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

第115章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115章

小说: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马林现在更需要的,是无烟煤,而不是烟煤……
  无奈之下,马林继续带队去勘测,渐渐离霍夫曼庄园远了……
  终于,半个月后,马林在波鸿西南方向,找到了一个大型的露天煤矿,而且是优质的无烟煤煤矿……
  这个地方,是属于一个当地士绅家族的。这名士绅,其实也是骑士的后代,只不过,不是长子一脉,已经丧失了贵族身份,成为普通乡绅。
  而且,这个大煤矿,该家族也没有开发利用,只是随便挖点煤炭自家用用,比如烧火做饭啥的。
  当马克伯国宫廷的文书表示,愿意用鲁尔河边的耕地与之交换时,这名士绅立即表示了同意。
  事实上,这名士绅不是不知道煤炭能卖钱。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你卖给谁?
  这个年代,购买煤炭的人少,而鲁尔区到处是煤矿。所以,即使拥有煤矿,没有门路,也难以卖出去。煤炭卖不出去,砸在手里也换不来钱。所以,还不如换点耕地。毕竟,粮食不存在卖不出去的情况……
  就这样,马林顺利地拿到了一个比霍夫曼庄园的煤矿大得多的出产优质无烟煤的大型煤矿。
  这个煤矿在波鸿城西南,离鲁尔河只有七八公里远,很容易就能把煤炭拉到鲁尔河边。当然,前提是马林得先修建一条通往河边的石子路。然后,再修建一个码头,便于煤炭装船……
  不过,马林并不着急开发这个煤矿。因为,他目前虽然扩大了盐城的煮盐大锅数量,需要更多的煤炭。但是,霍夫曼庄园的煤矿多招点矿工,产量还是能供应得上的。
  毕竟,霍夫曼庄园的煤矿,已经形成了产量,各种设施也比较齐全。多招点矿工就能短时间内增产。不像新拿下的那个煤矿,算上铺路和开发矿井啥的,起码要几个月才能形成产量。到那时,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就眼下而言,还不如让家里的煤矿先增产呢。至于这个新拿下的煤矿,可以先占着,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开发。当然,修路和建码头的事情,可以事先做起来,煤矿开发的事情倒是可以缓一缓再说。
  而且,这个被老霍夫曼因为讨好妻子而命名为“玛丽夫人庄园”的新封地,也是有100尤格拉姆的耕地的。而且,已经搬走的那家乡绅,还留下了一排房屋。不过,农奴他倒是全带走了。想要农奴,得自己去招募。但现在德意志地区,最不缺的就是富余的人口。不然,德意志雇佣兵也发展不起来。
  不过,时间已经进入三月份了,春耕已经开始了。不管是霍夫曼庄园还是新买下的玛丽夫人庄园,都必须进行春耕了。所以,玛丽夫人招募农奴的事情,还真得赶快了。
  而作为瓦登群岛的主人,马林也必须赶回瓦登群岛,去监督春耕事宜。所以,在确定下新的煤矿点后,马林支付了报酬,送走了探矿工匠,回到霍夫曼庄园收拾收拾,也准备返回瓦登群岛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败的招揽
  马林这次离开霍夫曼庄园回特塞尔岛,家里人没有随行。因为,春耕已经开始了,老霍夫曼夫妇和阿德勒夫妇都要下地监督甚至帮忙。
  至于三个小家伙,倒是乐意跟着去特塞尔岛,但是老霍夫曼不准。因为,西蒙和艾伯特都到了练习武艺和马术的年纪了。这两小鬼,要是跑到登堡去,马林又比较忙,没空管他们。所以,老霍夫曼担心他们玩疯了,顾不上联系武艺。而且,即使是读书,马林也没空教他们。在家里,玛丽夫人有空还能教他们读书了。安妮也是,虽然女孩子不用练习武艺和马术,但也是需要跟着玛丽夫人学习的。
  所以,马林只能带着安吉拉一起,返回登堡……
  不过,在半路上,马林突然想起来,自己手下严重缺乏人才。于是,他就决定去招揽一些人才来……
  人才在哪儿多呢?当然是大学了!
