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乱入 >

第62章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62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乱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官!菜来咯!”突然小二清亮高亢的嗓门打断了徐珪的思绪。

  徐珪握着筷子夹住一块牛肉,塞到嘴里嚼了嚼,喝了一口酒,就听到那边继续谈论:“哼!这也怪不得袁绍,只是那韩馥无谋,我也正是因此才离开袁绍,他的计谋我岂不知?”说到这边突然压低声线,徐珪忍不住扭头去听。

  “你是何人呀?为何要听我等谈话?”那个穿着白袍的面带怒色,瞪着徐珪。

  “呵呵,在下无礼,还请二位莫怪!”徐珪见自己偷听的行为被拆穿,也不觉得脸红,而是大方地起身赔罪。

  “你,莫非是柴桑徐伯玉?”这个穿着缟素的突然放下筷子,略带惊讶的指着徐珪。

  “嗯?”徐珪听他叫出了自己的名字,狐疑不已,“他如何认识我的?”但也不好直问,只好点头:“正是!”

  “果真是徐将军!”这个穿着缟素的立即大笑,起身拱手:“在下阳翟郭嘉,久闻徐伯玉英雄少年,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似乎越发英武了!”

  看着徐珪随后又大笑:“将军吟诵的伯玉体颇为新奇,在下佩服!”

  “!徐珪听了震惊了一下,“他居然是郭嘉,这可是一个谋略不下于诸葛亮的奇人呀,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不然名声或许会超过诸葛。

  旁边那个白袍的一脸讶色:”奉孝,你说他是徐珪?可这徐珪不在柴桑,跑到颍川来作甚?”

  “呵呵,志才呀,去年我在袁绍手下做从事,自然见过徐珪徐将军,只不过匆匆一瞥,就觉得他不简单!”

  “原来如此,这个白袍的立马收起不屑的脸色,恭恭敬敬道:”在下戏忠,眼拙冒昧了徐将军,还请徐将军见谅!”

  “呵呵,先生不必如此,本就是我偷听在前,大有不敬之意,便是先生辱骂也是应该的。”徐珪看着这个中年人笑道。

  顿了顿突然灵光一闪,戏忠?志才?不就是戏志才吗!想不到自己刚来颍川,就遇到两个大才,不知道是颍川人杰地灵,还是酒馆这个地方齐聚人才,想当初自己也是在酒馆遇到刘关张,现在又遇到郭嘉戏志才,呵呵。

  怪不得好多游戏英雄在酒馆里招募,呵呵,倒也有些依据。

  当即不再多想,笑道:“方才听二位谈到袁绍的计谋,不知可否说与我一听?”

  “当然,呵呵!”戏志才豪爽的一笑,仿佛和徐珪是熟人:“徐将军,这袁绍觊觎冀州,便提前拜访韩馥,还伪造一封信说公孙瓒将要攻打此地,韩馥为人软弱,一听此言,立马请袁绍代理州事,自此袁绍兵不血刃,夺取了冀州,哼!事后竟然还杀人灭口!”戏志才说到这边义愤填膺,颇为恼怒。

  “这袁绍居然能想出此等计谋?倒是徐某低估了他!”徐珪颇感惊奇。

  “呵呵,徐将军!”郭嘉朗声大笑,“袁绍无能之辈,怎能出谋划策,是他麾下谋士逢纪出的此策。”

  “呵呵,我也惊讶呢!”徐珪哂笑道。

  “那么,”郭嘉突然严肃起来,“徐太守,你觉得袁绍此人如何?”

  “他?”徐珪面露不屑,看着郭嘉的脸色知道他是在考验自己,便说道:“此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为人无谋,反复无常,即便实力雄厚,又有何用?”

  “徐将军字字精辟,与郭某所见不谋而合,在下佩服!”郭嘉一听大感满意,赞叹不止。

  呵呵呵,盗用曹阿瞒的话,你就佩服成这样,怪不得你要投曹操,凑味相投啊,可惜你遇到了我,嘿嘿。

  徐珪见郭嘉一脸佩服,心里打着坏主意,直接说道:“方才听你等决定往投曹操,可在下对二位才能颇为震惊,此番前来颍川正是为了招募人才,二位何不随我前往柴桑,面见天子呢?”

  此言一出,两人开始沉思,杨再兴在一旁见三人谈了这么久有点不耐烦了,大喝道:“我主公有勇有谋,才能横溢,不比那什么曹操好很多吗!你们却为何迟疑不决?”

  杨再兴把二人吓了一跳,戏志才面有愠色:“你这后生好不晓礼,为何如此轻浮?”

