舒缓的语调说话,但包括张海诺在内的其他人确实没有反对的理由——政治上地东西永远是他们这样的职业军人搞不懂也不想搞懂地。

  “法国战事结束之后,我们将再次通过其他中立国家向英国政府转达我们的和平建议,考虑到双方的力量对比。  我认为英国人接受建议的可能性非常大,等西线稳定下来。  我们将全力准备东线攻势!”

  众人原本都等着元首继续往东说,但他这时候却来了一个“点到即止”,心情不错的他微笑着对众人说道:“我已经在贡比涅森林给法国人准备了一份大礼,专列今晚出发,按照惯例,三位司令都随我前往。  冯。芬肯施泰因将军,你如果愿意的话也一同去吧!”

  张海诺没有理由拒绝亲眼见证那历史性的一幕。  当然,他更希望通过自己地努力来改变元首的想法,尽管那看起来很难很难。

  法军在战场上的形势一泻千里,贝当政府在投降问题上的效率几乎可以和德军装甲部队的前进速度相媲美,他们很快应德国人的要求挑选并派遣一支由陆海空三军将领和外交官员组成的谈判代表团——当然,没有人愿意执行这一吃力不讨好的任务,所以被挑选出来地代表都是政府中的非实权派任务:陆军第4集团军司令亨齐格不幸被选中作为谈判代表团的团长,其他不幸者还包括海军副总参谋长勒鲁海军上将和空军参谋长让。贝尔热勒。  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非专业代表团很快在德国人的引导下穿过战场和难民潮来到德军占领区。  而德国谈判代表团则在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