  不过,在这个年代,整个欧洲都没多少大学。而德意志地区,最有名的主要是四所大学——布拉格查理大学、WYN大学、科隆大学和海德堡大学。
  至于哥廷根大学之类的名校,还没有成立呢。而且,这些大学,就目前而言,都是文科类学校。不但如此,神学专业,都是这些大学首先设立和最重要的学科。然后,才是法学、人文学和医学等学科。当然,不是每所大学都有医学的。因为,这个年代,医学还不太受重视。
  马林现在掌控5个大岛,至少需要二十几名行政管理人才。但是,目前他手下只有5名有文化的管理人才,很是不够用。而且,这5人里,只有海德尔。勒曼一个人是大学生,其他都是读过几年书而已,算不上真正的人才,只是凑合着用而已。
  而且,这么长时间来,竟然没有一个大学生主动去投靠他。即使是出身平民的大学生,也没有去投靠他的。而群岛上唯一的大学生官员海德尔,还是当初海德尔旅行路过这边,被马林忽悠留下的。
  想到以后自己要打下一个伯国,需要有自己的文官班底,马林更加急切地希望获得效忠于自己的人才了。
  如果,自己手里没有一批有文化的人才的话,即使占领了东弗里斯兰伯国,也不得不和当地的贵族合作。因为,一般而言,只有贵族子弟,才普遍有文化。而平民,绝大部分都是文盲。
  正是因为对文化教育的垄断,贵族阶级才一直长盛不衰。在欧洲,直到19世纪各个强国先后开始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后,贵族阶级对知识的垄断才被打破。然后,英国等国家开始学习华夏,进行公务员考试。此后,贵族的地位急剧下降,再也不能耍横了。
  而东方的华夏,和欧洲,一直以来就很不同。因为孔子的出现,推行“有教无类”。所以,华夏很多富余一点的平民也有机会受到教育。而隋唐开始推行科举考试后,贵族阶层对于官职的垄断地位一下子被打破了。然后,贵族就成了华夏封建王朝里比较尴尬的存在。
  同样的爵位,待遇在欧洲和华夏天差地别。比如,唐朝时候,一个国公虽然最高可以封万户,但实际最多有千户,这就是所谓的实封。而那所谓的“万户”,只是虚封,荣誉高于实际。
  而在欧洲,一个公爵,除了那些不受宠的,很多公爵之下,都有几十万人。几万、十几万户的封臣百姓,那是正常的。即使是男爵,像马林这样的,现在治下人口有1。6万,有几千户人家,比华夏的公爵都要实惠。因为,华夏的公爵,实封最多1000户。而且,即使有千户食邑,也只是有收税权,没有管理权。
  可以说,华夏同期的国公,实惠也未必比得上同期的欧洲有实力的有封地的男爵。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华夏和欧洲农业生产力上的差距,导致即使田亩数差不多,但华夏的田亩的产出,比同期欧洲收益要大得多……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的现象,就是因为华夏平民读书人多,加上科举制度的出现,贵族的重要性极大地降低了。
  但是,古代华夏君主可以有条件从平民中挑选人才,而欧洲却不大可能。因为,欧洲的教育,基本被贵族和教会把持了。绝大部分的有文化的人,不是贵族就是教士。
  而教士是教会的人,马林无法招揽。至于那些贵族,更不用说了。也许,那些公爵、伯爵什么的,比较容易招揽那些有文化的贵族。但是马林区区一介男爵,想招揽有才华的贵族子弟——简直是做梦……
  不过,据海德尔所说,像他毕业的科隆大学,虽然大部分都是贵族子弟和教士,但也是有少部分平民子弟的。这些平民子弟,一般来自商人家庭,或者乡下有钱地主的家庭。
  而且,这个年代,很多贵族子弟上大学,未必是靠着实力考进去的,而是靠着家里的关系塞进大学的。但那些平民子弟,却基本都是凭本事考进大学的。因此,能读大学的平民子弟,基本都是有才华的人。
  为此,马林动了心思,在半道上转了个弯,去了科隆,准备拐骗几个平民大学生为自己效力……
  来到科隆城后,马林先是拜访了生意合作伙伴莱特,然后,通过莱特的关系,派人打入科隆大学了解情况。