  见杨再兴开始要发飙,郭嘉笑着指着杨再兴:“你绝对是一员猛将!”

  徐珪杨再兴齐齐疑惑:“先生如何看出?”

  “呵呵,他脚跟不着地,说话不喘息,双眼炯炯,虎背狼腰,绝对是个练家子,而且徐太守远行来此,寻常武将又怎会前来?呵呵。”


第九十三章   荀姓二叔侄


  “嘿嘿,你这个白脸倒是好说话!”杨再兴本来有点不爽,但听郭嘉如此评价他,心下很是受用,不禁憨笑。

  “呵呵,”徐珪莞尔一笑,“二位,随我一同前往柴桑如何?汉帝求贤若渴,二位何不往投?”

  “这……”见徐珪动不动就扯到前往柴桑这事上,郭嘉还在迟疑,而戏志才性格豪爽一些,倒是拍着胸脯直言:“难得徐将军如此赏识我们,而且素有贤名,我等就投他了吧!”

  郭嘉又迟疑了片刻,点点头:“也好。”

  徐珪见二人答应了,大笑一声:“得二位先生相助,何愁不能兴汉呐!”

  两人谦谦一笑,拱手施礼。

  徐珪心里高兴呀,不费吹灰之力就弄了两个大贤,得看看属性,当即向小三国下令:“郭嘉、戏志才的属性给我看看。”

  “郭嘉,武力:38,统率:59,谋略:99,政治:80,拥有两项技能‘奇佐’,一代奇才,为某人效力时,永久增加其3点谋略;‘鬼才’,计谋百出,出其不意,斗计时自身谋略提升3点且对方谋士全体降低2点。

  戏志才,武力:48,统率:58,谋略:96,政治:82,暂未检测到技能。”

  “嗯……”徐珪听了分析暗自沉思,郭嘉的确是奇才,不仅谋略高达99,而且有两个技能;戏志才虽然没有技能,但也有高达96的谋略,也算超一流的谋士了。

  “主公,您当前招募的本土人才已累计达到15名,奖励300能力点和5000功勋点,当前拥有900能力点和10648功勋点。另外将公开乱入一名人才进入诸侯势力,下面提供人物信息。”

  “哦?这么快又满五了?”徐珪略带震惊,心想真快,“说吧。”

  “乱入者为梁山马军五虎将之一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武力:95,统率:83,谋略:52,政治:64,拥有一项技能‘冲锋’,每次打仗必定头阵,武力三维全面增加3点。乱入势力为曹操。”

  “卧槽了!”徐珪一阵无语,不过随后又平衡些了,“我挖了他两个墙角,系统只补给他一个,说起来应该算我赚吧!”

  抛开这个小思绪,“呵呵,杨再兴啊,你帮二位先生把酒钱付了吧!”

  “遵命!”杨再兴虽然看戏志才不怎么顺眼,但毕竟此刻都算同僚了,而且这是徐珪的命令,便默默地把钱付了,四人双双出门。店小二在后面扯着嗓子大喊:“客官慢走!下回再来啊!”

  走在路上,一路相谈,越聊越投机,但徐珪此来可不仅仅是为了这两人,郭嘉算自己访贤清单中的一个,戏志才则算是意外的收获,还有姓荀的呢!

  当即皱眉道:“徐某听说颍川贤士首推荀、陈、钟三家,然而只是听说,未曾细致的了解,二位是本地人,可否说与我听听?”

  “主公!”郭嘉戏志才都是明白人,直接呼喊徐珪主公,“说起来是这三家最贤,然而这三家中又属荀姓最贤,其余两家暂且不提;这姓荀的,当前要属荀彧、荀衍、荀谌、荀悦四人最为有名,而最贤者当属荀彧,这荀彧如今闲居在家,怡然自乐;他的三哥荀衍现任私塾先生,大力主张学习《春秋》,无心于仕途;四哥荀谌如今在袁绍手下;至于荀悦,虽然博学,却体弱多病,想必难以为官了。”

  “原来如此。”徐珪点点头,突然问道:“方才奉孝所言俱是荀彧同辈,可有长辈或晚辈?”

  “哦!”郭嘉一拍脑袋,“主公,我倒是忘了一人,荀彧有个远亲侄子,名叫荀攸,此人与荀彧关系最好,这二人也是几人中才能最盛之人,常年与荀彧谈经论道,心中韬略远超我与志才。”

  徐珪惊讶道:“那奉孝赶紧带我前往拜见这两位大贤,我举荐给汉帝,必受重用!”

