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乱入 >

第61章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61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乱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珪的确暗中派遣花荣前去,准备暗杀李元霸,毕竟这个疯子留着,对自己百害无益。

  “多谢徐太守了!”孙策虽然眼神中满是哀伤,但看向徐珪和高宠时,又是另一说。

  “……”徐珪沉默良久,看着如今这番模样的孙策,心中五味杂陈,相看无言,只好笑了笑:“呵呵,我就不打扰了,正巧有事启奏汉帝,便先行一步!”

  “主公慢走。”高宠沉声送走徐珪,情绪也有点低落。

  徐珪离开时,叹了口气,思绪万千。

  长沙,现在程普是代理太守,一干武将处在无主的阶段,但他们的心中只有孙坚,现在想必就只服孙策了吧,我也不好插手。

  扬州,一向纷乱。刺史刘繇闭城自居,手中拥兵三万,更有太史慈,檀道济相助,断难攻破。

  东吴德王严白虎聚众在长兴县南方50里的石城山以及白虎山一带称王,拥兵一万多,俱是狠戾之徒。

  会稽太守王朗,自成一方势力,虽说兵马不多,但他深得民心,不便攻打。

  就算费尽千辛万苦攻占了扬州,还有袁术、袁绍、刘表、曹操、刘备、刘璋、公孙瓒、张鲁、张燕……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还都在各个大小诸侯的手中,何日才能一一收入囊中。

  想到这边,徐珪不由得想起了孔明,这个多智近妖的人:“呵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呵呵!”

  一路思索感叹着前往殿堂,满腹的心思都催皱了眉头。


第九十一章  打道!前往颍川!


  “哦?伯玉?”汉帝抬头,“呵呵,新婚燕尔,不多陪陪娇妻却为何来这边,朕不是说了休朝七日吗?”汉帝放下手中的兵法,笑着疑问。

  见徐珪眉头紧锁,汉帝疑惑道:“伯玉为何愁眉不展?”

  徐珪叹了口气,拱手道:“陛下,末将实在感觉有点心力交瘁,两个月前孙坚将军罹难,高宠孙策双双重伤,末将是焦头烂额;一月前连攻荆南三郡,虽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连日行军也是深感疲惫:昨日又刚刚成婚,算是体验了人生的乐趣,然而前路却是漫漫修远啊,末将希望能够歇息几日,外出游玩,特来告假!”

  “哦?”汉帝顿时惊讶不已,但转念一想确实如此,自从自己来到柴桑以来,徐珪一直忙于军政,这些可都是为了自己的江山,当即心生感动,“既然爱卿感觉心力交瘁,便准假吧,只是这个柴桑城这几日交给谁管理呢?”

  “陛下!”徐珪早就有了人选,“就交给李世民吧,此人心有大计,胸有韬略,足担此任!”

  “李世民……好,既然是爱卿举荐之人,必定无差!”汉帝微微颔首,点头同意。

  “多谢陛下,那末将先行告退!”徐珪拱手施礼,随后退出殿堂。

  走在路上,徐珪突然想起昨日婚宴上左慈叮嘱的话‘欲成事,须防李’,莫非这李说的是李世民?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毕竟李世民是有野心的人,虽然现在看不出来,但谁又知道这是否是他的伪装呢?司马懿可是为了自己的野心甘心被闲置二十年呀!所谓逆势潜龙在渊,隐藏韬晦;得势飞龙在天,已遂壮志。

  但随后又摇了摇头甩开这个念头,呵呵,他现在不过是一个主簿,即便有心也无力吧,请一个稍微机灵一点的看着他也不必担心。

  便不再多想,径直往军营走去。

  在路上遇到李时珍,笑道:“李先生。”

  “呵呵,”李时珍微笑着拱手施礼,“徐太守,新婚之喜小人却未能送上什么礼品,抱歉了!”

  “对了,”徐珪打岔,“李先生,上次你说你要写一本医药的书籍,不知写得如何了?”

  “回徐太守,在下估计不出一月,便可完书。”

  (这边因为剧情需要,就虚写一下,提前完书,顺便科普:《本草纲目》是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

  “呵呵,好啊,到时候李先生完书之时,可否将此书给我观赏一天,待我临摹一本,再还与你。”

  “这……”见李时珍面露难色,徐珪笑道,“李先生怎么了?”

  “徐太守,”李时珍正色道,“在下此书少说也有将近二百万字,你如何能一天临摹完毕?”