  之后,在礼拜天中午(礼拜天上午大学生也是要去教堂做祷告的),马林拿出一个巨大的写着“招聘”字样的木板,竖立在了科隆大学法学院平民宿舍区门口,并搬来一张桌子,正儿八经地开始准备招人……
  没想到,马林这个举动太过超前了,为时代所不能接受。所以,中午时分,来围观的大学生很多,但就是没有上来应聘的……
  连续等了两三个小时,愣是没有一个大学生上前来应聘,连咨询的都没有……
  马林头上的冷汗淌了下来……
  “尼玛,为何这么悲催?”马林内心狂汗。
  不过,也是马林没有经验。事实上,在这个年代,大学生是非常稀少的物种,堪比大熊猫。
  大学生如此地稀少,当然不愁工作问题了。一般,这些大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很多大贵族招揽走了。即使是平民大学生,也是不愁毕业后没出路的。
  在大学里竖块牌子就像招到人,马林真是想多了。后世从新世纪开始,每年大学都扩招滥招,弄得大学生多如狗,毕业后难找工作。所以,那时候在大学里竖块牌子就能招揽到大学生。
  可特么的这是中世纪,大学生比熊猫还少,马林还向竖块牌子就能招到人,简直就是脑子被驴踢了……
  这个年代,像马林这样的小贵族,想招揽到一个大学生,要么像招揽海德尔那样,凑巧遇到,然后忽悠上船。要么,就得像刘备三顾茅庐那样,派忍多次登门拉拢,才能请来大学生。君不见80年代初的京华的大学生,毕业后基本直接进国家部委的,去了地方就算混得差……
  马林似乎也想起来这个年代的实际情况了,于是,他改变了策略,开始专门拜访那些平民大学生。但是,竟然也很困难。
  原因很简单,人家嫌弃马林爵位太低了……
  是的,爵位太低了……
  科隆大学的大学生们认为,马林就一小小的男爵,能提供几个重要岗位?当马林说明是聘请他们去管理岛上的村镇时,这些心高气傲的大学生竟然不屑一顾……
  因为,这些个中世纪的天之骄子们认为,起码让他们去管理城市级别的地区,才算符合他们的身份。比如,马林所在的登堡的市长这个职位,也许才能吸引到这些天之骄子。但是,马林的领地内,能算得上城市的,也就只有登堡。而现任市长海德尔本身就是科隆大学毕业的。所以,马林也无法提供更多好的职位了。
  所以,马林这次来科隆大学招揽人才,算是彻底失败了……
  当然,马林若是打下了东弗里斯兰伯国,就能提供很多够档次的职位了。但是,他现在总不能和科隆大学的学生说这些。要是说出去了,肯定会传播出去,然后引起东弗里斯兰伯国的警觉,没准还会被先发制人……
  所以,郁闷的马林,只能取消这一次的招揽行动。等到拿下东弗里斯兰伯国后,成了伯爵了,才会有足够的底气,来招揽这些中世纪的天之骄子……


第一百七十九章 钾盐的提纯和使用
  怀着失望的心情,马林带着队伍离开了科隆,返回特塞尔岛。一路上,小姑娘安吉拉看到马林不开心,不住予以安慰。甚至,还唱歌跳舞给马林解闷,这倒是让马林心情好了不少。
  回到登堡的时候,马林发现,5个大岛的春耕已经全面展开。当然,展开的是第一步——耕地……
  马林拥有大大部分马匹——除了战马和怀孕的母马,都拉下田耕地去了。除了这些挽马,岛上还添置了不少牛,套上鼻环,也拉下田耕地去了。
  耕完地,就是施底肥了。其实,也就是把粪池里提取过硝土的粪便,混上草木灰和鱼骨、杀鱼下脚料和死鱼等,撒到田里。然后,再过几天,就可以播种了。
  实际上,粪便提取完硝土,含氮量是降低了一些的,影响肥力。不过这不是问题,因为,只要多施点,也能弥补含氮量下降的问题。
  现在岛上人口这么多,还养了很多马匹,并开始规模养羊。所以,岛上的粪便是不缺的。而因为瓦登群岛捕鱼规模很大,所以,鱼骨头、杀鱼下脚料和死鱼也不缺。因此,可以说,三大肥料中的氮肥和磷肥并不缺。
  只不过,三大肥料中的钾肥,却是有些不够。因为,群岛上草木本来就少,草木灰也不是很多。而且,草木灰含钾量有点低。尽管说,草木灰里的钾盐成分是碳酸钾,是最好的钾肥,比氯化钾什么的要强。同等含钾量的情况下,草木灰的肥效,是强于专用的钾肥的。
  但是,瓦登群岛草木灰的数量是有限的。而草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