  “好的,哈哈,主公此行不必多忧,我与那荀彧乃至交,即便他不愿出仕,也由不得他了!”郭嘉爽朗地大笑。

  “呵呵,”徐珪听了心中大喜,既然郭嘉有如此把握,必定不假,便笑道,“那就有劳奉孝了!”

  便接着起行,徐珪心想着荀彧可是个彻头彻尾的保皇派,虽然他服从曹操,但心中可是为了大汉,最终也因此而死,说来也是可惜。

  想到这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戏志才疑惑道:“主公,何事长叹?”

  “哦,”徐珪猛地扭头看去,笑道:“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汉室衰微,我拥汉帝数月却只有尺寸之地,心中羞愧!”

  “呵呵,”戏志才朗声大笑,“主公,依在下视之,当今天下,算得上人物的只有三人,主公算一个,曹操也能算一个,还有一个便是北平公孙瓒,可惜孙坚暴毙,不然此人也算一个,其余皆是碌碌无为之徒,他们所占之地弹指可得!”

  “志才高看徐某了!”徐珪笑着谦虚道,心里却不无得意:哥也是能和这些三国大腕并立的人!随后说道:“先生雄姿英发,志躇意满,徐某佩服!”

  “主公,依在下看来,当今天下还有一人堪称人才。”郭嘉突然打断二人。

  “哦?不知奉孝所言何人呀?”徐珪问这句话时脑海中也在苦苦思索,可实在想不到谁还能入得上郭嘉的法眼。

  “西凉太守马腾!”郭嘉静静地说道。

  “嗯,此人勇猛彪悍,麾下西凉铁骑所向披靡,的确是个人才!”徐珪不置可否,点头称是。

  顿了顿说道:“对了,方才说了三大家,还有陈家和钟家未说呢,二位知情,何不相告?”

  “主公,”戏志才缓缓开口,“这陈家和钟家不像荀家那么有名,陈家最贤者当属陈群,此人才华横溢,政见独到,其余陈纪、陈谌、之流不过碌碌之人罢了!”

  听得出来戏志才眼光有点高,再加上性格有点直爽,所以说话不怎么委婉。

  “呵呵,陈群。”徐珪笑道,此人就是那个提出九品中正制的,在这个察举制的年代的确算是思想前卫。

  “那么钟家呢?”

  “钟家大贤首推钟繇,此人不仅政治卓越,而且书法堪称一绝,不过除了此人,再无人才。”郭嘉挥了挥袖子说道。

  “呵呵,二位所知甚多,依二位之见,荀彧荀攸与陈群钟繇相比如何?”徐珪毫不避讳,直言相问。

  “主公,依在下之见,陈群钟繇不及荀彧荀攸十分之一!”郭嘉脱口而出。

  “奉孝此言差矣,依我之见,荀彧深谙治国之道,荀攸深通兵法,却有大才;然而陈群政见超人,钟繇政治卓越,怎会相差这许多!你定是与他二人关系好才如此抬举!”戏志才虽然有点耿直,但分析见解确实独到。

  郭嘉也不辩解,点头道:“志才所言不无道理,不过荀彧荀攸确实更甚一筹。”

  “这倒是。”戏志才微微一笑,点头认可。

  “呵呵,走吧,带我去拜访两位大贤去!“徐珪对颍川一带的贤士大致了解,指着前面说道。

  “主公,此行大概需要半天,到时候天色将晚,拜访不便吧?”

  “嗯……”徐珪思索了一下的确如此,“那就找家旅舍休息一宿,天亮再启程!”

  “如此甚好,呵呵!”郭嘉点头笑了笑。


第九十四章   屯儿里的大胖子


  休息了一宿,天亮后就起身前往荀彧家中。

  “砰砰砰!”徐珪轻轻叩门,不一会儿一个仆人出来,见徐珪面生,顿时面露疑惑:“阁下找我家主人有何贵干?”

  徐珪刚准备回复,身后郭嘉就冲出来,亲切无比的笑道:“我来找老荀切磋切磋,呵呵!”

  这仆人见是郭嘉,收起疑惑笑道:“原来是先生,请进!”

  “好好好!”郭嘉笑着招呼徐珪等三人,刚进门就大呼:“老荀!老荀!”完全没有了先前文雅的形象。

  徐珪扭头笑问:“奉孝和荀彧关系这么好?此刻他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哈哈,”戏志才大笑一声,“主公,奉孝深谙韬略,通晓兵法,颍川当地儒生多与他结交,莫说是荀彧,便是荀攸、陈群、以及在下都是,当然还有钟繇这个忘年交。”

  徐珪点头,颇为叹服。

  “奉孝啊!”徐珪与戏志才谈话间,一个二十七八岁模样,五官端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