  “呵呵,”徐珪神秘一笑,“我不止要临摹一本,而是要临摹成百上千本!”

  “!”李时珍大吃一惊,怪物似得看着徐珪,“徐太守说笑了,这、怎么可能呢?”

  李时珍显然被吓的不轻,有点语无伦次。

  “呵呵,李先生尽管早日完书,待你完书之日,第二天我便送几百本给你!”徐珪笑容满面,风度翩翩。

  “!”李时珍见徐珪满脸自信,便不再多疑,拱手道:“徐太守神通广大,在下佩服。”

  顿了顿说道:“在下决定前往芒砀山一带,寻找一种奇特的药草,记载其性状,这几天就暂离了。”

  “嗯,”徐珪点点头,“李先生,皇甫谧和你学习的怎么样啊?”

  “呵呵,回太守,皇甫谧毕竟是大夫,学得飞快,虽在草药方面仍不及在下,但却比一般的大夫强出许多了。”

  “嗯,有劳李先生了,徐某还有点事,就先告辞!”

  “恭送太守!”

  “主公!”突然一声清亮的嗓音传来,徐珪扭头一看,笑道:“公瑾,你今日可是雄姿英发呀!哈哈!”

  周瑜顿时红着脸:“主公取笑了,在下昨日不胜酒力,不知道自己可曾干了什么……”

  “什么?”徐珪带着震惊和调侃之意提高音量:“天啦!公瑾!在这个时刻你却……哎呀!”

  周瑜的脸“刷”的一下更红了,低头支支吾吾:“……主公,乔琬今日没理我,似乎心中有怨气,这可如何是好呀!”

  “哈哈哈哈哈!”一阵清爽的大笑传来,周瑜一看,拱手行礼:“李先生。”

  “哈哈,公瑾你这真是让人失望呀!”不仅李时珍大笑,徐珪也是大笑不止,想不到自己发明的这个酒居然坏了周瑜的好事,很显然,昨日两人并没有圆房。

  周瑜叹息一声:“算了,这事是我有错,我愧对琬儿……”

  “哈哈,公瑾啊,你也不必介怀,来日方长嘛!”徐珪上前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安慰道。

  周瑜点点头,叹息一声,不再多言。

  李时珍笑道:“徐太守,公瑾,在下先行告退!”

  “李先生慢走。”徐珪目送着李时珍,对周瑜说道:“公瑾啊,我前往兵营有事,这几天柴桑城交于李主簿管理。”

  四下看了看,压低声线凑着耳朵:“你可还记得昨日左慈所言‘欲成事,须防李’?”

  “嗯?”周瑜一惊,点头道:“正是,昨日我还以为左慈是故意调侃李逵,莫非……”

  “公瑾啊,帮忙看着点,我总觉得李世民心有旁事,志不只此。”

  “遵命!”

  随后两人寒暄了一番,各自离去。

  徐珪来到军营,士兵们正在训练,喊声震天响,威风八面,声势滔天,心里高兴。

  将士们徐珪前来,纷纷停下,笑道:“徐太守新婚之喜,兄弟们快唱!”

  “柴桑有个徐伯玉,文武双全还亲民,轻傜薄役施仁政,汉土还等他来定!”唱的是慷慨激昂,豪气冲天。

  一曲唱完,哈哈大笑,徐珪也大笑:“多谢兄弟们了!”

  随后径直来到杨再兴跟前,笑着招手:“杨将军,你随我来!”

  杨再兴微笑着紧跟其后,徐珪说道:“我这几日准备前往颍川,你随我同去如何?”

  “好啊,遵命!”杨再兴兴奋不已,这就好比一天到晚加班工作,突然有一天老板让自己跟他一起出去游玩,任谁都觉得高兴。

  “哥哥,我也要去!”突然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

  “呵呵,”徐珪看着满脸期待的李逵笑道:“铁牛啊,以往每次我要外出你都跟着,这次就算了啊!”

  李逵不高兴了:“哥哥,就带我去吧!”

  “铁牛啊,”徐珪突然意味深长地一笑:“昨日的酒你觉得如何呀?”

  “呵呵,好酒,哈哈!”李逵大笑着,没注意到自己的哈喇子流了出来。

  “哈哈,”徐珪见状大笑,“你只要这几天安分不惹事,回来的时候赏你十坛!”

