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乱入 >

第227章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227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乱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忠祠、墓祭祀之盛似不如前。

  到了“大/跃/进”时期,“青年赛过赵子龙,老人赛过老黄忠”的口号流行于神州大地,黄忠祠、墓作为“正宗”的黄忠遗迹,也就堂而皇之地改名为“黄忠村”,一直相沿至今。

  1965年,为了修整公路,黄忠墓被挖开,墓园柏树也被砍伐。这种今天人们难以理解的现象,在那“左”倾思想大行其道之时,简直算不得一回事。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的狂潮呼啸而来,黄忠祠、墓更是难逃厄运,塑像被拆毁,匾联被砸烂。几经破坏,祠、墓几乎荡然无存,惟余一空空棺椁,在暮色中向凭吊者泣诉“四/人/帮”的滔天罪行。

  当“三国文化之旅”日益受到重视之际,人们一再提及黄忠祠、墓。诚然,时代条件和社会氛围不同了,黄忠祠、墓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迥异往昔。然而,为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修复黄忠祠、黄忠墓。


番外篇 魏五子良将与吴四英将


  ";五子良将";说法来源于陈寿的《三国志》。

  前将军刚侯张辽,字文远,本姓聂,原属丁原、吕布,后投曹操麾下,自此南征北讨,智勇双全,是国家重要宿将,于后世颇负威名。主要战功有征天山攻讨陈兰、梅成;北征乌丸斩杀蹋顿单于;镇守合肥抵御孙权,并曾以寡溃众,大败孙吴大军。

  右将军威侯乐进,字文谦,曹操军中宿将。多年来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主要战功有参与官渡之战,以及于乌巢奇袭时斩杀淳于琼;攻讨袁氏、刘备、关羽等;后与张辽、李典合作,助守合肥。乐进在曹操军中是以骁勇善战而著名的。

  左将军厉侯于禁,字文则,曹操军中宿将,原属鲍信,后投曹操麾下。与乐进相似,多年来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决。性格刚毅严谨,肃穆好杀,于军中有威名。主要战功有参与吕布、袁术、张绣等讨伐战,官渡之战攻讨袁氏等战绩;可惜后来因汉水暴涨导致救援樊城失败而被关羽所擒,求降免死;关羽败后又被孙权势力所执,两度作为俘虏。回到曹魏后不久,受到曹丕壁画讽刺,不堪羞辱而死。

  车骑将军壮侯张郃,字儁乂,原属韩馥、袁绍势力,后投曹操麾下。为人识变数,擅于料敌,以巧变著称;被曹操比喻为韩信,为刘备、诸葛亮等人所惮。主要战功有参与西北地区的马超、韩遂征伐、汉中攻防等战事,以及于街亭之战中取得大胜利。死后曹魏重臣陈群曾感叹张郃作为";良将";,是";国之所依";。

  后将军壮侯徐晃,字公明,原属杨奉,后投曹操麾下。治军军纪严明,为人清廉自守。投曹以来参与许多战事原跟随杨奉,曾保护汉献帝东行,有功。后降于曹操,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特别是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蜀军,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赞扬。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

  ……

  张辽指挥的战役:

  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胜。当然这一仗没什么难度)

  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成伪降禁,禁还。

  成遂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大胜)

  公元215年的合肥大战,张辽威镇逍遥津。(大胜)

  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胜)

  ……

  乐进指挥的战役:

  荆州未服,遣屯阳翟。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县山谷蛮夷诣进降。(胜)

  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施阳长梁大,皆大破之。(大胜)

  ……

  于禁指挥的战役:

  太祖召见与语,拜军司马,使将兵诣徐州,攻广戚,拔之,拜陷陈都尉。(胜)

  太祖初征袁绍,绍兵盛,禁愿为先登。太祖壮之,乃选步骑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太祖引军还官渡。刘备以徐州叛,太组东征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胜)

  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胜)

  冀州平。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近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胜)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大败)

  ……

  张郃指挥的战役:

  又从击袁谭于渤海,别将军围雍奴,大破之。(大胜)

  太祖征张鲁,先遣郃督诸军讨兴和氐王窦茂。(胜)

  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于汉中。近军容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败)

  文帝即王位,以郃为左将军,进爵都乡侯。及践阼,进封啵睢ZA部与曹真讨安定卢水胡及东

  羌,召郃与真井朝许宫,遣南与夏侯尚击江陵。郃别督诸军渡江,取洲上屯坞。(胜)

  明帝即位,遣南屯荆州,与司马宣王击孙权别将刘阿等。追至祁口,交战,破之。(胜)

  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大胜)

  ……

  徐晃指挥的战役:

  十五年,讨太原反者,围大陵,拔之,斩贼帅商曜。(胜)

  备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胜)

  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会汉水暴溢,于禁等没。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未攻,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惧入围,破之,或自投两水死。(大胜)

  明帝即位,拒吴将诸葛瑾于襄阳。(胜)

  ……………………………………………………………………

  东吴四英将,本称东吴四英杰,是指先后执掌东吴水军的大都督,按接任顺序,分别为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虽然政见不一,但都对东吴有着非常大的贡献。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对这四人大加赞赏。后人在传习和引用时,把他们概括为";东吴四英将";或";东吴四英杰";。

  周瑜(公元175年…公元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领南郡太守。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

  ……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

  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

  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

  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

  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

  吕蒙(178年…219年,一说180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

  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

  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

  然而";蒙疾发";(后世人或猜测建安二十四年发生瘟疫,因史载吕蒙、孙皎、蒋钦死于同年,或猜测是吕蒙年轻时在战场上吃苦受累导致积劳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东吴大帝孙权兄长沙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

  章武二年(222年),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以后陆逊在东吴出将入相,在政治与军事两方面不断做出贡献,支撑了孙吴政权的稳定。晚年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葬于苏州,至今苏州有地名陆墓(今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


第三百二十一章  惊天大秘密(三)

  

  ………………

  天子,这两个字就好像极具诱惑的魔咒,对于每一个人都有吸引力,即便是普通百姓,都有这种幻想,更不用说是对那些手中有兵马,身后有城池的诸侯了。

  “刺史大人……”王玄策看了眼刘表,发现他表情不对劲,那即便刻意掩饰但却无法掩盖的狂热,显然他对信中的内容动了心。

  “彬甫啊,你就说我身体不适,请刘晔回去吧!”刘表微微咳嗽了一下,似乎要将假戏做的真一点。

  “……遵、遵命!”虞允文不动声色地拱手,蔑视的看了眼王玄策,大有一副获胜的姿态,甩了甩袖子,转身就走。

  “刺史大人三思啊!你如此行事,无异于与虎谋皮,是大逆不道啊!”王玄策无奈,立马扑上去紧紧地拉着刘表的袖口,大声劝阻。

  “去!”刘表猛地一挥,好在刘表年岁稍长,气力不大,而王玄策正在壮年,只是微微踉跄,仅此而已。

  “你休要多言!我意已决!”刘表冷哼一声,看都不看王玄策,直接离去。

  “刺史大人……”王玄策看着刘表离去的背影,直至不见,才默默地跪下,拜了三拜,随即起身。

  …………

  “咳咳……”突然一阵清亮的咳嗽声传来,刘晔以及李世民的使者转睛一看,正是王玄策。

  “大人?”两人齐齐拱手,都对商讨的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