  “好好!”李逵一听两眼放光,点头不止,立马对要跟着徐珪出去的事绝口不提。

  “杨再兴,随我来吧!”徐珪见打发了李逵,笑着对杨再兴说道。

  “遵命!”

  两人策马疾驰,从北门而出,往颍川进发。

  徐珪轻装便行,只配着佩剑,骑着蹄雪铁脊蹬;杨再兴也换上了寻常的服饰,长枪横在马身上,腰间一把佩剑。

  柴桑距离颍川大概1200多里,徐珪杨再兴马快,日行五百里绝对不在话下,所以计算着路程大概两天半即可到达。

  一路上集中精力快速行进,时间倒也过得飞快,并不觉得无聊。

  徐珪这种在婚后第二天就远离温柔乡,丢下娇妻独守空房的行为,着实让人费解,嫉妒。

  但徐珪又怎会说出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愧对美婷、愧对孙策、愧对大乔、甚至,愧对自己,这才选择在初经温柔后远走他乡,给自己一个洒脱的机会。


第九十二章   酒馆奇遇


  本来徐珪就和杨再兴有过三拜之交,杨再兴对徐珪也是颇为敬服,一岁的年龄差恰如其分,根本就不存在代沟;在匆匆赶路烦闷之时就闲谈助兴,不知不觉杨再兴也从起初的拘谨变得自然。

  “兄长!”杨再兴抹了抹额头的汗,“再走十里路就到颍川了,不妨先找个酒家歇息一番吧?”

  “呵呵,好呀!”徐珪看着年轻气盛的杨再兴,眼中满是开心。

  徐珪打小就仰慕杨再兴。小时候听说岳时就喜欢三个人:岳飞、高宠、杨再兴;听到杨再兴冲锋陷阵,一往无前,如入无人之境般左冲右突得击杀金兵时就兴奋得手舞足蹈,热血沸腾。

  后来听说杨再兴战死小商河,自己是哭的稀里哗啦,伤心的饭都不吃,还是经父母苦劝才勉强吃了一点饭。

  如今看着眼前这个小兄弟朝气勃勃,如同初生的牛犊般无畏,自然心喜。

  “嘿嘿!”进了城内,杨再兴突然憨笑,“兄长,这顿酒钱就算我的,我请你!”

  “好好!哈哈!”徐珪大笑,看着勇猛憨厚的杨再兴越发喜爱。

  找到一家酒肆,下马拴好,杨再兴率先走进店内,大呼:“酒家!”

  “哎!来啦!二位客官这边请!”说罢手一招,指着角落处一个桌子。

  每个酒店的小二都是分外热情,见到客人比见到自己的父母还开心。

  两人走过去坐下,杨再兴说道:“来两盘牛肉,两盘羊肉,两坛酒!”

  “好嘞!”小儿喜笑颜开,“二位爷稍等,片刻就到!”说罢一溜烟跑远。

  徐珪左顾右看,见其余人等都平平无奇,只有一桌例外:两个儒生模样的人谈笑风生,旁若无人;推杯换盏,畅谈古今。

  徐珪不由得被吸引住:这坐面朝南的一身缟素,面容清秀,洁净无须;对面的一个年龄稍长,一身白袍,留着一小撮山羊胡须,面色淡黄。

  “兄长,你认识那两人?”杨再兴见徐珪一直看着那两人,疑惑道。

  “不认识,只是见他两人相谈甚欢,谈吐高雅,这才注目。”徐珪扭过头来,不经意地掳了掳袖子,掩盖自己。

  “哦,我还当你认识他们呢!呵呵。”杨再兴心眼浅,也不多疑。

  “我等喝完酒就投曹操去吧,此人胸有大志,计谋百出,当初讨董时几乎就是此人出谋划策,只是可惜袁绍那个庸才,哎!”突然那桌一人说道。

  徐珪听到曹操的名字,顿时屏气凝神,侧耳倾听。

  那穿着白袍的仰头喝了一盅,叹了口气:“袁本初耳根软,无勇无谋,只是凭着四世三公的名声方能立世,然而他野心却不小,前番不费一兵一卒夺取冀州,表面下放韩馥,却暗中杀害了他,只当我等不知!呵呵!”说完似乎胸中有气,又猛地灌了一口酒。

  “什么?”徐珪听了一惊,自己在柴桑的这些天,北方居然发生了这些变故!

  “客官!菜来咯!”突然小二清亮高亢的嗓门打断了徐珪的思绪。

  徐珪握着筷子夹住一块牛肉,塞到嘴里嚼了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